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辞美在华翔的传记上签名)
在宁波,周辞美属于第一批创业的民营企业家。当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象山半岛,他的创业之火已经燃烧了近五个春秋。
“当时,我心怀‘改变中国贫困现状’的理想创办企业,却不得不挂靠乡镇企业,谨慎地躲避被取缔的风险,在夹缝中苦苦生存。”回忆起最初创业的艰辛,年过七旬的周辞美不胜感慨。
改革开放是周辞美创业历程的转折点,自此以后,他挣脱了束缚手脚的藤蔓,在汽配领域大展拳脚。1980年起,周辞美先后担任宁波邮电器材厂厂长、华翔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和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一步步奠定华翔在宁波汽配领域的龙头地位。
2000年,周辞美将目光投向特种汽车和整车业务。那一年,周辞美远赴辽宁收购了铁岭市国营陆平机器厂并完成股份制改造,先后引进“可视化”“信息化”“6S”等先进管理方法,将效益低下的“烂摊子”转化为“金元宝”。如今,“陆平”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现代化特种车辆生产基地,以军用改装车、卫星通信天线、高低压开关柜为代表的主营产品已拥有60%的国内市场份额,部分产品更是远销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等十余个国家。
“困守就意味着死亡,敢于突破、敢于尝试,才能求得生存。”在积累一定财富和国内市场份额后,周辞美恪守“实干兴业、荣辱与共”的创业理念,坚定地踏上了资本扩张的征程,面向境外优质汽车品牌集聚地吹响了冲锋的号角。
在周辞美的带领下,华翔在境外上演了一出出“蛇吞象”的好戏。2006年,拥有85年历史的英国劳伦斯汽车内饰件公司走到破产边缘,周辞美主动出击,将全球产品市场占有率达10%、为凯迪拉克和标致雪铁龙等知名汽车品牌供货的零配件“巨头”收归己有,并依托英国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国内厂商的低廉成本迅速打开境外市场,不仅救活了濒临崩溃的劳伦斯,还开创了中国汽车配件企业海外并购的先河。
在周辞美看来,当时的自己还很青涩,甚至“认不全英文字母”,却有着敢于“走出去”的眼光和魄力。初入英国市场不久,华翔就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狭路相逢”,每月超过500万元的工厂运转成本让周辞美苦不堪言。所幸,越是身陷危机,周辞美的意志越是坚定。他顶住了大环境带来的压力,深耕产品研发和制造,终于换来了通用汽车公司800万美元的订单。
一步出海,引发巨变。周辞美看到了海外市场的潜力,“走出去”的信念愈加坚定。此后五年,华翔先后吞并英国捷豹、路虎旗下的真木制造中心和美国百年企业北方刻印公司,不仅将汽车真木内饰件行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2%,还一举占据了汽车刻印产品全球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为国内企业探索海外市场并实施国际化战略提供了范例。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与华翔的经营理念不谋而合。”周辞美认为,华翔正是沿着对外开放的道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阔步走上了国际大舞台,成长为以汽车工业为主体,集投资、科技、贸易于一身,具有综合规模优势的现代化跨国集团。
如今,华翔集团已成为总资产超过160亿元的行业领军者,旗下拥有宁波华翔、华众车载两家上市公司和60多家下属公司,获得了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世界汽配行业500强、浙江省实施“走出去”战略示范企业等称号。
“为了加速开拓高端市场,迅速壮大企业实力,我们将继续通过资本运作进行海外并购。”周辞美表示,“走出去”的价值在于嫁接海外技术、弥补自身短板、激活国内汽车零部件生产的规模优势。
今年前三季度,华翔集团净利润达6.24亿元,同比增长36.06%。目前,企业正加速布局高端零配件制造和新能源产业,积极参与尼桑动力电池并购项目,在提倡绿色出行、注重能源节约的时代继续登高望远、阔步向前。(记者 徐展新)
市工商联副主席钱爱民点评
身处汽配生产第一线,走在对外开放最前沿,周辞美带领华翔踏上了一条艰难的创业道路,却又走出了步步华彩。如今,华翔的进取精神、创新意识和独到的战略眼光成为民营企业学习、借鉴的精神食粮,周辞美也用40余年的坚持换来了百亿元产值和辐射全球的影响力,将执着、冒险、创新的企业家精神篆刻在华翔企业文化的最深处。
原标题: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