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上观新闻】从长三角到中东欧,宁波人怎么做生意?
稿源: 上观新闻   2019-06-10 15:42:06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博会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10号馆二楼的咖啡厅,张荣熟练地点了一杯卡布奇诺,与在座的人一一问候后才落座,动作里透出些许疲惫。这两天,张荣格外忙碌。日前,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宁波举行。一方面,作为参展商的他忙于场馆的布置和接洽,另一方面,人头熟络的他还是中国国际商会宁波商会的副会长,常常充当各地商会和企业间的联络人,沟通对接相关的项目。

  对于中东欧贸易,张荣并不陌生。2015年,经过与波兰方面的一系列接触,张荣与妻子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开了全国首家专业中东欧商品国际馆,主营波兰的牛奶、巧克力、饼干等食品。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夫妻店”已小有名气,“从最开始一年进口两个集装箱的货物,到现在平均每月进口3个集装箱”。规模大了,业务范围也拓展,从单一的食品贸易拓展到了琥珀和化妆品等领域,并以波兰为原点,将进口范围扩展到罗马尼亚等其他中东欧国家。

  在宁波,“中东欧博览会”从2015年起连续举办了四届,今年是升格为“国家级”后的首届博览会。“这几年展会发展很快,知名度不断上升,吸引了更多的采购商前来,这也是我们企业最关注的。”张荣说。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参会的国内采购商共有3079家,较去年同期增长157%。相比往年,今年的博览会更强调“精准”,展会设置综合对接会、专业对接会两种类型共11个场次,其中综合对接会5场(包含中东欧特色产品近十种品类),专业对接会6场(包含主宾国、旅游、科技、酒类、跨境电商和物流等),旨在方便客商进行“一对一”对接和展示。

  做生意多年,遇到的困难不少。张荣还记得,2016年夏天,他们从波兰进口了两个集装箱的牛奶,但因报价和相关手续的问题,两个多星期的时间一直没能清关。这可急坏了张荣,牛奶在高温下很容易变质,在码头放上一两个星期就卖不出去了。好在,后来产品顺利通关,而且销量不错。令张荣感到高兴的是,这几年,浙江省深化“最多跑一次”营商环境改革,商品的通关手续和速度持续优化。宁波建起了跨境电商综试区,一些不在传统贸易准入名单的“新玩意”,可以跨境着陆保税仓。宁波还有针对中东欧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检验检疫试验区,通关放行更高效,不必担心商品耽搁过期。

  波兰人尤德良是波兰投资贸易局中国区首席代表,已连续4年来宁波参展,他直言展会“越来越专业”,让越来越多的两国企业有机会携手合作,贸易领域越来越宽。2014年,刚担任首席代表不久的尤德良第一次组织30多家波兰企业,来宁波参展,想借此为波兰打开“中国窗口”,正好碰上想要开拓中东欧外贸市场的张荣,一拍即合。尤德良觉得,现在是波兰“牵手”中国的最佳时机。波兰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去年从宁波到波兰的进出口额为143528万美元,同比增长23.1%,占宁波对中东欧16个国家进出口额的38.8%,排名第一。其中出口额135234万美元,同比增长24.6%。

  以波兰等中东欧国家贸易和投资为抓手,浙江正沿着“一带一路”建设,加速“走出去”。6月8日举行浙江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会上,浙江省海港集团、杭州锦江集团以及杭州市西湖区投资促进局等企业和政府机构与卢森堡、新加坡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完成了共计20个项目的签约,总投资超过143亿美元。此外,被列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重要成果的迪拜站建设迈出坚实的第一步,该项目主要建设兼具物流、商贸、展销、轻加工等服务功能的立体化开放性综合体,打造“中国制造”在“全球销”的集散地,建立“中国商品”在“全球展”的主门户,带动中国与阿联酋及中东、东非、中亚地区等周边国家(地区)的双向贸易和投资增长。6月9日,迪拜站建设主体浙江省海港集团牵手小商品城、轻纺城、圆通速递、华章科技、执御信息等6家单位,共同签约成立国内平台公司,负责推进今后迪拜站的建设。

  此外,为推动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浙江还发布了以“品字标”为形象标识的“浙江制造”区域公共品牌。力图通过制定实施“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浙江制造”标准体系,并组织国内外知名认证机构开展对标认证,打造优价、信誉过硬、社会公认的“浙江制造”高端区域公共品牌形象。

  不仅要“走出去”,在引进外资方面,浙江省同样在发力。浙江省商务厅厅长盛秋平认为,吸引外资,浙江的优势在于数量众多的民营企业和高度发达的地区市场。盛秋平表示:“浙江拥有全球最大港口宁波—舟山港,拥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义乌小商品城以及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这些都为浙江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从1980年浙江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西湖藤器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起,到2018年,浙江累计设立外资企业64609家,实际引进外资2128亿美元。大规模的外商投资不仅带来浙江发展急需的资金和技术,而且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促进了浙江的体制改革和市场变迁。不仅是浙江,长三角地区的外资投资一直以来都十分活跃。相关报告显示,自2008年以来,长三角城市群是外商资本在中国内地的主要集聚地,占到全国1/3以上。

  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应对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这一直是“一带一路”的魅力所在。宁波以中东欧合作为支点,借助“中东欧博览会”这一国家级新名片发力,这也为长三角其他城市深化开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上观新闻】从长三角到中东欧,宁波人怎么做生意?

