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看,分了没有,然后问一问,为啥这么分,最后再对分类不准确的进行纠正。”如今,温州市鹿城区仰义街道仰义锦园二期的苏海洲,每天都会在他所负责的小区楼栋履行二级“桶长”职责。对于“桶长”这个称谓,苏海洲笑着说:“虽然有点难听,现在听多了也顺耳了。”
今年8月,仰义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率全市之先推出了垃圾分类三级“桶长”制度,在街道工委的全面监督下,通过层层责任落实、分级监督管理,对垃圾分类投放进行全程管控。经过两个月的试行,如今该街道定点定时投放生活垃圾分类准确率较之前有很大改善。
自垃圾分类实施以来,作为典型的城郊接合部,仰义街道在管理、宣传、投入等诸多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创新尝试。在实践中发现,社会氛围的整体欠缺制约着垃圾分类的推进,只有落实全覆盖的责任体系才能把垃圾分类的要求、理念层层传递,三级“桶长”管理制度因此应运而生。
仰义的三级“桶长”制度以网格责任田形式清晰划分垃圾工作责任区域,涵盖小区、村居和企业等,其中一级“桶长”为主要负责人,二级“桶长”为楼栋长、村两委成员、企业车间负责人,三级“桶长”为保洁员、保安等,目前街道各级“桶长”共有1000余名。仰义每个小区、村居的宣传栏上都张贴着各级“桶长”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他们不仅帮助解决住户垃圾处理问题,有时也帮忙解决一些生活问题,进一步拉近了邻里、干群关系。
仰义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三级桶长制”的创意来自“河长制”。“桶长制并不是简单的管好一个‘桶’,而是在群众接收信息、源头分类、正确投放的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责任人,强化了对垃圾分类的全程管控,增强处置能力,并逐步实现源头分类全覆盖。”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