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宁波热点  >  五水共治  >  工作简报
宁波五水共治工作简报2021年第15期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12-17 10:53:00

第15期(总第330期)

宁波市美丽宁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五水共治”(河长制)办公室 编

  综合治水专辑

  ●余姚市“四个狠抓”推进姚江水环境综合治理

  ●慈溪市宗汉街道“一二三”工作法强化青少年护水意识

  ●象山县“三高并进”扎实推进“湾(滩)长制”工作

  ●北仑区三举措扎实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

  ●宁海县治水兴业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余姚市“四个狠抓”推进姚江水环境综合治理

  今年以来,姚江(余姚段)年平均水质总体稳定在Ⅲ类水,菁江渡(国控断面)、浦口闸(省控断面)和城山渡(省交接断面)3个断面水质监测均达到Ⅲ类水标准。

  一是狠抓防洪排涝。重点主抓姚江上游余姚“西分”、陶家路江三期整治两个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0.1亿元,今年1-10月,完成投资5.5亿元。其中,西分工程完成投资2.9亿元,主航道恢复通水通航,输排水通道工程全面展开,累计完成投资14.42亿元;陶家路江三期整治工程完成投资2.6亿元,I、III、IV标段已全部完工,II标段已部分完成,V标段完成招标工作,累计完成投资15.68亿元。    

  二是狠抓污水治理。有力推进姚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全力抓好治理项目建设,到今年10月底,已完工58个,开工建设41个,累计完成投资2.33亿元。总投资2.8亿元的市域污水主干管网输送复线工程建成投用,全市污水主干管网输送能力由15万吨/日提升至30万吨/日。巩固提升“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成果,在2019、2020年姚江沿线9个镇(街道)创建成“污水零直排区”的基础上,今年又安排阳明街道、梨洲街道、马渚镇开展省级“污水零直排区”创建。

  三是狠抓生态修复。落实专项资金660余万元,加强对河道水面和堤防的保洁管理,今年以来,共清理各类垃圾3200立方米;抓好河道“四清”,拆除涉水违章约5100平方米,清理地笼、网兜、网箱等约2700个,在中江、中山河等22处入姚江河口设置总长约500米的生态围油栏,有效拦截各类漂浮物;查扣涉渔“三无”船筏5艘,查处电力捕鱼案件9起,完成支流清淤近36万方。积极推进沿江农业面源治理,今年以来农药减量约31吨,化肥减量9165吨;今年姚江流域计划建设4条总长36600米生态拦截沟,目前已完成8760米的生态拦截沟建设。

  四是狠抓河长履职。印发《余姚市全面推进河湖长制提档升级工作方案》,巩固工作成效,完善河湖长组织体系,编制印发新一轮一河(湖)一策方案,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和手机APP,完善河湖长履职综合评价体系,每月对履职情况进行通报和预警,进一步提升河道治理水平和河湖长履职责任感。〔余姚市治水办(河长办)〕

  慈溪市宗汉街道“一二三”工作法强化青少年护水意识

  慈溪市宗汉街道治水办于今年成立“雏鹰护水大队”,聘请辖区各校优秀少先队员担任“雏鹰护水员”,带动“五水共治”宣传进学校、进家庭,营造爱水护水浓厚氛围。

  一是健全一套组织体系。由该街道治水办专职副主任担任“雏鹰护水大队”指导员,委派治水专员担任队长,各校少先队辅导员老师任中队长,统筹安排、指导日常护水工作。同时,结合青少年群体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每月至少开展1次爱水护水科普实践活动。截至目前,雏鹰护水大队招募护水员54名,中队长6名,已开展爱水护水科普实践活动50余次。

  二是建立两片工作阵地。以辖区各小学为工作主阵地,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通过校内宣传、思想引领增强青少年环保意识,激发护水热情。同时,以家庭为工作分阵地,争取家长配合,发挥家庭熏陶作用,有效扩大治水宣传工作覆盖面、影响力。截至目前,已有1200个家庭签订护水协议,家庭成员收到宣传品、宣传手册、倡议书、调查问卷等物品近5000份。

