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宁波热点  >  五水共治  >  工作简报
宁波五水共治工作简报2019年第14期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11-14 15:22:05

  第14期(总第257期)

  宁波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宁波市河长制办公室 编 2019年8月27日

  综合治水专辑

  ●海曙区众志成城  推进防台防汛及灾后恢复工作

  ●鄞州区“三式”行动  扎实做好河道修复工作

  ●慈溪市“四员协同”  构建全民治水格局

  ●象山县教育局全力打响“五水共治”战役

  海曙区众志成城

  推进防台防汛及灾后恢复工作

  受超强台风“利奇马”影响,海曙区多个地段出现不同程度影响。该区多方联动,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坚持一手抓救灾、一手抓复产,谱写了一曲勠力同心抗击台风、争分夺秒恢复生产的壮美篇章。

  一、提高防御,写好台风来临“事前文章”。一是提前做好预泄排查准备工作。台风来临前夕,海曙区皎口水库以每秒30立方米的流量预泄,溪下水库以每秒4立方米的流量预泄,提前做好防汛防涝准备。区应急管理局等单位提前开展避灾安置场所、储备物资检查及低洼易积水区域的疏通清捞工作,检查完成15座泵站、23座截污井、178台强排泵的维修、保养和调试。二是提前做好应急演练准备工作。为提高防汛抢险应急实战能力,该区开展了2019年度防汛水上应急救援行动,演练以数字信息平台为基础,无人机作业方式研究为载体,将先进的传感技术、通讯信息技术运用到应急救援的每一个环节,提高了全区抗洪抢险的应急反应和实战能力。三是提前做好风棚碶泵闸调试工作。日前,海曙区总投资达3.31亿元的风棚碶泵闸工程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泵站排水规模为每秒80立方米,选用6台潜水贯流泵,排涝闸总宽为18米。其内河侧按20年一遇排涝标准设计,外江侧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将有效发挥防洪防涝作用。

  二、争分夺秒,奏响抗击台风“最美旋律”。一是迅速汇总灾情信息,确保人员措施到位。截止8月10日下午3时,海曙区全区降雨量217.6毫米,最大杖锡站416毫米,13个站超过200毫米。海曙平原河网2.62米,超过警戒水位0.62米,城区内河水网2.20米,超过警戒水位0.3米。该区通过“海曙发布”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城区积水点、道路交通情况、房屋受损情况等,确保灾情信息随时更新。二是暖心转移受灾群众,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台风影响期间,全区共计安全转移群众13017人次,处理涉台警情197起,及时驰援道路上受困车辆990余辆。在转移过程中,涌现出最美“公主抱”、爱心早餐等一批典型抗台事迹,军警民联手,群众互帮互助,筑起一道冲不垮的“防洪堤”。三是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全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抢险救灾,在急、难、险、重的关键时刻、关键岗位,发扬连续作战精神,挺身防灾救灾一线,以担当显初心,以奋战践使命,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高效有序,谱写灾后恢复“焕新诗篇”。一是迅速恢复群众生活秩序。该区把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作为首要任务,加大对受灾低保户、孤寡老人、病残人员等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对受淹房屋进行全面安全检测,尽早尽快完成修缮改造。二是全力开展灾后生产自救。各镇(乡)街道和部门深入灾区开展灾情核查评估工作,为灾后恢复生产打好基础。同时高度重视灾后农业生产,展开扶苗、抢种、补种等生产自救,把台风对“菜篮子”、对市场、对群众收入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三是加快潜修受损基础设施。严格按照防台和抢险预案及时修复台毁工程,重点针对台风造成的局部停电停水、城市内涝、交通等问题,积极组织开展抢修,迅速恢复电、水、气、通信等正常安全使用,加快受损干线公路、桥梁、涵洞、乡村道路的修复,确保人民生活有序恢复。(海曙区治水办)

  鄞州区“三式”行动 

  扎实做好河道修复工作

  鄞州区紧抓“利奇马”台风过后河道修复治理工作,从严排查、快清理、强养护入手,直中要点、快速有序,保障河道通畅清洁。

  一是“拉网式”排查,逐一检查河道状况。加大组织力量,迅速成立灾后排查小组,对辖区内河道情况开展“拉网式”排查,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布置、第一时间处置”。同时,要求第三方考核单位加强巡查力度,养护单位加强自查力度,三方合力、多维排查,尽可能地弥补盲点漏点,摸清辖区内河道存在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区已出动1141人次、627船次、127车次。

