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宁波热点  >  五水共治  >  工作简报
宁波五水共治工作简报2021年第17期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01-04 16:20:14

  第17期(总第332期)

  宁波市美丽宁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五水共治”办公室编

  综合治水专辑

  ●海曙区多措并举打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攻坚战

  ●镇海区三措并举扎实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北仑区数字赋能助力水环境治理“加速度”

  ●鄞州区“三个新”开启鄞州公园湖蝶变之路

  ●余姚市区域化推进姚江菁江渡周边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治理

  ●象山县新桥镇三步走全面推进“五水共治”

  海曙区多措并举打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攻坚战 

  近日,宁波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公布了1-11月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皎口-周公宅水库水质(Ⅱ类)在全市13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中排名保持第二。

  一是夯实基础补短板。全面排查梳理水源地现存问题,出台水质稳定方案。规范勘界立标和隔离防护设置,制作交通警示牌、危化品运输车辆禁止标识137块,新增隔离防护网10公里。开通水源保护区进入短信提示业务,新增视频监控系统14套。

  二是精准发力强整治。组建专班强力推进整治工作,关停保护区内工业企业34家,清理慕天山庄餐饮等旅游项目3个,拆除或封存违章建筑8处。新建或提标改造农村污水处理设施4套,惠及4个行政村1500余人。

  三是建章立制管长远。完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强化日常水质监测和年度水质排查全指标分析,建立保护区分级预警体系。加大保护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威胁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的违法行为。〔海曙区治水办(河长办)〕

  镇海区三措并举扎实推进工业园区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镇海地处甬江水系末端,区域内工业集聚区比重大、工业污水排放强度大、水环境承载压力大。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镇海强化“治水关键在治岸”的认识,基本实现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全覆盖、企业废水全收集、源头雨污全分流、入河排口全规范的目标。

  一、全面覆盖,消除死角。镇海区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改造覆盖了全区13个工业集聚区内所有企业和工业集聚区外所有具备纳管条件的企业,共计近2000家,企业覆盖面广。同时,4年投入约11.7亿元,新建污水主干管线64.33公里,全区污水管线长度达800余公里,污水管网密度高。各工业园区雨污水管网覆盖率、企业内部雨污分流率、工业企业废水处理率均达到100%。石化区污水管网实现全部明管化。

  二、强化智治,提升效能。为保障基础设施长效运维管理,明确将全区城镇公共污水管网及处理设施由市政养护中心统一养护,同时积极运用数字管理助推智慧治水,在重点企业雨、污排口设置水质在线监控、视频监控全覆盖的基础上,建设20个地表水自动监测站点。开发智能治水平台,形成水环境问题线上反映、问题上传、线下处理、线上反馈的数字化闭环管理模式。在工业园区开展河道污染智慧溯源,对问题实行跟踪监管。对全区河道实施淤积监测,建立工业园区河道清淤轮疏机制。

  三、落实保障,夯实基础。强化项目资金和工作推进双保障。工业园区雨污分流改造总投入超过23亿元,按照雨污分流规划及管网建设需要,主干管网建设资金由区级承担;支管网建设资金区财政给予60%—80%补助。企业内部雨污分流改造主要由企业承担,区财政安排1.2亿元资金按照企业投资额度给予8%—12%的分档补助。成立由纪委书记、组织部长两位区委常委任组长的工作推进督查组,制定《镇海区五水共治督查督办办法》,重点督导“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落实。同时把“污水零直排”建设情况纳入区重点目标管理考核内容,有效推进工作责任落实。〔镇海区治水办(河长办)〕

  北仑区数字赋能助力水环境治理“加速度”

  近年来,北仑区以建设数字河道、搭建数字管网、强化数字监控为载体,成功打造“测、管、治”一体化治理链,实现河道水环境从“监测、监控”到“预警、诊断、评估、决策”的智能转变。目前,该区11个区控以上断面水质和9条入海河流水质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全部达到Ⅲ类水标准,达标率优良率实现双“100%”。

