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宁波热点  >  五水共治  >  治水成效
规划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看江北官山河如何华丽转身
稿源: 宁波五水共治   2020-06-12 14:08:00

  江北区是宁波中心城区西北门户,地理位置独特,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秀丽。因其主要处于姚江、甬江北岸,而得区名。区内河湖纵横、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而官山河水系位于江北区慈江南岸,分属慈城镇及洪塘街道,为区级河道,是江北区“六纵三横”骨干排水系统之一,承担平原防洪排涝任务。

治理前情况

  堤岸情况

  部分堤顶为土堤,现状堤顶高程约2.85m,不满足50年一遇防洪标准要求。

  局部岸墙损毁、坍塌,农作物侵占坡面。

  存在水土流失风险。

  设施情况

  防洪排涝能力不足。

  常年失修,长期运行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与周边环境、景观不协调。

  环境状况

  仍存在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直排进入河道现象。

  部分河段水质仍有劣Ⅴ类,与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存在一定差距。

  淤积,水动力不足。

治理方向

  治理理念

  系统治理、保障水安全;聚焦民生,注重水生态。

  保护运河,展示水文化。

  高效管护,创新水管理。

  推进产业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功能定位

  亲水宜居

  生态景观

  自然风貌

  乡村休闲

  治理历程

治理成果

  治理成效

  堤岸安全

  官山河堤防规划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工程实施后堤顶高程3.43m,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规划标准。

  设施情况

  涉水构筑物设施完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满足防洪、排涝等要求。

  河湖畅通

  拓浚厚河面宽40m,河底高程-1.87m,河湖流畅,不存在明显淤积或阻碍行洪的构筑物。

  防汛抢险

  河道沿线防汛管理道路畅通;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完善可行。

 治理特色

  防洪排涝

  弱化堤岸

  在保证防洪排涝安全的基础上,弱化堤岸的工程性形象,打造沿河道特有的生态自然岸线。

  生态植草沟

  湿塘相结合

  按照 “源头削减、中途滞蓄、末端控制“系统治理原则,实施园路边沟、生态植草沟、湿塘相结合的海绵设施,工程实施后实现地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97.47%,年径流污染削减率为65.06%,满足海绵城市控制指标。

  增加滞蓄空间

  提升调蓄能力

  于官山河近小西坝处新增湿塘水面积3988平方米,增加河湖滞蓄空间,提升河道调蓄能力。

  推进产业转型

  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河湖面貌的提升,使得官山河水系附近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促进了河湖周边旅游观光、游憩休闲、等产业发展,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

规划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看江北官山河如何华丽转身
稿源: 宁波五水共治       2020-06-12 14:08:00

  江北区是宁波中心城区西北门户,地理位置独特,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秀丽。因其主要处于姚江、甬江北岸,而得区名。区内河湖纵横、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而官山河水系位于江北区慈江南岸,分属慈城镇及洪塘街道,为区级河道,是江北区“六纵三横”骨干排水系统之一,承担平原防洪排涝任务。

治理前情况

  堤岸情况

  部分堤顶为土堤,现状堤顶高程约2.85m,不满足50年一遇防洪标准要求。

  局部岸墙损毁、坍塌,农作物侵占坡面。

  存在水土流失风险。

  设施情况

  防洪排涝能力不足。

  常年失修,长期运行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与周边环境、景观不协调。

  环境状况

  仍存在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直排进入河道现象。

  部分河段水质仍有劣Ⅴ类,与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存在一定差距。

  淤积,水动力不足。

治理方向

  治理理念

  系统治理、保障水安全;聚焦民生,注重水生态。

  保护运河,展示水文化。

  高效管护,创新水管理。

  推进产业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功能定位

  亲水宜居

  生态景观

  自然风貌

  乡村休闲

  治理历程

治理成果

  治理成效

  堤岸安全

  官山河堤防规划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工程实施后堤顶高程3.43m,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规划标准。

  设施情况

  涉水构筑物设施完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满足防洪、排涝等要求。

  河湖畅通

  拓浚厚河面宽40m,河底高程-1.87m,河湖流畅,不存在明显淤积或阻碍行洪的构筑物。

  防汛抢险

  河道沿线防汛管理道路畅通;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完善可行。

 治理特色

  防洪排涝

  弱化堤岸

  在保证防洪排涝安全的基础上,弱化堤岸的工程性形象,打造沿河道特有的生态自然岸线。

  生态植草沟

  湿塘相结合

  按照 “源头削减、中途滞蓄、末端控制“系统治理原则,实施园路边沟、生态植草沟、湿塘相结合的海绵设施,工程实施后实现地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97.47%,年径流污染削减率为65.06%,满足海绵城市控制指标。

  增加滞蓄空间

  提升调蓄能力

  于官山河近小西坝处新增湿塘水面积3988平方米,增加河湖滞蓄空间,提升河道调蓄能力。

  推进产业转型

  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河湖面貌的提升,使得官山河水系附近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促进了河湖周边旅游观光、游憩休闲、等产业发展,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1-2019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