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居民用水蝶变:从雨水烧饭到喝上优质率达97%的水库水
2018-11-08 10:53:00 稿源: 现代金报  

改革开放40周年——百姓故事

1979年,横溪水库竣工

1997年,白溪水库建设时期场景

2000年后建成的周公宅水库

2009年宁波境外“大水缸”——钦寸水库 通讯员供图

  在人们的感知里,宁波位于东海之滨,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然而事实上,宁波因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且流域水系自成体系、过境水量少,以及人口稠密等因素,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7%,全国平均水平的48%。回望过去,宁波气候多变,干旱洪涝多发,历史上乃至改革开放初期,宁波居民的生活用水主要还是取自河道水。改革开放后宁波大力发展水利,特别是2000年以后,宁波人喝上了优质率达97%水库水,极大地改善了民生。

  近日,金报记者听宁波资深水利人——宁波原水集团董事长王文成讲述了宁波人40年来的用水蝶变。

  改革开放初期

  宁波人生活用水主要取自河道

  金报记者曾采访过不少老年人,据他们回忆,他们小时候用的还是江河湖井以及水缸里蓄积起来的雨水。清晨,大家用这些水来淘米、洗菜和烧饭,中午用来洗衣服,暮色四阖之时,他们则会用白天用剩的水来刷马桶。王文成的老家在宁海桑洲清溪边上,他对这种用水生活现象的解读是,那时候早上的水是最干净的,所以用来饮用,中午和晚上则洗其他东西。

  解放后宁波开始山山岙岙建造水库,像宁海的黄坛水库、鄞州的三溪浦水库、奉化的横山水库等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造的。但直到改革开放初期,这些水库的水主要还是用于农业灌溉和防洪排涝。由于水库都各地自建,水权由各地控制,加上引水工程和管网没有建成,城区里的自来水都不是水库水。

  当时,宁波城区家家户户的自来水引的都是河道水,市区有南郊水厂、江东水厂、梅林水厂等。南郊水厂和江东水厂水都是取自周边河道,梅林水厂取姚江水。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河道水越来越不能满足城市供水的需要。河道取水经常出现用水紧张局面。

  1985年夏天,南郊水厂周边河道水源出现紧张,生产能力跟不上,当时水厂筹集了10万元,号召全厂职工一起动手,跳到河里筑起沉淀池,提高供水能力。1987年夏天又遇大旱,河床淤泥都露出来了,水厂员工一查看,发现居住在河流上游的居民和工厂把河道拦起来取水。

  河网水质相对差,王文成回忆说,感觉那时候人们消化道疾病比较多,可能与水质也不无关系。

  1990年——2000年初

  成立水投公司推进引水工程

  时光的车辙转至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宁波的水利建设在发挥防涝排洪、农业灌溉作用的同时,开始朝解决居民的生活用水方向发展。首先水利工程的投资体制有了突破,1996年4月,宁波市水利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政府财政资金开始通过水利投资公司投资建设各项大中型水利工程。

  像白溪水库、周公宅水库都是在那时候由宁波市水投资公司主导投资的;同一时期溪下水库工程由鄞州区投资建设,后转入宁波原水集团。白溪水库1997年开工建设,周公宅、溪下水库都是在90年代末规划设计,到2000年后建成的。这些水库建成后,目的是要把水引到宁波城市来,逐步改变城市引水供水的方式和格局。

  同时对于皎口、亭下、横山这批老的水库都进行全面的除险加固扩容。所有这些工作就是围绕着宁波的供水,宁波城市需要可靠的水源。

  1996年,南郊水厂二次扩建投产后不久,水厂与奉化溪口的亭下水库管网连通,通过30公里的地下管道,将水库引到了城区。其他的水厂也一样,水库连网工程在全市推进。

  随着人们对生活用水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对饮用水水质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水库水的供应开始优于河道水,随后农村也开始铺设自来水管网。

  2000年初——至今

  水库优质水比重达到97%以上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好水资源,2005年12月,宁波市水利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吸纳优质资产,扩股重组,成立了宁波原水集团有限公司。

  原水集团成立后,宁波城市供水能力提升开始进入快车道。在白溪、周公宅、皎口、横山、亭下等五座大型水库,溪下、三溪浦、横溪等三座中型水库,和姚江水源工程这“八库一江”的基础上,又启动境外引水。2009年集团代表宁波方参股建设的钦寸水库工程在新昌动工,目前水库已成功下闸蓄水,并于9月试通水成功。今年年底,集团参股建设的葛岙水库工程将在奉化正式开工。全部水库建成后,原水十库总库容将超10亿立方米,日供水能力将大大提高。