  二是“覆盖式”清理,着力改善河道面貌。为避免台风刮卷的水中垃圾在高温下腐烂变质,对水质产生深度污染,台风过境后,区内河管理中心迅速集中保洁力量,及时恢复河道环境的干净整洁。设置岸上岸下两条线同步开展清理行动,根据水位下降程度,不断扩大通航区域,实施河道保洁区域全覆盖。同时安排专人不定时进行河道卫生巡查,发现垃圾及时清理。截至目前,城区所有河道基本清理完毕并恢复整洁,共清理垃圾152.55吨。

  三是“系统式”修复,有效恢复河道水质。开展水下、水面、岸上多维度综合施策,实现综合性、系统性的水质养护。恢复“水下”设备,全面开启现有的水质养护设备,包括喷泉、曝气装置、生态处理设备等,同时抓紧排查并修复受损设备,截至目前,发现设备损坏204处,已全部修复完毕;系统修复“水面”浮岛,尽快恢复原有内河生态,目前发现浮岛损坏3164平方米、已全部修复完毕;着眼“岸上”绿化,实施生态护岸,加速进行相关绿植栽种补种,固土封沙,有效防止泥土进入水体影响水质,目前42株倒伏树木已全部扶正。(鄞州区治水办)

  慈溪市“四员协同” 构建全民治水格局

  近年来,慈溪市借力“河湖长制”,发动社会各界群众力量参与治水,全力打造四支民间治水队伍,协助扫除政府治水巡河盲区,构建全民治水格局。

  一是广募“河小二”,百米志愿岗“全域式”巡河。将全市各级河道划分成若干河段,动员团员青年、党员群众、志愿者等热心人士认领“河小二”百米志愿岗。“河小二”利用上下学、上下班和闲暇散步等出行期间进行沿河巡访,填补河长巡河空档期,对发现的问题通过微信群实时反馈给河长或相关属地部门。目前慈溪市共发展百米志愿岗5600余个,“河小二”4万余名,实现全市村级以上河道、小微水体以及水库湖泊“河小二”百米志愿岗全域全覆盖。

  二是做好河道监督员,协同监管“针对性”巡河。在百米志愿岗全覆盖的基础上,以党员、志愿者、网民、热心市民为对象,公开招聘首批民间义务河道监督员53名,并按属地镇(街道)划分,确保各镇(街道)有1名以上的民间义务河道监督员。组建民间河湖义务监管员工作群,实时监督上报镇(街道)河道保洁、水质动态监管、非法电网捕鱼、非法排污、河长公示牌等情况,对常态性河道问题直接上报至属地处置,对情况严重、乡镇推进进度缓慢、处置力度不足的问题由市水治办介入处置或督办。河道监督员上岗以来,累计发现各类涉水问题62件,其中整改完成58件。

  三是打造治水联盟,企业管护“轮岗式”巡河。试点开展“治水联盟”行动,着重对工业园区、商贸区域等问题高发、频发区域进行排摸,要求周边商户和企业,特别是有河道污染记录的企业,成立“治水联盟”。联盟成员需统一签订治水承诺书,共同遵守护水爱水承诺,并制定每日轮流巡河计划,每日确定1家单位负责对承诺河道开展巡查,对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报属地水治办并抄报河长。自该联盟运行以来,已发现各类涉水问题47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

  四是扮演网络监督员,民政联网“引导性”巡河。聘请52名热心网民担任网络治水监督员,向全市民众征集水环境问题线索及治水“点子”,实现市民和政府部门实时“联网”。制定实施专门的网络监督员管理办法,建立起 “随时发现-随时报告-快速处置-同步反馈”的工作机制。同时在问题处置过程中,借助网络监督员的现身说法,第一时间在网上予以实况发布和舆情引导。今年以来,已通过网络监督员发现并整改涉水问题81个。(慈溪市治水办)

  象山县教育局全力打响“五水共治”战役

  象山县教育系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举生态文明大旗,打响五水共治新战役,全面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美丽象山。

