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鄞州何以成为全国“双创”尖子生?
稿源: 宁波日报   2019-06-13 09:20:25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拉高标杆扬长补短 六争攻坚三年攀高

  东部新城全景

  美康生物工作人员正在研发

  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宁波分院

  南部商务区

  2018年

  -鄞州区首批创新型初创企业备案总量达182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总量达370家,均居全市首位

  -鄞州区共遴选174家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290家

  -鄞州区共引进、培育海外工程师149人

  聚焦全主体、构建全生态、打通全链条,鄞州区聚力打造“热带雨林式”双创生态系统,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孵化平台,大小错落、快速成长,走出了创新创业的特色路径。

  今年五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2018年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鄞州区由于在推动“双创”政策落地、扶持“双创”支撑平台、构建“双创”发展生态、打造“双创”升级版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尝试,入选成效明显区域“双创”示范基地。

  鄞州将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作为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健全工作机制,培育创新主体,深化平台建设,优化“双创”人才生态环境,全力提升基层创业服务水平。浩浩荡荡的“双创”潮流中,鄞州勇立潮头,激流勇进。

  如今,创新、创业的热潮正在这片土地上掀起。2018年,鄞州区首批创新型初创企业备案总量达182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总量达370家,均居全市首位。它们正如在热带雨林中蓬勃生长的树木一般,扎根在鄞州这片充满朝气而又人才辈出的土地上。

  人才筑基托起290家高新企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中,“众”才是根本。唯有人才,才是创新发展的根基;唯有人才集聚成“众”,才能成为区域发展的原动力和驱动力。

  随着鄞州“双创”工作的稳步推进,解决人才的需求问题迫在眉睫。“一方面,原有企业急需‘新生代’的‘新思想’带动企业转型升级,继续做精做优;另一方面,新兴企业也急需大量‘新鲜血液’来发展自身,开拓市场。”鄞州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

  2018年,为解决人才政策碎片化问题,鄞州区制定出台了“人才新政22条”。作为鄞州史上出台的首个总规性、综合性的人才政策,人才新政的出现使鄞州各项人才引育、平台建设、激励保障等政策力度都步入了全省最优行列。

  同时,为了吸引海外人才,鄞州区出台“创业鄞州·精英引领”计划,大力引进海内外人才项目。在去年举办的国际化人才甄选洽谈会上,300余个高薪岗位(最高年薪100万元)的提供,吸引了近500名海归留学生、在甬外籍人才前来求职,创造了宁波市单场招聘会外籍人员应聘数量的新纪录。

  “得益于鄞州区招才引智的各项政策,2018年,鄞州区共引进、培育海外工程师149人,共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9130人,就业率达到97.8%。新增大学生创业人数达到了703人,帮扶青年大学生创业企业数2658家。”相关负责人介绍。

  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鄞州区创业团队的“领头羊”,据公司董事长黄勇开介绍,公司项目组5名核心成员均拥有海外知名高校的博士学位,曾在世界上最先进的生物催化研究专业公司工作多年,已申报发明专利14项。

  “我们之所以选择鄞州作为创业根据地,除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归根究底,还是因为鄞州人才创业环境独好!”黄勇开说,“从人员补充到资金募集,从建设生产到市场开拓,能想到的服务,在鄞州都能找得到;别处也能做到的,鄞州做得更好!”

  和酶赛生物一样,受惠于人才政策,做大规模、做出成绩的成长型科技企业不在少数,而老牌制造业企业也在“新鲜血液”的滋润下,焕发出了“第二春”。

  2018年,鄞州区共遴选174家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290家,数量稳居全市第一;博德高科、得利时泵业分别获得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培育企业;奥克斯、利时、博威3家企业列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

  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好企业如虎添翼。如今,在鄞州大地上,这一理想中的场景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全程孵化汇聚城南智创大走廊

  2011年5月,当姚宝富选择将自己一手创立的浙江天派科技有限公司入驻鄞州区大学生(青年)创业园时,他一定想不到,在这里能够结识后来合作近8年的伙伴公司,公司的年销售额能达到1700多万元。