稿源: 上观新闻 2019-06-10 15:42:06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10号馆二楼的咖啡厅,张荣熟练地点了一杯卡布奇诺,与在座的人一一问候后才落座,动作里透出些许疲惫。这两天,张荣格外忙碌。日前,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宁波举行。一方面,作为参展商的他忙于场馆的布置和接洽,另一方面,人头熟络的他还是中国国际商会宁波商会的副会长,常常充当各地商会和企业间的联络人,沟通对接相关的项目。

  对于中东欧贸易,张荣并不陌生。2015年,经过与波兰方面的一系列接触,张荣与妻子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开了全国首家专业中东欧商品国际馆,主营波兰的牛奶、巧克力、饼干等食品。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夫妻店”已小有名气,“从最开始一年进口两个集装箱的货物,到现在平均每月进口3个集装箱”。规模大了,业务范围也拓展,从单一的食品贸易拓展到了琥珀和化妆品等领域,并以波兰为原点,将进口范围扩展到罗马尼亚等其他中东欧国家。

  在宁波,“中东欧博览会”从2015年起连续举办了四届,今年是升格为“国家级”后的首届博览会。“这几年展会发展很快,知名度不断上升,吸引了更多的采购商前来,这也是我们企业最关注的。”张荣说。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参会的国内采购商共有3079家,较去年同期增长157%。相比往年,今年的博览会更强调“精准”,展会设置综合对接会、专业对接会两种类型共11个场次,其中综合对接会5场(包含中东欧特色产品近十种品类),专业对接会6场(包含主宾国、旅游、科技、酒类、跨境电商和物流等),旨在方便客商进行“一对一”对接和展示。

  做生意多年,遇到的困难不少。张荣还记得,2016年夏天,他们从波兰进口了两个集装箱的牛奶,但因报价和相关手续的问题,两个多星期的时间一直没能清关。这可急坏了张荣,牛奶在高温下很容易变质,在码头放上一两个星期就卖不出去了。好在,后来产品顺利通关,而且销量不错。令张荣感到高兴的是,这几年,浙江省深化“最多跑一次”营商环境改革,商品的通关手续和速度持续优化。宁波建起了跨境电商综试区,一些不在传统贸易准入名单的“新玩意”,可以跨境着陆保税仓。宁波还有针对中东欧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检验检疫试验区,通关放行更高效,不必担心商品耽搁过期。

  波兰人尤德良是波兰投资贸易局中国区首席代表,已连续4年来宁波参展,他直言展会“越来越专业”,让越来越多的两国企业有机会携手合作,贸易领域越来越宽。2014年,刚担任首席代表不久的尤德良第一次组织30多家波兰企业,来宁波参展,想借此为波兰打开“中国窗口”,正好碰上想要开拓中东欧外贸市场的张荣,一拍即合。尤德良觉得,现在是波兰“牵手”中国的最佳时机。波兰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去年从宁波到波兰的进出口额为143528万美元,同比增长23.1%,占宁波对中东欧16个国家进出口额的38.8%,排名第一。其中出口额135234万美元,同比增长24.6%。

  以波兰等中东欧国家贸易和投资为抓手,浙江正沿着“一带一路”建设,加速“走出去”。6月8日举行浙江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会上,浙江省海港集团、杭州锦江集团以及杭州市西湖区投资促进局等企业和政府机构与卢森堡、新加坡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完成了共计20个项目的签约,总投资超过143亿美元。此外,被列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重要成果的迪拜站建设迈出坚实的第一步,该项目主要建设兼具物流、商贸、展销、轻加工等服务功能的立体化开放性综合体,打造“中国制造”在“全球销”的集散地,建立“中国商品”在“全球展”的主门户,带动中国与阿联酋及中东、东非、中亚地区等周边国家(地区)的双向贸易和投资增长。6月9日,迪拜站建设主体浙江省海港集团牵手小商品城、轻纺城、圆通速递、华章科技、执御信息等6家单位,共同签约成立国内平台公司,负责推进今后迪拜站的建设。

  此外,为推动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浙江还发布了以“品字标”为形象标识的“浙江制造”区域公共品牌。力图通过制定实施“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浙江制造”标准体系,并组织国内外知名认证机构开展对标认证,打造优价、信誉过硬、社会公认的“浙江制造”高端区域公共品牌形象。

  不仅要“走出去”,在引进外资方面,浙江省同样在发力。浙江省商务厅厅长盛秋平认为,吸引外资,浙江的优势在于数量众多的民营企业和高度发达的地区市场。盛秋平表示:“浙江拥有全球最大港口宁波—舟山港,拥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义乌小商品城以及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这些都为浙江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从1980年浙江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西湖藤器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起,到2018年,浙江累计设立外资企业64609家,实际引进外资2128亿美元。大规模的外商投资不仅带来浙江发展急需的资金和技术,而且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促进了浙江的体制改革和市场变迁。不仅是浙江,长三角地区的外资投资一直以来都十分活跃。相关报告显示,自2008年以来,长三角城市群是外商资本在中国内地的主要集聚地,占到全国1/3以上。

  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应对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这一直是“一带一路”的魅力所在。宁波以中东欧合作为支点,借助“中东欧博览会”这一国家级新名片发力,这也为长三角其他城市深化开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