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我与宁波日报”征文选登|我与《宁波日报》的情缘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5-19 17:14: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我与宁波日报”征文

我与《宁波日报》的情缘

  作者:王亚萍

  “二十年是一场筵席,有人喧哗,有人沉默,有人湿润了眼眶,什么心情都没关系,至少我们还在一起,祭奠那醒过的醉过的爱过的恨过的哭过的笑过的青春。”这是侯健为音乐作品《二十年》所作的歌词。言为心声,歌为心声,它所表达的刚好契合了我在《宁波日报》的陪伴下20多年的人生经历和感悟。

  二十多年前的那个暑假,赤日炎炎,刚跨出大学校门的我,一头扎进了社会这个大课堂,寻找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的岗位,每天的必修课就是驻足于街头的阅报栏,关注报纸上的招工招聘信息(那时的信息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迅捷),那小小的豆腐块包含着多少的希望和期待啊!我在字里行间搜索,看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信息就立马跑到公用电话亭联系,辗转奔波,做了很多种兼职工、小时工,文员、销售、培训、导购……晒黑的是肤色,锻炼的是胆量,收获的是经验。

  后来,我有幸站上三尺讲台,面对着下面一张张如同我当年一样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我对耕耘教坛这份事业快乐而满足,也因此倍感珍惜。

  庆幸于从事教育这一份纯粹而幸福的职业时,也庆幸自己拥有一处丰富而翔实的阅读宝库——学校阅览室。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看报的人,阅读让我及时了解各类新闻,又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书一时半会看不完,一般是借回家慢慢细看,而报纸每天都有更新,看报也不需要多长时间,利用课间之余饭后小憩的点滴时间就能把报纸浏览一遍。因此,我闲暇时总爱往阅览室跑,单位订的本地权威报纸无疑是《宁波日报》了,往往图书管理员刚把当天报纸上架,我就“捷足先登”,先睹为快了。捧着散发油印墨香的报纸,浏览着宁波本地最新鲜的资讯,我感觉自己就像一条小鱼游进了社会的大河里,悠游自在,畅快无比。

  除了看新闻,日报的《四明副刊》也是我喜欢的版面,上面刊发的散文随笔,很多是精品之作,值得细细赏读,越读越有味。看得多了,也有动笔写作的冲动,印象最深的是在日报上发表文章,对我是莫大的鼓励。为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宁波日报》组织了一次“迎奥运”征文活动,看到这则征文启事,我不安分的心蠢蠢欲动,想写一篇文章表达中国人对北京奥运会的期盼和祝福。文章忌假、大、空,角度要小、细、巧,不落入俗套,不人云亦云。从哪入手呢?恰好市政府在天一广场举办了“迎奥运”的雕塑展览,我带着刚上幼儿园的儿子参观展览,母子俩看雕塑的对话,有问有答,看完后回家,我灵光一现,征文就从孩子的角度写他对奥运会的向往和祝福吧!一篇真情流露有感而发的文章《童心慧眼看奥运》诞生了,我把它投给报社副刊,被编辑老师看中,刊登在2008年1月15日的《宁波日报》《四明副刊》上,后来市委宣传部把获奖和刊发的征文组织出版,这篇文章有幸被汇编到“迎奥运”丛书,真是一份难得而宝贵的纪念,

  勤勉肯努力,有梦就去追。工作之余阅读写作成为我的一大爱好,当别人逛街游玩美食时,我则安静地待在书房或图书馆阅览室与文字为伍,自得其乐。我把生活百态自然风景人情风俗融入文字,加进自己的感悟理解,一篇篇散文随笔应时而生。我在电脑上专门建了一个文件夹,有事没事往里安放一些文章,写过的、发表的、摘要的美文一一建档,就好像看着心爱的宝贝一样。其中有一篇写邻里关系的散文《平台相望邻里情》被日报的朱和风老师看中,刊登在2010年12月的A8版,这对我是莫大的鼓励,我相信,只要自己肯下功夫去努力,我也能写出较好的文章。

  感谢《宁波日报》,特别是《四明副刊》编辑老师的鼓励和指导,让我对业余写作充满更大的兴趣和信心,也正是《宁波日报》的引领,后来我向《宁波晚报》等报刊杂志投稿,陆陆续续发表了一些文章,也加入了海曙作协队伍,有幸认识很多优秀的作家老师,让自己不断成长。

  感谢《宁波日报》,二十多年来一路相伴,我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阅读和写作的甜蜜幸福,有自己喜欢的职业,有自己喜欢的兴趣爱好,庆幸这一路走来,始终有日报相伴相随。

  “二十年是一首老歌,有人呐喊,有人轻吟,有人颤抖着嘴唇,什么腔调都没关系,至少我们还在一起,歌颂那醒过的醉过的爱过的恨过的哭过的笑过的青春,那刻骨铭心的生命中最灿烂的一去不返的青春。”侯健的歌声响起,年过不惑的我,虽然青春渐行渐远,但美好日子还将持续。谨以此文纪念我与《宁波日报》的二十多年深情。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我与宁波日报”征文选登|我与《宁波日报》的情缘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5-19 17:14:00

