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我与宁波日报”征文选登丨忘不了那两个专版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4-21 15:19: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我与宁波日报”征文

忘不了那两个专版

  作者:贺玉民

  我与《宁波日报》的故事比较多,因为多所以也很难取舍,不知写哪个好?想来思去还是写印象最深刻的那两个专版吧。

  一个是17年前,那时我在天一广场企划部工作,负责宣传报道。天一广场是当时宁波唯一的城市广场,因集聚了众多高档的商业业态,又处在城市中心,所以非常引人注目。但在2002年国庆节开业后不久,SARS病毒突然袭来,天一广场一下子冷清了。天一广场采用租赁的经营模式,租金很高,所以经营户没生意就天天到我们广场公司来闹,为此我们企划部就压力很大。为了聚集人气我们想尽了办法搞活动、做宣传,快到开业一周年时已经走出了困境,但这一年我们真的太苦了。周年庆如何宣传?企划部开会讨论,有的提出做整版广告。我说还是做一个回忆性的副刊专版,这样或许更能让人记忆深刻。我的提议获得通过。于是我找到宁波日报的黄老师,和他一起策划专版。他请来老作家李建树老师和另外两位作者,每人各写了一篇文章,又请何业琦老师描绘了一张天一广场的插图。黄老师对我说,你作为天一广场的工作人员和开业的亲历者也写一篇。于是我就写了《我在“城市客厅”工作》的文章给黄老师,他看过后说写得很好。

  这个专版在天一广场周年庆的前4天即2003年9月27日《宁波日报》的第6版刊发了。从各方面的反馈来看,效果非常好,特别是李建树老师的那篇文章写得非常真切,其中写道:“上世纪90年代初,笔者曾陪冯骥才一行浏览宁波市容,车子已经从西门进入中山路繁华地段了,车上的几位天津朋友却还是一边东张西望一边一个劲儿在问:‘你们宁波的市中心在哪儿呢?’我只能有点不好意思地向他们解释:‘这就是了……’。要是换了现在,还用得着说吗?带他们到天一广场就行了。”

  我那篇《我在“城市客厅”工作》的文章,着重回忆了天一广场开业时的情景,和开业后我们的种种努力。我这样写道:“天一广场全面开业前的工作量非常大。9月份不但没有一天休息,还加了九个晚上的班,每晚都是在12点以后回家,最迟一天是下半夜2点。刚好这一个月我的腰椎盘突出的老毛病又犯了,每天一边做理疗一边咬着牙工作,腰上还系着特制的用钢片衬着的宽宽的腰带,又热又痒;腰痛时整个腰像是被抽掉了一般,真想躺在地上歇一歇,但不行,还有很多很多的工作等着我,就这样一天天终于撑过来了。10月1日天一广场全面开业的那天,当金德水市长在广场的中心舞台上宣布天一广场全面开业时,鼓乐齐鸣,白鸽纷飞,喷泉冲天,整个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这时候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我无比欣慰地对自己说:在天一广场的辉煌里,有我的一份汗水。”

  另一个是去年7月,因为我连续3年自己创作、自己组团创排了《和丰纱厂》等三部话剧大戏,而且正在创排第四部《孙中山在宁波》,所以宁波日报的小周记者要来采访我,准备做一篇大一点的人物专访。当时我正为这部戏忙得焦头烂额,本不想接受采访,但觉得能为这部戏做点宣传,就接受了。记得采访是在5月底,那天采访了大半天,当我说起自己艰难的创作经历时有点小激动,几次想流泪,怕小周难堪终于没流下,但我感觉小周也有点被感染。采访结束后,她说,我会把你的这段经历好好地写出来。两个月后的7月23日,一位朋友在微信中告诉我,《宁波日报》B1版有三分之二的版面刊登了题为《一位业余编剧的破茧成蝶》的人物专访,就是写我的。当我看到这张报纸时,激动的心情难于言表,当时因种种原因《孙中山在宁波》暂时下马了,何时能复排不得而知。那些天正是我内心极度痛苦的时候,剧本共写了16稿,运作了一年半,剧组都已搭建好,结果却可能要半途而废。而这篇文章重新给了我勇气,使我审视自己走过的不平坦的创作道路。我经过了多次的失败挫折,多少次的“夭折”,多少回的迷茫和失落,才迎来了我现在的创作丰收期,面对这个来之不易的丰收期,我不能退缩,而是要更加积极地去讲好一个个宁波故事。于是我马上投入一部新的话剧创排,仅用一个月时间,一部《雨下个不停》的小剧场话剧就和观众见面了,又一次赢得了观众的掌声。现在《孙中山在宁波》也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这就是我与《宁波日报》的故事。这两个专版我会永远珍藏,成为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我与宁波日报”征文选登丨忘不了那两个专版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0-04-21 15:19:00

