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宁波热点  >  五水共治  >  工作简报
宁波五水共治工作简报2018年第34期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8-10-22 14:43:00

  第34期(总第230期)

  宁波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宁波市河长制办公室 编  2018年10月19日

  工作简讯

  ●宁波市大红鹰学院探索创新“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参与实践“五水共治”模式出成效

  ●我市举办2018年度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任务村管理员培训班

  ●奉化区尚田镇“党建+”模式推进党员治水争先锋

  经验交流

  ●镇海区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污水零直排

  宁波市大红鹰学院探索创新“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参与实践“五水共治”模式出成效 在“聚焦城市更新,建设美丽宁波”的背景下,为积极响应团市委关于十万“河小二”助力“五水共治”活动,宁波市大红鹰学院积极谋划,探索创新“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参与实践“五水共治”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该校“五水共治”社会实践团项目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千校千项”最佳社会实践项目。一是全员化参与。主要面向学校全体师生开展“五水共治”实践项目,涉及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创业实践等。近三年来,累计组织师生开展日常巡河、主题讲座、广场宣传等治水志愿服务活动155场,参与学生达16780余人次;先后组建“五水共治”社会实践团队12支,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开展治水护水社会实践,寻访宁波各地河流30余条,走进25个社区开展爱水护水宣讲及废物再生利用宣传等活动52次,受益人数达千余人;每年开展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博览会,成为全体学生“必修课”。二是项目化管理。为培育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设立博览会子项目“河小二护河设计大赛”,每年7月份启动历时一年,分为项目申报立项和培育、项目参与和实践以及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与转化等三个阶段,三年来累计吸引2500余名师生参与。所有社会实践申报项目均采取项目化管理,创设鱼鹰、水净界、绿蚁乐投等品牌“五水共治”团队,开展“河小二”助夺大禹鼎、“污水再生”科技创新等项目。如鱼鹰团队专项开展暑期“五水共治”社会实践项目,寻访河道感悟治水成效;走进污水厂体验污水处理流程;开展问卷调查,采访路人拍摄微视频,了解市民对“五水共治”的认知和支持情况;走进社区农村,举办“五水共治,从我做起”的知识讲座。三是课程化改革。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两山重要思想”等理论实践教学,在社会实践课程化改革的进程中,融入“五水共治”专项技能培训,邀请专家导师开展“河小二护河”技能专题讲座。依托环境设计专业的专家教授,组建“河小二护河”专家团,对“河小二设计大赛”项目进行指导把关,研制出利用太阳能光解去除河道浮油装置、河道深度充氧装置、河道污染物生物处理装置、强化曝气生态修复装置等科学治水技术和手段,促进创业创新的成果转化。四是社会化运作。以“百校联百镇”“双百双进”活动为契机,面向社会团体提供“五水共治”项目设计、管理咨询、资源对接等人才与技术支持服务,在全市范围建立“五水共治”社会实践基地10个。联合海曙团区委、象山团县委,与高桥镇、南门街道签订实践基地协议,开展“五水共治”进社区(农村)宣传、“五水共治”城市乡村微景观设计宣传等活动。如走进高桥镇宋家漕村、芦港村等地开展“五水共治”进农村宣传活动,主要面向儿童、老年人群体,通过变废为宝时装秀、游戏竞猜等互动方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与参与度,引导居民在潜移默化熏陶中提高“五水共治”意识。五是精品化推进。面向“五水共治”团队,开展项目识别、过程辅导、实践孵化等指导与服务,对于“五水共治”团队实行品牌项目孵化、重点项目答辩,衍生了科技创新团队、创业实践团队。目前绿蚁乐投项目已成立公司,结合“垃圾分类”和“五水共治”研制项目产品,入驻学院创业孵化园,持续扩大“五水共治”团队影响辐射面。该校“五水共治”社会实践团获宁波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浙江省“双百双”进最佳展示团队、团中央“千校千项”最具影响力团队等殊荣,先后被中国青年网、中国环保网、宁波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百余次。(市教育局)

  我市举办2018年度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任务村管理员培训班 根据基层需求和年度工作计划,市农办于近期举办了2018年度省(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任务村管理员培训班,各区县(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年度任务村管理员及区县(市)主管部门、年度任务村涉及的有关乡镇(街道)的业务负责人共计550人参加了业务培训。