  一是打好全面排摸“攻坚战”。加大对学生、家长及教师群体的治水普及度、参与度,营造浓厚治水氛围。今年5月初起在全县开展“万名教师进万家,五水共治你我他”行动,动员广大教师通过上门访问、电话联系、微信沟通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家长“五水共治”知晓情况及参与情况。进一步排摸学校排污、防洪、排涝、供水、节水垃圾等情况,明确要求各校及时清除校内明沟、整治周边水沟,有条件的学校要完善校内排水网络,畅通排水;定期检查、及时清理校园及周边垃圾箱,有效管控校内污水源头。据统计,全系统8000多名教师已走访联系家庭近5万户,75所中小学及幼儿园餐饮油污水处理和设施改造工程全面完工。

  二是打好防治工作“持久战”。结合“五水共治”河长制巡查制度,探索通过乡镇(街道)、村、校联动,构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学校共防共管的管理、巡查机制,分区域建立退休教师、乡镇干部、村干部、其他志愿者为主体的“五水共治”巡查队伍。如大徐镇、涂茨镇建立8支巡查队伍,完成巡防1.6万人次。各校积极创新举措,源头控污,强效治理,如浙师大附属大目湾实验学校自主研发垃圾桶智能检查系统,用户通过手机扫码后进入垃圾分类界面,可对分类情况进行在线反馈,找出重点问题,做到源头控制、精准处理。

  三是打好宣传教育“攻心战”。引导全县各校开展“五水共治”主题班会、家长会、进村(社区)宣讲等宣传活动,通过微信微博、网站、宣传单、公开信、手机短信等多样方式,进行全方位、多样化的治水宣传。发动全县师生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等时机,赴周边村镇中心区域,开展主题宣讲184场次,发放“五水共治”宣传单6.8万封,动员家长、市民共同参与到“五水共治”行动,为建设美丽象山出力献策。截至当前,全县52所学校与学生签订《“五水共治”承诺书》,各校在学校及周边水域设置“五水共治”“垃圾分类”宣传警示横幅563条,广大师生志愿者参与32条城区,河道清理累计超800小时。(象山县治水办)

宁波五水共治工作简报2019年第14期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11-14 15:22:05

  第14期(总第257期)

  宁波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宁波市河长制办公室 编 2019年8月27日

  综合治水专辑

  ●海曙区众志成城  推进防台防汛及灾后恢复工作

  ●鄞州区“三式”行动  扎实做好河道修复工作

  ●慈溪市“四员协同”  构建全民治水格局

  ●象山县教育局全力打响“五水共治”战役

  海曙区众志成城

  推进防台防汛及灾后恢复工作

  受超强台风“利奇马”影响,海曙区多个地段出现不同程度影响。该区多方联动,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坚持一手抓救灾、一手抓复产,谱写了一曲勠力同心抗击台风、争分夺秒恢复生产的壮美篇章。

  一、提高防御,写好台风来临“事前文章”。一是提前做好预泄排查准备工作。台风来临前夕,海曙区皎口水库以每秒30立方米的流量预泄,溪下水库以每秒4立方米的流量预泄,提前做好防汛防涝准备。区应急管理局等单位提前开展避灾安置场所、储备物资检查及低洼易积水区域的疏通清捞工作,检查完成15座泵站、23座截污井、178台强排泵的维修、保养和调试。二是提前做好应急演练准备工作。为提高防汛抢险应急实战能力,该区开展了2019年度防汛水上应急救援行动,演练以数字信息平台为基础,无人机作业方式研究为载体,将先进的传感技术、通讯信息技术运用到应急救援的每一个环节,提高了全区抗洪抢险的应急反应和实战能力。三是提前做好风棚碶泵闸调试工作。日前,海曙区总投资达3.31亿元的风棚碶泵闸工程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泵站排水规模为每秒80立方米,选用6台潜水贯流泵,排涝闸总宽为18米。其内河侧按20年一遇排涝标准设计,外江侧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将有效发挥防洪防涝作用。