  随着水利工程的加强,宁波中心城区供水能力从2005年不足3亿立方米提高到现在的6亿立方米以上,水库优质水比重从2005年底的40%提高到了现在的97%以上;每年直接防洪减灾效益都在2亿元以上,每年还向流域灌区补充灌溉用水和下游生态用水。

  如今,原水集团供水已覆盖宁波市区,同时还承担奉化、象山、杭州湾、慈东地区和镇海炼化等骨干企业部分原水保障任务。

  展望

  宁波推“水库群联网联调工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40年来,宁波人实现了从主要喝河道水到用上优质水库水的华丽转变。如今,市民用水得到了质和量的保障,但是宁波水利人仍然未雨绸缪,运用智慧开拓供水事业。

  王文成介绍,原水集团目前正在推进“水库群联网联调工程”,具体的思路是,通过管网建设,将我市境内亭下、皎口、周公宅、溪下和境外的钦寸水库等重要水源工程用管道、隧洞串联在一起,当某些地方水量过多时,利用管道、隧洞将这部分多余的水引到其他水量少的水库内,一来可以使弃水变废为宝,二来能补充水量少地区的水资源,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通过此举,水库群可以进行联合调度,使部分洪水资源转变为可供水量,据测算,每年可增加3000-4000万立方米水量,相当于不占一寸土地兴建一座中型水库,为宁波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宁波东北面临海,西南面多山,淡水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面。因此,“水库群联网联调工程”相当于一个“南水北调、西水东送”的缩影。

  “东线”以白溪水库为龙头,将宁海西溪、黄坛以及鄞州三溪浦、横溪等水库串连起来,主供东钱湖水厂、北仑水厂和江东水厂。

  “西线”则始于钦寸水库,主供毛家坪、桃源水厂。未来东西线再贯通,可将宁波境内的12座水库及境外的钦寸水库连通,实现水库群“心连心”,构建起“多水源联合调度、多管道联网供水、互为应急保安”的水资源供给体系,为宁波水资源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提供工程基础。 现代金报通讯员应海蓉 记者陈善君 陈嫣然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4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居民用水蝶变:从雨水烧饭到喝上优质率达97%的水库水

稿源: 现代金报 2018-11-08 10:53:00

1979年,横溪水库竣工

1997年,白溪水库建设时期场景

2000年后建成的周公宅水库

2009年宁波境外“大水缸”——钦寸水库 通讯员供图

  在人们的感知里,宁波位于东海之滨,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然而事实上,宁波因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且流域水系自成体系、过境水量少,以及人口稠密等因素,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7%,全国平均水平的48%。回望过去,宁波气候多变,干旱洪涝多发,历史上乃至改革开放初期,宁波居民的生活用水主要还是取自河道水。改革开放后宁波大力发展水利,特别是2000年以后,宁波人喝上了优质率达97%水库水,极大地改善了民生。

  近日,金报记者听宁波资深水利人——宁波原水集团董事长王文成讲述了宁波人40年来的用水蝶变。

  改革开放初期

  宁波人生活用水主要取自河道

  金报记者曾采访过不少老年人,据他们回忆,他们小时候用的还是江河湖井以及水缸里蓄积起来的雨水。清晨,大家用这些水来淘米、洗菜和烧饭,中午用来洗衣服,暮色四阖之时,他们则会用白天用剩的水来刷马桶。王文成的老家在宁海桑洲清溪边上,他对这种用水生活现象的解读是,那时候早上的水是最干净的,所以用来饮用,中午和晚上则洗其他东西。

  解放后宁波开始山山岙岙建造水库,像宁海的黄坛水库、鄞州的三溪浦水库、奉化的横山水库等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造的。但直到改革开放初期,这些水库的水主要还是用于农业灌溉和防洪排涝。由于水库都各地自建,水权由各地控制,加上引水工程和管网没有建成,城区里的自来水都不是水库水。

  当时,宁波城区家家户户的自来水引的都是河道水,市区有南郊水厂、江东水厂、梅林水厂等。南郊水厂和江东水厂水都是取自周边河道,梅林水厂取姚江水。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河道水越来越不能满足城市供水的需要。河道取水经常出现用水紧张局面。

