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宁波热点  >  五水共治  >  工作简报
宁波五水共治工作简报2019年第5期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5-20 14:26:25

  第5期(总第248期)

  宁波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宁波市河长制办公室 编 2019年5月17日

  工作简讯

  ●我市再夺 “大禹鼎”。

  ●北仑区、奉化区分别获得 “大禹鼎银鼎”。

  经验交流

  ●镇海区高标准推进工业企业雨污分流建设

  ●宁海县启动“四大行动” 全面打响治水提升战

  我市再夺 “大禹鼎”。 5月13日下午,在全省高质量建设美丽浙江暨高水平推进“五水共治”大会上,我市被授予2018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市“大禹鼎”,这是我市在市级层面上第二次夺得全省治水领域的最高荣誉。此外,北仑区、奉化区荣获2018年度优秀县(市、区)“大禹鼎银鼎”,海曙区、镇海区荣获优秀县(市、区)“大禹鼎”。2018年,五水共治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并成功承办全省“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现场会;成功通过生态环境部、住建部无城市黑臭水体的现场核查;10个国家“水十条”地表水流域考核断面均满足考核要求; 80个市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80%,Ⅳ类水质断面占12.5%,Ⅴ类水质断面占7.5%,无劣Ⅴ类水质断面;水质优良率80%,同比提高8.7个百分点;水功能区达标率为86.3%,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公众满意度得到稳步上升,人民群众对五水共治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市治水办)

  北仑区奉化区分别获得“大禹鼎”银鼎。5月13日,北仑区、奉化区因4年考核优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18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县(市、区)“大禹鼎银鼎”。此次“银鼎”系“五水共治”实施以来第二次颁发,全省仅有5个县(市、区)获此殊荣。

  北仑区近年来全域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和“美丽河湖”建设,各项治水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打赢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域战。重点聚焦工业、住宅、农村及商圈等区域,全面开展雨污水管网检测修复,提升污水处理设施能力水平,推进精细化截污纳管。2018年安排实施“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项目148个,完成总投资3.4亿元。二是打赢水质提升攻坚战。北仑区将美丽河湖和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实施沿河生态防洪工程、健康绿道建设和河流岸线生态保护与修复。2018年,小浃江、梅山大河分别被评为省、市级美丽河湖,小港街道、柴桥街道被评为市级“美丽水乡”,春晓慈峰村(社)、昆亭村、柴桥河头村被评为市级“水美村庄”。三是打赢治水成效巩固战。进一步加强对河湖的“管、治、保”,实现全区各级河(湖)长全覆盖,同时深化企业、党员群众、乡贤包河认领,加大涉河涉水违法行为的监管和惩处力度,开展“清流”联合执法行动。

  奉化区近年来把“治水治污”作为撤市设区“五大攻坚战”之一,全员发动、全域共治,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一是全域攻坚零直排区建设。推行“一根管子接到底”全域截污纳管模式,实施“主管道先行,精细化截污,最后50米纳管”工程。2017年以来,共安排“污水零直排”项目161个,完成投资16.8亿元。二是全力推进涉水行业整治。打出工业企业雨污分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六小”服务业污染治理“组合拳”,在全省率先实行最严格水环境执法制度。三是全面实施美丽河湖创建。开展清淤疏浚、活水畅流、涉水拆违等专项行动,构建“一河两岸多节点”水生态修复大格局,建成了以县江、剡江、滕头月亮湖为代表的一批美丽河湖。(北仑区治水办)(奉化区治水办)

  镇海区高标准推进工业企业雨污分流建设

  镇海区作为宁波的工业大区,重化工业、传统制造业发达,同时又位于全市水系末端,治污压力大。近年来,镇海区紧紧围绕水环境质量提升目标,以工业企业雨污分流改造为突破口,推动全域“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截至2018年底,全区累计投入雨污分流项目资金4亿多元,完成项目改造企业1186家,18个工业园区(集聚区)雨污水管网覆盖率达99%以上,工业企业废水处理率达100%,减少受污染的初期雨水排放近2万立方。

