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宁波热点  >  五水共治  >  工作简报
宁波五水共治工作简报2018年第24期
稿源:   2018-08-20 11:18:00

  第24期(总第220期)

  宁波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宁波市河长制办公室 编

  2018年8月20日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专辑

  工作简讯

  ●宁波国家高新区四措并举全力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

  ●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三抓三促”推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宁波机场与物流园区三管齐下积极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经验交流

  ●鄞州区念好“三字诀”深入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慈溪市坚持以“争·高”理念为引领强势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宁波国家高新区四措并举全力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一是开展全方位普查。委托专业普查机构,采取“顺查”和“逆查”相结合的方式,投入各类技术人员135人次,历时6个月,完成整个辖区36.86平方公里污染源普查工作。共调查河道99.5公里,调查沿河排口2050处,水质检测307处;管线探查121公里,CCTV管道检测355米。共查出有污染的沿河排口200处,查明混接点2030处,涵盖了市政道路、工业企业内部、公共建筑、商业广场、住宅小区、学校、农贸市场、养殖场、小餐饮、洗车点等全部污染源头。专业普查之余,治水办联合相关管理部门,结合日常管理工作,对新增的涉水污染源追根溯源,不断查漏补缺,力求不留死角,全面发现辖区内涉水污染源现状情况。二是制定全覆盖方案。在全面普查基础上,梳理汇总排水口现状调查、混接点调查统计、全区排水管网探测、污染源头现状普查的成果,绘制成全区混接点和污染源线路分布总图、沿河排口分布总图,明确详尽的问题清单。委托设计单位研究制订各街道涉水污染源整治方案,召集相关部门进行方案会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各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方案,形成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确保整改全覆盖、不遗漏。对新明街道28个老小区、7家工业企业及10处三产经营点合计1143个雨污混接点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对梅墟街道28个老小区及公共建筑、16家工业企业及8处三产经营点合计943个雨污混接点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对贵驷街道8个村(社区)共2430户居民生活污水进行截污纳管。三是落实全要素保障。强化组织保障。年初制定全区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2018年全区共安排创建项目64个,计划投入资金5400万元。成立区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统筹协调相关工作任务。强化资金保障。所有创建项目全部列入政府投资项目基本建设计划,所需建设资金由区财政年度预算足额保障。强化推进保障,将创建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全区重点工作考核体系,与各责任部门和单位绩效考核进行挂钩;在开展每月通报的基础上,每月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强化技术保障,组建由设计、勘查、检测、环保等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团队,深入老小区、工业企业、十小行业开展现场指导360余次,帮助指出污染问题、提出整治建议、明确整治要求。四是实施全过程管控。老小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由区建设局牵头,按照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要求实施,采取现场监理和工程质检进行改造质量把控,并发动业主委员会、物业等力量进行安全、文明施工监管。三产污染源整治由各街道城管执法中队负责,结合全区餐饮污水整治专项行动,对涉污经营户逐一进行上门告知,逐一进行整改结果核实,对拒不整改和整改不到位的经营户,启动执法程序。工业企业污染源整治由区经发局牵头,涉水污染源整治方案由区经发局、治水办、环保局、城管局等部门联合把关,不定期联合技术咨询团队对工业企业污染源整治情况开展指导、检查。对污染源整治结果进行“双控”,在责任部门验收合格的基础上,由治水办委托技术团队对照普查结果和整治要求,逐一对各涉水污染源的整治情况进行全面复核,提出复核意见,落实整改要求,确保整治成效常态化。(高新区治水办)