  二、争分夺秒,奏响抗击台风“最美旋律”。一是迅速汇总灾情信息,确保人员措施到位。截止8月10日下午3时,海曙区全区降雨量217.6毫米,最大杖锡站416毫米,13个站超过200毫米。海曙平原河网2.62米,超过警戒水位0.62米,城区内河水网2.20米,超过警戒水位0.3米。该区通过“海曙发布”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城区积水点、道路交通情况、房屋受损情况等,确保灾情信息随时更新。二是暖心转移受灾群众,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台风影响期间,全区共计安全转移群众13017人次,处理涉台警情197起,及时驰援道路上受困车辆990余辆。在转移过程中,涌现出最美“公主抱”、爱心早餐等一批典型抗台事迹,军警民联手,群众互帮互助,筑起一道冲不垮的“防洪堤”。三是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全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抢险救灾,在急、难、险、重的关键时刻、关键岗位,发扬连续作战精神,挺身防灾救灾一线,以担当显初心,以奋战践使命,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高效有序,谱写灾后恢复“焕新诗篇”。一是迅速恢复群众生活秩序。该区把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作为首要任务,加大对受灾低保户、孤寡老人、病残人员等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对受淹房屋进行全面安全检测,尽早尽快完成修缮改造。二是全力开展灾后生产自救。各镇(乡)街道和部门深入灾区开展灾情核查评估工作,为灾后恢复生产打好基础。同时高度重视灾后农业生产,展开扶苗、抢种、补种等生产自救,把台风对“菜篮子”、对市场、对群众收入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三是加快潜修受损基础设施。严格按照防台和抢险预案及时修复台毁工程,重点针对台风造成的局部停电停水、城市内涝、交通等问题,积极组织开展抢修,迅速恢复电、水、气、通信等正常安全使用,加快受损干线公路、桥梁、涵洞、乡村道路的修复,确保人民生活有序恢复。(海曙区治水办)

  鄞州区“三式”行动 

  扎实做好河道修复工作

  鄞州区紧抓“利奇马”台风过后河道修复治理工作,从严排查、快清理、强养护入手,直中要点、快速有序,保障河道通畅清洁。

  一是“拉网式”排查,逐一检查河道状况。加大组织力量,迅速成立灾后排查小组,对辖区内河道情况开展“拉网式”排查,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布置、第一时间处置”。同时,要求第三方考核单位加强巡查力度,养护单位加强自查力度,三方合力、多维排查,尽可能地弥补盲点漏点,摸清辖区内河道存在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区已出动1141人次、627船次、127车次。

  二是“覆盖式”清理,着力改善河道面貌。为避免台风刮卷的水中垃圾在高温下腐烂变质,对水质产生深度污染,台风过境后,区内河管理中心迅速集中保洁力量,及时恢复河道环境的干净整洁。设置岸上岸下两条线同步开展清理行动,根据水位下降程度,不断扩大通航区域,实施河道保洁区域全覆盖。同时安排专人不定时进行河道卫生巡查,发现垃圾及时清理。截至目前,城区所有河道基本清理完毕并恢复整洁,共清理垃圾152.55吨。

  三是“系统式”修复,有效恢复河道水质。开展水下、水面、岸上多维度综合施策,实现综合性、系统性的水质养护。恢复“水下”设备,全面开启现有的水质养护设备,包括喷泉、曝气装置、生态处理设备等,同时抓紧排查并修复受损设备,截至目前,发现设备损坏204处,已全部修复完毕;系统修复“水面”浮岛,尽快恢复原有内河生态,目前发现浮岛损坏3164平方米、已全部修复完毕;着眼“岸上”绿化,实施生态护岸,加速进行相关绿植栽种补种,固土封沙,有效防止泥土进入水体影响水质,目前42株倒伏树木已全部扶正。(鄞州区治水办)

  慈溪市“四员协同” 构建全民治水格局

  近年来,慈溪市借力“河湖长制”,发动社会各界群众力量参与治水,全力打造四支民间治水队伍,协助扫除政府治水巡河盲区,构建全民治水格局。

  一是广募“河小二”,百米志愿岗“全域式”巡河。将全市各级河道划分成若干河段,动员团员青年、党员群众、志愿者等热心人士认领“河小二”百米志愿岗。“河小二”利用上下学、上下班和闲暇散步等出行期间进行沿河巡访,填补河长巡河空档期,对发现的问题通过微信群实时反馈给河长或相关属地部门。目前慈溪市共发展百米志愿岗5600余个,“河小二”4万余名,实现全市村级以上河道、小微水体以及水库湖泊“河小二”百米志愿岗全域全覆盖。