  围绕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科学普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政策解读、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管理要求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源头精准分类实施要点等内容,本次培训邀请了高校、专业机构和市、县、镇三级业务部门管理人员从不同层面解读垃圾分类的相关工作和要求,培训贴近社会、就地取材、通俗易懂,取得了培训学员的一致好评。(市农办)

  奉化区尚田镇“党建+”模式推进党员治水争先锋 今年以来,该镇紧紧围绕打造“尚山尚水福田福地”的目标,全面推行“党建+”模式,通过党员河长常态“管水”、党员巧嘴上门“讲水”、党员志愿者公益“护水”,广泛动员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治水争先锋行动中来,较好地发挥了党建引领治水作用。一是党员河长常态“管水”。由镇党委书记领衔16名班子成员和42名村党组织书记出任全镇55条分段河道、50个小微水体的镇村两级河(段)长和小微水体长,明确党员联村干部为村级河道的“第一河长”,与村级河长签订治水责任状。进一步细化河长巡河责任,以河情“一口清”为标准,严格执行各级河长一周一巡制度,通过“五看”(看河长牌、看水质、河岸垃圾、看河面漂浮物、看排口),确保掌握河道基本情况、群众举报、督查整改等情况,及时解决河道问题。二是党员巧嘴上门“讲水”。以党员联村干部、党员河长为主要力量,组建“天天向尚党员巧嘴讲治水”宣讲队,以河长制、污水零直排、居民护水公约、垃圾分类等内容为主题,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居民楼道、周边企业,通过发放资料、上治水党课、座谈交流等方式,与群众面对面讲治水政策、讲治水故事、讲节水知识;同时,注重了解社情民意,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让基层群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争取群众对治水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党员志愿者公益“护水”。开展“党员先行、护水美家园”活动,在每个党员签订护水爱水公开承诺的基础上,组建镇村两级党员小黄帽护水队,结合“三会一课”“组织生活日”等党日活动,一年来,集中性开展党员护水先锋志愿服务活动8场,参与党员近1500人次,清除绿藻、杂物类垃圾10余吨,河岸绿化带补种红叶石楠3000株。同时,推行政策宣传岗、河道巡逻岗、保洁护绿岗、监督劝导岗等党员护水公益岗,鼓励和引导机关、农村、企业等领域党员到居住地、工作地就近就便走河道、巡违章、查源头、劝文明,于日常中参与治水护水。(奉化区治水办)

  镇海区在全省率先基本

  实现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污水零直排

  为破解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污水乱排放、排放不达标等难题,2017年以来,镇海区在全省率先试点“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把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污水排放整治作为核心举措全力推进。截至目前,该区已累计投入近7000万元,新建雨污水管网约50公里,完成内部雨污分流改造4664家,管网覆盖率和雨污分流率均达到100%,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污水零直排。

  一、注重全域统筹,精准施策“谋”出思路。一是摸清底数,明确整治目标。委托专业设计院,对全区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进行全面排摸,梳理出污水直排、雨污不分、污水排放不达标等三大类主要问题,从而针对性制定区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截污改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通过管网建设、雨污分流、污水预处理等手段进行全面整治,明确到2017年底,完成临河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管网建设与雨污分流改造;到2018年底,全面实现污水零直排。二是自我加压,提高改造标准。在严格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的基础上,提高改造标准,出台区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区块截污改造实施指南,要求经过改造的对象,必须建有独立且走向清楚的雨污分流系统;排放经营废水的,必须建设、安装符合排水管理和环保要求的预处理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步投用;水质排放必须严格达标。全区所有改造对象都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了改造。三是完善制度,严格排水准入。为进一步规范城镇污水排放,出台区城镇排水管理办法,要求从事商业、餐饮等活动的个体工商户,必须将污水排入城镇排水设施,并依法申领由区排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颁发的排水许可证,未取得排水许可证的排水户,不得向城镇排水设施排放污水。完成截污改造的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已基本具备排水资格。