  一、组织严密、保障有力,高水准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制定专项规划。在全面排查分析辖区18个工业园区(集聚区)、1400家企业的基础上,编制印发了《镇海区工业园区及企业雨污分流专项规划》、《镇海区企业内部雨污分流改造技术规范》等指导性文件,确立了“清污分流、分类排放”的改造原则,为推进企业雨污分流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完善组织架构。区政府层面专门成立雨污分流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镇(街道)园区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环保、清洁生产和给排水等专业的15名专家组成审核小组,层层落实工作责任,确保企业改造凸显实效。三是强化保障体系。安排政策补助资金1.2亿元(截至2018年底已投入8千多万元)、工作小组成员130余人,强有力推进雨污分流项目。充分运用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媒体平台,加强相关宣传报道,为推动企业雨污分流改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规范流程、完善机制,高标准构建运行体系。一是健全工作流程。明确“设计—专家审核—部门审核—建设(监理)—专家验收—部门验收”规范流程,镇、街道、园区统一委托设计机构和监理单位,建立审核验收专家库,严把设计、审核、监理和验收四个关键环节,整个工作流程更趋科学性。二是明晰技术规范。制定《镇海区企业内部雨污分流改造技术规范(试行)》,明确企业内部四大类型污水(初期雨水、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工业废油废液)的处理规范,要求企业系统性地进行改造,建设独立的雨污分流管网系统,真正实现清污分流、分类排放。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工作考核制度,将企业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列入“五水共治”年度考核内容,与各镇(街道)、园区的工作考评与年度考核一并实施。实行每月一次办公室会议、每季度一次领导小组会议,开展每月一次现场督查、每季度一次区领导检查行动,确保企业雨污分流工作落地落实。 

  三、分类施策、精准治理,高质量推进工作开展。一是科学分类指导。结合企业规模和内部管理情况,针对不同行业企业分类推进项目改造。针对石化区化工、电镀等行业企业,采取全封闭式污水管网系统和配套污水处理厂,实现无缝处理。针对煤炭交易企业雨天污染严重问题,建设雨水集中收集处理系统,通过过滤、沉淀,回用到煤场喷淋系统,有效解决环境污染。二是攻坚治水难题。全面排摸管网建设情况,投入6亿多元对破损管网进行建设和修复,有力攻克管网建设滞后问题。提出初期雨水三种改造类型,使用初期雨水自动控制弃流系统,有力攻克初期雨水污染问题。由镇(街道)统一委托设计和监理机构,一厂一策出具设计方案,加强项目现场监理,有力攻克工程质量把控问题。三是推进监管执法。建立“线上+线下”智能监管执法体系,线上通过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对重点污染企业的排放口进行24小时视频监控,一旦发现偷排、漏排行为,自动通过移动客户端发出警报;线下组建24小时专业执法队伍,对重点区域开展巡查,并及时查处违规违法行为。截至目前,纳入雨污分流整治的工业园区已100%开展视频监控,设置监控点位81个,累计检查企业7894家次,处罚涉水违法案件76起,责令停产整治45家,处罚金额327万。(镇海区治水办)

  宁海县启动“四大行动”

  打响治水巩固提升战

  为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水环境,不断巩固治水成果,宁海县启动“零直排攻坚、水质量提升、长效化管理、全民共参与”四大行动,全面打响治水巩固提升战,力争至2019年底,全域全面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和功能区达标率保持100%。

  一、项目加速,攻坚污水零直排建设。一是提升城镇污水处理率。大力提升污水处理设施水平,积极推进城北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和城南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全面完成黄坛、力洋等镇(街道)的污水配套管网和纳管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建设,确保区域污水处理厂负荷提升至50%以上。二是推进雨污分流建设。进一步开展污水纳管情况调查,在此基础上分类推进雨污分流建设和纳管工作。落实工业企业、学校、医院、六小行业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雨污分流建设。三是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验收一家、运维一家”为标准,确保农村生活污水设施长效运行。推进桃源街道花山村、跃龙街道斗门张村等城中村的生活污水改造项目。