  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三抓三促”推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一是抓作战统筹促创建格局。制定作战方案,按照“年底基本建成污水零直排区”的目标,出台《区关于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工作的实施方案》,配套《东钱湖镇关于创建污水零直排镇工作计划》、《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提升水质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全面排定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进行战斗动员,召开区、镇、村三级干部参加的全区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推进会,就相关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加强技术支撑,委托仁欣环科院对区域内各类涉水污染源、排水设施进行普查,精准把脉,查处问题。二是抓工程项目促全域攻坚。安排资金初步预算4063万元,实施纳管率提升、管网建设完善、雨污分流改造等工程。按“纳管率未达到55%的村庄,至少提升10%以上;纳管率未达到85%的村庄,至少提升5%以上”的要求,全面启动农村纳管率提升工作。新打通三角地等管网,并由东投公司对约5公里长的梅湖至鄞县大道污水管网进行全面修复,先后对下水、东钱湖中学等10余处管网进行疏通及维护。截至目前,已完成田螺山规划16号路市政配套工程、东钱湖小普陀景区截污纳管工程、钱湖人家小区污水管网改造等管网改造工程,累计投资2525万元,完成率达62%。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启动钱湖景苑作为雨污分流试点小区。三是抓机制保障促长效管理。深化落实河(湖)长制,设立东钱湖湖“段长”,强化河(湖)长的日常巡查,做好巡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河道、湖面、岸线整洁,沿湖岸线无新增违建、无违规占用水域行为。强化监测分析,对沿湖28个监测点及22条区、镇两级河道每月进行水质监测,对发现的钱湖人家内河氨氮略微超标等问题予以及时整改。强化保洁管理,结合市容环境卫生门前责任管理、垃圾分类等工作,督促公用事业公司提升保洁品质。强化企业整治,将企业整治与排水许可、排口标识工作一起推动,解决乱排污、乱排水问题。加强宣传造势,筛选村(社)干部280余人作为入户宣传员,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挨家挨户分发宣传册,开展面对面宣传,注重参与度的引导。(东钱湖治水办)

  宁波机场与物流园区三管齐下积极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一是提高站位,抓好工作统筹。市政府动员会议召开后,园区第一时间进行传达贯彻,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工作方案,建立“园区统筹、部门指导、属地落实”的工作机制,按照“排查、整治、验收”三步走的思路推进创建工作。同时,建立协调沟通机制,定期召开会议交流进展,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抓好技术和资金保障;完善督查考核机制,根据工作方案确定的任务分工和节点要求定期开展督查,确保各项任务有效落实。二是摸清底数,开展地毯式排查。2017年委托专业机构对园区污水排放口、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系统排查,对问题点位进行水质检验和机器人探测,确保全面摸清问题、不留死角。经过近2个月努力,共检查排放口33处,经实地勘察和取水化验发现污染排口6处、雨污混接点30余处、管道破损10余处。根据排查结果,更新完善了园区管线基础图纸数据,绘制了污染排口点位图和问题管线分布图,为后续整改提供数据支撑。三是改建并举,推进规范提升。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机场集团公司、东方航空浙江分公司等重点单位分别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现场测绘和方案设计,抓紧推进整治工作。目前,污水排入河道问题已整改完成,雨污混接和破损管道的整改工作正加紧推进,力争年底前基本完成。在推进改旧提升的同时,系统谋划管网设施布局,推动“利近期、管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结合机场三期扩建工程,2017年启动实施市政配套管网和场外排污工程建设,一方面补齐现有管网短板,推动实现雨污管网全覆盖;另一方面新建提升泵站和污水管线,将园区污水全部接入市政管网。截至7月底,已完成总工程量70%,力争年底前基本建成。(市治水办)

  鄞州区念好“三字诀”

  深入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今年以来,鄞州区把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作为治污治本、源头治水的主抓手,按照区委“六大专项行动”和政府民生实事工程的高标准、严要求,通过念好“精、全、合”三字诀,继续深入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确保年度创建工作按时间节点落到实处。

  一、从细从实,在组织管理上求“精”。一是精心组织。去年11月份就着手谋划今年创建工作,在前期广泛调研和排摸的基础上,将10个镇(街道)纳入今年创建目标,年初把创建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镇(街道)和区级部门,各创建单位制定具体创建方案,列出时间表和路线图。从2月份起,先后召开创建单位及有关部门座谈会、推进会和培训会,对去年创建的“四街道一园区”督促落实市级验收整改,对今年创建单位开展“一对一”指导把关,明确创建重点范围、重点项目。二是精准施策。按照“区级统一标准,镇街因地制宜”的原则,相关镇(街道)依托仁欣环保、蓝清治水等第三方技术力量,采取管线勘测、CCTV排查等手段,结合船巡、岸巡等方式,深入开展排水设施及污染源地毯式普查,彻底清查底数,并动态跟踪管理。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按照功能区块,分类开展精细化截污纳管工作,全区共梳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污水管网建设、小区雨污分流、截污纳管等今年创建项目188个,计划投资约8.8亿元。三是精细建模。委托第三方技术单位启动全区污水零直排区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搭建全区污水处理厂网、雨水管网、污染源、河道、入河排口等模块,将既有现状和日后规划结合,建立全方位的地理信息化系统,涵盖日常管理、规划设计、问题排查、建设维修等功能,实现信息化、长效化管理和动态化更新,计划年内初步建成。