  三是明确三项工作职责。“雏鹰护水员”在校外是“监督员”,随时关注周边水环境,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经各校指导老师整理汇总后统一上报至该街道治水办;在校内他们是“宣传员”,积极向身边同学宣传治水相关政策,科普治水护水知识,推动形成“人人爱水,人人护水”的良好风尚;对上他们是“建议员”,收集反馈身边同学、家长对于治水工作的意见建议,经指导老师整理并提交该街道治水办。截至目前,各校共反映水环境相关问题26个,组织开展“五水共治”相关校园宣传活动8次,提交有效建议6条。〔慈溪市治水办(河长办)〕

  象山县“三高并进”扎实推进“湾(滩)长制”工作

  象山县“三高并进”,通过全方位保障、全覆盖排查、多部门联动,扎实推进“湾(滩)长制”工作。

  一是全方位保障,促“高质量”推动。印发《象山县全面推行“湾(滩)长制”实施方案》,将全县湾(滩)细化为118个区块,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建立起“1+18+118”湾(滩)长工作机制,并在各个湾(滩)醒目位置设置湾(滩)长公示牌,将湾滩面积和长度、湾(滩)长姓名和联系方式等信息予以公布。目前,全县18个乡镇已全面落实湾(滩)长制工作,县治水办对各乡镇(街道)的工作情况进行每月监督和通报。

  二是全覆盖排查,保“高水平”治理。各级滩长通过“湾(滩)长助手”APP,完成对责任滩涂日常巡查工作,实现湾(滩)长工作信息化高效管理。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吉林一号)和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获取疑似入海非法排污、非法岸线侵占、固体废物露天无序堆放等信息,再利用无人机实地核查,形成象山县湾(滩)生态环境敏感点空间分布图。县治水办依据敏感点空间分布图对各级湾(滩)长巡查结果进行查漏补缺,落实责任单位整改。截止目前,已委托第三方公司开展2次综合监测服务,发现疑似敏感点102处,正全面启动相应的整改工作。

  三是多部门联动,谋“高要求”推进。依托“两代表一委员”协助督查湾(滩)长制工作,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辖区岸线、滩涂等开展不定期督查,督促湾(滩)长履职到位。县治水办联合县水利和渔业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按照生态优先、标本兼治、联动治理、监督考核的原则,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力促象山县湾(滩)长工作开展常态长效。目前,全县共发现问题40余起,已全部整改完毕,整改率达到100%。〔象山县治水办(河长办)〕

  北仑区三举措扎实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

  近年来,北仑区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治水、亲水、兴水”为主要任务,不断提升区域水环境治理水平。10月20日,北仑区在“2021年长三角一体化县域水治理暨幸福河湖创新发展论坛”上作交流发言,系全省唯一。

  一是开展系统治理,擦亮生态底色。实施“主管道先行、精细化截污”工程,全域建成污水管网1718公里,完成102个污水支管工程项目和100余处村(社)污水支管改造项目。将全区规划的147个村全部纳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范畴,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规划全覆盖”,累计建成农污管网420余公里,受益人口10万余人。

  二是打造亲水空间,改善人居环境。以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为目标,在河湖、溪坑周边兴建带有“花海、草坪、景观亭”等多样元素的亲水设施,累计建设亲水游步道90余公里,打造河道亲水平台50余个。对老式河埠头分类分批开展专项治理,引导群众上岸洗衣,促进河道水质提标,改善人居环境。截至目前,全区建成投用生态河埠头300个,其中精品生态河埠头16座。

  三是聚焦兴水实践,释放生态红利。在开展水环境治理的同时,整合旅游资源,注重增加村庄的特色内涵,将民俗文化、农业休闲等元素进行有机结合,构建“以水兴旅、以旅兴农”的发展新格局。如春晓街道三山村,将沿溪古居改造成特色民居、民宿、农家乐等,截至目前,该村共发展民宿23家,农家乐3家,今年以来共接待游客21万人次,直接实现旅游经济收入1500余万元。〔北仑区治水办(河长办)〕