  二、源头防治,着力提升水环境质量。一是深化重点水体治理。继续加强重点河道整治,推动落实颜公河干流及支流、西店镇王家溪等重点、问题河道生态补水工作。深化入河排口整治,加强城区金海北面、金水路桥下、兴海菜场等截污口管控,严防污水入河。二是强化源头污染治理。持续深化工业、农业污染整治,提升72家金属表面处理等涉水污染行业企业工作,探索开展重点污染企业初期雨水收集治理,完成规模以下畜禽养殖厂关停工作。三是开展美丽河湖创建。出台五年创建工作计划,2019年确保打造2-3条美丽河湖建设任务。全面开展县控断面以上河道美丽河湖建设,确保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和功能区达标率保持100%。

  三、建章立制,全面保障长效治水。一是健全河湖长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市、县、镇(街道)、村四级河湖长体系,开展新一轮河长和责任部门调整。推动河长制标准化管理,进一步落实河长履职、协调联动、日常监管等方面工作。二是健全污水设施长效管护机制。进一步落实排水许可证制度,倒逼六小行业加大整治力度;建立完善乡镇污水处理站运行维护机制,确保茶院、桑洲、前童等污水处理站有效运行。三是健全考核督查机制。建立完善治水工作例会制、通报制,确保重点工作落地落实。强化结果考核,对乡镇街道污水量实时监控并按月监测进水浓度,把污水量和浓度变化作为治水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宣传发动,健全全民参与机制。一是营造治水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以及微信等新老网络媒介,借助手机短信、固定电话彩铃、城区大型户外LED显示屏、公共自行车亭灯箱广告、大型户外广告、各乡镇街道气象预报平台、公交线路等宣传载体,广泛宣传、鼓劲造势,形成强大舆论攻势。二是加强活动宣传。集中推进五水共治公益宣传进机关、进社区(农村)、进校园、进企业、进单位、进公共场所等六进活动。组织联村干部开展走村入户,宣传治水工作政策和知识,鼓励群众广泛参与。三是突出活动考核。开展满意度预调查,调查结果予以通报并作为年度治水考核的重要内容。将村级治水工作开展情况纳入联村干部工作职责,以考评促成绩。(宁海县治水办)

宁波五水共治工作简报2019年第5期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5-20 14:26:25

  第5期(总第248期)

  宁波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宁波市河长制办公室 编 2019年5月17日

  工作简讯

  ●我市再夺 “大禹鼎”。

  ●北仑区、奉化区分别获得 “大禹鼎银鼎”。

  经验交流

  ●镇海区高标准推进工业企业雨污分流建设

  ●宁海县启动“四大行动” 全面打响治水提升战

  我市再夺 “大禹鼎”。 5月13日下午,在全省高质量建设美丽浙江暨高水平推进“五水共治”大会上,我市被授予2018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市“大禹鼎”,这是我市在市级层面上第二次夺得全省治水领域的最高荣誉。此外,北仑区、奉化区荣获2018年度优秀县(市、区)“大禹鼎银鼎”,海曙区、镇海区荣获优秀县(市、区)“大禹鼎”。2018年,五水共治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并成功承办全省“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现场会;成功通过生态环境部、住建部无城市黑臭水体的现场核查;10个国家“水十条”地表水流域考核断面均满足考核要求; 80个市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80%,Ⅳ类水质断面占12.5%,Ⅴ类水质断面占7.5%,无劣Ⅴ类水质断面;水质优良率80%,同比提高8.7个百分点;水功能区达标率为86.3%,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公众满意度得到稳步上升,人民群众对五水共治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市治水办)

  北仑区奉化区分别获得“大禹鼎”银鼎。5月13日,北仑区、奉化区因4年考核优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18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县(市、区)“大禹鼎银鼎”。此次“银鼎”系“五水共治”实施以来第二次颁发,全省仅有5个县(市、区)获此殊荣。

