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强化对人格的全面保护
稿源: 新华社   2020-05-21 15:45:47报料热线:81850000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刘奕湛)从保障公众私生活“安宁权”,到构筑个人信息安全防火墙;从全面建立反性骚扰制度防线,到及时应对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对人格权的挑战……保护人格权、维护人格尊严,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民法典加强人格权立法,使其独立成编,强化对人格的全面保护,让人民生活更有尊严。

  “这是我国民事立法和民法典体系的重大发展和创新,是对人格尊严民法保护的深化,有利于促进人格权的司法保护。”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人格权独立成编,在世界民法典立法史上具有创新意义、实践意义和时代意义。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对其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权利,关系到每个人的人格尊严,是民事主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2018年8月,人格权编草案首次亮相。此后,人格权编草案经过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审议,不断修改完善。

  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私人生活边界不断拓宽,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成为难题——频频响起的骚扰电话、花样百出的电信诈骗……人们期待:是否还能有不被打扰的私人生活?

  民有所呼,法有所应。人格权编草案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可谓浓墨重彩。草案在现行法律规定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在公民隐私权保护上有了新突破,对“隐私”的定义作出了更完善的规定。

  此前的人格权编草案三审稿规定,隐私是自然人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和私密信息等。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单位和专家学者提出,维护私人生活安宁、排除他人非法侵扰是隐私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议在隐私的定义中增加这一内容。

  草案采纳了这一建议,将隐私的定义修改为,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生活、私密信息。这意味着,“私人生活安宁”成为隐私权的重要内涵。

  草案不仅明确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还将自然人的“电子邮箱地址”和“行踪信息”纳入个人信息的范围。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宪忠指出,将“电子邮箱地址”和“行踪信息”纳入个人信息范围,让个人信息保护的定义更加清晰全面,但要从源头有效治理个人信息泄露,还必须加强对互联网公司、银行、物流企业等信息收集者的引导与规制。

  遭遇性骚扰怎么办?在人格权编草案的立法过程中有了答案:禁止性骚扰被写入草案。这是立法机关以法律制裁违法、抚慰心灵的具体体现。

  随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推进,人格权编草案的“禁止性骚扰”规定也在不断细化完善。草案规定,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应当采取合理的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性骚扰。这意味着“用人单位”的范围可以涵盖幼儿园、医院等事业单位,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增加了可操作性。

  对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医学和科研活动作出一般性规定,避免科学伦理“不能承受之重”;强化了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人格权编草案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彰显了保护人格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关怀。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闂傚倸鍊峰ù鍥敋瑜旈弻濠囨晲婢跺﹦鍔﹀銈嗗笂閼冲爼濡撮幒妤佺厱闁哄倽娉曞瓭闂佸疇顫夐崹鍧椼€佸▎鎾充紶闁告洏鍔屾禍鐐節闂堟稒锛嶆繛鍏肩墵閺屾稖顦虫い銊ユ嚇閻涱噣濮€閳ヨ尙绠氶梺闈涚墕鐎氼垶宕楃仦淇变簻闁挎柨鐏濆畵鍡樻叏婵犲啯銇濋柟顔瑰墲閹棃妾遍柛鈺冨仦缁绘繈妫冨☉妯峰亾閻熼偊娼栭柤濮愬€曢崹婵囥亜閹惧崬鐏柛瀣閺屾稖绠涘顑挎睏闂佸憡鏌ㄩ悥鐓庮潖閾忚鍠嗛柛鏇ㄥ亜婵垻绱掗崜褑妾搁柛妯垮閻忓姊洪崨濠冨闁搞劑浜堕幃锟犳偄閸忚偐鍘撻梺鍛婄箓鐎氼剟鍩€椤掍焦鍊愰柟顔斤耿閸╋繝宕掑⿰鍜佸晭濠电娀娼ч崐鍧楀疾閺屻儱绠熼柣鎰靛墻濞堜粙鏌i幇顓犲弨闁告瑥瀚埀顒侇問閸犳骞愰幎钘夋瀬鐎广儱顦粈瀣亜閹烘埈妲归柛宥囨暬濮婂宕掑▎鎴濆濠碉紕鍋涢悘婵嬧€﹂崸妤€鐒垫い鎺戝€荤壕濂告煙缂佹ê淇柣鎾炽偢閺岀喖顢涘▎鎴濆缂備礁鍊圭敮鐐哄焵椤掑﹦绉甸柛瀣噹閳诲秹寮介鐔叉嫼闁荤姵浜介崝灞解枍閹扮増鐓欓柛鎴欏€栫€氾拷87654321闂傚倸鍊搁崐椋庢濮橆兗缂氱憸宥堢亱閻庡厜鍋撻柛鏇ㄥ亞閿涙盯姊虹捄銊ユ珢闁瑰嚖鎷�闂傚倸鍊峰ù鍥敋瑜旈弻濠囨晲婢跺﹦鍔﹀銈嗗笂閼冲爼鈥栨總鍛婄厱闊洦鎸鹃悘杈╃磼鏉堛劍灏い鎾炽偢瀹曨亝鎷呴崗澶嬬€伴梻鍌欒兌缁垱绗熷Δ鍛棷闁挎繂鎳愰弳锔炬喐閻楀牆淇柡浣革躬閺岋箑螣娓氼垱效濠电偛鐗為幏锟�(13819807679)
婵犵數濮烽弫鎼佸磻閻愬搫鍨傞柛顐f礀缁犲綊鏌嶉崫鍕櫣闁稿被鍔戦弻锝夊箻瀹曞洨妲忛梺鑽ゅ枑鐎氬牓寮崼婵堫槰闂佹寧绻傞幊宥嗙珶閺囥垺鈷掑〒姘搐娴滄繄绱掔€n偅宕岀€规洘绻傞鍏煎緞鐎n亖鍋撻崼鏇犲彄闁搞儯鍔嶉埛鎺旂磼閻樼繀缂氱紒杈ㄥ笚濞煎繘濡搁敂缁橆棃闂備浇妗ㄩ悞锕傚箲閸ヮ剙鏋侀柟鍓х帛閺呮悂鏌ㄩ悤鍌涘(闂傚倸鍊峰ù鍥敋瑜旈弻濠囨晲婢跺﹦鍔﹀銈嗗笂閼冲爼濡撮幒妤佺厱闁哄倽娉曟晥闂佽鍠楁灙缂佺姵鐩顕€宕掑⿰鍛緰闂傚倷娴囬鏍窗閺囩姴鍨濇繛鍡樻尪閳ь兛绀佽灃濞达絿鎳撻鎾绘⒑闂堚晛鐦滈柛妯恒偢瀹曟繂饪伴崘锝嗘杸闂佺粯鍔栭鏍涙惔銊︾厱閻庯綆鍋勬慨鍫ユ煙娓氬灝濮傛鐐达耿椤㈡瑩鎸婃径澶岄挼闂傚倷鑳剁划顖炲蓟閵娾晛瑙﹂悗锝庡枛閸氬綊鏌涢幇闈涙灍闁绘挸鍟撮弻鏇熷緞濞戞氨鏆犵紓浣瑰絻椤兘寮婚埄鍐╁闁革富鍘鹃悡澶愭⒑閸濆嫮鐒跨紒缁樼箓閻g兘鎮℃惔妯绘杸闂佸綊鍋婇崢鎼佸几閸涱喚绡€缁炬澘顦辩壕鍧楁煕鐎n偅灏い顏勫暣閹稿﹥寰勭仦鐐啎婵犲痉鏉库偓鏇㈠箯鐎n喖鏋侀柛鈩冪⊕閻撳啰鎲稿⿰鍫濈婵炲棙鎼╅弫瀣煏婢跺棙娅嗛柡鍛倐閺屻劑鎮ら崒娑橆伓)闂傚倸鍊搁崐椋庢濮橆兗缂氱憸宥堢亱閻庡厜鍋撻柛鏇ㄥ亞閿涙盯姊洪悷鏉库挃缂侇噮鍨堕幃锟犳偄闂€鎰畾闂侀潧鐗嗛崐鍛婄妤e啯鈷戠紓浣癸供濞堟棃鏌ㄩ弴妯衡偓鏇㈡偝婵犳艾閿ゆ俊銈傚亾闂佸崬娲弻鏇熷緞閸繂濮㈠銈嗘尭閵堢ǹ顫忓ú顏呯劵闁绘劘灏€氭澘顭胯椤曨參鍩€椤掍緡鍟忛柛鐘冲哺瀵偅绻濆顒佺€梺鐟板⒔缁垶寮查幖浣圭叆闁绘洖鍊圭€氾拷

