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宁波热点  >  五水共治  >  工作简报
宁波五水共治工作简报2019年第12期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11-14 15:22:05

  第12期(总第255期)

  宁波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宁波市河长制办公室 编 2019年8月15日

  科技治水专辑

  工作简讯

  ●我市召开智能化治水现场会

  ●我市运用李泽湘教授团队治水“黑科技” 取得阶段性成功

  ●江北区创新引入东欧先进污水处理技术

  ●奉化区引进机械化河道保洁清理船、高新区引进智能无人船

  经验交流

  ●鄞州区打造 “智慧治水”平台 助推鄞州治水进入“2.0”时代

  ●镇海区智能治水 助力工业企业“污水零直排”

  我市召开智能化治水现场会  为全面部署我市智能化治水工作,坚定不移走高质量的治水之路,我市于近日召开智能化治水现场会,副市长陈炳荣出席会议并讲话。

  现场会通过内场LED大屏模拟智能治水场景以及外场实地展示智能治水设备的方式进行。内场将现场画面和实时数据传输相结合,模拟展示了卫星遥感、水质自动监测预警、无人船巡河、水质溯源检测分析系统等智能化新技术在治水领域上的应用。外场共有8家相关智能治水企业参加,陈列展示无人船、水环境智能监管、管道监测和不开挖修复技术等高科技治水产品及技术30多项。

  近年来,我市致力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的智能治水体系,通过对现有智能技术的有效整合、联动,构建起河道内污染从发现-告警-溯源-清理-执法一体化的智能化水治理生态链,为宁波打赢治水提升战和改善水环境质量提供强大的智能化保障。下一步,我市将努力在“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网络化”方面实现突破,全面提升治水信息化建设水平,打造宁波治水的“智慧大脑”,积极为全国智能治水建设创出“宁波经验”。(市治水办)

  我市运用李泽湘教授团队治水“黑科技” 取得阶段性成功  近日,我市成功完成李泽湘教授团队推出的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安装调试。该批污水处理设备占地约200平方米,日处理量达200吨,将用于处理海曙区石碶街道塘西家苑小区1399户居民的生活污水。处理后的黑臭“污水”氨氮浓度可从每升59毫克降低到每升0.582毫克,总磷浓度从每升4.8毫克降低到每升0.21毫克,COD浓度从每升380毫克降到每升25.6毫克,出水水质远超《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部分达到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据悉,该污水处理设备由高新科技企业“固润科技”自主设计研发,是李泽湘教授“两院一园”团队在我市的首个试点项目。与现有市政污水处理厂及其他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相比,固润科技投加的高效改性生物菌具有较高的活性和净化效率,不仅污水处理稳定性强、资源利用率高,而且具备基建投资少、日常维运成本低等多项独特优势。(市科技局)(海曙区治水办)

  江北区创新引入东欧先进污水处理技术  近日,江北区洪塘街道积极响应习总书记“一带一路”倡议,创新引入捷克先进的“EAA垂直式智慧水处理”技术,系全省首个落地实施的浙捷签约技术合作项目。据悉,该技术将用于建设洋市西河水质提升净化站,采用“地埋式生物滤池+微滤筛过滤+紫外消毒”等措施,净化截污提升井收集的混排污水,切实解决洋市西河沿岸雨污混排污水入河现象,优化周边小区居住环境。采用该先进处理工艺净化后的出水水质可达到准Ⅳ类水标准,将作为河道景观补水,变废为宝,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该项目的实施将为探索城市居住区分散式污水处理、城区河道源头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案例,也标志着江北区洪塘街道向“建设宜居宜业现代化滨水品质城区”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江北区治水办)

  奉化区引进机械化河道保洁清理船、高新区引进智能无人船

  近日,奉化区西坞街道创新引进机械化河道保洁清理船,助力提升辖区机械化保洁力度。该保洁船可以通过机械翻斗装置实现一边前进一边自动收集水面垃圾、浮漂、水草等,替代了河道保洁人员一边划船一边打捞垃圾。河道保洁模式从原来的全人工保洁,升级为机械保洁为主、人工保洁为辅助的现代化、立体式河道保洁作业模式。据悉,该条机械化保洁船的工作效率相当于人工打捞船的10倍,一艘船可日均清理垃圾4吨,日均保洁水面约2万平方米。(奉化区治水办)