  二、注重截污改造,直击难点“治”出成效。一是分类改造,确保达标排放。根据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的经营性质与排污特点,分类开展改造。对于污水性质单一、生活污水为主的小食杂店、小药店等一般行业,按照雨、污分流进行改造;对于美容美发、餐饮、汽车机修等重点行业,按照雨、污、废分流进行改造,即在雨污分流的基础上,单独设置预处理设施与监测井,将经营废水通过毛发聚集器、隔油沉砂池等预处理设施进行除发、隔油、沉砂,经监测井检测符合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截至目前,3710家一般行业店铺和954家重点行业店铺已全面完成改造,排放水质100%达标。二是建管一体,确保依法依规。为有效实现整治与监管的无缝衔接,创新建立“建设、办证”一体机制,建设上,严格按照排水许可要求,“一店一策”制定改造方案;办证上,组建由城管、市场监管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办证服务小分队,通过上门、快递等方式,协助开展许可证核发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核发排水许可证近2300张,预计到2018年底,所有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将100%具备排水许可证。三是第三方监督,确保工程质量。为保障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截污改造工程质量,制定出台截污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办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由环保、建设、工程监督等行业专家组成的区建筑业协会作为第三方监管单位,对工程的主体结构、主要原材料等质量情况进行抽查、抽检,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建设单位与监管职能部门,并督促落实整改。截至目前,已累计发现截污改造工程质量隐患约50个,限时整改率100%。

  三、注重管理养护,建立机制“管”出长效。一是分类管护,提升管护效率。创新运用截污纳管配套设施分类养护机制,在落实镇(街道)责任主体的基础上,按经营废水输送管网、预处理设施、污水收集管网三类进行分类管养,其中新建的废水输送管网,质保期内由施工方负责,出保后移交镇(街道)管养;预处理设施由区统一招标的供货单位负责管养;污水收集管网统一委托市政设施养护中心进行管养。同时,出台区城镇排水设施养护管理考核办法,对镇、街道进行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核发补助费。目前,全区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截污纳管配套设施已100%纳入长效管养,使用效率提升30%。二是“两化”排查,及时消除隐患。创新“网格化+专业化”排查模式,及时消除截污纳管配套设施受损、水质排放不达标等隐患。要求各镇、街道网格员每周至少3个半天上街排查污水外溢及地面设施损坏等情况,并组建由市政、排水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巡查队伍,定期对地下管网和水质情况进行检查。截至目前,已排查出各类隐患近80起,整改率达100%。三是动态监管,严防隐患反弹。针对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业态变更快的特点,强化对于新增、变更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的动态监管。市场监督部门向新增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企业发出营业执照后,在告知业主办理排水许可证的基础上,通过快递、网络等形式将企业登记信息推送给排水主管部门,排水主管部门实时将新增排水户纳入监管。(镇海区治水办)

宁波五水共治工作简报2018年第34期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8-10-22 14:43:00

  第34期(总第230期)

  宁波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宁波市河长制办公室 编  2018年10月19日

  工作简讯

  ●宁波市大红鹰学院探索创新“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参与实践“五水共治”模式出成效

  ●我市举办2018年度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任务村管理员培训班

  ●奉化区尚田镇“党建+”模式推进党员治水争先锋

  经验交流

  ●镇海区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污水零直排

  宁波市大红鹰学院探索创新“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参与实践“五水共治”模式出成效 在“聚焦城市更新,建设美丽宁波”的背景下,为积极响应团市委关于十万“河小二”助力“五水共治”活动,宁波市大红鹰学院积极谋划,探索创新“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参与实践“五水共治”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该校“五水共治”社会实践团项目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千校千项”最佳社会实践项目。一是全员化参与。主要面向学校全体师生开展“五水共治”实践项目,涉及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创业实践等。近三年来,累计组织师生开展日常巡河、主题讲座、广场宣传等治水志愿服务活动155场,参与学生达16780余人次;先后组建“五水共治”社会实践团队12支,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开展治水护水社会实践,寻访宁波各地河流30余条,走进25个社区开展爱水护水宣讲及废物再生利用宣传等活动52次,受益人数达千余人;每年开展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博览会,成为全体学生“必修课”。二是项目化管理。为培育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设立博览会子项目“河小二护河设计大赛”,每年7月份启动历时一年,分为项目申报立项和培育、项目参与和实践以及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与转化等三个阶段,三年来累计吸引2500余名师生参与。所有社会实践申报项目均采取项目化管理,创设鱼鹰、水净界、绿蚁乐投等品牌“五水共治”团队,开展“河小二”助夺大禹鼎、“污水再生”科技创新等项目。如鱼鹰团队专项开展暑期“五水共治”社会实践项目,寻访河道感悟治水成效;走进污水厂体验污水处理流程;开展问卷调查,采访路人拍摄微视频,了解市民对“五水共治”的认知和支持情况;走进社区农村,举办“五水共治,从我做起”的知识讲座。三是课程化改革。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两山重要思想”等理论实践教学,在社会实践课程化改革的进程中,融入“五水共治”专项技能培训,邀请专家导师开展“河小二护河”技能专题讲座。依托环境设计专业的专家教授,组建“河小二护河”专家团,对“河小二设计大赛”项目进行指导把关,研制出利用太阳能光解去除河道浮油装置、河道深度充氧装置、河道污染物生物处理装置、强化曝气生态修复装置等科学治水技术和手段,促进创业创新的成果转化。四是社会化运作。以“百校联百镇”“双百双进”活动为契机,面向社会团体提供“五水共治”项目设计、管理咨询、资源对接等人才与技术支持服务,在全市范围建立“五水共治”社会实践基地10个。联合海曙团区委、象山团县委,与高桥镇、南门街道签订实践基地协议,开展“五水共治”进社区(农村)宣传、“五水共治”城市乡村微景观设计宣传等活动。如走进高桥镇宋家漕村、芦港村等地开展“五水共治”进农村宣传活动,主要面向儿童、老年人群体,通过变废为宝时装秀、游戏竞猜等互动方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与参与度,引导居民在潜移默化熏陶中提高“五水共治”意识。五是精品化推进。面向“五水共治”团队,开展项目识别、过程辅导、实践孵化等指导与服务,对于“五水共治”团队实行品牌项目孵化、重点项目答辩,衍生了科技创新团队、创业实践团队。目前绿蚁乐投项目已成立公司,结合“垃圾分类”和“五水共治”研制项目产品,入驻学院创业孵化园,持续扩大“五水共治”团队影响辐射面。该校“五水共治”社会实践团获宁波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浙江省“双百双”进最佳展示团队、团中央“千校千项”最具影响力团队等殊荣,先后被中国青年网、中国环保网、宁波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百余次。(市教育局)