忘不了那两个专版

  作者:贺玉民

  我与《宁波日报》的故事比较多,因为多所以也很难取舍,不知写哪个好?想来思去还是写印象最深刻的那两个专版吧。

  一个是17年前,那时我在天一广场企划部工作,负责宣传报道。天一广场是当时宁波唯一的城市广场,因集聚了众多高档的商业业态,又处在城市中心,所以非常引人注目。但在2002年国庆节开业后不久,SARS病毒突然袭来,天一广场一下子冷清了。天一广场采用租赁的经营模式,租金很高,所以经营户没生意就天天到我们广场公司来闹,为此我们企划部就压力很大。为了聚集人气我们想尽了办法搞活动、做宣传,快到开业一周年时已经走出了困境,但这一年我们真的太苦了。周年庆如何宣传?企划部开会讨论,有的提出做整版广告。我说还是做一个回忆性的副刊专版,这样或许更能让人记忆深刻。我的提议获得通过。于是我找到宁波日报的黄老师,和他一起策划专版。他请来老作家李建树老师和另外两位作者,每人各写了一篇文章,又请何业琦老师描绘了一张天一广场的插图。黄老师对我说,你作为天一广场的工作人员和开业的亲历者也写一篇。于是我就写了《我在“城市客厅”工作》的文章给黄老师,他看过后说写得很好。

  这个专版在天一广场周年庆的前4天即2003年9月27日《宁波日报》的第6版刊发了。从各方面的反馈来看,效果非常好,特别是李建树老师的那篇文章写得非常真切,其中写道:“上世纪90年代初,笔者曾陪冯骥才一行浏览宁波市容,车子已经从西门进入中山路繁华地段了,车上的几位天津朋友却还是一边东张西望一边一个劲儿在问:‘你们宁波的市中心在哪儿呢?’我只能有点不好意思地向他们解释:‘这就是了……’。要是换了现在,还用得着说吗?带他们到天一广场就行了。”

  我那篇《我在“城市客厅”工作》的文章,着重回忆了天一广场开业时的情景,和开业后我们的种种努力。我这样写道:“天一广场全面开业前的工作量非常大。9月份不但没有一天休息,还加了九个晚上的班,每晚都是在12点以后回家,最迟一天是下半夜2点。刚好这一个月我的腰椎盘突出的老毛病又犯了,每天一边做理疗一边咬着牙工作,腰上还系着特制的用钢片衬着的宽宽的腰带,又热又痒;腰痛时整个腰像是被抽掉了一般,真想躺在地上歇一歇,但不行,还有很多很多的工作等着我,就这样一天天终于撑过来了。10月1日天一广场全面开业的那天,当金德水市长在广场的中心舞台上宣布天一广场全面开业时,鼓乐齐鸣,白鸽纷飞,喷泉冲天,整个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这时候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我无比欣慰地对自己说:在天一广场的辉煌里,有我的一份汗水。”

  另一个是去年7月,因为我连续3年自己创作、自己组团创排了《和丰纱厂》等三部话剧大戏,而且正在创排第四部《孙中山在宁波》,所以宁波日报的小周记者要来采访我,准备做一篇大一点的人物专访。当时我正为这部戏忙得焦头烂额,本不想接受采访,但觉得能为这部戏做点宣传,就接受了。记得采访是在5月底,那天采访了大半天,当我说起自己艰难的创作经历时有点小激动,几次想流泪,怕小周难堪终于没流下,但我感觉小周也有点被感染。采访结束后,她说,我会把你的这段经历好好地写出来。两个月后的7月23日,一位朋友在微信中告诉我,《宁波日报》B1版有三分之二的版面刊登了题为《一位业余编剧的破茧成蝶》的人物专访,就是写我的。当我看到这张报纸时,激动的心情难于言表,当时因种种原因《孙中山在宁波》暂时下马了,何时能复排不得而知。那些天正是我内心极度痛苦的时候,剧本共写了16稿,运作了一年半,剧组都已搭建好,结果却可能要半途而废。而这篇文章重新给了我勇气,使我审视自己走过的不平坦的创作道路。我经过了多次的失败挫折,多少次的“夭折”,多少回的迷茫和失落,才迎来了我现在的创作丰收期,面对这个来之不易的丰收期,我不能退缩,而是要更加积极地去讲好一个个宁波故事。于是我马上投入一部新的话剧创排,仅用一个月时间,一部《雨下个不停》的小剧场话剧就和观众见面了,又一次赢得了观众的掌声。现在《孙中山在宁波》也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这就是我与《宁波日报》的故事。这两个专版我会永远珍藏,成为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