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21-01-27 11:26:42 稿源: 浙江日报  

【专题】聚焦2021浙江两会

一、2020年主要工作

和“十三五”发展成就

2020 年极不平凡。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的直接领导下,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 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坚持“两手 硬、两战赢”,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发展聚力、为企业赋能、为小康增色、为治理提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全省生产总 值达到64613亿元,比上年增长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8%,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增长4.2%和6.9%,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 十方面民生实事圆满完成。

(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精准有效,“一图一码一指数”创新实施,率先有力有效控制疫情,率先稳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支援武汉、湖北主战场坚决有力。

(二)稳企业稳增长成效明显。“争先创优”行动助推经济实现强劲反弹。全年出口增长9.1%,占全国份额由上年的13.4%提高到14%;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全年为企业减负4800亿元。

(三)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取得重要进展。之江实验室、西湖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建设序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3%。培育认定首台(套)产品263项,新增单项冠军企业33家、上市公司86家。

(四)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四大建设”迈出新步伐。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实现增点扩面。浙东唐诗之路启动建设。商合杭等铁路建成投运,杭绍台等一批铁路加快推进, 通苏嘉甬等铁路动工建设;龙丽温高速文泰段等建成通车。杭绍甬、嘉湖、衢丽花园城市群一体化积极推进,甬舟一体化发展方案全面实施。

(五)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56件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实现“一件事”全流程办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完成,省属国有企业混改率达77%、资产证券化率达65%。自贸试验区新增宁波、杭州、金义三个片区。

(六)乡村振兴势头良好。新建高标准农田64.9万亩,粮食总产121.1亿斤;新建万头以上规模化猪场157个,生猪存栏增加到628万头。农村人居环境测评全国第1。

(七)文化建设扎实推进。11个市全部跻身全国文明城市、全部创成全国双拥模范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加快建设,良渚古城遗址等世界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利用。成功创建省级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25个。

(八)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持续深化。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六项指标首次全部达标,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占比提高3.2个百分点。完成造林57万亩。

(九) 富民惠民安民取得新成效。城镇新增就业111.8万人,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4%。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14627个。建成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 心385家。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实现全覆盖。成功应对新安江水库建库以来最大洪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下降22%。

(十)政府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浙里办”“浙政钉”“浙里督”迭代升级,“互联网+监管”持续推进,初步建成“掌上办事之省”“掌上办公之省”。

2020 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三五”发展胜利收官。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经济总量跃上6万亿元台阶,年均增长6.5%;一般公共预 算收入从2015年的4810亿元增加到7248亿元,年均增长8.5%;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跨上6万元、3万元台阶,年均分别增长7.5%、 8.6%;人均预期寿命由78.3岁提高到79.2岁;群众安全感满意率稳定在96%以上。这五年,我省全面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 念,发展动能和质量显著提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对外开放能级加快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稳步提升。

二、“十四五”时期的

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 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 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 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 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 口”,统筹发展和安全,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率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率先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率先推动全省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实现更高质 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更加彰显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清廉之美,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争创社 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

建议“十四五”时期经 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全省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分别突破8.5万亿元、 13万元,数字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长12%、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3%左 右,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9倍,居民综合阅读率达到92.5%,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基本形成,城乡区域 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努力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三大科创高地、改革开放新高地、新时代文化高地、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省域现代治理先 行示范区、人民幸福美好家园。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到“五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促进高水平均衡,坚定不移创造高品质生活,坚定不移强化高效能治理,坚定不移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推 进“十四五”发展、实现“十四五”目标,要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采取更加精准务实的举措,走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浙江 路径。一是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全力打造发展新优势。坚持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强化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突破产业瓶颈,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 浙江力量,为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贡献更多浙江元素。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加快建设“单项冠军之省”。二是 全面推动协调发展,加快提升均衡发展水平。注重发展的统筹和协调,重点促进城乡、区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三是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让绿色成 为发展最动人的色彩。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四是坚持扩大内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有效供给穿透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全方位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方位参与畅通全国大循 环。五是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实施富民惠民安民新举措,率先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六是打牢安全发展基础,有效防范和化解 各种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抓安全保发展。加强粮食和能源安全保障,防范化解产业链供应链等经济安全风险,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三、全力以赴做好

“十四五”开局工作

做 好今年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工作要求,准确把 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打造发展新优势,突出“改革突破争先、服务提质争先、风险防控争先”,落实落细“十三项战略 抓手”,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确保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建 议2021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9%,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2%左右;城 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8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完成 国家下达的能源和环境指标计划目标。

