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我与宁波日报"征文选登 | 相伴成长一路歌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5-29 16:02: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我与宁波日报”征文

“我与宁波日报”征文 电子书

相伴成长一路歌

  作者:孙勇

  我的年纪与《宁波日报》复刊的时间差了整整10岁,但并不影响亦师亦友的关系:师从《宁波日报》,让自己这名“90后”读者有幸能够在快节奏的脚步中“慢下来”思考;作为一名报道组成员,我更深深体会到《宁波日报》就像一盏明灯,指导学习新闻写作、挖掘新闻亮点、报道“真善美”。人生有幸,觅得一良师、诤友,相伴成长、一路前行。

  2014年,因为对新闻与文字的喜爱,本科毕业后的我任职于原江东区委宣传部。也是在那个时候,怀揣新闻理想的我开始尝试“豆腐块”写作,力图把新闻做近、做活,并经常向《宁波日报》投稿。写作成了我的工作,也成了我的事业和追求。

  我特别感恩,《宁波日报》搭建了成长的平台,锻炼了我的新闻敏感,让我站在时代前沿,记录社会发展。2016年,我见证了《宁波日报》的改版,印象最深的有“三变”:一是稿子含金量越变越高,刊发稿向主题策划及深度稿转变;二是版面越变越“苗条”,以二版为例,版式从“2+3+1”(栏)的老式大报,“瘦身”为“4+2”(栏)的窄式大报,看起来“煞清爽”;三是不仅保留了“深度”版,还在每个日常的新闻版面都开设了深度报道栏目,从而形成了一个深度报道“栏目群”。

  报纸的改版就像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2017年1月,我被分配到海曙区委宣传部的新闻中心(海曙区全媒体中心前身),从事内刊《海曙新闻》的报道。当时,自己正好遇上了写作的“瓶颈”——跑得勤,但写出来都是“豆腐块”,甚至不是领导关心的工作,总觉得自己“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幸亏有《宁波日报》总编室和各部室记者老师的指导,他们告诉我,要做一名好记者,就应该多看看日报改版的走向:光“脚力”勤是不够的,必须将新闻事件放在时代背景下考量,结合自身的资料储备、吸纳多方专业理解,这样才能“下笔如有神”。此后为了锻炼自己,我几乎没有请过事假、轮休,也没有节假日的概念,甚至没有上下班的概念。任何时候,只要有新闻,我一定会抢着去采访、写稿,同时广泛搜集各种大型会议资料,令稿件主题能够更加契合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我明白,这样写出来的稿子才有分量。

  付出终有收获。在2017年12月当月,日报就刊登了我独立采访撰写的两个深度整版,《认养农业,下一个风口?》《海曙为“另一半农业”找到好归宿》分别反映了新海曙农业的新气象。仅2017年一年,我就获得了1个全国县市传媒新闻奖、3个宁波新闻奖以及1个县(市)报好新闻奖,获奖作品题材亦有突破,除文字外更包括摄影及新媒体,完成了对自己的承诺——“做一名合格的融媒体记者”。

  2019年4月,经过重重筛选,我有幸成为区委报道组的一员,实现了从跑线记者到外宣工作者的转变。刚进报道组,我感到压力很大,因为要负责向上级媒体供稿宣传海曙,而《宁波日报》对新闻稿件,尤其是主题稿件的要求是极高的,短期内难以适应。当时幸得上级领导的关心,特意叮嘱我在日报记者老师来海曙采访时多聊聊、多问问。我特别珍惜这个能够快速熟悉区情区况的宝贵机会,随着和记者老师一起走村入企、走访部门,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我对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全局发展有了更深地认识和理解。

  慢慢地,我的用稿量多了起来,结识了许多日报老师。在我的印象中,无论是编辑记者,还是部室主任,甚至集团领导,全都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对报道组发自真心地关心关爱,从不摆架子。因为工作关系,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我经常到报社“串门”,慢慢地,我与总编室编辑老师和记者老师们变得更加熟稔起来,常和他们聚在一起长谈阔论、聊天交心,那种亦师亦友的情谊,感觉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记得有一次,我在集士港镇广昇村采访时,意外了解到当地作为海曙区城郊垃圾分类模式创新试点,将“垃圾的分类定点投放”写进村规民约的创新做法,立刻感觉到这是一条值得挖掘的新闻线索。当天晚上,我像往常一样到报社“溜达”,拿着选题向总编室老师请教。细心的总编室老师就问了我一个问题:“垃圾要分类,村民和租户是否‘一视同仁’?”一下子点醒了我。后来了解到,村里还要求房东与承租户签订合同时将垃圾分类写入租约,完全符合市委提出“加快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理念,于是马上联系记者老师上报选题、采访写稿。让我喜出望外的是,《海曙精准施策为城郊垃圾分类破题》一稿有幸被刊发在日报头版,不久后还作为垃圾分类宁波创新做法代表,被新华社单独刊发。

  新闻,成就了最真实的自己,绽放了最热血的青春。每一年,许多作品发表在日报头版、要闻版、民生版以及深度版面等版面上,区里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日报编辑和记者老师的妙笔,报送央媒、省媒后亦得到广泛认可。仅去年一年,我就在《宁波日报》发稿超百篇,在《浙江日报》《浙江之声》等省媒署名发稿超30篇,在《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央媒署名发稿近20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闻人永远在路上,与《宁波日报》相伴成长,这是报社的馈赠,也是我引以为荣的。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我与宁波日报"征文选登 | 相伴成长一路歌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5-29 16:02:00