  我市举办2018年度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任务村管理员培训班 根据基层需求和年度工作计划,市农办于近期举办了2018年度省(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任务村管理员培训班,各区县(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年度任务村管理员及区县(市)主管部门、年度任务村涉及的有关乡镇(街道)的业务负责人共计550人参加了业务培训。

  围绕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科学普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政策解读、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管理要求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源头精准分类实施要点等内容,本次培训邀请了高校、专业机构和市、县、镇三级业务部门管理人员从不同层面解读垃圾分类的相关工作和要求,培训贴近社会、就地取材、通俗易懂,取得了培训学员的一致好评。(市农办)

  奉化区尚田镇“党建+”模式推进党员治水争先锋 今年以来,该镇紧紧围绕打造“尚山尚水福田福地”的目标,全面推行“党建+”模式,通过党员河长常态“管水”、党员巧嘴上门“讲水”、党员志愿者公益“护水”,广泛动员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治水争先锋行动中来,较好地发挥了党建引领治水作用。一是党员河长常态“管水”。由镇党委书记领衔16名班子成员和42名村党组织书记出任全镇55条分段河道、50个小微水体的镇村两级河(段)长和小微水体长,明确党员联村干部为村级河道的“第一河长”,与村级河长签订治水责任状。进一步细化河长巡河责任,以河情“一口清”为标准,严格执行各级河长一周一巡制度,通过“五看”(看河长牌、看水质、河岸垃圾、看河面漂浮物、看排口),确保掌握河道基本情况、群众举报、督查整改等情况,及时解决河道问题。二是党员巧嘴上门“讲水”。以党员联村干部、党员河长为主要力量,组建“天天向尚党员巧嘴讲治水”宣讲队,以河长制、污水零直排、居民护水公约、垃圾分类等内容为主题,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居民楼道、周边企业,通过发放资料、上治水党课、座谈交流等方式,与群众面对面讲治水政策、讲治水故事、讲节水知识;同时,注重了解社情民意,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让基层群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争取群众对治水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党员志愿者公益“护水”。开展“党员先行、护水美家园”活动,在每个党员签订护水爱水公开承诺的基础上,组建镇村两级党员小黄帽护水队,结合“三会一课”“组织生活日”等党日活动,一年来,集中性开展党员护水先锋志愿服务活动8场,参与党员近1500人次,清除绿藻、杂物类垃圾10余吨,河岸绿化带补种红叶石楠3000株。同时,推行政策宣传岗、河道巡逻岗、保洁护绿岗、监督劝导岗等党员护水公益岗,鼓励和引导机关、农村、企业等领域党员到居住地、工作地就近就便走河道、巡违章、查源头、劝文明,于日常中参与治水护水。(奉化区治水办)

