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我与宁波日报”征文选登|良师、挚友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5-09 13:27: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我与宁波日报”征文

良师、挚友

——我与《宁波日报》的难舍之情

  作者:钱正宝

  看到“我与宁波日报”征文启事,特别是阅读了一些刊载的征文后,自己动笔的念头油然而生。是啊,岁月流转,《宁波日报》复刊即将40周年了。这正好是我踏入社会工作的40年,也是自己对她从相识、相知、相伴的40年。她是我学习、工作、生活中的良师与挚友,这是一种难得难舍的缘纷呵。

  1980年秋天,我从商校毕业分配到市区工作。因那时城区商业还不发达,街上显眼的是几家大饼、油条之类的饮食店,社会招工也未开始,就业大都靠“顶替”,大批待业青年挤在街道工厂,所以,组织安排我去街道做青年工作。我的办公室里早有一位“老徐伯”,毛笔字写得特别好。由于街道编制少,他被聘请办理结婚登记工作。见来了个“秀才”,工作不久,他就催我向报社反映结婚登记中存在的一个问题:不少单位在结婚证明中,常常漏写被证明人的婚姻状况(过去是否结过婚),害得申请人来回奔波,喜事搞得不顺心。于是,我和他合写了《结婚登记证明必须写清被证明人婚姻状况》一稿,几天后,《宁波日报》以“读者来信”的形式刊登了,稿件产生较好社会效果,为结婚申请人办了件实事。记得这是我写的第一篇稿件,由此也激发了自己投稿的热情。

  若干年后,大概是我喜欢写点东西,又读了中文专业,区里把我调到综合部门搞文秘工作,后又兼区报道员。我与《宁波日报》接触就多了,自然也撰写了一些稿件,多次被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或积极通讯员。由于当时《宁波报》未扩版,自己刊登的大多是一些短消息,但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联合采访。记得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个夏日,报社来的是农村部老记者於平老师,他看了我准备的一些素材后,感到内容还不够充实,我们就去实地采访。通过向村民深入了解,实地观看村容村貌及当时新兴的蔬菜大棚基地等现场,收集的材料就具体生动了。不久,长篇通讯《群众的“贴心书记”——记惊驾村党支部书记徐益丰为民办实事的故事》在报上发表了。采访中,我目睹了老报人认真负责,深入细致的职业精神,让我受益良多。同时,也使自己认识到要写好一篇有深度的新闻稿,功夫在脚下,靠打电话、翻材料的捷径是走不通的。

  1993年国庆节前,我来到了市司法单位工作。起初几年,我在业务部门办案,白天工作紧张,就用晚上时间,把自己及身边同事办结的典型案件写成稿件,向《宁波日报》等媒体投稿。次年,余姚市某菜场发生一起因管理不到位引发的恶性杀人案件,在当地造成了不良影响。案件审结后,承办人以组织的名义向有关部门发了司法建议,而我则写了一篇《不负责任也是腐败》的言论稿,在《宁波日报》刊出。当时开始“严打”了,刑事案件要快审快结,工作比较辛苦,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抽出时间写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心情是愉快的。

  案件报道,也有烦心的时候。一次我撰写的一篇稿件,虽已审过稿,但下班前领导找到我,说稿件中有一处涉及某单位的机密,不宜公开,要我马上去修改。当时单位办公地点与老报社近,我即直接跑了过去。报社政文部值班的是年轻的洪放老师。当我说明来意后,她安慰我不要焦急,帮我找到了原稿,并当面删去了相关内容。次日,稿件见报后,该单位未提出异议。

  几年后,为加强法制宣传,我被调去专门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此后十年,是我投稿较多的时期,上班写稿成了本职。由于稿源不少,加上各级有考核任务,所以,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稿件被《宁波日报》录用,记得最多的一年为46篇。刊出的稿件有《美容院里的罪恶》、《爱情的悲剧》、《枪声下的沉思》等法制新闻报道,也有与记者一起采写的报道,如当时轰动甬城的张建国、叶康荣流氓集团案、慈溪兄弟俩抢劫运钞车案、市区系列“飞车抢包”及贪污受贿等大案要案,震慑犯罪,弘扬了法治,本人还因宣传工作被单项记功。

  为收藏之用,前年,我把在《宁波日报》等报刊录用且有代表性的法制文章选编成册,有20余万字,由于内容大多倡导惩恶扬善,追求公平正义,故名为《天平之光》。

  本世纪初,我不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了,但阅读《宁波日报》的习惯一直没变。有时由感而发,还写些稿件,如:《打官司解决物业纠纷非上策》、《地下车位闲置“怪象”该改了》和近期的甬城晨笔《让有序排队成为习惯》等。在与《宁波日报》几十年的交往中,自己尊敬的老师、记者朋友确实很多,印象较深的有胡菁、张登贵、易其洋等老师,当时合作写稿较多的政法记者唐慧卿、董小军、蒋炜宁等,他们都是我业务上的良师,有的还成了生活中的挚友。我想,自己过去那一点儿收获,除了单位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外,离不开他(她们)无私的支持、帮助与指导,是《宁波日报》助我成长,丰富了我的生活,感恩我的良师与挚友!现在,每当看到他们的作品,我还是会想起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忘不了与之“并肩战斗”的工作情景,更忘不了历次通讯员表彰会上“亲朋老友”欢聚交流的美好时光。

  40年,仅为沧海一粟,但对人生弥足珍贵,对复刊的报纸而言正值壮年,衷心祝愿《宁波日报》继往开来,青春焕发!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我与宁波日报”征文选登|良师、挚友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5-09 13:27:00