相伴成长一路歌

  作者:孙勇

  我的年纪与《宁波日报》复刊的时间差了整整10岁,但并不影响亦师亦友的关系:师从《宁波日报》,让自己这名“90后”读者有幸能够在快节奏的脚步中“慢下来”思考;作为一名报道组成员,我更深深体会到《宁波日报》就像一盏明灯,指导学习新闻写作、挖掘新闻亮点、报道“真善美”。人生有幸,觅得一良师、诤友,相伴成长、一路前行。

  2014年,因为对新闻与文字的喜爱,本科毕业后的我任职于原江东区委宣传部。也是在那个时候,怀揣新闻理想的我开始尝试“豆腐块”写作,力图把新闻做近、做活,并经常向《宁波日报》投稿。写作成了我的工作,也成了我的事业和追求。

  我特别感恩,《宁波日报》搭建了成长的平台,锻炼了我的新闻敏感,让我站在时代前沿,记录社会发展。2016年,我见证了《宁波日报》的改版,印象最深的有“三变”:一是稿子含金量越变越高,刊发稿向主题策划及深度稿转变;二是版面越变越“苗条”,以二版为例,版式从“2+3+1”(栏)的老式大报,“瘦身”为“4+2”(栏)的窄式大报,看起来“煞清爽”;三是不仅保留了“深度”版,还在每个日常的新闻版面都开设了深度报道栏目,从而形成了一个深度报道“栏目群”。

  报纸的改版就像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2017年1月,我被分配到海曙区委宣传部的新闻中心(海曙区全媒体中心前身),从事内刊《海曙新闻》的报道。当时,自己正好遇上了写作的“瓶颈”——跑得勤,但写出来都是“豆腐块”,甚至不是领导关心的工作,总觉得自己“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幸亏有《宁波日报》总编室和各部室记者老师的指导,他们告诉我,要做一名好记者,就应该多看看日报改版的走向:光“脚力”勤是不够的,必须将新闻事件放在时代背景下考量,结合自身的资料储备、吸纳多方专业理解,这样才能“下笔如有神”。此后为了锻炼自己,我几乎没有请过事假、轮休,也没有节假日的概念,甚至没有上下班的概念。任何时候,只要有新闻,我一定会抢着去采访、写稿,同时广泛搜集各种大型会议资料,令稿件主题能够更加契合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我明白,这样写出来的稿子才有分量。

  付出终有收获。在2017年12月当月,日报就刊登了我独立采访撰写的两个深度整版,《认养农业,下一个风口?》《海曙为“另一半农业”找到好归宿》分别反映了新海曙农业的新气象。仅2017年一年,我就获得了1个全国县市传媒新闻奖、3个宁波新闻奖以及1个县(市)报好新闻奖,获奖作品题材亦有突破,除文字外更包括摄影及新媒体,完成了对自己的承诺——“做一名合格的融媒体记者”。

  2019年4月,经过重重筛选,我有幸成为区委报道组的一员,实现了从跑线记者到外宣工作者的转变。刚进报道组,我感到压力很大,因为要负责向上级媒体供稿宣传海曙,而《宁波日报》对新闻稿件,尤其是主题稿件的要求是极高的,短期内难以适应。当时幸得上级领导的关心,特意叮嘱我在日报记者老师来海曙采访时多聊聊、多问问。我特别珍惜这个能够快速熟悉区情区况的宝贵机会,随着和记者老师一起走村入企、走访部门,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我对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全局发展有了更深地认识和理解。

  慢慢地,我的用稿量多了起来,结识了许多日报老师。在我的印象中,无论是编辑记者,还是部室主任,甚至集团领导,全都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对报道组发自真心地关心关爱,从不摆架子。因为工作关系,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我经常到报社“串门”,慢慢地,我与总编室编辑老师和记者老师们变得更加熟稔起来,常和他们聚在一起长谈阔论、聊天交心,那种亦师亦友的情谊,感觉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记得有一次,我在集士港镇广昇村采访时,意外了解到当地作为海曙区城郊垃圾分类模式创新试点,将“垃圾的分类定点投放”写进村规民约的创新做法,立刻感觉到这是一条值得挖掘的新闻线索。当天晚上,我像往常一样到报社“溜达”,拿着选题向总编室老师请教。细心的总编室老师就问了我一个问题:“垃圾要分类,村民和租户是否‘一视同仁’?”一下子点醒了我。后来了解到,村里还要求房东与承租户签订合同时将垃圾分类写入租约,完全符合市委提出“加快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理念,于是马上联系记者老师上报选题、采访写稿。让我喜出望外的是,《海曙精准施策为城郊垃圾分类破题》一稿有幸被刊发在日报头版,不久后还作为垃圾分类宁波创新做法代表,被新华社单独刊发。

  新闻,成就了最真实的自己,绽放了最热血的青春。每一年,许多作品发表在日报头版、要闻版、民生版以及深度版面等版面上,区里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日报编辑和记者老师的妙笔,报送央媒、省媒后亦得到广泛认可。仅去年一年,我就在《宁波日报》发稿超百篇,在《浙江日报》《浙江之声》等省媒署名发稿超30篇,在《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央媒署名发稿近20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闻人永远在路上,与《宁波日报》相伴成长,这是报社的馈赠,也是我引以为荣的。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