  高新区水域总面积逾2.2平方公里,河道总长约96公里,是内河水体排入甬江的主要通道之一。为改变传统河道管理方法自动化程度低、日常巡查工作量大等难题,高新区引进“欣智1号”智能无人船,对内河进行常态化巡查和监测,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据悉,欣智1号”智能无人船融合了船舶、通信、自动化、远程监控、网络化系统等技术,能快速获取全面的水体信息,便于水利管理部门做出及时有效的对策,也有利于“大数据时代”对信息的需求、分析和研究。(高新区治水办)

  鄞州区打造 “智慧治水”平台

  助推鄞州治水进入“2.0”时代

  为破解辖区涉水部门之间信息化系统彼此独立,数据共享成本高、利用效益低等难题,鄞州区探索开发智慧治水信息管理平台,将涉水部门产生的相关信息资源纳入同一平台整合使用,实现治水数据全面共享、治水信息实时采集、治水业务实时监管、治水问题实时处置,助推鄞州治水进入“2.0”时代。

  • 多方联动精打造。一是部门联合。针对当前各涉水部门之间资源获取繁琐,缺乏统一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现状,区治水办联合区水利局、城管局、排水公司等部门召开专题分析研究,决定委托第三方公司开发鄞州区智慧治水信息管理平台,为实现治水精细化、监管动态化提供技术支持。二是资源整合。借助各涉水部门现有的“智慧宁波时空信息平台”、智慧城管平台、实时水雨情监测系统、宁波河道APP等平台,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河道基础信息、水质信息、水利工程信息、管网信息、地理位置信息等各类治水相关资源,同时通过对数据进行电子化、清洗、分类、关联等处理流程后,建设基础数据库。三是项目建设。结合各部门的实际需求情况,开发“河情一张图”“信息查询统计系统”“治水辅助分析决策系统”等应用系统;将相关部门的涉河相关视频接入区视频共享平台,实现部门视频共享;进一步完善后端系统展示中心,用于视频展示、集中商会和数据展示。

  二是多样功能强运行。一是信息共享。各部门可通过智慧治水信息管理平台,直接获取、实时采集、统计分析分布在不同部门中的水位监测数据、实时水、雨情数据、水利工程数据以及内河等数据等信息,实现所有涉河数据的互联互通。二是信息预警。通过智慧治水信息管理平台对河道水质、河道水位、水利工程等数据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分析研判。一旦水质、水位等信息超过预定阀值,系统将会自动记录参数并弹出报警屏幕,及时通过短信发送到相关部门、人员中,切实将问题发现处置在第一时间。三是巡查考核。针对监管人员和相关工作开展人员开发河道巡查APP软件,方便巡查人员掌握河道信息、认清治水管理现状、实时参与河道治理。实现巡查人员实时查阅、月评季考、动态分析、汇总排名、精准督办、约谈问责等功能,提升动态管理水平。

  三、多元保障促运维。一是以安全为基石。构建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智慧治水”平台于区政务云计算中心机房进行建设,保障项目场所安全;利用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备,依托网闸等物理隔离措施,保障项目网络安全;系统设计涵盖身份验证、权限管理,提供合理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保障应用软件安全。二是以人员为动力。由区五水共治办领导牵头,成立专门的项目领导小组,确保系统顺利开发应发;由区水利局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由项目承建方安排具有丰富经验的培训讲师进行日常操作培训,保证治水部门工作人员能够迅速掌握平台的使用。三是以资金为保障。由区五水共治办拨付专项资金,全力保障“智慧治水”平台项目顺利进行。该项目建设总投资为109万元,其中工程建设98万元,其他费用为11 万元(监理、咨询)。(鄞州区治水办)

  镇海区智能治水

  助力工业企业“污水零直排”

  近年来,镇海区紧紧围绕全域创建“污水零直排区”目标,巧用智慧治水手段,高效提升工业企业污水防治水平。截至目前,该区已完成工业企业雨污分流1186家,工业企业废水处理率达100%,减少受污染的初期雨水排放近2万吨。

