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 詹丽华/文
一句“山里看海”,让仅有108户村民、名不见经传的浙江丽水长汀村,一夜之间成了“网红”。
记者在丽水云和蹲点报道的第一站就是长汀村,看一看这片三个月时间建起的沙滩,如何在三年时间里让长汀脱贫致富,倾听发生在那里的故事。
天气晴朗时的长汀沙滩。
天气晴朗时的长汀沙滩。
北京房东与长汀租客
这是记者第二次到长汀村,终于碰到了正站在自家民宿门廊上看雨的陆红波。
为什么说“终于”呢?因为第一次到长汀村就有村里人说起陆红波——一个北京人跑到长汀租房、开民宿,当地人觉得有意思,当“故事”一样讲给我们听。
陆红波
那次陆红波刚好回北京了,我们没遇到,这是第一次听他亲口讲述其中缘由,远不是一则“致富”故事那么简单。
2012年秋天,北京人陆红波第一次到长汀,乘着摆渡木船,远远看见河岸边几幢破落的土坯房,朋友王秀华的家就在其中。他们相识于北京,王秀华租了陆红波的商铺开了间小超市,一开始是房东与租户,时间长了就成了朋友。2008年,王秀华回到家乡长汀村生活,但两人之间的联系一直没断。
第一次到长汀,陆红波住了两天。他印象最深有两件事:一是王妈妈做的农家饭,家养的老母鸡,自家种的蔬菜,温暖妥帖;二是到的当天夜里,大雨,年久失修的土坯房没顶住,漏了,陆红波跟王家兄弟一起给王妈妈挪床,一夜辗转。早上起来,雨歇云散,屋外又是碧波微澜、飞鸟划空。
陆红波最初的想法很简单,他打算出钱帮王家修缮老屋,不能让王妈妈一下大雨就得挪床。
直到2015年前,陆红波看到的长汀村还是这个样子。资料图
8年后,房东、租客换了位
此后几年,陆红波经常来长汀,他喜欢这里的惬意山水。“我是看着长汀一天天发展起来的,从第一次来要乘摆渡船,到后来建起了大桥,修好了路,又造起来沙滩。”陆红波说,他看好长汀的发展,也愿意为之付出自己的努力,“我把长汀当作第二故乡。”
2016年初春,长汀村决定投建淡水沙滩。利用村里沿湖的鸭棚和荒废滩涂改建成一个1公里长、30米宽的沙滩,打出了“阳光沙滩、山里看海”的创意,村里的党员干部牵头,花三个月时间把创意落地成了现实。当年五一小长假就成了网红打卡热门景点。
改造后的长汀村。
2016年冬天,陆红波又一次来到王家。只是这一次,他不是来访友,而是来求租,他打算租王家老宅改建成民宿。2018年4月,民宿“肴水汀”开始营业,法人代表是王秀华的弟弟王和军。
说起来,开民宿反倒是陆红波与王家第一次产生分歧。王家兄弟以房屋租金形式入股,他们打算占股40%,等陆红波全部投资回本以后,再开始分红。陆红波不同意,他提出王家兄弟占股60%,从开业当年开始分红,早获利就能早点改善生活。如今民宿开业一年多了,据说,还没达成一致意见。
在山里讲“海”的故事
在陆红波看来,王家以前的日子过得太苦了,但当时的王秀华并不这么想,因为村里各家条件都差不多。
“2016年之前,长汀村贫困户有23户,实际数字可能还更多一些,村里人爱面子,苦也不愿意说。”长汀村村党总支书记蓝克明说,长汀村全村共108户,23户贫困,相当于五分之一以上是贫困人口。为了生活,全村80%的村民在外打工。王秀华只是其中之一。
改造前的长汀村。资料图
“山里看海”带动了长汀村的经济,最高兴的是当初推动淡水沙滩项目的党员干部们。钱国和是长汀村支部党员,他说穷的时候,“村里要写通知,连买张红纸的钱都没有”。所以,当村里决定要投建淡水沙滩,为村民谋一条出路的时候,他们的劲头特别足。
蓝克明和村委会主任徐宇军在外头跑,钱国和就负责现场。“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10点,天天都在工地上。”他说,不仅是村里人,连镇里领导也是一天一趟的跑,“有时候一天来三次,有时候吃完午饭休息的时候来,有时候下班了来看一眼,大家都太想把长汀搞好了。”
长汀村确实热闹起来了。
喜欢音乐的叶迪伟在长汀沙滩边开了家叫“非同岁月”的音乐民宿,经常请他一起玩音乐的朋友来长汀,打打鼓、弹弹琴,他希望长汀能吸引更多喜欢音乐的年轻人来玩。
叶迪伟在沙滩上办的音乐活动,教学生们学习非洲鼓。资料图
74岁的徐美富喜欢收集传统农具和传统乐器,收集了将近50年,于是在徐家老宅子办了间农耕博物馆,精心规划布置了展区,展示他收集的1000多件老物件,圆了自己的梦。不收钱,只要有人参观,他都亲自讲解,总是很乐呵。
每次介绍自己的收藏徐美富总是很开心。詹丽华 摄
徐美富的农耕博物馆。叶思意 摄
蓝克明说,长汀会更好的,因为他们正在规划新的蓝图,发展“大长汀”,“山里看海”融入“十里云河”风景线,是更美丽的明日画卷。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