  一是“测”,精确发现问题。构建天地一体智能监测网,及时发现河道水质问题。投资300万元建成物联网水环境在线综合监测系统,通过“固定式水质监测点+无人船+无人机”的方式,实时进行水质监测,实现全天候监管,提高巡河效率。今年以来,开展水质监测204次,无人机无人船巡查河道96公里。

  二是“管”,精密分析问题。以“测”发现的流域水质问题为指引,通过无人船、雨水井传感监测仪、管道机器人、云计算 等一系列的科技手段进行水质问题分析,截至目前,发现管道破损、污水渗排、排口异常等现象16起,均在第一时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整改修复。

  三是“治”,精准解决问题。按照“管”出来的分析结果,依托智能治水平台,结合监测网、河网、管网、排口网4张图, 全面掌握水环境质量,污染智能分析并及时预警,快速识别污染 来源,实现水环境问题综合分析、工作成效、任务进展的可视化 展示。〔北仑区治水办(河长办)〕

  鄞州区“三个新”开启鄞州公园湖蝶变之路

  鄞州公园湖位于鄞州中心城区的主轴线南端,水域面积19.1万平方米,通过构建水下森林、湿地漫滩、栈道荷塘等景观,形成生物多样、健康稳定的“城市绿肺”。近年来鄞州区以创建“美丽河湖”为契机,从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等多方面入手,开启河湖蝶变之路。

  一、实施“清水环通”,构筑行洪排涝新体系。投资1367万元以鄞州公园湖为核心开展局部微循环工程,通过水泵翻水与外界河道互联互通,提升周边水街河及新林河(庙西河)水体流动性。在暴雨季节,翻板坝可短时间内降至河床底部,确保汛期河道全断面通流,有效解决以往公园围堰人工挖土放水“耗时间、流量小、不安全”的难题。

  二、种植“水下森林”,描绘水清景美新画卷。水下种植4万平方米的沉水植物,经多年栽培已形成颇具规模的“水下森林”,并通过增氧曝气、人工湿地、菌种投放等多种手段实施水质养护,水质常年保持在Ⅱ-Ⅲ类,水体感官达到“清澈见底”。水中植物、动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结伴游荡的黑天鹅与红色的水杉林相互映照,营造出人与自然共处的和谐氛围。

  三、加强“文化融合”,打造水岸文化新阵地。在沿河慢行道及显著位置打造五水共治“文化角”,利用小品、标牌、地贴等普及治水知识、展示鄞州美丽河湖风采。同时,根据公园的不同区块定位,分别建有周尧昆虫博物馆、李元摄影艺术馆、白水美术馆、良知行书院以及李惠利故居等特色文化建筑,彰显新时代文化气息。〔鄞州区治水办(河长办)〕

  余姚市区域化推进姚江菁江渡周边

  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治理

  针对近年来姚江菁江渡国控断面水质不稳定问题,余姚市区域化推进菁江渡周边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治理工作,建设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33.5千米,覆盖农田面积8000余亩,实现区域周边农田氮素、磷素总减排量达35%,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发挥了示范作用。

  一、精心设计,优化方案。合理设置沟渠布局,充分利用、优化原有排水沟渠、闲置池塘条件,通过对现有排水沟渠改造,建成对农田排水与径流有净化能力的生态沟渠,减少区域农田面源污染,保护姚江流域水质。引导农田排水流向,通过开挖姚江岸边导流沟渠,避免农田水直排姚江。合理配置生态设施和植物种植,通过设置生态坝、滤坝、脱氮除磷模块等设施,优化沟渠生态系统平衡,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二、因地制宜,提倡生态。坚持因地制宜,充分结合菁江渡区域周边实际条件,使水环境与功能建设协调统一发展。坚持生态优先,按照源头控制、过程阻断、末端强化三方面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整区域连片采用生态沟渠+拦截池、生态沟渠+湿地、生态沟渠+生态塘、生态沟渠+水系修复等工艺模式,实现农田氮磷流失先处理后排放,改善菁江渡周边区域水生态环境。

