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我与宁波日报”征文选登丨我为什么能坚持撰写时评?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5-03 22:57:49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我与宁波日报”征文

我为什么能坚持撰写时评?

  作者:黄明朗

  我的人生之路平淡无奇、波澜不惊,比较而言,还是时评写作小有“获得感”。屈指算来,我撰写时评已有32年了,被市以上报刊采用670余篇,多数刊载于《宁波日报》的《明州论坛》《甬城晨笔》。我能长时间坚持撰写时评,与报社领导和评论部历任主任、编辑的鼓励、帮助和鞭策密不可分。

  一曰“拉”。我一直喜欢给报刊投稿,开始是写些消息、通讯之类。1987年我调到市级机关工作,下基层少了,可积习难改,正打算改弦易辙,看到一条新闻:一些农民对收获的第一桶金不是消费、浪费,而是投资农机具,便尝试着写了篇小稿,战战兢兢投到报社,不久收到编辑柴冰的回信,说题材可以,但要增强思辨色彩。虽不知“思辨”为何物,但能感觉出编辑对陌生作者那平视的目光,经几番修改,一篇《“鸡”放田里好》的小稿上了《宁波日报》。试想,要是当初铩羽而归,觉得自己不是那块料,情况又当如何呢?柴冰同志“拉”这一把,才使我受到正向激励,“一发不可收”。

  人往往有惰性,在职期间写稿都得在八小时外,写了10多年后,突然觉得文思枯竭,曾决定搁笔,这意味着我的时评写作到此为止了。这时,时任党建栏目编辑李国民找到我,好一番苦口婆心,劝我不要“封笔”,很让人暖心。恰好听到一件奇闻,一位因腐败下台的市领导在位时,其公子从外地来甬,居然有几个局长亲自到机场迎接,在设宴款待时称,你以后想办事,我把章子带来,你想怎么盖就怎么盖,你想盖在哪里就盖在哪里!气愤之余,写成《轿夫可恶》,鞭挞某些官员的丑态。后国民同志特地写信称,此稿评上月度好稿,还随信寄来80元奖金,我十分感动,这封信珍藏至今。因他“拉”这一把,使我重燃写作热情,一直延续至今。

  二曰“助”。我的写作受张登贵同志影响很大,他的作品说理而不说教,平实而不平淡,深刻而不深奥,评论原来可以写得如此脍炙人口!而得到他和各位编辑的帮助,更是难以尽述,他们像混凝土中的钢筋,看不见摸不着,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88年,报社开展时评征文,我以《人民日报》一则“市长撵记者”的新闻为由头,临摹张老师的笔法大声疾呼:《撵总不是办法》!稿件寄出后,心里七上八下,跟国家顶级党报唱“反调”,万一出个漏子……没成想,那篇小稿不仅登上宁波日报,还居然在征文中名列榜首。如果主编、编辑不敢冒风险,说不定早扔进字纸篓了。我的一些稿件,还因编辑精心修改增色。去年,写了一篇我市帮扶贫困地区稿件,标题是“‘穷’在深山有远亲”,后编辑改为“对口帮扶也是宁波发展的内在要求”,令人暗中拍案叫好,我的标题似乎有点“诗意",但过于朦胧,不知所云,而经编辑修改后,却画龙点睛、一语中的!

  由于种种原因,写稿难免失误。上世纪90年代,我一篇《蚂蟥创汇的启示》被《明州论坛》采用,一些农民向报社打听出口渠道,没成想这是一条假新闻。虽然来源是《新民晚报》,但毕竟误导了读者。是编辑们实事求是,勇于担责,才使我“化险为夷”。我的一些评论比较尖锐,好几次,被刺痛的人四处打听我的情况,试图兴师问罪,我因用了笔名毫发无损,但历任编辑则代我受过,这是何等胸襟!

  三曰“夸”。报社对评论作者十分重视,我22次受到表彰,其中17次评为优秀通讯员。我的第一本评论集《言必由衷》,是在张登贵老师和市文联李浙杭书记的关怀下出版的,至今已经出版三本。报社多次举办征文、笔会、年会,联络感情,加强沟通。去年,报社召开《明州论坛》40周年研讨会,全国新闻界多位领导和专家出席,我被以“主要作者”之一受到邀请,至今想来仍因意外获得这种礼遇而感动不已。

  “码字“几十年,总会有三两篇能拿得出手的文字,对此,报社领导和编辑不吝称赞。1989年底,我曾以某市委书记通过其秘书受贿而锒铛入狱的事,写过一篇只有几百字的稿件:《秘书当心 当心秘书》,张登贵、易其洋两任评论部主任不时在会议、见面时提及,并收录在《明州晨笔》《思考的印痕》两本评论集中。更意想到的是,在《明州论坛》40周年研讨会上,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一位专家还提到这篇小稿,并给予好评。

  作为业余评论员,我当然清楚自已有几斤几两,不会飘飘然。但报社领导和编辑的“拉”,让我“上道”;“助”,让我“入门”;“夸”,催我提高,不断激励、强化着我的写作热情,鞭策着我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我与宁波日报”征文选登丨我为什么能坚持撰写时评?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5-03 22:57:49

我为什么能坚持撰写时评?