  一是分类排水,破解雨污混排“大难题”。企业初期雨水通过自动检测装置检测后,分类排入雨水弃流控制系统:基本无污染的初期雨水,经过滤、沉沙处理后直接排入雨水管网或自然水体;受到污染的初期雨水,但企业不具备建设全收集池条件的,初期雨水通过分流井分流到弃流端。当收集量达到设定值后,智慧控制系统自动关闭弃流端进水阀门,直至48h内探测不到降雨。反复上述流程,初期雨水可通过有效处理后定量(流量计设定)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初期雨水受到污染,且企业有条件建设全收集池的,初期雨水通过分流井分流到弃流端,当收集池液位达到最高设定水位时,关闭进水阀门,开启抽排装置,弃流雨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直至到达最低水位,系统回到初始状态。反复上述流程,初期雨水通过有效处理后按设定程序(48小时)错时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二是自动监管,打造排污监控“千里眼”。2016年,该区启动建设重点企业雨水自动监管系统,对企业排水情况进行远程监控,一旦企业阀门开启有水流出,便自动启动水质采样系统和视频录像系统。如遇暴雨等特殊情况企业需应急排放雨水时,须先在监管平台上填报备案,方能进行雨水排放,实现“雨天不排水,排水即监管”。截至目前,全区已在27家以化工、酸性为主的企业安装完成了29个点位。建设企业排放废水智能监控系统,推进工业污水排放闭环管理和监督执法,实时监测企业废水化学需氧量、PH、流量、氮氧等污染源排放数据,目前76家企业88个点位安装了在线监控设备并联网;通过视频智能监控,实时监控污染源治理设施运转及排放情况,目前已在55家企业安装了222个摄像头,实现重点企业监管全覆盖。

  三是全域联合,构建信息管理“大平台”。开发环境监控中心“大平台”,目前全区共有172家企业、533个数据监控点位、373个视频监控点位纳入平台监管,对化工、电镀、酸洗、印染等重点行业、企业和各个重要地表水断面进行24小时全天候监控。同时平台与重点企业雨水排放口智慧监管系统、企业废水智慧监控系统、全域水体监控系统等进行实时链接,可24小时精准获得具体企业、具体排口的排水情况和水质变化情况。平台中的智慧化水质地图不仅可以实时反映、预警当前企业水质情况,更可以和不同时间节点的水质情况进行分析比对,为今后的水体质量预测和水体科学管理提供详实数据。(镇海区治水办)

宁波五水共治工作简报2019年第12期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11-14 15:22:05

  第12期(总第255期)

  宁波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宁波市河长制办公室 编 2019年8月15日

  科技治水专辑

  工作简讯

  ●我市召开智能化治水现场会

  ●我市运用李泽湘教授团队治水“黑科技” 取得阶段性成功

  ●江北区创新引入东欧先进污水处理技术

  ●奉化区引进机械化河道保洁清理船、高新区引进智能无人船

  经验交流

  ●鄞州区打造 “智慧治水”平台 助推鄞州治水进入“2.0”时代

  ●镇海区智能治水 助力工业企业“污水零直排”

  我市召开智能化治水现场会  为全面部署我市智能化治水工作,坚定不移走高质量的治水之路,我市于近日召开智能化治水现场会,副市长陈炳荣出席会议并讲话。

  现场会通过内场LED大屏模拟智能治水场景以及外场实地展示智能治水设备的方式进行。内场将现场画面和实时数据传输相结合,模拟展示了卫星遥感、水质自动监测预警、无人船巡河、水质溯源检测分析系统等智能化新技术在治水领域上的应用。外场共有8家相关智能治水企业参加,陈列展示无人船、水环境智能监管、管道监测和不开挖修复技术等高科技治水产品及技术30多项。

  近年来,我市致力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的智能治水体系,通过对现有智能技术的有效整合、联动,构建起河道内污染从发现-告警-溯源-清理-执法一体化的智能化水治理生态链,为宁波打赢治水提升战和改善水环境质量提供强大的智能化保障。下一步,我市将努力在“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网络化”方面实现突破,全面提升治水信息化建设水平,打造宁波治水的“智慧大脑”,积极为全国智能治水建设创出“宁波经验”。(市治水办)