  三、源头管控,提高效率。大力推进农药减量新技术,开展科技下乡活动3次,举办控肥控药技术培训4次,推进主推配方上墙入户、施肥建议卡进村下地;加大植保无人机推广力度,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促进肥药减量增效。今年完成统防统治面积18.3万亩,开展免费测土服务750个,发布主推配方19个,年推广应用配方肥及按方施肥1.5万吨。〔余姚市治水办(河长办)〕

  象山县新桥镇三步走全面推进“五水共治”

  今年以来,象山县新桥镇围绕“健机制、提水质”两大目标,深化河长制,全面开展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实现“五水共治”常态化治理。

  一、充分协调,建立治水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五水共治”工作协调会议制度,开展“五水共治”项目绿色通道,对个别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简化程序,及时处理。建立断面水质检测协调会议制度,加强水质监测分析,尤其是针对汇入大塘港流域的河道,实行全方位水质检测,掌握水质变化规律,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截止目前,新桥镇共投入30余万元完成6个涉水问题处理。

  二是积极探索,完善河长制度体系。组织开展河长制培训,切实发挥河长制APP管理系统作用,在镇村河长巡河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青年志愿者、先锋党员、河小二等多形式巡河,委托专业公司对相关水域进行全方位的巡查保洁,以形成全天候、零空挡、无盲区的河道管护新机制,全面监督和保护全镇的水环境。截止目前,新桥镇共开展河长培训2次,开展其他形式的巡河2次,参与100余人次。

  三是加强宣传,凝聚全民治水力量。切实开展“五水共治”宣传活动,深化“五水共治”动员工作,以乡村振兴、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为背景,结合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分类、主题党日、平安建设等活动,集中力量、统一部署,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满意度,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激发群众共同参与治水的热情。截至目前,共开展集中宣传4次,发放宣传册1000余份。〔象山县治水办(河长办)〕

宁波五水共治工作简报2021年第17期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01-04 16:20:14

  第17期(总第332期)

  宁波市美丽宁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五水共治”办公室编

  综合治水专辑

  ●海曙区多措并举打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攻坚战

  ●镇海区三措并举扎实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北仑区数字赋能助力水环境治理“加速度”

  ●鄞州区“三个新”开启鄞州公园湖蝶变之路

  ●余姚市区域化推进姚江菁江渡周边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治理

  ●象山县新桥镇三步走全面推进“五水共治”

  海曙区多措并举打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攻坚战 

  近日,宁波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公布了1-11月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皎口-周公宅水库水质(Ⅱ类)在全市13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中排名保持第二。

  一是夯实基础补短板。全面排查梳理水源地现存问题,出台水质稳定方案。规范勘界立标和隔离防护设置,制作交通警示牌、危化品运输车辆禁止标识137块,新增隔离防护网10公里。开通水源保护区进入短信提示业务,新增视频监控系统14套。

  二是精准发力强整治。组建专班强力推进整治工作,关停保护区内工业企业34家,清理慕天山庄餐饮等旅游项目3个,拆除或封存违章建筑8处。新建或提标改造农村污水处理设施4套,惠及4个行政村1500余人。

  三是建章立制管长远。完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强化日常水质监测和年度水质排查全指标分析,建立保护区分级预警体系。加大保护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威胁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的违法行为。〔海曙区治水办(河长办)〕

  镇海区三措并举扎实推进工业园区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镇海地处甬江水系末端,区域内工业集聚区比重大、工业污水排放强度大、水环境承载压力大。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镇海强化“治水关键在治岸”的认识,基本实现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全覆盖、企业废水全收集、源头雨污全分流、入河排口全规范的目标。

