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仑区河道管理中心积极探索“河(湖)长制”与河湖管理机构的有机融合,大力破解河湖管护发展瓶颈,在“制度化管理、精细化养护、常态化监管、生态化治理”河湖长效管护机制探索之路上勇于创新、争当改革“弄潮儿”。
北仑区河道管理中心2014年荣获浙江省“五水共治”先进集体;2016年被评为宁波市“立功竞赛”先进集体;同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全省6个);2020年,被列为浙江省河湖管理标准化管理试点(全省20个),并以全省第三名的好成绩通过试点验收。
01
健全河湖管理体制
一是设机构,解决谁来管的问题。
在全省率先设立区级河道管理中心,负责全区涉河事务的综合牵头协调、监督管理等职能。在辖区10个街道设置河道管理所,下放河道管理权限,并把河道保洁工作纳入街道年度考核和村规民约,构建起区、街道、村三级河道管理网络,将全区总长度635千米的535条河道,200千米长的溪坑,1086个小微水体全部纳入管控范围。二是定手册,解决管什么的问题。
编制《北仑区河道管理手册》、《北仑区河道管理所工作手册》和《北仑区保洁员工作手册》,梳理明确辖区内河湖管理事项及范围。制定出台《北仑区河道保洁养护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北仑区河道保洁养护工作考核办法》和《北仑区河道保洁养护实施方案》,在明确各街道为河道管理责任主体的前提下,将河道保洁养护工作纳入区对街道年度目标考核,进一步压实责任。各项制度和手册的制定有力地支撑了北仑区河湖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精准化。三是抓融合,解决怎么管的问题。在对全区535条河流配备区、街道、村三级“河长”、对街道级以上河道配备“河警长”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推行实施“河段长”和“河面长”制度。即对中心城区河流配备“河段长”,由沿河企事业单位、社区负责人担任,对河道分段进行监管;每2公里河道配备1名“河面长”,聘请河道保洁员担任,全程负责河道垃圾清理及水污染问题检查和上报。
02
创新河湖管理模式
一是探索监管分离的市场化保洁模式。大力实施“服务外包”,引入第三方专业保洁队伍,对全区所有河道实行8小时动态常态保洁服务。全区已经引入16支河道保洁队伍,拥有保洁队员354名,配备保洁船131艘,对全区近1400万平方米的河面进行立体化动态保洁。同时,全区河道管理部门配备了河湖管护巡查车辆34辆,巡查艇12艘,配置相应巡查人员46名,负责辖区内河道管护的监管工作,彻底分离了河道保洁的管理权和监督权,有效提升了河道保洁的规范化和长效化。二是实行分级分时的动态保洁方法。根据季节和人流变化特点,以街道为单元把区域内河道划分为两级保洁河道。每级河道分别制定冬、夏两季保洁方案,明确一级保洁河道实行“夏10小时、冬9小时”动态保洁,日保洁次数3次以上;二级保洁河道实行两季8小时动态保洁,日保洁次数2次以上。目前,该区存在杂物垃圾反弹隐患的12条河道均已达到Ⅳ类水质。
03
夯实河湖管护基础
一是多维度保障夯实河道管理基石。根据河道管理养护需求变化,不断加大各类资源保障力度,累计在全区配备11艘河道保洁巡查艇,76艘电动保洁船,7艘割草船和1架无人机,建设6个河道船坞码头和20个涉河高清监控探头。二是多措并举维护水生态平衡。加大河道保洁力度,强化河道巡查监管,对河道进行全面排查,摸清河道淤积、内源污染等状况,采取生态修复、清淤疏浚、水系沟通等举措,提升河道水质,美化河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