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宁波一群大学生发明智能分类垃圾桶 灵感来源于自动售货机
稿源: 甬派客户端   2019-05-17 14:31:00报料热线:81850000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扰,自从实行了垃圾分类,手上的垃圾如何进行正确分类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如果垃圾桶能自己分类就好了”这可能是大部分人都会有的想法,宁波财经学院的一群大学生把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

  这个名为“绿蚁乐投”的智能分类垃圾箱外观上和普通路边的简易分类垃圾桶区别不大,但只有一个投递识别口,只需将垃圾投入识别口,垃圾桶就会自动开启扫描识别,将垃圾投放到所属的分类中。垃圾桶上还有流量检测系统,桶内垃圾投放量达到80%指示灯会就会显示红色,以避免用户过度投放。整个垃圾桶主要由内置太阳能蓄电池提供,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这款垃圾桶的目标定位精准,主要安放于行道两侧和社区。从前期在校内主干道和在杭州一家校区物业办公楼的试点投放情况来看,效果还不错,垃圾分类准确率达到了81%。

  余见烙是这款智能分类垃圾桶研发团队的负责人,就读于宁波财经学院金融工程专业,今年大三。“绿蚁乐投”智能分类垃圾桶的灵感就源自他的一次自动贩卖机的购物。“我当时就想贩卖机可以自动递送商品,为什么不能反着来,我们给垃圾桶送东西,让垃圾桶自动分类回收呢”。自此,研发一款智能回收垃圾桶的想法在余见烙的心里生根发芽。

  2017年,余见烙带智能分类垃圾桶的项目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名参加了校内的创新创业大赛,没想到获得了二等奖。这给了他很大的鼓舞,学校商业模式实验室的负责老师葛云峰看了余见烙项目后鼓励他组建团队,将产品研发落地。

  余见烙找到了就读于电气自动化专业杨克锟,两人一拍即合开始研发垃圾桶。没有团队,他们四处搜罗“大神”很快组起了一支12人的团队;没有资金,余见烙拿出了自己存了几年的压岁钱和兼职攒下的工资……

  很快,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团队面前——产品到底往哪个方向研发呢?“小黄狗,搭把手……国内已经有众多研发智能回收废品的公司和产品了“难道我们要继续做一样的东西吗?”余见烙又陷入了沉思。

  他和团队经过实地调研,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发现,目前中国市场没有研发专门针对街道垃圾的垃圾桶,大多垃圾回收的企业都是针对小区产生的垃圾种类做产品。余见烙果断选择转型,和其他企业错位发展,研发专门针对街道垃圾回收的智能垃圾桶。“现在的产品大多是针对资源回收,让人们把可回收利用的垃圾主动分类,扔进产品的不同投放口。而我们想做的产品是针对市场上的垃圾,对垃圾自动分类,在垃圾中找可回收的资源”。

  但是从理论到落地,团队还是走了很多弯路,花了整整五个月才做出了第一台样机。在余见烙的设想里,研发出来的产品要有一个强大的数据库,能够实现精准识别、自动分离、后台实时监控的功能。但由于选择了国内相对空白的领域,加之技术团队都是在校学生,没有足够的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产品的技术攻克成为项目推进的最大阻力。

  “生活小区产生的垃圾最主要的是厨余垃圾和包装盒等大快件垃圾,而街道上一般都是奶茶包装袋、面巾纸等小物件,垃圾种类不同,技术要求也不同”。最难的是产品的控制系统——单片机系统的设计。凭团队一己之力,埋头研究了两个月都没有任何进展,团队的士气跌落到谷底,几度想要放弃。“你们才大三,都做到这一步了,还不如再冲一下,万一成功了呢?”葛云峰老师一直挂心余见烙团队的项目,他知道团队没有多余的资金聘请更加专业的技术人员就帮他们联系了专家,依据专家给出的建议,团队重新设计单片机,更改数据库。2018年11月,团队终于做出了第一台样机,并在2019年2月,成功申请了一项新型使用专利。

  团队边研发边参加各类比赛,项目先后获得了国家级创新创业立项、浙江省“民生民意杯”第六届大学生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本科组三等奖、“建行杯”第四届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铜奖等国家级奖项2个,省级奖项3个,市级、校级奖项5个。通过参加比赛赛获取奖金,也成为了团队创业的资金来源之一。前不久,团队项目获教育部“创新创业联合基金”立项,与他们一起立项的几乎都是教师项目,他们是为数不多的学生项目之一。

  余见烙的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还好没有放弃,才让我的梦想触手可及。”

  如今,在该校的创业孵化园,余见烙已经拥有了一间宽敞的工作室,学校又为项目拨发了近2W元的研发资金,目前团队又研发了溯源垃圾袋作为项目的衍生品,还有几家风投看好他们的项目。

  关于未来,余见烙还有很多打算,换下整个校园甚至宁波市某个区的垃圾桶,甚至开一个垃圾处理厂,对垃圾进行无公害处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从0到1,是余见烙团队还在经历的过程,“我们还年轻,不希望未来能一眼看出穿,再往前闯闯,说不定另有一番天地在等着我们。” 记者蒋炜宁 沈莉萍 通讯员郑金悦 毛心妍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一群大学生发明智能分类垃圾桶 灵感来源于自动售货机