  宁海县治水兴业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宁海县以水为媒,借水发力,投入上百亿元开展全流域协同治水,全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样板县,促进当地农业、旅游、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水为基,拓宽农业增收新路子。加快推进白溪、杨溪、凫溪、青溪、中堡溪等五大溪流治理,确保沿线区域内防洪排涝安全,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研究制定柑桔加工企业、水产养殖和种苗生产企业的生产用水优惠价格政策。目前,全县涉及柑橘产业项目18个,实施灌溉面积1.2万亩,每亩节水80方,可使作物产量提升20%左右。全县新增旱涝保收面积7.4万亩,极大保障和提高了农业产量与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以水为笔,绘出全域旅游新画卷。将“美丽河湖”建设与观光农业、民宿经济、乡村旅游等全方位结合,在河湖沿线布设慢行绿道、滨水公园等配套设施,打造完成11个滨水广场,45公里亲水平台。目前,全县共有150余家民宿入驻沿溪村镇,引进酒店、旅游、房地产开发等项目投资约40余亿元,为全域旅游注入了“源头活水”。今年,全县年旅游人次预计1800万人次,年收入达180亿元。

  三是以水为媒,点燃产业转型新引擎。大力推进工业治水促转型,出台了《宁海县工业集聚点治理实施细则》,工业发展水平获得明显提升,产业结构得以明显优化。彻底整治铸钢、电镀、造纸、印染等行业,关停销售过亿、税收过千万的化工企业和存在几十年的废铝加工行业,累计淘汰落后产能企业57家。引进低污染、低能耗、高科技企业。如在凫溪中下游的梅林街道与西店镇,大力发展光伏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等特色产业,均打造成为工业百亿强镇。〔宁海县治水办(河长办)〕

宁波五水共治工作简报2021年第15期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12-17 10:53:00

第15期(总第330期)

宁波市美丽宁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五水共治”(河长制)办公室 编

  综合治水专辑

  ●余姚市“四个狠抓”推进姚江水环境综合治理

  ●慈溪市宗汉街道“一二三”工作法强化青少年护水意识

  ●象山县“三高并进”扎实推进“湾(滩)长制”工作

  ●北仑区三举措扎实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

  ●宁海县治水兴业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余姚市“四个狠抓”推进姚江水环境综合治理

  今年以来,姚江(余姚段)年平均水质总体稳定在Ⅲ类水,菁江渡(国控断面)、浦口闸(省控断面)和城山渡(省交接断面)3个断面水质监测均达到Ⅲ类水标准。

  一是狠抓防洪排涝。重点主抓姚江上游余姚“西分”、陶家路江三期整治两个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0.1亿元,今年1-10月,完成投资5.5亿元。其中,西分工程完成投资2.9亿元,主航道恢复通水通航,输排水通道工程全面展开,累计完成投资14.42亿元;陶家路江三期整治工程完成投资2.6亿元,I、III、IV标段已全部完工,II标段已部分完成,V标段完成招标工作,累计完成投资15.68亿元。    

  二是狠抓污水治理。有力推进姚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全力抓好治理项目建设,到今年10月底,已完工58个,开工建设41个,累计完成投资2.33亿元。总投资2.8亿元的市域污水主干管网输送复线工程建成投用,全市污水主干管网输送能力由15万吨/日提升至30万吨/日。巩固提升“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成果,在2019、2020年姚江沿线9个镇(街道)创建成“污水零直排区”的基础上,今年又安排阳明街道、梨洲街道、马渚镇开展省级“污水零直排区”创建。