  我市运用李泽湘教授团队治水“黑科技” 取得阶段性成功  近日,我市成功完成李泽湘教授团队推出的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安装调试。该批污水处理设备占地约200平方米,日处理量达200吨,将用于处理海曙区石碶街道塘西家苑小区1399户居民的生活污水。处理后的黑臭“污水”氨氮浓度可从每升59毫克降低到每升0.582毫克,总磷浓度从每升4.8毫克降低到每升0.21毫克,COD浓度从每升380毫克降到每升25.6毫克,出水水质远超《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部分达到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据悉,该污水处理设备由高新科技企业“固润科技”自主设计研发,是李泽湘教授“两院一园”团队在我市的首个试点项目。与现有市政污水处理厂及其他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相比,固润科技投加的高效改性生物菌具有较高的活性和净化效率,不仅污水处理稳定性强、资源利用率高,而且具备基建投资少、日常维运成本低等多项独特优势。(市科技局)(海曙区治水办)

  江北区创新引入东欧先进污水处理技术  近日,江北区洪塘街道积极响应习总书记“一带一路”倡议,创新引入捷克先进的“EAA垂直式智慧水处理”技术,系全省首个落地实施的浙捷签约技术合作项目。据悉,该技术将用于建设洋市西河水质提升净化站,采用“地埋式生物滤池+微滤筛过滤+紫外消毒”等措施,净化截污提升井收集的混排污水,切实解决洋市西河沿岸雨污混排污水入河现象,优化周边小区居住环境。采用该先进处理工艺净化后的出水水质可达到准Ⅳ类水标准,将作为河道景观补水,变废为宝,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该项目的实施将为探索城市居住区分散式污水处理、城区河道源头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案例,也标志着江北区洪塘街道向“建设宜居宜业现代化滨水品质城区”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江北区治水办)

  奉化区引进机械化河道保洁清理船、高新区引进智能无人船

  近日,奉化区西坞街道创新引进机械化河道保洁清理船,助力提升辖区机械化保洁力度。该保洁船可以通过机械翻斗装置实现一边前进一边自动收集水面垃圾、浮漂、水草等,替代了河道保洁人员一边划船一边打捞垃圾。河道保洁模式从原来的全人工保洁,升级为机械保洁为主、人工保洁为辅助的现代化、立体式河道保洁作业模式。据悉,该条机械化保洁船的工作效率相当于人工打捞船的10倍,一艘船可日均清理垃圾4吨,日均保洁水面约2万平方米。(奉化区治水办)

  高新区水域总面积逾2.2平方公里,河道总长约96公里,是内河水体排入甬江的主要通道之一。为改变传统河道管理方法自动化程度低、日常巡查工作量大等难题,高新区引进“欣智1号”智能无人船,对内河进行常态化巡查和监测,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据悉,欣智1号”智能无人船融合了船舶、通信、自动化、远程监控、网络化系统等技术,能快速获取全面的水体信息,便于水利管理部门做出及时有效的对策,也有利于“大数据时代”对信息的需求、分析和研究。(高新区治水办)

  鄞州区打造 “智慧治水”平台

  助推鄞州治水进入“2.0”时代

  为破解辖区涉水部门之间信息化系统彼此独立,数据共享成本高、利用效益低等难题,鄞州区探索开发智慧治水信息管理平台,将涉水部门产生的相关信息资源纳入同一平台整合使用,实现治水数据全面共享、治水信息实时采集、治水业务实时监管、治水问题实时处置,助推鄞州治水进入“2.0”时代。

  • 多方联动精打造。一是部门联合。针对当前各涉水部门之间资源获取繁琐,缺乏统一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现状,区治水办联合区水利局、城管局、排水公司等部门召开专题分析研究,决定委托第三方公司开发鄞州区智慧治水信息管理平台,为实现治水精细化、监管动态化提供技术支持。二是资源整合。借助各涉水部门现有的“智慧宁波时空信息平台”、智慧城管平台、实时水雨情监测系统、宁波河道APP等平台,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河道基础信息、水质信息、水利工程信息、管网信息、地理位置信息等各类治水相关资源,同时通过对数据进行电子化、清洗、分类、关联等处理流程后,建设基础数据库。三是项目建设。结合各部门的实际需求情况,开发“河情一张图”“信息查询统计系统”“治水辅助分析决策系统”等应用系统;将相关部门的涉河相关视频接入区视频共享平台,实现部门视频共享;进一步完善后端系统展示中心,用于视频展示、集中商会和数据展示。