  北仑区近年来全域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和“美丽河湖”建设,各项治水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打赢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域战。重点聚焦工业、住宅、农村及商圈等区域,全面开展雨污水管网检测修复,提升污水处理设施能力水平,推进精细化截污纳管。2018年安排实施“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项目148个,完成总投资3.4亿元。二是打赢水质提升攻坚战。北仑区将美丽河湖和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实施沿河生态防洪工程、健康绿道建设和河流岸线生态保护与修复。2018年,小浃江、梅山大河分别被评为省、市级美丽河湖,小港街道、柴桥街道被评为市级“美丽水乡”,春晓慈峰村(社)、昆亭村、柴桥河头村被评为市级“水美村庄”。三是打赢治水成效巩固战。进一步加强对河湖的“管、治、保”,实现全区各级河(湖)长全覆盖,同时深化企业、党员群众、乡贤包河认领,加大涉河涉水违法行为的监管和惩处力度,开展“清流”联合执法行动。

  奉化区近年来把“治水治污”作为撤市设区“五大攻坚战”之一,全员发动、全域共治,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一是全域攻坚零直排区建设。推行“一根管子接到底”全域截污纳管模式,实施“主管道先行,精细化截污,最后50米纳管”工程。2017年以来,共安排“污水零直排”项目161个,完成投资16.8亿元。二是全力推进涉水行业整治。打出工业企业雨污分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六小”服务业污染治理“组合拳”,在全省率先实行最严格水环境执法制度。三是全面实施美丽河湖创建。开展清淤疏浚、活水畅流、涉水拆违等专项行动,构建“一河两岸多节点”水生态修复大格局,建成了以县江、剡江、滕头月亮湖为代表的一批美丽河湖。(北仑区治水办)(奉化区治水办)

  镇海区高标准推进工业企业雨污分流建设

  镇海区作为宁波的工业大区,重化工业、传统制造业发达,同时又位于全市水系末端,治污压力大。近年来,镇海区紧紧围绕水环境质量提升目标,以工业企业雨污分流改造为突破口,推动全域“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截至2018年底,全区累计投入雨污分流项目资金4亿多元,完成项目改造企业1186家,18个工业园区(集聚区)雨污水管网覆盖率达99%以上,工业企业废水处理率达100%,减少受污染的初期雨水排放近2万立方。

  一、组织严密、保障有力,高水准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制定专项规划。在全面排查分析辖区18个工业园区(集聚区)、1400家企业的基础上,编制印发了《镇海区工业园区及企业雨污分流专项规划》、《镇海区企业内部雨污分流改造技术规范》等指导性文件,确立了“清污分流、分类排放”的改造原则,为推进企业雨污分流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完善组织架构。区政府层面专门成立雨污分流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镇(街道)园区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环保、清洁生产和给排水等专业的15名专家组成审核小组,层层落实工作责任,确保企业改造凸显实效。三是强化保障体系。安排政策补助资金1.2亿元(截至2018年底已投入8千多万元)、工作小组成员130余人,强有力推进雨污分流项目。充分运用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媒体平台,加强相关宣传报道,为推动企业雨污分流改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规范流程、完善机制,高标准构建运行体系。一是健全工作流程。明确“设计—专家审核—部门审核—建设(监理)—专家验收—部门验收”规范流程,镇、街道、园区统一委托设计机构和监理单位,建立审核验收专家库,严把设计、审核、监理和验收四个关键环节,整个工作流程更趋科学性。二是明晰技术规范。制定《镇海区企业内部雨污分流改造技术规范(试行)》,明确企业内部四大类型污水(初期雨水、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工业废油废液)的处理规范,要求企业系统性地进行改造,建设独立的雨污分流管网系统,真正实现清污分流、分类排放。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工作考核制度,将企业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列入“五水共治”年度考核内容,与各镇(街道)、园区的工作考评与年度考核一并实施。实行每月一次办公室会议、每季度一次领导小组会议,开展每月一次现场督查、每季度一次区领导检查行动,确保企业雨污分流工作落地落实。 