(一)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深化“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机制,确保冷链物防闭环管控,确保不出现聚集性疫情,确保不发生院内感染,确保不发生疫情风险点失管漏管,力争不发生本土新增病例。

(二)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提升双联动

加快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谋划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升之江实验室、西湖实验室创新水平,组建甬江、瓯江等省实验室。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实施“5G+工业互联网”工程,形成量大面广的新技术融合应用场景。

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大力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推动标志性产业链做长做宽、做优做强。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实现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新增单项冠军企业20家。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挖掘国内市场潜力

持续为市场主体赋能。力争全年为企业减负2500亿元以上。全面实施小微企业信贷“增氧计划”和金融服务“滴灌工程”,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新增上市公司50家以上。

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深入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行动,推动健康、旅游等业态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打造“5分钟便利店+10分钟农贸市场+15分钟超市”的社区生活服务圈。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新一轮扩大有效投资行动,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力争实现民间投资快于面上投资增速。

增强循环畅通能力。支持出口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全面实施“同线同标同质”行动,更好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力争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推进数字化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一件事”集成改革。加强政府数字化项目统筹。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化服务并行,方便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办事。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的理念,在政策制定、机制建立、办事流程设计上要把方便留给群众和企业,把麻烦留给自己。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创新发展。

推进重点领域各项改革。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在高质量发展中的牵引性作用,实现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均增长6%。落实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以绩效为核心的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

加快构筑开放新优势。推进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欧投资协定等签订机遇,提升优化产业质量和结构,确保出口占全国份额基本稳定,促进实际使用外资稳步增长。

(五)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培育国家中心城市。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城市内涝治理工程和地下管网减漏行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粮食稳产提质、生猪增产保供。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深化“千万工程”,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保留村庄原有纹理和浙派风貌。实施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

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六)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构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共建长三角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加快长三角跨省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

全面推进“四大建设”。高标准建设省级新区。推进诗路文化带和海岛公园、名山公园建设。加快杭绍台等铁路和湖杭等公路项目建设,全面开工建设甬舟、通苏嘉甬等铁路项目。推动嘉湖等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

大力建设海洋强省。强化全省域海洋意识、沿海意识,坚持全域谋海、陆海统筹,海洋经济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经济增速1个百分点以上。

推动山区跨越式发展。实施做大产业扩大税源行动计划,做优做强做大绿色产业。实施提升居民收入富民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休闲旅游、生态农业等富民经济。

(七)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启动实施碳达峰行动。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运输结构,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到20.8%,煤电装机占比下降2个百分点;加快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腾出用能空间180万吨标煤。

深入推进治气治水治土治废。确保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低于每立方米29微克、Ⅲ类及以上水质断面比例在90%以上。启动“美丽海湾”建设。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快递包装物回收处理和循环利用。

积极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长江口退捕禁捕。完成100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新增造林40万亩,禁止毁林开垦。

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紧扣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加快发展全产业美丽生态经济。

(八)积极推进文化浙江建设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农村文化礼堂整体功能。高水平建设之江文化中心。深入实施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加快媒体深度融合改革。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数字文化新业态。推进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以挖掘文化内涵和提升游客微观感受为导向,开展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坚持高标准、常态化,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大力倡导“餐饮不浪费”等文明好习惯。推进书香浙江建设。

(九)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创新

持 续增进民生福祉。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加强失能失智老人照护。实施第四轮学前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启动初中教育补短提升和 培优创建工程。降低学生近视率1个百分点以上。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强化保障性租赁房建设。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

高水平打造平安浙江。把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在基层。深入开展遏制重大安全事故攻坚战。推进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防治。提升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依法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抢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十)全面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

加 强政治建设。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 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到“总书记有号令、中央有部署,浙江见行动”,做到稳扎稳打、实干担当、善作善成。坚决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 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

加强法治建设。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推动民法典在浙江全面有效实施。

加强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坚决惩治腐败行为。坚持政府过“紧日子”,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不低于10%,真正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

加强能力建设。狠下功夫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和专业化能力。强化调查研究,做到目光所至看到问题、耳听范围想到问题、所思所想直面问题,不断提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以高质量的工作推进高质量的发展。

加 强作风建设。坚持“好时不扰、难时出手”,深入开展“三服务”,真心实意对待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带着感情、带着责任,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 想尽一切办法办实事、解难事,让企业发展得更快更强,让群众生活得更好更有尊严。大兴真抓实干之风,强化表格化清单式闭环管理,决不能“把说的当做了,把 做了当做成了”。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0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稿源: 浙江日报 2021-01-27 11:26:42