  作为从众创空间中“破壳”,在孵化机构中成熟的典型代表,姚宝富对于鄞州“科技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的全过程孵化体系显然最有发言权。

  “目前,我们公司一共有15名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包括1名博士、3名硕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经获得知识产权证书16项。如果没有大学生创业园的帮助,我们可能走不到这一步。”回忆起入驻园区期间,大学生创业园给予的帮助,姚宝富感激万分。“每当宁波市出台了最新的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园总会在第一时间告诉我们。当我们发展遇到瓶颈时,他们会实地调研,并邀请专家为我们答疑解惑,并结成一对一的帮扶计划。”

  鄞州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深知‘万事开头难’,也深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初次创业者顺利度过‘破壳’阶段,让好的创意在萌芽阶段受到悉心的照料,同时,也为研发初有成效的项目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和优厚的条件,让好的创意能够真正走出实验室,投入到产业链中去。”

  近两年,鄞州区积极引育高端科创平台,全力支持大学生创业,各类双创平台蓬勃发展的同时,部分平台以品牌和生态孵化的形式将孵化推向了纵深,最终构建出三个层次的“双创”培育体系:

  其一是以鄞州工业园区、鄞州经济开发区、投资创业中心、宁波中车产业基地为代表的,物理空间较为广阔的产业园区;其二是以中物院宁波科技园、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宁波分院为代表的高端科创平台;其三就是以鄞州区大学生(青年)创业园为代表的众创空间与国家孵化器。

  “目前,鄞州区的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已经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多项指标在宁波市遥遥领先。”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鄞州区共拥有国家级备案的众创空间7家,国家级备案的孵化器3家,几乎占据整个宁波市数据的三分之一。

  如何整合开发利用各大平台,实现“1+1>2”的效果?鄞州区的答案是280平方公里的“宁波城南智创大走廊”。作为鄞州区“六大新空间”的重要板块,“宁波城南智创大走廊”有着“一带两中心三谷四园”的空间布局,是一个全区性的人才平台战略规划,也是一个横跨东部新城、南部新城,串联诸多国家级众创空间、专业化园区、知名高等院校的大平台,未来将融入“甬江科创大走廊”建设中,推动各类智创平台聚合裂变,促进产研、产学、产融等有机融合,实现创新带、人才带、产业带无缝衔接,构建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强能级的区域创新体系。

  鄞州效率点燃“双创”激情

  作为一名“90”后大学生创业者,摆在毛翔宇“丰满”理想前的,是“骨感”的现实。主修室内设计的他,在毕业后创办了宁波甬庆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决心将爱好与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然而,创业初期店面的昂贵租金、注册登记烦琐手续、入不敷出的资金短缺却着实令他头疼。

  “刚迈出校门时,创业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但短暂的新鲜感就被浓浓的陌生感取代了。趴在办事柜台上,密密麻麻的表格和各种专业的词汇很快让我傻了眼。”毛翔宇说,“多亏了街道公共事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在他们的指导下,我直接通过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进行了工商注册,还享受了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者社保补贴等等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

  优化企业登记流程,实施企业设立“一窗受理”,实现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设置网上审批专窗……部门协同推进创业服务基层化,鄞州区用“政府效率”点燃创业者“双创”的激情。据了解,仅2018年,就有超1000户企业在互联网上走完了登记的全流程。

  近年来,鄞州区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了营商环境。“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之间的障碍被打通了,创新创业的干劲才能真正向成果转化。”鄞州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带动就业岗位补贴、创业社保补贴、创业培训报名等多项创业服务业务均可在镇(街道)公共服务中心直接办理,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产业链全线打通。

  “如果创业团队的成果可以被我们认可,我们将直接为其打通信贷渠道,确保初创企业资金链顺畅。”鄞州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华瓷通信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宁波华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移动通信网络设备射频模块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成立于2013年4月,目睹了从3G到4G,最终向5G飞跃的全过程。目前,该公司已基本完成5G滤波器的研发工作,现已进入小批量试制阶段,预计今年的销售能达1亿元。