  二、提质提速,在推动落实上重“全”。一是全领域保障。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列入政府投资项目计划,设立专项资金,新制定住宅小区雨污分流以及城区市政截污改造项目补助政策,实现区、镇、村三级污水管网,城区、城镇、农村三级住宅小区,工业、农业、餐饮等服务业各个领域建设项目资金保障的全覆盖。精简程序,由区治水办与区发改局联合印发年度污水零直排区创建项目计划表,对于500万元以下项目以项目库代替立项,并按照简易程序招标,为项目推进节省时间。建立定期会商协调机制,及时破解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工作进度不滞后。二是全过程跟踪。强化工程质量跟踪管理,由区住建局、城管局统筹建立工程监理制度,指导各镇(街道、园区)聘用第三方监理机构,实现设计、施工、验收等全过程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避免出现“短期性工程”。强化设施跟踪运维,进一步研究落实农污治理设施、污水管网、住宅小区内部管网和隔油池等设施的养护管理机制,建立经济实用的统一运行维护模式,引入第三方专业单位进行市场化养护,发挥工程的长久效益。三是全方位推进。围绕目标、节点、进度,对工程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开展月度常规督查与通报,由治水办牵头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交互督查或全面督查,不定期邀请“两办”督查室、组织部、纪委共同参与督查工作,以常态督查倒逼落实到位,以节点目标倒逼进度加快。截至7月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项目已开工120个,完成投资3.2亿元。

  三、齐头并进,在协同推进上谋“合”。一是与“三网融合”相结合。深化落实河长制,全面实施湖长制,建立健全河长制工作标准体系。加强河长制网络与基层综治网络、河道保洁员网络的“三网融合”,进一步完善河长履职和作用发挥、河道动态巡查和问题处置等机制,进一步明确网格员、保洁员参与治水的职责要求,基层河长、网格员、保洁员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拍照上传或上报涉水问题。二是与“全民参与”相结合。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优势,吸纳退休干部、党员、新宁波人、青少年、大阿嫂等组建基层“七彩护河队”,实行“党员-社工-志愿者”联合巡河机制。今年来,共开展巡河护河志愿服务活动千次,参与人次达4.5万余人次。开展河道环境随手拍活动,开发河道巡查小程序等,广泛发动居民群众、企事业单位等多方力量参与和监督污水零直排创建,截至7月底,共收到河道环境问题线索举报56条。三是与公众满意度提升相结合。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纸及网络新媒体,对治水工作进行立体式宣传,在省、市主要媒体刊登治水报道6篇,在鄞州日报刊登治水报道62篇、专版6个,以实实在在的治水成效引导群众提升对“五水共治”和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的支持率和满意度。深化“五水共治”公益宣传“六进”活动,发动各镇(街道)组织村社干部、墙门小组长开展进村(社)入户倡议宣传,推动治水宣传进家家户户,着力提升公众知晓率,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提供强有力舆论支持。(鄞州区治水办)

  慈溪市坚持以“争·高”理念为引领

  强势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今年以来,慈溪市按照宁波市委“六争攻坚、三年攀高”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四年任务三年完成”的目标,认真对标年度目标责任书,坚持以“争·高”理念为引领,强势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上半年,全市已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项目投资8.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1.27%。