  镇海区在全省率先基本

  实现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污水零直排

  为破解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污水乱排放、排放不达标等难题,2017年以来,镇海区在全省率先试点“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把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污水排放整治作为核心举措全力推进。截至目前,该区已累计投入近7000万元,新建雨污水管网约50公里,完成内部雨污分流改造4664家,管网覆盖率和雨污分流率均达到100%,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污水零直排。

  一、注重全域统筹,精准施策“谋”出思路。一是摸清底数,明确整治目标。委托专业设计院,对全区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进行全面排摸,梳理出污水直排、雨污不分、污水排放不达标等三大类主要问题,从而针对性制定区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截污改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通过管网建设、雨污分流、污水预处理等手段进行全面整治,明确到2017年底,完成临河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管网建设与雨污分流改造;到2018年底,全面实现污水零直排。二是自我加压,提高改造标准。在严格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的基础上,提高改造标准,出台区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区块截污改造实施指南,要求经过改造的对象,必须建有独立且走向清楚的雨污分流系统;排放经营废水的,必须建设、安装符合排水管理和环保要求的预处理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步投用;水质排放必须严格达标。全区所有改造对象都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了改造。三是完善制度,严格排水准入。为进一步规范城镇污水排放,出台区城镇排水管理办法,要求从事商业、餐饮等活动的个体工商户,必须将污水排入城镇排水设施,并依法申领由区排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颁发的排水许可证,未取得排水许可证的排水户,不得向城镇排水设施排放污水。完成截污改造的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已基本具备排水资格。

  二、注重截污改造,直击难点“治”出成效。一是分类改造,确保达标排放。根据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的经营性质与排污特点,分类开展改造。对于污水性质单一、生活污水为主的小食杂店、小药店等一般行业,按照雨、污分流进行改造;对于美容美发、餐饮、汽车机修等重点行业,按照雨、污、废分流进行改造,即在雨污分流的基础上,单独设置预处理设施与监测井,将经营废水通过毛发聚集器、隔油沉砂池等预处理设施进行除发、隔油、沉砂,经监测井检测符合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截至目前,3710家一般行业店铺和954家重点行业店铺已全面完成改造,排放水质100%达标。二是建管一体,确保依法依规。为有效实现整治与监管的无缝衔接,创新建立“建设、办证”一体机制,建设上,严格按照排水许可要求,“一店一策”制定改造方案;办证上,组建由城管、市场监管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办证服务小分队,通过上门、快递等方式,协助开展许可证核发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核发排水许可证近2300张,预计到2018年底,所有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将100%具备排水许可证。三是第三方监督,确保工程质量。为保障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截污改造工程质量,制定出台截污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办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由环保、建设、工程监督等行业专家组成的区建筑业协会作为第三方监管单位,对工程的主体结构、主要原材料等质量情况进行抽查、抽检,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建设单位与监管职能部门,并督促落实整改。截至目前,已累计发现截污改造工程质量隐患约50个,限时整改率100%。

  三、注重管理养护,建立机制“管”出长效。一是分类管护,提升管护效率。创新运用截污纳管配套设施分类养护机制,在落实镇(街道)责任主体的基础上,按经营废水输送管网、预处理设施、污水收集管网三类进行分类管养,其中新建的废水输送管网,质保期内由施工方负责,出保后移交镇(街道)管养;预处理设施由区统一招标的供货单位负责管养;污水收集管网统一委托市政设施养护中心进行管养。同时,出台区城镇排水设施养护管理考核办法,对镇、街道进行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核发补助费。目前,全区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截污纳管配套设施已100%纳入长效管养,使用效率提升30%。二是“两化”排查,及时消除隐患。创新“网格化+专业化”排查模式,及时消除截污纳管配套设施受损、水质排放不达标等隐患。要求各镇、街道网格员每周至少3个半天上街排查污水外溢及地面设施损坏等情况,并组建由市政、排水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巡查队伍,定期对地下管网和水质情况进行检查。截至目前,已排查出各类隐患近80起,整改率达100%。三是动态监管,严防隐患反弹。针对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业态变更快的特点,强化对于新增、变更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的动态监管。市场监督部门向新增沿街店铺及“十小”行业企业发出营业执照后,在告知业主办理排水许可证的基础上,通过快递、网络等形式将企业登记信息推送给排水主管部门,排水主管部门实时将新增排水户纳入监管。(镇海区治水办)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1-2016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