  “企业成立之初,经由鄞州区科技局渠道推荐,我行就与该企业建立了信贷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了250万元的科技贷支持。”鄞州区科技金融合作银行杭州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科技局与银行所给予的帮助也就越大。

  “2014年,当企业的产品开始批量生产销售时,科技贷款金额随之增加至400万元。2016年,企业成功进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供应商序列,我行科技贷授信金额增加至500万元,目前,该公司已逐步成为华为的核心供应商之一,我行给予了企业1500万元的授信额度,支持企业发展。”

  创新平台激发“赛道”加速度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赛道”上领先起跑、持续加速,鄞州的底气从何而来?科技创新平台来告诉你答案。

  作为集聚创新要素、培育创新主体、提升服务能力的“主阵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实施的“主战场”,可以说,科技创新平台的规模和质量,是衡量“双创”硬实力的重要标签。

  截至2018年底,鄞州区拥有各类在册双创平台43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7家、国家级孵化器3家,分别占全市的30.4%与30%,皆为全市第一;拥有市级以上双创平台20个,占全市总量的17%,居各县市区前列;累计拥有双创总面积45万平方米,市级以上平台面积占全市总量的28%,在全市领先。

  除此之外,鄞州科创平台新颖的运营管理模式也是“双创”蓬勃发展的驱动力。鄞州始终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科创平台建设模式,鼓励平台结合自身资源背景和场地空间条件,加快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汇聚 创业里”就是最好的例子。借助互联网思维,园区内的小微企业抱团成长,打造了“迷你版”的上下游产业链条,组建产业联盟,共同拓展市场。目前信息服务联盟、电子商务联盟、创意设计联盟等联盟小组已经初步形成,其中,创意设计联盟小组甚至通过合作分包的形式,接连拿下了吉利汽车、新秀丽箱包等知名品牌的合同。

  健全的政策扶持体系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鄞州出台了全国首个完整的“科技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的全链条孵化政策体系,并为此专门设立了科技双创专项资金,在明确了企业选育标准的同时,还建立了清晰的创业退出机制,将“创新创业”打造成适应科技企业成长生命周期的完整生态系统。

  政务服务打造营商最优区

  如果说科创平台是“双创”的“硬需求”,那么,政务服务则是打造人才高地的“软实力”——一方水土养一方树木,而唯有良木才能招来良禽栖居,最终构建成“热带雨林式”的双创新生态。

  为此,鄞州区做了什么?记者了解到,目前,鄞州区以五大任务为抓手,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了一片丰饶优沃的土壤。

  一是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全区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据介绍,自措施实施以来,鄞州区备案工业项目“最多100天”实现率已达100%。目前,鄞州正全力推广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应用,以及全面应用事项筛选反馈、项目属性标记等功能。

  二是推行政务服务“最多问一次”改革。记者了解到,目前,“81812345”政务热线,一个号码即可受理27项政策咨询、365项民生求助、100%全覆盖问政投诉事项,24小时全天候无缝隙接听,实现政务服务“不下班”。

  三是不断完善财税扶持政策。每年制定出台的《鄞州区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意见》,作为全区经济政策的“一号文件”,统领全区招商引资、智能制造、服务经济、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等各领域发展。仅过去一年,累计拨付给企业的各类扶持资金就有13.93亿元。

  四是稳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目前,在全省率先开展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信息核查在行政审批中嵌入式应用试点,获得了省市领导肯定和批示。未来,鄞州区将健全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全区13个部门在18个领域开展信用红黑名单管理,并进一步在省内推广。

  五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目前,鄞州区已累计培育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9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29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41家,三项总量皆为全市第一。特别在2017年,鄞州区被中国专利保护协会评为年度中国知识产权领域最具影响力县域第一名。

  金融支撑助更多“凤凰”翱翔

  企业初创,融资先行。金融服务作为“双创”战略的“主引擎”,将是鄞州“双创”工作领跑全市、自我超越的重要抓手。

  “今年下半年,我们将鼓励科技银行不断创新担保方式,提高信用类贷款的比重。同时持续推进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创新试点工作,推进信贷资源向小微企业倾斜,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门槛。”鄞州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鄞州区凭借完善的创业投资引导机制、成熟的金融支持方式以及独创的创业融资模式,在金融和投融资环境打造方面,成效卓著、成绩斐然。