良师、挚友

——我与《宁波日报》的难舍之情

  作者:钱正宝

  看到“我与宁波日报”征文启事,特别是阅读了一些刊载的征文后,自己动笔的念头油然而生。是啊,岁月流转,《宁波日报》复刊即将40周年了。这正好是我踏入社会工作的40年,也是自己对她从相识、相知、相伴的40年。她是我学习、工作、生活中的良师与挚友,这是一种难得难舍的缘纷呵。

  1980年秋天,我从商校毕业分配到市区工作。因那时城区商业还不发达,街上显眼的是几家大饼、油条之类的饮食店,社会招工也未开始,就业大都靠“顶替”,大批待业青年挤在街道工厂,所以,组织安排我去街道做青年工作。我的办公室里早有一位“老徐伯”,毛笔字写得特别好。由于街道编制少,他被聘请办理结婚登记工作。见来了个“秀才”,工作不久,他就催我向报社反映结婚登记中存在的一个问题:不少单位在结婚证明中,常常漏写被证明人的婚姻状况(过去是否结过婚),害得申请人来回奔波,喜事搞得不顺心。于是,我和他合写了《结婚登记证明必须写清被证明人婚姻状况》一稿,几天后,《宁波日报》以“读者来信”的形式刊登了,稿件产生较好社会效果,为结婚申请人办了件实事。记得这是我写的第一篇稿件,由此也激发了自己投稿的热情。

  若干年后,大概是我喜欢写点东西,又读了中文专业,区里把我调到综合部门搞文秘工作,后又兼区报道员。我与《宁波日报》接触就多了,自然也撰写了一些稿件,多次被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或积极通讯员。由于当时《宁波报》未扩版,自己刊登的大多是一些短消息,但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联合采访。记得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个夏日,报社来的是农村部老记者於平老师,他看了我准备的一些素材后,感到内容还不够充实,我们就去实地采访。通过向村民深入了解,实地观看村容村貌及当时新兴的蔬菜大棚基地等现场,收集的材料就具体生动了。不久,长篇通讯《群众的“贴心书记”——记惊驾村党支部书记徐益丰为民办实事的故事》在报上发表了。采访中,我目睹了老报人认真负责,深入细致的职业精神,让我受益良多。同时,也使自己认识到要写好一篇有深度的新闻稿,功夫在脚下,靠打电话、翻材料的捷径是走不通的。

  1993年国庆节前,我来到了市司法单位工作。起初几年,我在业务部门办案,白天工作紧张,就用晚上时间,把自己及身边同事办结的典型案件写成稿件,向《宁波日报》等媒体投稿。次年,余姚市某菜场发生一起因管理不到位引发的恶性杀人案件,在当地造成了不良影响。案件审结后,承办人以组织的名义向有关部门发了司法建议,而我则写了一篇《不负责任也是腐败》的言论稿,在《宁波日报》刊出。当时开始“严打”了,刑事案件要快审快结,工作比较辛苦,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抽出时间写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心情是愉快的。

  案件报道,也有烦心的时候。一次我撰写的一篇稿件,虽已审过稿,但下班前领导找到我,说稿件中有一处涉及某单位的机密,不宜公开,要我马上去修改。当时单位办公地点与老报社近,我即直接跑了过去。报社政文部值班的是年轻的洪放老师。当我说明来意后,她安慰我不要焦急,帮我找到了原稿,并当面删去了相关内容。次日,稿件见报后,该单位未提出异议。

  几年后,为加强法制宣传,我被调去专门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此后十年,是我投稿较多的时期,上班写稿成了本职。由于稿源不少,加上各级有考核任务,所以,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稿件被《宁波日报》录用,记得最多的一年为46篇。刊出的稿件有《美容院里的罪恶》、《爱情的悲剧》、《枪声下的沉思》等法制新闻报道,也有与记者一起采写的报道,如当时轰动甬城的张建国、叶康荣流氓集团案、慈溪兄弟俩抢劫运钞车案、市区系列“飞车抢包”及贪污受贿等大案要案,震慑犯罪,弘扬了法治,本人还因宣传工作被单项记功。

  为收藏之用,前年,我把在《宁波日报》等报刊录用且有代表性的法制文章选编成册,有20余万字,由于内容大多倡导惩恶扬善,追求公平正义,故名为《天平之光》。

  本世纪初,我不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了,但阅读《宁波日报》的习惯一直没变。有时由感而发,还写些稿件,如:《打官司解决物业纠纷非上策》、《地下车位闲置“怪象”该改了》和近期的甬城晨笔《让有序排队成为习惯》等。在与《宁波日报》几十年的交往中,自己尊敬的老师、记者朋友确实很多,印象较深的有胡菁、张登贵、易其洋等老师,当时合作写稿较多的政法记者唐慧卿、董小军、蒋炜宁等,他们都是我业务上的良师,有的还成了生活中的挚友。我想,自己过去那一点儿收获,除了单位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外,离不开他(她们)无私的支持、帮助与指导,是《宁波日报》助我成长,丰富了我的生活,感恩我的良师与挚友!现在,每当看到他们的作品,我还是会想起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忘不了与之“并肩战斗”的工作情景,更忘不了历次通讯员表彰会上“亲朋老友”欢聚交流的美好时光。

  40年,仅为沧海一粟,但对人生弥足珍贵,对复刊的报纸而言正值壮年,衷心祝愿《宁波日报》继往开来,青春焕发!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