  三是狠抓生态修复。落实专项资金660余万元,加强对河道水面和堤防的保洁管理,今年以来,共清理各类垃圾3200立方米;抓好河道“四清”,拆除涉水违章约5100平方米,清理地笼、网兜、网箱等约2700个,在中江、中山河等22处入姚江河口设置总长约500米的生态围油栏,有效拦截各类漂浮物;查扣涉渔“三无”船筏5艘,查处电力捕鱼案件9起,完成支流清淤近36万方。积极推进沿江农业面源治理,今年以来农药减量约31吨,化肥减量9165吨;今年姚江流域计划建设4条总长36600米生态拦截沟,目前已完成8760米的生态拦截沟建设。

  四是狠抓河长履职。印发《余姚市全面推进河湖长制提档升级工作方案》,巩固工作成效,完善河湖长组织体系,编制印发新一轮一河(湖)一策方案,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和手机APP,完善河湖长履职综合评价体系,每月对履职情况进行通报和预警,进一步提升河道治理水平和河湖长履职责任感。〔余姚市治水办(河长办)〕

  慈溪市宗汉街道“一二三”工作法强化青少年护水意识

  慈溪市宗汉街道治水办于今年成立“雏鹰护水大队”,聘请辖区各校优秀少先队员担任“雏鹰护水员”,带动“五水共治”宣传进学校、进家庭,营造爱水护水浓厚氛围。

  一是健全一套组织体系。由该街道治水办专职副主任担任“雏鹰护水大队”指导员,委派治水专员担任队长,各校少先队辅导员老师任中队长,统筹安排、指导日常护水工作。同时,结合青少年群体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每月至少开展1次爱水护水科普实践活动。截至目前,雏鹰护水大队招募护水员54名,中队长6名,已开展爱水护水科普实践活动50余次。

  二是建立两片工作阵地。以辖区各小学为工作主阵地,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通过校内宣传、思想引领增强青少年环保意识,激发护水热情。同时,以家庭为工作分阵地,争取家长配合,发挥家庭熏陶作用,有效扩大治水宣传工作覆盖面、影响力。截至目前,已有1200个家庭签订护水协议,家庭成员收到宣传品、宣传手册、倡议书、调查问卷等物品近5000份。

  三是明确三项工作职责。“雏鹰护水员”在校外是“监督员”,随时关注周边水环境,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经各校指导老师整理汇总后统一上报至该街道治水办;在校内他们是“宣传员”,积极向身边同学宣传治水相关政策,科普治水护水知识,推动形成“人人爱水,人人护水”的良好风尚;对上他们是“建议员”,收集反馈身边同学、家长对于治水工作的意见建议,经指导老师整理并提交该街道治水办。截至目前,各校共反映水环境相关问题26个,组织开展“五水共治”相关校园宣传活动8次,提交有效建议6条。〔慈溪市治水办(河长办)〕

  象山县“三高并进”扎实推进“湾(滩)长制”工作

  象山县“三高并进”,通过全方位保障、全覆盖排查、多部门联动,扎实推进“湾(滩)长制”工作。

  一是全方位保障,促“高质量”推动。印发《象山县全面推行“湾(滩)长制”实施方案》,将全县湾(滩)细化为118个区块,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建立起“1+18+118”湾(滩)长工作机制,并在各个湾(滩)醒目位置设置湾(滩)长公示牌,将湾滩面积和长度、湾(滩)长姓名和联系方式等信息予以公布。目前,全县18个乡镇已全面落实湾(滩)长制工作,县治水办对各乡镇(街道)的工作情况进行每月监督和通报。

  二是全覆盖排查,保“高水平”治理。各级滩长通过“湾(滩)长助手”APP,完成对责任滩涂日常巡查工作,实现湾(滩)长工作信息化高效管理。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吉林一号)和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获取疑似入海非法排污、非法岸线侵占、固体废物露天无序堆放等信息,再利用无人机实地核查,形成象山县湾(滩)生态环境敏感点空间分布图。县治水办依据敏感点空间分布图对各级湾(滩)长巡查结果进行查漏补缺,落实责任单位整改。截止目前,已委托第三方公司开展2次综合监测服务,发现疑似敏感点102处,正全面启动相应的整改工作。