  在完善创业投资引导机制方面,鄞州区出台了《鄞州区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实施意见》(鄞政办发〔2016〕3号),成立了政府产业引导基金。记者了解到,该引导资金首期规模5亿元,以后每年财政投入3亿元,投资项目主要为天使投资母基金、量化投资母基金、中车产业基金等。去年,政府引导基金出资1亿元,成立了总规模115亿元的五矿元鼎股权投资基金。目前鄞州区政府引导基金共出资7个子基金,认缴出资总额高达12.62亿元。

  在创新金融支持方式上,鄞州区多管齐下,遍地开花。鄞州区引进设立的四家科技银行,建立了3000万元政府出资的“风险池基金”,贷款余额达到2.91亿元;与人保财险合作推进的“科技保险”,为区内9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近10.8亿元的风险保障;稳步开展的高新技术企业关键研发人员意外伤害保险和发明专利执行及侵权保险统保工作,分别让75名研发人员和1468件发明专利受益;成立注册资金1亿元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对重点智能制造装备项目实施最低价供地政策。

  为了优化企业融资渠道,鄞州区积极探索创业融资新模式。为鼓励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鄞州区出台了《关于实施“凤凰行动”鄞州计划加快推进企业参与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意见》。为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鄞州区对每家采用直接融资方式的企业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奖励。

  “近年来,鄞州陆续出台了四轮奖励政策,自2009年以来累计兑现奖励资金5.1亿元。”鄞州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与此同时,企业的融资渠道和结构也得到了优化。”记者了解到,得益于相关奖励政策,目前,鄞州区全区境内外上市公司共19家,其中科技型企业占到13家,去年新增直接融资规模370.85亿元,同比增长176%,两项指标均居全市首位。

  记者包凌雁 见习记者张凯凯 通讯员徐沉黄勃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鄞州何以成为全国“双创”尖子生?

稿源: 宁波日报 2019-06-13 09:20:25

  东部新城全景

  美康生物工作人员正在研发

  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宁波分院

  南部商务区

  2018年

  -鄞州区首批创新型初创企业备案总量达182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总量达370家,均居全市首位

  -鄞州区共遴选174家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290家

  -鄞州区共引进、培育海外工程师149人

  聚焦全主体、构建全生态、打通全链条,鄞州区聚力打造“热带雨林式”双创生态系统,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孵化平台,大小错落、快速成长,走出了创新创业的特色路径。

  今年五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2018年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鄞州区由于在推动“双创”政策落地、扶持“双创”支撑平台、构建“双创”发展生态、打造“双创”升级版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尝试,入选成效明显区域“双创”示范基地。

  鄞州将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作为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健全工作机制,培育创新主体,深化平台建设,优化“双创”人才生态环境,全力提升基层创业服务水平。浩浩荡荡的“双创”潮流中,鄞州勇立潮头,激流勇进。

  如今,创新、创业的热潮正在这片土地上掀起。2018年,鄞州区首批创新型初创企业备案总量达182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总量达370家,均居全市首位。它们正如在热带雨林中蓬勃生长的树木一般,扎根在鄞州这片充满朝气而又人才辈出的土地上。

  人才筑基托起290家高新企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中,“众”才是根本。唯有人才,才是创新发展的根基;唯有人才集聚成“众”,才能成为区域发展的原动力和驱动力。

  随着鄞州“双创”工作的稳步推进,解决人才的需求问题迫在眉睫。“一方面,原有企业急需‘新生代’的‘新思想’带动企业转型升级,继续做精做优;另一方面,新兴企业也急需大量‘新鲜血液’来发展自身,开拓市场。”鄞州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

  2018年,为解决人才政策碎片化问题,鄞州区制定出台了“人才新政22条”。作为鄞州史上出台的首个总规性、综合性的人才政策,人才新政的出现使鄞州各项人才引育、平台建设、激励保障等政策力度都步入了全省最优行列。