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强化对人格的全面保护

稿源: 新华社 2020-05-21 15:45:47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刘奕湛)从保障公众私生活“安宁权”,到构筑个人信息安全防火墙;从全面建立反性骚扰制度防线,到及时应对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对人格权的挑战……保护人格权、维护人格尊严,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民法典加强人格权立法,使其独立成编,强化对人格的全面保护,让人民生活更有尊严。

  “这是我国民事立法和民法典体系的重大发展和创新,是对人格尊严民法保护的深化,有利于促进人格权的司法保护。”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人格权独立成编,在世界民法典立法史上具有创新意义、实践意义和时代意义。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对其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权利,关系到每个人的人格尊严,是民事主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2018年8月,人格权编草案首次亮相。此后,人格权编草案经过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审议,不断修改完善。

  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私人生活边界不断拓宽,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成为难题——频频响起的骚扰电话、花样百出的电信诈骗……人们期待:是否还能有不被打扰的私人生活?

  民有所呼,法有所应。人格权编草案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可谓浓墨重彩。草案在现行法律规定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在公民隐私权保护上有了新突破,对“隐私”的定义作出了更完善的规定。

  此前的人格权编草案三审稿规定,隐私是自然人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和私密信息等。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单位和专家学者提出,维护私人生活安宁、排除他人非法侵扰是隐私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议在隐私的定义中增加这一内容。

  草案采纳了这一建议,将隐私的定义修改为,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生活、私密信息。这意味着,“私人生活安宁”成为隐私权的重要内涵。

  草案不仅明确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还将自然人的“电子邮箱地址”和“行踪信息”纳入个人信息的范围。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宪忠指出,将“电子邮箱地址”和“行踪信息”纳入个人信息范围,让个人信息保护的定义更加清晰全面,但要从源头有效治理个人信息泄露,还必须加强对互联网公司、银行、物流企业等信息收集者的引导与规制。

  遭遇性骚扰怎么办?在人格权编草案的立法过程中有了答案:禁止性骚扰被写入草案。这是立法机关以法律制裁违法、抚慰心灵的具体体现。

  随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推进,人格权编草案的“禁止性骚扰”规定也在不断细化完善。草案规定,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应当采取合理的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性骚扰。这意味着“用人单位”的范围可以涵盖幼儿园、医院等事业单位,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增加了可操作性。

  对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医学和科研活动作出一般性规定,避免科学伦理“不能承受之重”;强化了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人格权编草案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彰显了保护人格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关怀。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