  一、全面覆盖,消除死角。镇海区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改造覆盖了全区13个工业集聚区内所有企业和工业集聚区外所有具备纳管条件的企业,共计近2000家,企业覆盖面广。同时,4年投入约11.7亿元,新建污水主干管线64.33公里,全区污水管线长度达800余公里,污水管网密度高。各工业园区雨污水管网覆盖率、企业内部雨污分流率、工业企业废水处理率均达到100%。石化区污水管网实现全部明管化。

  二、强化智治,提升效能。为保障基础设施长效运维管理,明确将全区城镇公共污水管网及处理设施由市政养护中心统一养护,同时积极运用数字管理助推智慧治水,在重点企业雨、污排口设置水质在线监控、视频监控全覆盖的基础上,建设20个地表水自动监测站点。开发智能治水平台,形成水环境问题线上反映、问题上传、线下处理、线上反馈的数字化闭环管理模式。在工业园区开展河道污染智慧溯源,对问题实行跟踪监管。对全区河道实施淤积监测,建立工业园区河道清淤轮疏机制。

  三、落实保障,夯实基础。强化项目资金和工作推进双保障。工业园区雨污分流改造总投入超过23亿元,按照雨污分流规划及管网建设需要,主干管网建设资金由区级承担;支管网建设资金区财政给予60%—80%补助。企业内部雨污分流改造主要由企业承担,区财政安排1.2亿元资金按照企业投资额度给予8%—12%的分档补助。成立由纪委书记、组织部长两位区委常委任组长的工作推进督查组,制定《镇海区五水共治督查督办办法》,重点督导“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落实。同时把“污水零直排”建设情况纳入区重点目标管理考核内容,有效推进工作责任落实。〔镇海区治水办(河长办)〕

  北仑区数字赋能助力水环境治理“加速度”

  近年来,北仑区以建设数字河道、搭建数字管网、强化数字监控为载体,成功打造“测、管、治”一体化治理链,实现河道水环境从“监测、监控”到“预警、诊断、评估、决策”的智能转变。目前,该区11个区控以上断面水质和9条入海河流水质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全部达到Ⅲ类水标准,达标率优良率实现双“100%”。

  一是“测”,精确发现问题。构建天地一体智能监测网,及时发现河道水质问题。投资300万元建成物联网水环境在线综合监测系统,通过“固定式水质监测点+无人船+无人机”的方式,实时进行水质监测,实现全天候监管,提高巡河效率。今年以来,开展水质监测204次,无人机无人船巡查河道96公里。

  二是“管”,精密分析问题。以“测”发现的流域水质问题为指引,通过无人船、雨水井传感监测仪、管道机器人、云计算 等一系列的科技手段进行水质问题分析,截至目前,发现管道破损、污水渗排、排口异常等现象16起,均在第一时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整改修复。

  三是“治”,精准解决问题。按照“管”出来的分析结果,依托智能治水平台,结合监测网、河网、管网、排口网4张图, 全面掌握水环境质量,污染智能分析并及时预警,快速识别污染 来源,实现水环境问题综合分析、工作成效、任务进展的可视化 展示。〔北仑区治水办(河长办)〕

  鄞州区“三个新”开启鄞州公园湖蝶变之路

  鄞州公园湖位于鄞州中心城区的主轴线南端,水域面积19.1万平方米,通过构建水下森林、湿地漫滩、栈道荷塘等景观,形成生物多样、健康稳定的“城市绿肺”。近年来鄞州区以创建“美丽河湖”为契机,从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等多方面入手,开启河湖蝶变之路。

  一、实施“清水环通”,构筑行洪排涝新体系。投资1367万元以鄞州公园湖为核心开展局部微循环工程,通过水泵翻水与外界河道互联互通,提升周边水街河及新林河(庙西河)水体流动性。在暴雨季节,翻板坝可短时间内降至河床底部,确保汛期河道全断面通流,有效解决以往公园围堰人工挖土放水“耗时间、流量小、不安全”的难题。