  同时,为了吸引海外人才,鄞州区出台“创业鄞州·精英引领”计划,大力引进海内外人才项目。在去年举办的国际化人才甄选洽谈会上,300余个高薪岗位(最高年薪100万元)的提供,吸引了近500名海归留学生、在甬外籍人才前来求职,创造了宁波市单场招聘会外籍人员应聘数量的新纪录。

  “得益于鄞州区招才引智的各项政策,2018年,鄞州区共引进、培育海外工程师149人,共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9130人,就业率达到97.8%。新增大学生创业人数达到了703人,帮扶青年大学生创业企业数2658家。”相关负责人介绍。

  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鄞州区创业团队的“领头羊”,据公司董事长黄勇开介绍,公司项目组5名核心成员均拥有海外知名高校的博士学位,曾在世界上最先进的生物催化研究专业公司工作多年,已申报发明专利14项。

  “我们之所以选择鄞州作为创业根据地,除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归根究底,还是因为鄞州人才创业环境独好!”黄勇开说,“从人员补充到资金募集,从建设生产到市场开拓,能想到的服务,在鄞州都能找得到;别处也能做到的,鄞州做得更好!”

  和酶赛生物一样,受惠于人才政策,做大规模、做出成绩的成长型科技企业不在少数,而老牌制造业企业也在“新鲜血液”的滋润下,焕发出了“第二春”。

  2018年,鄞州区共遴选174家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290家,数量稳居全市第一;博德高科、得利时泵业分别获得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培育企业;奥克斯、利时、博威3家企业列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

  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好企业如虎添翼。如今,在鄞州大地上,这一理想中的场景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全程孵化汇聚城南智创大走廊

  2011年5月,当姚宝富选择将自己一手创立的浙江天派科技有限公司入驻鄞州区大学生(青年)创业园时,他一定想不到,在这里能够结识后来合作近8年的伙伴公司,公司的年销售额能达到1700多万元。

  作为从众创空间中“破壳”,在孵化机构中成熟的典型代表,姚宝富对于鄞州“科技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的全过程孵化体系显然最有发言权。

  “目前,我们公司一共有15名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包括1名博士、3名硕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经获得知识产权证书16项。如果没有大学生创业园的帮助,我们可能走不到这一步。”回忆起入驻园区期间,大学生创业园给予的帮助,姚宝富感激万分。“每当宁波市出台了最新的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园总会在第一时间告诉我们。当我们发展遇到瓶颈时,他们会实地调研,并邀请专家为我们答疑解惑,并结成一对一的帮扶计划。”

  鄞州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深知‘万事开头难’,也深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初次创业者顺利度过‘破壳’阶段,让好的创意在萌芽阶段受到悉心的照料,同时,也为研发初有成效的项目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和优厚的条件,让好的创意能够真正走出实验室,投入到产业链中去。”

  近两年,鄞州区积极引育高端科创平台,全力支持大学生创业,各类双创平台蓬勃发展的同时,部分平台以品牌和生态孵化的形式将孵化推向了纵深,最终构建出三个层次的“双创”培育体系:

  其一是以鄞州工业园区、鄞州经济开发区、投资创业中心、宁波中车产业基地为代表的,物理空间较为广阔的产业园区;其二是以中物院宁波科技园、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宁波分院为代表的高端科创平台;其三就是以鄞州区大学生(青年)创业园为代表的众创空间与国家孵化器。

  “目前,鄞州区的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已经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多项指标在宁波市遥遥领先。”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鄞州区共拥有国家级备案的众创空间7家,国家级备案的孵化器3家,几乎占据整个宁波市数据的三分之一。

  如何整合开发利用各大平台,实现“1+1>2”的效果?鄞州区的答案是280平方公里的“宁波城南智创大走廊”。作为鄞州区“六大新空间”的重要板块,“宁波城南智创大走廊”有着“一带两中心三谷四园”的空间布局,是一个全区性的人才平台战略规划,也是一个横跨东部新城、南部新城,串联诸多国家级众创空间、专业化园区、知名高等院校的大平台,未来将融入“甬江科创大走廊”建设中,推动各类智创平台聚合裂变,促进产研、产学、产融等有机融合,实现创新带、人才带、产业带无缝衔接,构建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强能级的区域创新体系。

