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我与宁波日报”征文选登|我与《宁波日报》的缘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5-29 16:15: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我与宁波日报”征文

“我与宁波日报”征文 电子书

我与《宁波日报》的缘

  作者:天涯

  人到一定年纪,似乎喜欢回望自己前面走过的路。你会发现,人生的很多节点细小、微妙,让人忽略,却在无形中改变你命运的走向。比如我的创作之路,跟发表在《宁波日报》副刊上的一篇小文章有着无法切割的联系。

  上世纪80年代,正是文学兴盛的好时光,文学青年是个非常吃香的身份标签。那时候的我,身在乡下,没有书读,可满脑子是绚烂的文学梦。我问父亲讨了一点钱,去报名参加文学函授班,在一叠叠粗糙的草稿纸上写诗写散文写小说,只可惜身边没有一个同样喜欢文学的朋友可以交流,更没有老师指点,不知道怎么投稿,也不敢去投稿,就一个人闷着头写。

  1989年,作为乡办企业一名三班倒的纺织女工,站在隆隆的机器边,我依然做着不切实际的作家梦:衣服口袋里装着小本子和笔,一心两用,想到什么就赶紧记下来。

  有一天,我在工厂收发室看到《宁波日报》上的一条征文信息。我记得很清楚,那征文是以一家企业名称冠名,叫“步云杯”,于是就把投稿地址抄了下来。心里有一个声音在鼓动我,去试试,写了这么久,也不知道自己写得怎么样,去试试就知道了。

  说起来有点好笑,那时候我都不知道人家投稿都是认认真真写在方格稿笺上,我是直接写在白纸上,字又写得烂,歪歪扭扭。现在想想,也真难为编辑老师没有把那稿子直接扔废纸篓里,而是很负责地审阅(很多年后,我才知道发表我处女作的那位编辑老师名叫邱贝贝,是位大才女)。我投稿的那篇小文题目叫《不应该是枯叶》,写一位有重男轻女思想的父亲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以小女孩的视角写的,孤独一人坐在院子里,看天空飞过的雁,地上飘落的叶,内心独白。文章不长,体裁像散文诗又像小小说,我自己也没搞懂,就这样装在信封里,贴上邮票,寄了出去。稿子寄出后,我跑收发室就特别勤,每天要去翻一下《宁波日报》。

  终于有一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编辑把它作为小小说发表。这是我第一次在正式报刊上发文章,内心自然是欣喜万分。征文刊登结束后,选票直接印在报纸上,由读者选好剪下,寄到报社去。让我意外的是,《不应该是枯叶》居然获奖了,这无疑给了我极大的信心。

  在这里,我要提两位老师,我想如果没有他们,当年的我可能还没有那么快走出来。一位是《宁波日报》的谢善实老师,另一位是当时鄞县文联秘书长徐秉令老师。谢老师和徐老师住在同一个小区,有一天晚上散步碰到,谢老师对徐老师说,这次征文,鄞县有两位作者获奖。徐老师作为文联秘书长一向非常关注本地作者,就问是谁。谢老师说了我和另一位获奖者的名字。徐老师很惊讶,因为这名字太陌生了,他从来都没听说过。

  不久,报社组织了一次笔会,我作为获奖作者参加。我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第一次知道居然还有一个叫文联的组织,知道原来有那么多人喜欢写作。徐老师爱才惜才,特意找我和另一位获奖作者谈话,给予了我们很多鼓励。

  也许,对参加那次笔会的人来说,那只是一次笔会,可对我却有着不一样的重要意义。后来我在想,假如我没有参加日报的征文,没有获奖,没有谢老师把我的名字告诉徐老师,就不会有后面的一系列关注和扶持,我也不可能认识那么多的老师和写作朋友。那么,我的作家梦有可能永远停留在梦的状态而无法真正实现。我也不会为了文学从农村走向城市,越走越远,在异乡漂泊十年。这或许就是命运的奇妙之处,看似毫不相干,实际上伏线千里,一环紧扣一环。

  写作三十多年,记不清在《宁波日报》副刊上发表过多少篇文章,每一位编辑老师都对我非常厚爱。我回宁波后的这些年,日报在不同时期发过写我的几篇人物专访。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2004年的一篇专访让我直接加入了民进组织。事后,我才得知,是我们民进老领导,宁波市原副市长陈守义老师看了那篇文章后指示把我吸收进来,让我从此多了一个温暖的组织。

  近几年,我很少向《宁波日报》副刊投稿,并不是眼界高了,看不上这块“豆腐干”,在我心里,它的位置是无法替代的。不投稿的原因,是因为有人说,今天的我不应该再去占副刊的版面,应该让给新作者。想想也有道理,毕竟对新作者来说,发表一次等于多一次自信。不过我想以后偶尔也要去日报副刊露个脸,因为这份缘,我想一直延续下去,不画句号。