我与《宁波日报》的情缘

  作者:王亚萍

  “二十年是一场筵席,有人喧哗,有人沉默,有人湿润了眼眶,什么心情都没关系,至少我们还在一起,祭奠那醒过的醉过的爱过的恨过的哭过的笑过的青春。”这是侯健为音乐作品《二十年》所作的歌词。言为心声,歌为心声,它所表达的刚好契合了我在《宁波日报》的陪伴下20多年的人生经历和感悟。

  二十多年前的那个暑假,赤日炎炎,刚跨出大学校门的我,一头扎进了社会这个大课堂,寻找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的岗位,每天的必修课就是驻足于街头的阅报栏,关注报纸上的招工招聘信息(那时的信息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迅捷),那小小的豆腐块包含着多少的希望和期待啊!我在字里行间搜索,看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信息就立马跑到公用电话亭联系,辗转奔波,做了很多种兼职工、小时工,文员、销售、培训、导购……晒黑的是肤色,锻炼的是胆量,收获的是经验。

  后来,我有幸站上三尺讲台,面对着下面一张张如同我当年一样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我对耕耘教坛这份事业快乐而满足,也因此倍感珍惜。

  庆幸于从事教育这一份纯粹而幸福的职业时,也庆幸自己拥有一处丰富而翔实的阅读宝库——学校阅览室。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看报的人,阅读让我及时了解各类新闻,又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书一时半会看不完,一般是借回家慢慢细看,而报纸每天都有更新,看报也不需要多长时间,利用课间之余饭后小憩的点滴时间就能把报纸浏览一遍。因此,我闲暇时总爱往阅览室跑,单位订的本地权威报纸无疑是《宁波日报》了,往往图书管理员刚把当天报纸上架,我就“捷足先登”,先睹为快了。捧着散发油印墨香的报纸,浏览着宁波本地最新鲜的资讯,我感觉自己就像一条小鱼游进了社会的大河里,悠游自在,畅快无比。

  除了看新闻,日报的《四明副刊》也是我喜欢的版面,上面刊发的散文随笔,很多是精品之作,值得细细赏读,越读越有味。看得多了,也有动笔写作的冲动,印象最深的是在日报上发表文章,对我是莫大的鼓励。为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宁波日报》组织了一次“迎奥运”征文活动,看到这则征文启事,我不安分的心蠢蠢欲动,想写一篇文章表达中国人对北京奥运会的期盼和祝福。文章忌假、大、空,角度要小、细、巧,不落入俗套,不人云亦云。从哪入手呢?恰好市政府在天一广场举办了“迎奥运”的雕塑展览,我带着刚上幼儿园的儿子参观展览,母子俩看雕塑的对话,有问有答,看完后回家,我灵光一现,征文就从孩子的角度写他对奥运会的向往和祝福吧!一篇真情流露有感而发的文章《童心慧眼看奥运》诞生了,我把它投给报社副刊,被编辑老师看中,刊登在2008年1月15日的《宁波日报》《四明副刊》上,后来市委宣传部把获奖和刊发的征文组织出版,这篇文章有幸被汇编到“迎奥运”丛书,真是一份难得而宝贵的纪念,

  勤勉肯努力,有梦就去追。工作之余阅读写作成为我的一大爱好,当别人逛街游玩美食时,我则安静地待在书房或图书馆阅览室与文字为伍,自得其乐。我把生活百态自然风景人情风俗融入文字,加进自己的感悟理解,一篇篇散文随笔应时而生。我在电脑上专门建了一个文件夹,有事没事往里安放一些文章,写过的、发表的、摘要的美文一一建档,就好像看着心爱的宝贝一样。其中有一篇写邻里关系的散文《平台相望邻里情》被日报的朱和风老师看中,刊登在2010年12月的A8版,这对我是莫大的鼓励,我相信,只要自己肯下功夫去努力,我也能写出较好的文章。

  感谢《宁波日报》,特别是《四明副刊》编辑老师的鼓励和指导,让我对业余写作充满更大的兴趣和信心,也正是《宁波日报》的引领,后来我向《宁波晚报》等报刊杂志投稿,陆陆续续发表了一些文章,也加入了海曙作协队伍,有幸认识很多优秀的作家老师,让自己不断成长。

  感谢《宁波日报》,二十多年来一路相伴,我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阅读和写作的甜蜜幸福,有自己喜欢的职业,有自己喜欢的兴趣爱好,庆幸这一路走来,始终有日报相伴相随。

  “二十年是一首老歌,有人呐喊,有人轻吟,有人颤抖着嘴唇,什么腔调都没关系,至少我们还在一起,歌颂那醒过的醉过的爱过的恨过的哭过的笑过的青春,那刻骨铭心的生命中最灿烂的一去不返的青春。”侯健的歌声响起,年过不惑的我,虽然青春渐行渐远,但美好日子还将持续。谨以此文纪念我与《宁波日报》的二十多年深情。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