  鄞州效率点燃“双创”激情

  作为一名“90”后大学生创业者,摆在毛翔宇“丰满”理想前的,是“骨感”的现实。主修室内设计的他,在毕业后创办了宁波甬庆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决心将爱好与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然而,创业初期店面的昂贵租金、注册登记烦琐手续、入不敷出的资金短缺却着实令他头疼。

  “刚迈出校门时,创业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但短暂的新鲜感就被浓浓的陌生感取代了。趴在办事柜台上,密密麻麻的表格和各种专业的词汇很快让我傻了眼。”毛翔宇说,“多亏了街道公共事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在他们的指导下,我直接通过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进行了工商注册,还享受了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者社保补贴等等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

  优化企业登记流程,实施企业设立“一窗受理”,实现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设置网上审批专窗……部门协同推进创业服务基层化,鄞州区用“政府效率”点燃创业者“双创”的激情。据了解,仅2018年,就有超1000户企业在互联网上走完了登记的全流程。

  近年来,鄞州区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了营商环境。“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之间的障碍被打通了,创新创业的干劲才能真正向成果转化。”鄞州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带动就业岗位补贴、创业社保补贴、创业培训报名等多项创业服务业务均可在镇(街道)公共服务中心直接办理,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产业链全线打通。

  “如果创业团队的成果可以被我们认可,我们将直接为其打通信贷渠道,确保初创企业资金链顺畅。”鄞州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华瓷通信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宁波华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移动通信网络设备射频模块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成立于2013年4月,目睹了从3G到4G,最终向5G飞跃的全过程。目前,该公司已基本完成5G滤波器的研发工作,现已进入小批量试制阶段,预计今年的销售能达1亿元。

  “企业成立之初,经由鄞州区科技局渠道推荐,我行就与该企业建立了信贷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了250万元的科技贷支持。”鄞州区科技金融合作银行杭州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科技局与银行所给予的帮助也就越大。

  “2014年,当企业的产品开始批量生产销售时,科技贷款金额随之增加至400万元。2016年,企业成功进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供应商序列,我行科技贷授信金额增加至500万元,目前,该公司已逐步成为华为的核心供应商之一,我行给予了企业1500万元的授信额度,支持企业发展。”

  创新平台激发“赛道”加速度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赛道”上领先起跑、持续加速,鄞州的底气从何而来?科技创新平台来告诉你答案。

  作为集聚创新要素、培育创新主体、提升服务能力的“主阵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实施的“主战场”,可以说,科技创新平台的规模和质量,是衡量“双创”硬实力的重要标签。

  截至2018年底,鄞州区拥有各类在册双创平台43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7家、国家级孵化器3家,分别占全市的30.4%与30%,皆为全市第一;拥有市级以上双创平台20个,占全市总量的17%,居各县市区前列;累计拥有双创总面积45万平方米,市级以上平台面积占全市总量的28%,在全市领先。

  除此之外,鄞州科创平台新颖的运营管理模式也是“双创”蓬勃发展的驱动力。鄞州始终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科创平台建设模式,鼓励平台结合自身资源背景和场地空间条件,加快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汇聚 创业里”就是最好的例子。借助互联网思维,园区内的小微企业抱团成长,打造了“迷你版”的上下游产业链条,组建产业联盟,共同拓展市场。目前信息服务联盟、电子商务联盟、创意设计联盟等联盟小组已经初步形成,其中,创意设计联盟小组甚至通过合作分包的形式,接连拿下了吉利汽车、新秀丽箱包等知名品牌的合同。

  健全的政策扶持体系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鄞州出台了全国首个完整的“科技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的全链条孵化政策体系,并为此专门设立了科技双创专项资金,在明确了企业选育标准的同时,还建立了清晰的创业退出机制,将“创新创业”打造成适应科技企业成长生命周期的完整生态系统。