编辑: 应波纠错:171964650@qq.com

“我与宁波日报”征文选登|我与《宁波日报》的缘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5-29 16:15:00

我与《宁波日报》的缘

  作者:天涯

  人到一定年纪,似乎喜欢回望自己前面走过的路。你会发现,人生的很多节点细小、微妙,让人忽略,却在无形中改变你命运的走向。比如我的创作之路,跟发表在《宁波日报》副刊上的一篇小文章有着无法切割的联系。

  上世纪80年代,正是文学兴盛的好时光,文学青年是个非常吃香的身份标签。那时候的我,身在乡下,没有书读,可满脑子是绚烂的文学梦。我问父亲讨了一点钱,去报名参加文学函授班,在一叠叠粗糙的草稿纸上写诗写散文写小说,只可惜身边没有一个同样喜欢文学的朋友可以交流,更没有老师指点,不知道怎么投稿,也不敢去投稿,就一个人闷着头写。

  1989年,作为乡办企业一名三班倒的纺织女工,站在隆隆的机器边,我依然做着不切实际的作家梦:衣服口袋里装着小本子和笔,一心两用,想到什么就赶紧记下来。

  有一天,我在工厂收发室看到《宁波日报》上的一条征文信息。我记得很清楚,那征文是以一家企业名称冠名,叫“步云杯”,于是就把投稿地址抄了下来。心里有一个声音在鼓动我,去试试,写了这么久,也不知道自己写得怎么样,去试试就知道了。

  说起来有点好笑,那时候我都不知道人家投稿都是认认真真写在方格稿笺上,我是直接写在白纸上,字又写得烂,歪歪扭扭。现在想想,也真难为编辑老师没有把那稿子直接扔废纸篓里,而是很负责地审阅(很多年后,我才知道发表我处女作的那位编辑老师名叫邱贝贝,是位大才女)。我投稿的那篇小文题目叫《不应该是枯叶》,写一位有重男轻女思想的父亲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以小女孩的视角写的,孤独一人坐在院子里,看天空飞过的雁,地上飘落的叶,内心独白。文章不长,体裁像散文诗又像小小说,我自己也没搞懂,就这样装在信封里,贴上邮票,寄了出去。稿子寄出后,我跑收发室就特别勤,每天要去翻一下《宁波日报》。

  终于有一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编辑把它作为小小说发表。这是我第一次在正式报刊上发文章,内心自然是欣喜万分。征文刊登结束后,选票直接印在报纸上,由读者选好剪下,寄到报社去。让我意外的是,《不应该是枯叶》居然获奖了,这无疑给了我极大的信心。

  在这里,我要提两位老师,我想如果没有他们,当年的我可能还没有那么快走出来。一位是《宁波日报》的谢善实老师,另一位是当时鄞县文联秘书长徐秉令老师。谢老师和徐老师住在同一个小区,有一天晚上散步碰到,谢老师对徐老师说,这次征文,鄞县有两位作者获奖。徐老师作为文联秘书长一向非常关注本地作者,就问是谁。谢老师说了我和另一位获奖者的名字。徐老师很惊讶,因为这名字太陌生了,他从来都没听说过。

  不久,报社组织了一次笔会,我作为获奖作者参加。我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第一次知道居然还有一个叫文联的组织,知道原来有那么多人喜欢写作。徐老师爱才惜才,特意找我和另一位获奖作者谈话,给予了我们很多鼓励。

  也许,对参加那次笔会的人来说,那只是一次笔会,可对我却有着不一样的重要意义。后来我在想,假如我没有参加日报的征文,没有获奖,没有谢老师把我的名字告诉徐老师,就不会有后面的一系列关注和扶持,我也不可能认识那么多的老师和写作朋友。那么,我的作家梦有可能永远停留在梦的状态而无法真正实现。我也不会为了文学从农村走向城市,越走越远,在异乡漂泊十年。这或许就是命运的奇妙之处,看似毫不相干,实际上伏线千里,一环紧扣一环。

  写作三十多年,记不清在《宁波日报》副刊上发表过多少篇文章,每一位编辑老师都对我非常厚爱。我回宁波后的这些年,日报在不同时期发过写我的几篇人物专访。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2004年的一篇专访让我直接加入了民进组织。事后,我才得知,是我们民进老领导,宁波市原副市长陈守义老师看了那篇文章后指示把我吸收进来,让我从此多了一个温暖的组织。

  近几年,我很少向《宁波日报》副刊投稿,并不是眼界高了,看不上这块“豆腐干”,在我心里,它的位置是无法替代的。不投稿的原因,是因为有人说,今天的我不应该再去占副刊的版面,应该让给新作者。想想也有道理,毕竟对新作者来说,发表一次等于多一次自信。不过我想以后偶尔也要去日报副刊露个脸,因为这份缘,我想一直延续下去,不画句号。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