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期(总第225期)
宁波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宁波市河长制办公室 编 2018年9月12日
综合治水专辑
工作简讯
●镇海区率先建成全市首个全辖区覆盖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余姚市科技治水助力水环境质量提升
●宁波国家高新区“建管并重”描绘大东江生态画卷
经验交流
●市农业部门“三抓三促”全方位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市创建
镇海区率先建成全市首个全辖区覆盖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为进一步加强对辖区内各镇(街道)地表水环境质量的日常管理,镇海区在已建成2套河网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基础上,投入750万,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各镇(街道)及石化区辖区内主要河流出入境断面再安装15套水质在线自动监测设备,实现水质在线连续监测。目前,全区17套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均已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一是科学布点布局,推进水环境质量精细管理。为进一步强化地表水水质属地管理,系统掌握各流域水质变化情况,该区科学谋划、精准布点,在科学分析区域河网水系基础上,确定以各镇(街道)为单元,在其辖区内流经的9条主要河流出入境(交接)断面设置17套水质自动监测站点,通过比对出入境水质监测数据,判断各镇(街道)辖区内河道水质受污染状况和变化趋势,以此作为考核各镇(街道)水质状况和河道治理能力的依据,实现日常水质精细化管理。此外,通过辖区水域入出境自动监测站点的动态数据分析,实现水环境质量的全流域网格化监控,为水环境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引进先进设备,实现水环境质量动态监控。为精准分析河网水质动态变化,该区通过多方比较,选定宁波三友环保工程公司集成系统作为河网水质自动监控设施。该系统是一套以先进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自动监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及相关专用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所组成的综合性体系,也是实时快速监控地表水水质水量的数字化管理平台。自动监测设备主要检测的指标有: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3因子和水温、pH、电导率、溶解氧、浊度常规5参数,共计8项。监测设备每隔4小时自动进行水样采集、分析、数据处理、传输和储存,实现24小时全天候连续在线自动监测,真实、客观地反映地表水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三是智慧提醒异常,构建水环境质量预警体系。为强化海量监测数据管理,智慧提醒水环境质量的异常,水质自动在线监测设备配套建有预警报警系统,可对突发事件和异常状况进行报警预报。一旦发生水质超限、超标等状况,监控平台将第一时间对异常数据进行信息预警,并反馈到监管部门,监管部门通过实时数据和平台自动生成的实时曲线和图表,获取现场水质第一手资料,进而有效判断各监测点水质实时情况,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当前,各断面监测数据已通过区治水办信息指挥平台,向各镇(街道)发布水环境质量日报,促进各责任单位的日常巡控。下步,还将进一步开发相应的手机APP软件,将监测数据实时传送至手机客户端,以实现水质状态实时浏览,为全区水质预警监测的快速反应、处置、决策和水环境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镇海区治水办)
余姚市科技治水助力水环境质量提升 一是引进“生态活水控藻技术”防控蓝藻发生。投入170万元,在余姚主城区河道、四明湖水库和梁辉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投放4艘控藻船,应用生态活水技术控藻。针对蓝藻在水体底层越冬的特点,选择在其活化但尚未上浮之前将含有活化蓝藻的底层水通过动力抽提至船载水处理器进行处理,在源头上杀灭和有效减少蓝藻细胞,并经过后续活化处理,使水质迅速活化,将还原态水变为氧化态水,有利于清除水体中的有机质或其他还原因子,同时改变水体的动力学条件,使蓝藻的上浮、发生等环境条件得到破坏,从而综合防控蓝藻发生,改善水体功能。近年来,投放河道再无大面积藻类爆发情况发生。二是运用“生物滤池”推进生态湿地项目。为进一步提升姚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削减姚江支流的入河污染,该市在姚江中游蜀山大闸区块建设多功能生态湿地项目,计划总投资7579万元,总面积16万平方米,其中湿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河道生态改造面积约6万平方米。该项目采用生物滤池新兴水处理技术,对地表水进行处理,具有将生物氧化,对悬浮固体进行拦截的特点,可有效去除SS、COD、BOD5、NH3-N等。通过综合过滤、吸附及生物菌群降解等各种净化过程,将水体进行好氧处理,有效提升水环境质量,确保姚江流域水体的生态修复和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该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3月份可发挥作用。三是实施“矿化还原治理技术”治理氨氮问题。从近几年对姚江的水质动态监测中分析发现,氨氮成为姚江水体污染的关键指标之一。为此,该市投入25万元,委托北京碧蓝清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姚江流域开展“矿化还原治理技术”试点,以解决姚江的氨氮偏高问题,切实改善姚江水环境质量。该技术采用纳米材料特有活性作用于污染水体,能较好全面解决水体中污染物。通过“钝化富集”反应,使污染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在原子态活性氢原子的作用下,转化为单质原子,从污染水体中分离,从而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和总磷。目前,该技术已初显成效,姚江流域水质得到提升。(余姚市治水办)