稿源: 甬派客户端 2019-05-17 14:31:00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扰,自从实行了垃圾分类,手上的垃圾如何进行正确分类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如果垃圾桶能自己分类就好了”这可能是大部分人都会有的想法,宁波财经学院的一群大学生把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

  这个名为“绿蚁乐投”的智能分类垃圾箱外观上和普通路边的简易分类垃圾桶区别不大,但只有一个投递识别口,只需将垃圾投入识别口,垃圾桶就会自动开启扫描识别,将垃圾投放到所属的分类中。垃圾桶上还有流量检测系统,桶内垃圾投放量达到80%指示灯会就会显示红色,以避免用户过度投放。整个垃圾桶主要由内置太阳能蓄电池提供,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这款垃圾桶的目标定位精准,主要安放于行道两侧和社区。从前期在校内主干道和在杭州一家校区物业办公楼的试点投放情况来看,效果还不错,垃圾分类准确率达到了81%。

  余见烙是这款智能分类垃圾桶研发团队的负责人,就读于宁波财经学院金融工程专业,今年大三。“绿蚁乐投”智能分类垃圾桶的灵感就源自他的一次自动贩卖机的购物。“我当时就想贩卖机可以自动递送商品,为什么不能反着来,我们给垃圾桶送东西,让垃圾桶自动分类回收呢”。自此,研发一款智能回收垃圾桶的想法在余见烙的心里生根发芽。

  2017年,余见烙带智能分类垃圾桶的项目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名参加了校内的创新创业大赛,没想到获得了二等奖。这给了他很大的鼓舞,学校商业模式实验室的负责老师葛云峰看了余见烙项目后鼓励他组建团队,将产品研发落地。

  余见烙找到了就读于电气自动化专业杨克锟,两人一拍即合开始研发垃圾桶。没有团队,他们四处搜罗“大神”很快组起了一支12人的团队;没有资金,余见烙拿出了自己存了几年的压岁钱和兼职攒下的工资……

  很快,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团队面前——产品到底往哪个方向研发呢?“小黄狗,搭把手……国内已经有众多研发智能回收废品的公司和产品了“难道我们要继续做一样的东西吗?”余见烙又陷入了沉思。

  他和团队经过实地调研,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发现,目前中国市场没有研发专门针对街道垃圾的垃圾桶,大多垃圾回收的企业都是针对小区产生的垃圾种类做产品。余见烙果断选择转型,和其他企业错位发展,研发专门针对街道垃圾回收的智能垃圾桶。“现在的产品大多是针对资源回收,让人们把可回收利用的垃圾主动分类,扔进产品的不同投放口。而我们想做的产品是针对市场上的垃圾,对垃圾自动分类,在垃圾中找可回收的资源”。

  但是从理论到落地,团队还是走了很多弯路,花了整整五个月才做出了第一台样机。在余见烙的设想里,研发出来的产品要有一个强大的数据库,能够实现精准识别、自动分离、后台实时监控的功能。但由于选择了国内相对空白的领域,加之技术团队都是在校学生,没有足够的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产品的技术攻克成为项目推进的最大阻力。

  “生活小区产生的垃圾最主要的是厨余垃圾和包装盒等大快件垃圾,而街道上一般都是奶茶包装袋、面巾纸等小物件,垃圾种类不同,技术要求也不同”。最难的是产品的控制系统——单片机系统的设计。凭团队一己之力,埋头研究了两个月都没有任何进展,团队的士气跌落到谷底,几度想要放弃。“你们才大三,都做到这一步了,还不如再冲一下,万一成功了呢?”葛云峰老师一直挂心余见烙团队的项目,他知道团队没有多余的资金聘请更加专业的技术人员就帮他们联系了专家,依据专家给出的建议,团队重新设计单片机,更改数据库。2018年11月,团队终于做出了第一台样机,并在2019年2月,成功申请了一项新型使用专利。

  团队边研发边参加各类比赛,项目先后获得了国家级创新创业立项、浙江省“民生民意杯”第六届大学生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本科组三等奖、“建行杯”第四届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铜奖等国家级奖项2个,省级奖项3个,市级、校级奖项5个。通过参加比赛赛获取奖金,也成为了团队创业的资金来源之一。前不久,团队项目获教育部“创新创业联合基金”立项,与他们一起立项的几乎都是教师项目,他们是为数不多的学生项目之一。

  余见烙的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还好没有放弃,才让我的梦想触手可及。”

  如今,在该校的创业孵化园,余见烙已经拥有了一间宽敞的工作室,学校又为项目拨发了近2W元的研发资金,目前团队又研发了溯源垃圾袋作为项目的衍生品,还有几家风投看好他们的项目。

  关于未来,余见烙还有很多打算,换下整个校园甚至宁波市某个区的垃圾桶,甚至开一个垃圾处理厂,对垃圾进行无公害处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从0到1,是余见烙团队还在经历的过程,“我们还年轻,不希望未来能一眼看出穿,再往前闯闯,说不定另有一番天地在等着我们。” 记者蒋炜宁 沈莉萍 通讯员郑金悦 毛心妍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