  二是多样功能强运行。一是信息共享。各部门可通过智慧治水信息管理平台,直接获取、实时采集、统计分析分布在不同部门中的水位监测数据、实时水、雨情数据、水利工程数据以及内河等数据等信息,实现所有涉河数据的互联互通。二是信息预警。通过智慧治水信息管理平台对河道水质、河道水位、水利工程等数据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分析研判。一旦水质、水位等信息超过预定阀值,系统将会自动记录参数并弹出报警屏幕,及时通过短信发送到相关部门、人员中,切实将问题发现处置在第一时间。三是巡查考核。针对监管人员和相关工作开展人员开发河道巡查APP软件,方便巡查人员掌握河道信息、认清治水管理现状、实时参与河道治理。实现巡查人员实时查阅、月评季考、动态分析、汇总排名、精准督办、约谈问责等功能,提升动态管理水平。

  三、多元保障促运维。一是以安全为基石。构建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智慧治水”平台于区政务云计算中心机房进行建设,保障项目场所安全;利用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备,依托网闸等物理隔离措施,保障项目网络安全;系统设计涵盖身份验证、权限管理,提供合理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保障应用软件安全。二是以人员为动力。由区五水共治办领导牵头,成立专门的项目领导小组,确保系统顺利开发应发;由区水利局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由项目承建方安排具有丰富经验的培训讲师进行日常操作培训,保证治水部门工作人员能够迅速掌握平台的使用。三是以资金为保障。由区五水共治办拨付专项资金,全力保障“智慧治水”平台项目顺利进行。该项目建设总投资为109万元,其中工程建设98万元,其他费用为11 万元(监理、咨询)。(鄞州区治水办)

  镇海区智能治水

  助力工业企业“污水零直排”

  近年来,镇海区紧紧围绕全域创建“污水零直排区”目标,巧用智慧治水手段,高效提升工业企业污水防治水平。截至目前,该区已完成工业企业雨污分流1186家,工业企业废水处理率达100%,减少受污染的初期雨水排放近2万吨。

  一是分类排水,破解雨污混排“大难题”。企业初期雨水通过自动检测装置检测后,分类排入雨水弃流控制系统:基本无污染的初期雨水,经过滤、沉沙处理后直接排入雨水管网或自然水体;受到污染的初期雨水,但企业不具备建设全收集池条件的,初期雨水通过分流井分流到弃流端。当收集量达到设定值后,智慧控制系统自动关闭弃流端进水阀门,直至48h内探测不到降雨。反复上述流程,初期雨水可通过有效处理后定量(流量计设定)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初期雨水受到污染,且企业有条件建设全收集池的,初期雨水通过分流井分流到弃流端,当收集池液位达到最高设定水位时,关闭进水阀门,开启抽排装置,弃流雨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直至到达最低水位,系统回到初始状态。反复上述流程,初期雨水通过有效处理后按设定程序(48小时)错时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二是自动监管,打造排污监控“千里眼”。2016年,该区启动建设重点企业雨水自动监管系统,对企业排水情况进行远程监控,一旦企业阀门开启有水流出,便自动启动水质采样系统和视频录像系统。如遇暴雨等特殊情况企业需应急排放雨水时,须先在监管平台上填报备案,方能进行雨水排放,实现“雨天不排水,排水即监管”。截至目前,全区已在27家以化工、酸性为主的企业安装完成了29个点位。建设企业排放废水智能监控系统,推进工业污水排放闭环管理和监督执法,实时监测企业废水化学需氧量、PH、流量、氮氧等污染源排放数据,目前76家企业88个点位安装了在线监控设备并联网;通过视频智能监控,实时监控污染源治理设施运转及排放情况,目前已在55家企业安装了222个摄像头,实现重点企业监管全覆盖。

  三是全域联合,构建信息管理“大平台”。开发环境监控中心“大平台”,目前全区共有172家企业、533个数据监控点位、373个视频监控点位纳入平台监管,对化工、电镀、酸洗、印染等重点行业、企业和各个重要地表水断面进行24小时全天候监控。同时平台与重点企业雨水排放口智慧监管系统、企业废水智慧监控系统、全域水体监控系统等进行实时链接,可24小时精准获得具体企业、具体排口的排水情况和水质变化情况。平台中的智慧化水质地图不仅可以实时反映、预警当前企业水质情况,更可以和不同时间节点的水质情况进行分析比对,为今后的水体质量预测和水体科学管理提供详实数据。(镇海区治水办)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1-2019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