宁波国家高新区“建管并重”描绘大东江生态画卷 该区以“美丽河湖”创建为契机,累计投入资金3.4亿员,实施完成大东江水系(高新区段)约5.6公里的综合治理工作。如今,大东江全线绿树成荫,白鹭成群,显示出一幅“水清、岸绿、流畅、景美”的自然生态画卷。一是大力拓疏河网。在尽可能保留河道自然形态的基础上,通过沟通水系,拓宽水域、疏浚河道,将大东江水系与上游河道、陈郎桥江水系进行连通,河道按照规划最小40米宽度实施到位并进行全线清淤,增加水域面积近8万平方米,河道泄洪排涝能力得以大幅提升。二是实施生态建设。利用河道两侧的浅水区及生态浮岛种植品种丰富的挺水植物6500余平方米,为水生物提供栖息觅食的场所;合理投放各类螺、虾,修复水生物链。同时推进生态河坎、沿河绿带建设,建成生态河坎6.7公里,沿河绿化面积超过30公顷,河道生态景观建设成效明显。三是全面截污纳管。完成周边创苑路、杨帆路、聚贤路的市政污水管网的建设工作,实现河道沿线污水管网全覆盖,周边地块污水全纳管。开展排水管道CCTV检测,修复管网破损病害,杜绝管网污水渗漏入河;对沿河排口进行水质检测,对不符合要求的排口污染源追根溯源,全面完成入河污染源整治工作。四是深化长效管理。进一步落实“河长制”,强化河长每日巡河,每月对河长履职情况、河道水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考核、通报;开展河道日常保洁和设施养护,严厉打击各类涉水违法行为,不断健全河道清洁、清淤、清障常态化机制;持续开展河道水质、淤积日常监测工作,切实维护水环境质量。同时,加大宣传引导,通过持续开展“六进”宣传活动,营造全民爱水、护水氛围。(高新区治水办)
市农业部门“三抓三促”全方位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市创建
今年来,市农业局以保留场为点、以产业链为线、以县域为面,通过抓源头防控促治理深化、抓示范创建促能力提升、抓农牧对接促变废为宝,点线面结合全方位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市建设。
一、抓源头防控,促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深化。一是落实规模畜禽养殖场主体责任。配合环保部门督促畜禽养殖场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组织各地对辖区内所有规模养殖场开展污染隐患大排查行动,督促畜禽养殖场提升改造粪污处理设施,健全内部常态化管理机制,切实保障粪污处理设施运行正常。二是完善畜禽养殖污染监管制度。印发《宁波市农业局关于开展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工作督查的通知》,对各地美丽牧场创建、封闭式集粪棚改造、农牧对接绿色循环体建设等推进情况,以及线下巡查、线上防控等执行情况进行督查,今年来累计巡查有畜禽养殖的100个乡镇4424人次,排查各类规模畜禽养殖场561家,发现并排除隐患36个,发现视频监控设施不能正常运行15个,已责令相关区县(市)及时跟进,确保整改到位。
二、抓示范创建,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能力提升。一是推进省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按照打造“一批美丽生态牧场、一批农牧结合示范园区、一批农牧结合服务组织、一条新型产业体系和一套有效运行机制”的要求,积极推进畜牧主产区创建省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年初组织宁海、象山赴慈溪开展示范县创建实地考察,目前两地均已通过省级创建批示并印发实施方案启动创建,计划年内完成省级验收。二是推进省级美丽生态示范牧场创建。因场制宜,推广就近消纳的家庭牧场模式、异地消纳的第三方服务模式和生化处理、截污纳管的达标排放模式等三种模式,以“洁化、绿化、美化”为重点,创建省级美丽生态示范牧场30家,目前7家已完成验收。三是抓好存量养殖场的生态化改造提升。加强自动喂料、温控、节水、除臭等技术研究推广,深化畜禽排泄物无害化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推广DTS牧场空气综合治理设备200余套,以发酵床技术改造提升中等规模场30家,目前已验收12家,推进全市存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集粪棚封闭式改造140家,目前已完成94家。
三、抓农牧对接,促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一是制定工作方案明目标。出台《宁波市畜禽养殖废弃物高水平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明确“到2020年,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制度基本建立”总体目标,并细化分年度重点任务和工作清单。二是构建种养循环体系。统筹推进主体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农牧对接体系建设,全面建立畜牧业与种植业、林业点对点、量对量的对接消纳模式,建设沼液池(罐)、配套管网、堆肥场、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消纳运输车等设施设备,建成农牧对接绿色循环体13个,完成年度任务的65%。三是培育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以宁海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沼液配送模式、象山龙兴沼液浓缩利用模式、有机肥集中处理模式等为重点,推进畜禽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建设。完善商品有机肥补贴政策,推广商品有机肥10.1万吨,完成全年任务的83.9%。(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