一、2020年主要工作

和“十三五”发展成就

2020 年极不平凡。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的直接领导下,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 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坚持“两手 硬、两战赢”,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发展聚力、为企业赋能、为小康增色、为治理提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全省生产总 值达到64613亿元,比上年增长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8%,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增长4.2%和6.9%,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 十方面民生实事圆满完成。

(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精准有效,“一图一码一指数”创新实施,率先有力有效控制疫情,率先稳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支援武汉、湖北主战场坚决有力。

(二)稳企业稳增长成效明显。“争先创优”行动助推经济实现强劲反弹。全年出口增长9.1%,占全国份额由上年的13.4%提高到14%;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全年为企业减负4800亿元。

(三)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取得重要进展。之江实验室、西湖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建设序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3%。培育认定首台(套)产品263项,新增单项冠军企业33家、上市公司86家。

(四)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四大建设”迈出新步伐。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实现增点扩面。浙东唐诗之路启动建设。商合杭等铁路建成投运,杭绍台等一批铁路加快推进, 通苏嘉甬等铁路动工建设;龙丽温高速文泰段等建成通车。杭绍甬、嘉湖、衢丽花园城市群一体化积极推进,甬舟一体化发展方案全面实施。

(五)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56件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实现“一件事”全流程办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完成,省属国有企业混改率达77%、资产证券化率达65%。自贸试验区新增宁波、杭州、金义三个片区。

(六)乡村振兴势头良好。新建高标准农田64.9万亩,粮食总产121.1亿斤;新建万头以上规模化猪场157个,生猪存栏增加到628万头。农村人居环境测评全国第1。

(七)文化建设扎实推进。11个市全部跻身全国文明城市、全部创成全国双拥模范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加快建设,良渚古城遗址等世界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利用。成功创建省级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25个。

(八)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持续深化。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六项指标首次全部达标,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占比提高3.2个百分点。完成造林57万亩。

(九) 富民惠民安民取得新成效。城镇新增就业111.8万人,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4%。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14627个。建成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 心385家。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实现全覆盖。成功应对新安江水库建库以来最大洪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下降22%。

(十)政府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浙里办”“浙政钉”“浙里督”迭代升级,“互联网+监管”持续推进,初步建成“掌上办事之省”“掌上办公之省”。

2020 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三五”发展胜利收官。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经济总量跃上6万亿元台阶,年均增长6.5%;一般公共预 算收入从2015年的4810亿元增加到7248亿元,年均增长8.5%;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跨上6万元、3万元台阶,年均分别增长7.5%、 8.6%;人均预期寿命由78.3岁提高到79.2岁;群众安全感满意率稳定在96%以上。这五年,我省全面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 念,发展动能和质量显著提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对外开放能级加快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稳步提升。

二、“十四五”时期的

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 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 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 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 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 口”,统筹发展和安全,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率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率先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率先推动全省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实现更高质 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更加彰显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清廉之美,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争创社 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

建议“十四五”时期经 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全省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分别突破8.5万亿元、 13万元,数字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长12%、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3%左 右,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9倍,居民综合阅读率达到92.5%,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基本形成,城乡区域 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努力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三大科创高地、改革开放新高地、新时代文化高地、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省域现代治理先 行示范区、人民幸福美好家园。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到“五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促进高水平均衡,坚定不移创造高品质生活,坚定不移强化高效能治理,坚定不移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推 进“十四五”发展、实现“十四五”目标,要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采取更加精准务实的举措,走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浙江 路径。一是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全力打造发展新优势。坚持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强化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突破产业瓶颈,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 浙江力量,为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贡献更多浙江元素。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加快建设“单项冠军之省”。二是 全面推动协调发展,加快提升均衡发展水平。注重发展的统筹和协调,重点促进城乡、区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三是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让绿色成 为发展最动人的色彩。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四是坚持扩大内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有效供给穿透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全方位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方位参与畅通全国大循 环。五是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实施富民惠民安民新举措,率先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六是打牢安全发展基础,有效防范和化解 各种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抓安全保发展。加强粮食和能源安全保障,防范化解产业链供应链等经济安全风险,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三、全力以赴做好

“十四五”开局工作

做 好今年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工作要求,准确把 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打造发展新优势,突出“改革突破争先、服务提质争先、风险防控争先”,落实落细“十三项战略 抓手”,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确保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建 议2021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9%,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2%左右;城 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8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完成 国家下达的能源和环境指标计划目标。