  1985年夏天,南郊水厂周边河道水源出现紧张,生产能力跟不上,当时水厂筹集了10万元,号召全厂职工一起动手,跳到河里筑起沉淀池,提高供水能力。1987年夏天又遇大旱,河床淤泥都露出来了,水厂员工一查看,发现居住在河流上游的居民和工厂把河道拦起来取水。

  河网水质相对差,王文成回忆说,感觉那时候人们消化道疾病比较多,可能与水质也不无关系。

  1990年——2000年初

  成立水投公司推进引水工程

  时光的车辙转至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宁波的水利建设在发挥防涝排洪、农业灌溉作用的同时,开始朝解决居民的生活用水方向发展。首先水利工程的投资体制有了突破,1996年4月,宁波市水利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政府财政资金开始通过水利投资公司投资建设各项大中型水利工程。

  像白溪水库、周公宅水库都是在那时候由宁波市水投资公司主导投资的;同一时期溪下水库工程由鄞州区投资建设,后转入宁波原水集团。白溪水库1997年开工建设,周公宅、溪下水库都是在90年代末规划设计,到2000年后建成的。这些水库建成后,目的是要把水引到宁波城市来,逐步改变城市引水供水的方式和格局。

  同时对于皎口、亭下、横山这批老的水库都进行全面的除险加固扩容。所有这些工作就是围绕着宁波的供水,宁波城市需要可靠的水源。

  1996年,南郊水厂二次扩建投产后不久,水厂与奉化溪口的亭下水库管网连通,通过30公里的地下管道,将水库引到了城区。其他的水厂也一样,水库连网工程在全市推进。

  随着人们对生活用水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对饮用水水质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水库水的供应开始优于河道水,随后农村也开始铺设自来水管网。

  2000年初——至今

  水库优质水比重达到97%以上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好水资源,2005年12月,宁波市水利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吸纳优质资产,扩股重组,成立了宁波原水集团有限公司。

  原水集团成立后,宁波城市供水能力提升开始进入快车道。在白溪、周公宅、皎口、横山、亭下等五座大型水库,溪下、三溪浦、横溪等三座中型水库,和姚江水源工程这“八库一江”的基础上,又启动境外引水。2009年集团代表宁波方参股建设的钦寸水库工程在新昌动工,目前水库已成功下闸蓄水,并于9月试通水成功。今年年底,集团参股建设的葛岙水库工程将在奉化正式开工。全部水库建成后,原水十库总库容将超10亿立方米,日供水能力将大大提高。

  随着水利工程的加强,宁波中心城区供水能力从2005年不足3亿立方米提高到现在的6亿立方米以上,水库优质水比重从2005年底的40%提高到了现在的97%以上;每年直接防洪减灾效益都在2亿元以上,每年还向流域灌区补充灌溉用水和下游生态用水。

  如今,原水集团供水已覆盖宁波市区,同时还承担奉化、象山、杭州湾、慈东地区和镇海炼化等骨干企业部分原水保障任务。

  展望

  宁波推“水库群联网联调工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40年来,宁波人实现了从主要喝河道水到用上优质水库水的华丽转变。如今,市民用水得到了质和量的保障,但是宁波水利人仍然未雨绸缪,运用智慧开拓供水事业。

  王文成介绍,原水集团目前正在推进“水库群联网联调工程”,具体的思路是,通过管网建设,将我市境内亭下、皎口、周公宅、溪下和境外的钦寸水库等重要水源工程用管道、隧洞串联在一起,当某些地方水量过多时,利用管道、隧洞将这部分多余的水引到其他水量少的水库内,一来可以使弃水变废为宝,二来能补充水量少地区的水资源,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通过此举,水库群可以进行联合调度,使部分洪水资源转变为可供水量,据测算,每年可增加3000-4000万立方米水量,相当于不占一寸土地兴建一座中型水库,为宁波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宁波东北面临海,西南面多山,淡水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面。因此,“水库群联网联调工程”相当于一个“南水北调、西水东送”的缩影。

  “东线”以白溪水库为龙头,将宁海西溪、黄坛以及鄞州三溪浦、横溪等水库串连起来,主供东钱湖水厂、北仑水厂和江东水厂。

  “西线”则始于钦寸水库,主供毛家坪、桃源水厂。未来东西线再贯通,可将宁波境内的12座水库及境外的钦寸水库连通,实现水库群“心连心”,构建起“多水源联合调度、多管道联网供水、互为应急保安”的水资源供给体系,为宁波水资源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提供工程基础。 现代金报通讯员应海蓉 记者陈善君 陈嫣然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