  二、种植“水下森林”,描绘水清景美新画卷。水下种植4万平方米的沉水植物,经多年栽培已形成颇具规模的“水下森林”,并通过增氧曝气、人工湿地、菌种投放等多种手段实施水质养护,水质常年保持在Ⅱ-Ⅲ类,水体感官达到“清澈见底”。水中植物、动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结伴游荡的黑天鹅与红色的水杉林相互映照,营造出人与自然共处的和谐氛围。

  三、加强“文化融合”,打造水岸文化新阵地。在沿河慢行道及显著位置打造五水共治“文化角”,利用小品、标牌、地贴等普及治水知识、展示鄞州美丽河湖风采。同时,根据公园的不同区块定位,分别建有周尧昆虫博物馆、李元摄影艺术馆、白水美术馆、良知行书院以及李惠利故居等特色文化建筑,彰显新时代文化气息。〔鄞州区治水办(河长办)〕

  余姚市区域化推进姚江菁江渡周边

  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治理

  针对近年来姚江菁江渡国控断面水质不稳定问题,余姚市区域化推进菁江渡周边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治理工作,建设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33.5千米,覆盖农田面积8000余亩,实现区域周边农田氮素、磷素总减排量达35%,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发挥了示范作用。

  一、精心设计,优化方案。合理设置沟渠布局,充分利用、优化原有排水沟渠、闲置池塘条件,通过对现有排水沟渠改造,建成对农田排水与径流有净化能力的生态沟渠,减少区域农田面源污染,保护姚江流域水质。引导农田排水流向,通过开挖姚江岸边导流沟渠,避免农田水直排姚江。合理配置生态设施和植物种植,通过设置生态坝、滤坝、脱氮除磷模块等设施,优化沟渠生态系统平衡,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二、因地制宜,提倡生态。坚持因地制宜,充分结合菁江渡区域周边实际条件,使水环境与功能建设协调统一发展。坚持生态优先,按照源头控制、过程阻断、末端强化三方面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整区域连片采用生态沟渠+拦截池、生态沟渠+湿地、生态沟渠+生态塘、生态沟渠+水系修复等工艺模式,实现农田氮磷流失先处理后排放,改善菁江渡周边区域水生态环境。

  三、源头管控,提高效率。大力推进农药减量新技术,开展科技下乡活动3次,举办控肥控药技术培训4次,推进主推配方上墙入户、施肥建议卡进村下地;加大植保无人机推广力度,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促进肥药减量增效。今年完成统防统治面积18.3万亩,开展免费测土服务750个,发布主推配方19个,年推广应用配方肥及按方施肥1.5万吨。〔余姚市治水办(河长办)〕

  象山县新桥镇三步走全面推进“五水共治”

  今年以来,象山县新桥镇围绕“健机制、提水质”两大目标,深化河长制,全面开展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实现“五水共治”常态化治理。

  一、充分协调,建立治水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五水共治”工作协调会议制度,开展“五水共治”项目绿色通道,对个别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简化程序,及时处理。建立断面水质检测协调会议制度,加强水质监测分析,尤其是针对汇入大塘港流域的河道,实行全方位水质检测,掌握水质变化规律,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截止目前,新桥镇共投入30余万元完成6个涉水问题处理。

  二是积极探索,完善河长制度体系。组织开展河长制培训,切实发挥河长制APP管理系统作用,在镇村河长巡河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青年志愿者、先锋党员、河小二等多形式巡河,委托专业公司对相关水域进行全方位的巡查保洁,以形成全天候、零空挡、无盲区的河道管护新机制,全面监督和保护全镇的水环境。截止目前,新桥镇共开展河长培训2次,开展其他形式的巡河2次,参与100余人次。

  三是加强宣传,凝聚全民治水力量。切实开展“五水共治”宣传活动,深化“五水共治”动员工作,以乡村振兴、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为背景,结合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分类、主题党日、平安建设等活动,集中力量、统一部署,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满意度,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激发群众共同参与治水的热情。截至目前,共开展集中宣传4次,发放宣传册1000余份。〔象山县治水办(河长办)〕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1-2019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