  作者:黄明朗

  我的人生之路平淡无奇、波澜不惊,比较而言,还是时评写作小有“获得感”。屈指算来,我撰写时评已有32年了,被市以上报刊采用670余篇,多数刊载于《宁波日报》的《明州论坛》《甬城晨笔》。我能长时间坚持撰写时评,与报社领导和评论部历任主任、编辑的鼓励、帮助和鞭策密不可分。

  一曰“拉”。我一直喜欢给报刊投稿,开始是写些消息、通讯之类。1987年我调到市级机关工作,下基层少了,可积习难改,正打算改弦易辙,看到一条新闻:一些农民对收获的第一桶金不是消费、浪费,而是投资农机具,便尝试着写了篇小稿,战战兢兢投到报社,不久收到编辑柴冰的回信,说题材可以,但要增强思辨色彩。虽不知“思辨”为何物,但能感觉出编辑对陌生作者那平视的目光,经几番修改,一篇《“鸡”放田里好》的小稿上了《宁波日报》。试想,要是当初铩羽而归,觉得自己不是那块料,情况又当如何呢?柴冰同志“拉”这一把,才使我受到正向激励,“一发不可收”。

  人往往有惰性,在职期间写稿都得在八小时外,写了10多年后,突然觉得文思枯竭,曾决定搁笔,这意味着我的时评写作到此为止了。这时,时任党建栏目编辑李国民找到我,好一番苦口婆心,劝我不要“封笔”,很让人暖心。恰好听到一件奇闻,一位因腐败下台的市领导在位时,其公子从外地来甬,居然有几个局长亲自到机场迎接,在设宴款待时称,你以后想办事,我把章子带来,你想怎么盖就怎么盖,你想盖在哪里就盖在哪里!气愤之余,写成《轿夫可恶》,鞭挞某些官员的丑态。后国民同志特地写信称,此稿评上月度好稿,还随信寄来80元奖金,我十分感动,这封信珍藏至今。因他“拉”这一把,使我重燃写作热情,一直延续至今。

  二曰“助”。我的写作受张登贵同志影响很大,他的作品说理而不说教,平实而不平淡,深刻而不深奥,评论原来可以写得如此脍炙人口!而得到他和各位编辑的帮助,更是难以尽述,他们像混凝土中的钢筋,看不见摸不着,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88年,报社开展时评征文,我以《人民日报》一则“市长撵记者”的新闻为由头,临摹张老师的笔法大声疾呼:《撵总不是办法》!稿件寄出后,心里七上八下,跟国家顶级党报唱“反调”,万一出个漏子……没成想,那篇小稿不仅登上宁波日报,还居然在征文中名列榜首。如果主编、编辑不敢冒风险,说不定早扔进字纸篓了。我的一些稿件,还因编辑精心修改增色。去年,写了一篇我市帮扶贫困地区稿件,标题是“‘穷’在深山有远亲”,后编辑改为“对口帮扶也是宁波发展的内在要求”,令人暗中拍案叫好,我的标题似乎有点“诗意",但过于朦胧,不知所云,而经编辑修改后,却画龙点睛、一语中的!

  由于种种原因,写稿难免失误。上世纪90年代,我一篇《蚂蟥创汇的启示》被《明州论坛》采用,一些农民向报社打听出口渠道,没成想这是一条假新闻。虽然来源是《新民晚报》,但毕竟误导了读者。是编辑们实事求是,勇于担责,才使我“化险为夷”。我的一些评论比较尖锐,好几次,被刺痛的人四处打听我的情况,试图兴师问罪,我因用了笔名毫发无损,但历任编辑则代我受过,这是何等胸襟!

  三曰“夸”。报社对评论作者十分重视,我22次受到表彰,其中17次评为优秀通讯员。我的第一本评论集《言必由衷》,是在张登贵老师和市文联李浙杭书记的关怀下出版的,至今已经出版三本。报社多次举办征文、笔会、年会,联络感情,加强沟通。去年,报社召开《明州论坛》40周年研讨会,全国新闻界多位领导和专家出席,我被以“主要作者”之一受到邀请,至今想来仍因意外获得这种礼遇而感动不已。

  “码字“几十年,总会有三两篇能拿得出手的文字,对此,报社领导和编辑不吝称赞。1989年底,我曾以某市委书记通过其秘书受贿而锒铛入狱的事,写过一篇只有几百字的稿件:《秘书当心 当心秘书》,张登贵、易其洋两任评论部主任不时在会议、见面时提及,并收录在《明州晨笔》《思考的印痕》两本评论集中。更意想到的是,在《明州论坛》40周年研讨会上,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一位专家还提到这篇小稿,并给予好评。

  作为业余评论员,我当然清楚自已有几斤几两,不会飘飘然。但报社领导和编辑的“拉”,让我“上道”;“助”,让我“入门”;“夸”,催我提高,不断激励、强化着我的写作热情,鞭策着我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