  政务服务打造营商最优区

  如果说科创平台是“双创”的“硬需求”,那么,政务服务则是打造人才高地的“软实力”——一方水土养一方树木,而唯有良木才能招来良禽栖居,最终构建成“热带雨林式”的双创新生态。

  为此,鄞州区做了什么?记者了解到,目前,鄞州区以五大任务为抓手,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了一片丰饶优沃的土壤。

  一是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全区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据介绍,自措施实施以来,鄞州区备案工业项目“最多100天”实现率已达100%。目前,鄞州正全力推广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应用,以及全面应用事项筛选反馈、项目属性标记等功能。

  二是推行政务服务“最多问一次”改革。记者了解到,目前,“81812345”政务热线,一个号码即可受理27项政策咨询、365项民生求助、100%全覆盖问政投诉事项,24小时全天候无缝隙接听,实现政务服务“不下班”。

  三是不断完善财税扶持政策。每年制定出台的《鄞州区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意见》,作为全区经济政策的“一号文件”,统领全区招商引资、智能制造、服务经济、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等各领域发展。仅过去一年,累计拨付给企业的各类扶持资金就有13.93亿元。

  四是稳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目前,在全省率先开展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信息核查在行政审批中嵌入式应用试点,获得了省市领导肯定和批示。未来,鄞州区将健全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全区13个部门在18个领域开展信用红黑名单管理,并进一步在省内推广。

  五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目前,鄞州区已累计培育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9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29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41家,三项总量皆为全市第一。特别在2017年,鄞州区被中国专利保护协会评为年度中国知识产权领域最具影响力县域第一名。

  金融支撑助更多“凤凰”翱翔

  企业初创,融资先行。金融服务作为“双创”战略的“主引擎”,将是鄞州“双创”工作领跑全市、自我超越的重要抓手。

  “今年下半年,我们将鼓励科技银行不断创新担保方式,提高信用类贷款的比重。同时持续推进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创新试点工作,推进信贷资源向小微企业倾斜,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门槛。”鄞州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鄞州区凭借完善的创业投资引导机制、成熟的金融支持方式以及独创的创业融资模式,在金融和投融资环境打造方面,成效卓著、成绩斐然。

  在完善创业投资引导机制方面,鄞州区出台了《鄞州区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实施意见》(鄞政办发〔2016〕3号),成立了政府产业引导基金。记者了解到,该引导资金首期规模5亿元,以后每年财政投入3亿元,投资项目主要为天使投资母基金、量化投资母基金、中车产业基金等。去年,政府引导基金出资1亿元,成立了总规模115亿元的五矿元鼎股权投资基金。目前鄞州区政府引导基金共出资7个子基金,认缴出资总额高达12.62亿元。

  在创新金融支持方式上,鄞州区多管齐下,遍地开花。鄞州区引进设立的四家科技银行,建立了3000万元政府出资的“风险池基金”,贷款余额达到2.91亿元;与人保财险合作推进的“科技保险”,为区内9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近10.8亿元的风险保障;稳步开展的高新技术企业关键研发人员意外伤害保险和发明专利执行及侵权保险统保工作,分别让75名研发人员和1468件发明专利受益;成立注册资金1亿元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对重点智能制造装备项目实施最低价供地政策。

  为了优化企业融资渠道,鄞州区积极探索创业融资新模式。为鼓励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鄞州区出台了《关于实施“凤凰行动”鄞州计划加快推进企业参与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意见》。为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鄞州区对每家采用直接融资方式的企业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奖励。

  “近年来,鄞州陆续出台了四轮奖励政策,自2009年以来累计兑现奖励资金5.1亿元。”鄞州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与此同时,企业的融资渠道和结构也得到了优化。”记者了解到,得益于相关奖励政策,目前,鄞州区全区境内外上市公司共19家,其中科技型企业占到13家,去年新增直接融资规模370.85亿元,同比增长176%,两项指标均居全市首位。

  记者包凌雁 见习记者张凯凯 通讯员徐沉黄勃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