  二是做好河道监督员,协同监管“针对性”巡河。在百米志愿岗全覆盖的基础上,以党员、志愿者、网民、热心市民为对象,公开招聘首批民间义务河道监督员53名,并按属地镇(街道)划分,确保各镇(街道)有1名以上的民间义务河道监督员。组建民间河湖义务监管员工作群,实时监督上报镇(街道)河道保洁、水质动态监管、非法电网捕鱼、非法排污、河长公示牌等情况,对常态性河道问题直接上报至属地处置,对情况严重、乡镇推进进度缓慢、处置力度不足的问题由市水治办介入处置或督办。河道监督员上岗以来,累计发现各类涉水问题62件,其中整改完成58件。

  三是打造治水联盟,企业管护“轮岗式”巡河。试点开展“治水联盟”行动,着重对工业园区、商贸区域等问题高发、频发区域进行排摸,要求周边商户和企业,特别是有河道污染记录的企业,成立“治水联盟”。联盟成员需统一签订治水承诺书,共同遵守护水爱水承诺,并制定每日轮流巡河计划,每日确定1家单位负责对承诺河道开展巡查,对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报属地水治办并抄报河长。自该联盟运行以来,已发现各类涉水问题47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

  四是扮演网络监督员,民政联网“引导性”巡河。聘请52名热心网民担任网络治水监督员,向全市民众征集水环境问题线索及治水“点子”,实现市民和政府部门实时“联网”。制定实施专门的网络监督员管理办法,建立起 “随时发现-随时报告-快速处置-同步反馈”的工作机制。同时在问题处置过程中,借助网络监督员的现身说法,第一时间在网上予以实况发布和舆情引导。今年以来,已通过网络监督员发现并整改涉水问题81个。(慈溪市治水办)

  象山县教育局全力打响“五水共治”战役

  象山县教育系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举生态文明大旗,打响五水共治新战役,全面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美丽象山。

  一是打好全面排摸“攻坚战”。加大对学生、家长及教师群体的治水普及度、参与度,营造浓厚治水氛围。今年5月初起在全县开展“万名教师进万家,五水共治你我他”行动,动员广大教师通过上门访问、电话联系、微信沟通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家长“五水共治”知晓情况及参与情况。进一步排摸学校排污、防洪、排涝、供水、节水垃圾等情况,明确要求各校及时清除校内明沟、整治周边水沟,有条件的学校要完善校内排水网络,畅通排水;定期检查、及时清理校园及周边垃圾箱,有效管控校内污水源头。据统计,全系统8000多名教师已走访联系家庭近5万户,75所中小学及幼儿园餐饮油污水处理和设施改造工程全面完工。

  二是打好防治工作“持久战”。结合“五水共治”河长制巡查制度,探索通过乡镇(街道)、村、校联动,构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学校共防共管的管理、巡查机制,分区域建立退休教师、乡镇干部、村干部、其他志愿者为主体的“五水共治”巡查队伍。如大徐镇、涂茨镇建立8支巡查队伍,完成巡防1.6万人次。各校积极创新举措,源头控污,强效治理,如浙师大附属大目湾实验学校自主研发垃圾桶智能检查系统,用户通过手机扫码后进入垃圾分类界面,可对分类情况进行在线反馈,找出重点问题,做到源头控制、精准处理。

  三是打好宣传教育“攻心战”。引导全县各校开展“五水共治”主题班会、家长会、进村(社区)宣讲等宣传活动,通过微信微博、网站、宣传单、公开信、手机短信等多样方式,进行全方位、多样化的治水宣传。发动全县师生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等时机,赴周边村镇中心区域,开展主题宣讲184场次,发放“五水共治”宣传单6.8万封,动员家长、市民共同参与到“五水共治”行动,为建设美丽象山出力献策。截至当前,全县52所学校与学生签订《“五水共治”承诺书》,各校在学校及周边水域设置“五水共治”“垃圾分类”宣传警示横幅563条,广大师生志愿者参与32条城区,河道清理累计超800小时。(象山县治水办)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1-2019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