  三、分类施策、精准治理,高质量推进工作开展。一是科学分类指导。结合企业规模和内部管理情况,针对不同行业企业分类推进项目改造。针对石化区化工、电镀等行业企业,采取全封闭式污水管网系统和配套污水处理厂,实现无缝处理。针对煤炭交易企业雨天污染严重问题,建设雨水集中收集处理系统,通过过滤、沉淀,回用到煤场喷淋系统,有效解决环境污染。二是攻坚治水难题。全面排摸管网建设情况,投入6亿多元对破损管网进行建设和修复,有力攻克管网建设滞后问题。提出初期雨水三种改造类型,使用初期雨水自动控制弃流系统,有力攻克初期雨水污染问题。由镇(街道)统一委托设计和监理机构,一厂一策出具设计方案,加强项目现场监理,有力攻克工程质量把控问题。三是推进监管执法。建立“线上+线下”智能监管执法体系,线上通过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对重点污染企业的排放口进行24小时视频监控,一旦发现偷排、漏排行为,自动通过移动客户端发出警报;线下组建24小时专业执法队伍,对重点区域开展巡查,并及时查处违规违法行为。截至目前,纳入雨污分流整治的工业园区已100%开展视频监控,设置监控点位81个,累计检查企业7894家次,处罚涉水违法案件76起,责令停产整治45家,处罚金额327万。(镇海区治水办)

  宁海县启动“四大行动”

  打响治水巩固提升战

  为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水环境,不断巩固治水成果,宁海县启动“零直排攻坚、水质量提升、长效化管理、全民共参与”四大行动,全面打响治水巩固提升战,力争至2019年底,全域全面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和功能区达标率保持100%。

  一、项目加速,攻坚污水零直排建设。一是提升城镇污水处理率。大力提升污水处理设施水平,积极推进城北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和城南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全面完成黄坛、力洋等镇(街道)的污水配套管网和纳管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建设,确保区域污水处理厂负荷提升至50%以上。二是推进雨污分流建设。进一步开展污水纳管情况调查,在此基础上分类推进雨污分流建设和纳管工作。落实工业企业、学校、医院、六小行业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雨污分流建设。三是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验收一家、运维一家”为标准,确保农村生活污水设施长效运行。推进桃源街道花山村、跃龙街道斗门张村等城中村的生活污水改造项目。

  二、源头防治,着力提升水环境质量。一是深化重点水体治理。继续加强重点河道整治,推动落实颜公河干流及支流、西店镇王家溪等重点、问题河道生态补水工作。深化入河排口整治,加强城区金海北面、金水路桥下、兴海菜场等截污口管控,严防污水入河。二是强化源头污染治理。持续深化工业、农业污染整治,提升72家金属表面处理等涉水污染行业企业工作,探索开展重点污染企业初期雨水收集治理,完成规模以下畜禽养殖厂关停工作。三是开展美丽河湖创建。出台五年创建工作计划,2019年确保打造2-3条美丽河湖建设任务。全面开展县控断面以上河道美丽河湖建设,确保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和功能区达标率保持100%。

  三、建章立制,全面保障长效治水。一是健全河湖长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市、县、镇(街道)、村四级河湖长体系,开展新一轮河长和责任部门调整。推动河长制标准化管理,进一步落实河长履职、协调联动、日常监管等方面工作。二是健全污水设施长效管护机制。进一步落实排水许可证制度,倒逼六小行业加大整治力度;建立完善乡镇污水处理站运行维护机制,确保茶院、桑洲、前童等污水处理站有效运行。三是健全考核督查机制。建立完善治水工作例会制、通报制,确保重点工作落地落实。强化结果考核,对乡镇街道污水量实时监控并按月监测进水浓度,把污水量和浓度变化作为治水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宣传发动,健全全民参与机制。一是营造治水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以及微信等新老网络媒介,借助手机短信、固定电话彩铃、城区大型户外LED显示屏、公共自行车亭灯箱广告、大型户外广告、各乡镇街道气象预报平台、公交线路等宣传载体,广泛宣传、鼓劲造势,形成强大舆论攻势。二是加强活动宣传。集中推进五水共治公益宣传进机关、进社区(农村)、进校园、进企业、进单位、进公共场所等六进活动。组织联村干部开展走村入户,宣传治水工作政策和知识,鼓励群众广泛参与。三是突出活动考核。开展满意度预调查,调查结果予以通报并作为年度治水考核的重要内容。将村级治水工作开展情况纳入联村干部工作职责,以考评促成绩。(宁海县治水办)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1-2019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