  三是多部门联动,谋“高要求”推进。依托“两代表一委员”协助督查湾(滩)长制工作,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辖区岸线、滩涂等开展不定期督查,督促湾(滩)长履职到位。县治水办联合县水利和渔业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按照生态优先、标本兼治、联动治理、监督考核的原则,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力促象山县湾(滩)长工作开展常态长效。目前,全县共发现问题40余起,已全部整改完毕,整改率达到100%。〔象山县治水办(河长办)〕

  北仑区三举措扎实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

  近年来,北仑区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治水、亲水、兴水”为主要任务,不断提升区域水环境治理水平。10月20日,北仑区在“2021年长三角一体化县域水治理暨幸福河湖创新发展论坛”上作交流发言,系全省唯一。

  一是开展系统治理,擦亮生态底色。实施“主管道先行、精细化截污”工程,全域建成污水管网1718公里,完成102个污水支管工程项目和100余处村(社)污水支管改造项目。将全区规划的147个村全部纳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范畴,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规划全覆盖”,累计建成农污管网420余公里,受益人口10万余人。

  二是打造亲水空间,改善人居环境。以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为目标,在河湖、溪坑周边兴建带有“花海、草坪、景观亭”等多样元素的亲水设施,累计建设亲水游步道90余公里,打造河道亲水平台50余个。对老式河埠头分类分批开展专项治理,引导群众上岸洗衣,促进河道水质提标,改善人居环境。截至目前,全区建成投用生态河埠头300个,其中精品生态河埠头16座。

  三是聚焦兴水实践,释放生态红利。在开展水环境治理的同时,整合旅游资源,注重增加村庄的特色内涵,将民俗文化、农业休闲等元素进行有机结合,构建“以水兴旅、以旅兴农”的发展新格局。如春晓街道三山村,将沿溪古居改造成特色民居、民宿、农家乐等,截至目前,该村共发展民宿23家,农家乐3家,今年以来共接待游客21万人次,直接实现旅游经济收入1500余万元。〔北仑区治水办(河长办)〕

  宁海县治水兴业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宁海县以水为媒,借水发力,投入上百亿元开展全流域协同治水,全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样板县,促进当地农业、旅游、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水为基,拓宽农业增收新路子。加快推进白溪、杨溪、凫溪、青溪、中堡溪等五大溪流治理,确保沿线区域内防洪排涝安全,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研究制定柑桔加工企业、水产养殖和种苗生产企业的生产用水优惠价格政策。目前,全县涉及柑橘产业项目18个,实施灌溉面积1.2万亩,每亩节水80方,可使作物产量提升20%左右。全县新增旱涝保收面积7.4万亩,极大保障和提高了农业产量与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以水为笔,绘出全域旅游新画卷。将“美丽河湖”建设与观光农业、民宿经济、乡村旅游等全方位结合,在河湖沿线布设慢行绿道、滨水公园等配套设施,打造完成11个滨水广场,45公里亲水平台。目前,全县共有150余家民宿入驻沿溪村镇,引进酒店、旅游、房地产开发等项目投资约40余亿元,为全域旅游注入了“源头活水”。今年,全县年旅游人次预计1800万人次,年收入达180亿元。

  三是以水为媒,点燃产业转型新引擎。大力推进工业治水促转型,出台了《宁海县工业集聚点治理实施细则》,工业发展水平获得明显提升,产业结构得以明显优化。彻底整治铸钢、电镀、造纸、印染等行业,关停销售过亿、税收过千万的化工企业和存在几十年的废铝加工行业,累计淘汰落后产能企业57家。引进低污染、低能耗、高科技企业。如在凫溪中下游的梅林街道与西店镇,大力发展光伏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等特色产业,均打造成为工业百亿强镇。〔宁海县治水办(河长办)〕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1-2019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