(一)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深化“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机制,确保冷链物防闭环管控,确保不出现聚集性疫情,确保不发生院内感染,确保不发生疫情风险点失管漏管,力争不发生本土新增病例。

(二)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提升双联动

加快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谋划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升之江实验室、西湖实验室创新水平,组建甬江、瓯江等省实验室。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实施“5G+工业互联网”工程,形成量大面广的新技术融合应用场景。

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大力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推动标志性产业链做长做宽、做优做强。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实现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新增单项冠军企业20家。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挖掘国内市场潜力

持续为市场主体赋能。力争全年为企业减负2500亿元以上。全面实施小微企业信贷“增氧计划”和金融服务“滴灌工程”,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新增上市公司50家以上。

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深入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行动,推动健康、旅游等业态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打造“5分钟便利店+10分钟农贸市场+15分钟超市”的社区生活服务圈。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新一轮扩大有效投资行动,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力争实现民间投资快于面上投资增速。

增强循环畅通能力。支持出口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全面实施“同线同标同质”行动,更好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力争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推进数字化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一件事”集成改革。加强政府数字化项目统筹。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化服务并行,方便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办事。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的理念,在政策制定、机制建立、办事流程设计上要把方便留给群众和企业,把麻烦留给自己。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创新发展。

推进重点领域各项改革。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在高质量发展中的牵引性作用,实现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均增长6%。落实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以绩效为核心的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

加快构筑开放新优势。推进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欧投资协定等签订机遇,提升优化产业质量和结构,确保出口占全国份额基本稳定,促进实际使用外资稳步增长。

(五)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培育国家中心城市。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实施城市内涝治理工程和地下管网减漏行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粮食稳产提质、生猪增产保供。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深化“千万工程”,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保留村庄原有纹理和浙派风貌。实施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

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六)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构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共建长三角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加快长三角跨省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

全面推进“四大建设”。高标准建设省级新区。推进诗路文化带和海岛公园、名山公园建设。加快杭绍台等铁路和湖杭等公路项目建设,全面开工建设甬舟、通苏嘉甬等铁路项目。推动嘉湖等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

大力建设海洋强省。强化全省域海洋意识、沿海意识,坚持全域谋海、陆海统筹,海洋经济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经济增速1个百分点以上。

推动山区跨越式发展。实施做大产业扩大税源行动计划,做优做强做大绿色产业。实施提升居民收入富民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休闲旅游、生态农业等富民经济。

(七)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启动实施碳达峰行动。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运输结构,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到20.8%,煤电装机占比下降2个百分点;加快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腾出用能空间180万吨标煤。

深入推进治气治水治土治废。确保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低于每立方米29微克、Ⅲ类及以上水质断面比例在90%以上。启动“美丽海湾”建设。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快递包装物回收处理和循环利用。

积极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长江口退捕禁捕。完成100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新增造林40万亩,禁止毁林开垦。

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紧扣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加快发展全产业美丽生态经济。

(八)积极推进文化浙江建设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农村文化礼堂整体功能。高水平建设之江文化中心。深入实施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加快媒体深度融合改革。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数字文化新业态。推进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以挖掘文化内涵和提升游客微观感受为导向,开展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坚持高标准、常态化,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大力倡导“餐饮不浪费”等文明好习惯。推进书香浙江建设。

(九)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创新

持 续增进民生福祉。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加强失能失智老人照护。实施第四轮学前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启动初中教育补短提升和 培优创建工程。降低学生近视率1个百分点以上。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强化保障性租赁房建设。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

高水平打造平安浙江。把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在基层。深入开展遏制重大安全事故攻坚战。推进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防治。提升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依法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抢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十)全面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

加 强政治建设。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 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到“总书记有号令、中央有部署,浙江见行动”,做到稳扎稳打、实干担当、善作善成。坚决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 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

加强法治建设。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推动民法典在浙江全面有效实施。

加强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坚决惩治腐败行为。坚持政府过“紧日子”,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不低于10%,真正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

加强能力建设。狠下功夫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和专业化能力。强化调查研究,做到目光所至看到问题、耳听范围想到问题、所思所想直面问题,不断提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以高质量的工作推进高质量的发展。

加 强作风建设。坚持“好时不扰、难时出手”,深入开展“三服务”,真心实意对待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带着感情、带着责任,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 想尽一切办法办实事、解难事,让企业发展得更快更强,让群众生活得更好更有尊严。大兴真抓实干之风,强化表格化清单式闭环管理,决不能“把说的当做了,把 做了当做成了”。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