  一、坚持要素争强,以铁腕治水的韧劲高强度保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委书记多次作出批示,市长、分管副市长多次专题调研,牵头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推进;市人大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民生实事工程的监督范围,年底前将对35个治理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票决;市政协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作为民主监督的重点内容。市水治办成立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组全面统筹全市创建工作,各镇(街道)抽调专门力量攻坚创建行动。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在当前财政紧缩的背景下,唯独治水资金不减反增。今年共安排“五水共治”资金28.28亿元,较去年增长10.4%,其中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程321项,涉及资金14.2亿元。为进一步减轻镇(街道)资金压力,制定出台污水零直排区创建资金补助补充办法,重点对截污纳管、排口整治等六大工程进行补助,同时整合治危拆违、区块改造、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振兴等方面资金,并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采用PPP模式引入第三方参与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工程建设管理。三是强化科技支撑。聘请宁波大学等高校教授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专家顾问,组织业务培训,加强对镇(街道)技术指导,提供点对点的技术服务,重点解决排口排水、初期雨水收集、油污漂浮等截污难题。培育本土环保企业,引进高资质第三方专业机构,鼓励其参与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协助各镇(街道)开展基础摸排,帮助制定创建专项方案,确保技术调查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二、坚持项目争速,以争分夺秒的拼劲高标准建设。一是注重面上提速。坚持“统筹规划、园区先行、分层推进、全面达标”的原则,明确2017年至2019年分别完成20%、40%、40%的任务,鼓励各镇(街道)提前创建“污水零直排区”。早在2017年初18个镇(街道)已全部启动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技术调查,形成问题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和时间清单。截至去年底已基本完成技术调查和项目安排,其中4个镇(街道)通过了宁波初验,8个镇(街道)完成了50%的创建任务。二是注重线上比速。实行“一月一通报”,动态监管河道水质、工程进度和项目审批,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政府分管领导。对所有县级河道水质“一月一监测”,对水质恶化、剿劣反弹的建立水质“红色”预警制。对相关创建镇(街道)按工程进度实行“一月一排名”,对进展缓慢、进度滞后的,启动工程进度“黄色”警示制。对创建项目每月纳入审批事项,完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制,对个别时间特别紧、任务特别重的工程实施设计施工一体化招标办法,缩短项目前期时间30%以上。三是注重点上拼速。各镇(街道)根据日常督查情况,列出攻坚重点,明确时间节点,挂图作战、倒排时序,凡超过治理时限的予以督办扣分,目前已有5个创建镇(街道)基本完成难点治理任务,其余镇(街道)已完成50%以上的难点治理任务,比预期进度提前1个月以上。同时,各镇(街道)结合自身实际,注重打造特色亮点,将亮点作为典型推介、学习推广的加分项目,目前已形成了掌起镇低小散企业统一入驻五金模具中心、龙山镇重点排污企业门户管理企业排污监管、横河镇轴承行业含油废水统一收集、古塘街道住宅小区阳台雨污分流改造等创建示范点。

  三、坚持机制争优,以善试善创的巧劲高质量管理。一是突出精细化考核。将“五水共治”纳入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考核体系,扩大污水零直排区创建考核赋分比值,按照三年内成功创建时序分别给予3分、2分和1分的赋加分,未通过宁波复评的予以“一票否决”;同时将断面水质达标提升纳入专项考核,根据完成情况给予加分或倒扣分。二是突出智慧化管理。采用电子媒体和互联网技术,搭建全市河情监控指挥平台,在重点河道、问题多发区域设置高清探头和水质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河道水质、排口排水和人为破坏水环境等情况。去年已在8个镇(街道)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安排150万元,筹建市级河情监控指挥平台项目,实现全市所有镇(街道)重点河道的实时监控、实时调度指挥,构建起“快速发现、快速响应、快速处置、快速反馈”的管控体系。三是突出社会化参与。在“十万网名、百万市民、千名河长、万名群众”合力治水的格局上,创新“河小二”百米志愿岗,动员热心人士认领,对各自河段进行全天候巡河护水,填补河长巡河空档期,实现全域全覆盖。出台“河道监督员”管理实施办法,向社会公开招聘,组建网络义务监督员队伍,确保每个镇(街道)1名以上。目前,全市各类“民间河长”突破1.2万名,发展百米志愿岗5600余个、“河小二”4万名以上。(慈溪市水治办)

宁波五水共治工作简报2018年第24期
稿源:       2018-08-20 11:18:00

  第24期(总第220期)

  宁波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宁波市河长制办公室 编

  2018年8月20日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专辑

  工作简讯

  ●宁波国家高新区四措并举全力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

  ●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三抓三促”推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宁波机场与物流园区三管齐下积极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经验交流

  ●鄞州区念好“三字诀”深入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慈溪市坚持以“争·高”理念为引领强势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宁波国家高新区四措并举全力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一是开展全方位普查。委托专业普查机构,采取“顺查”和“逆查”相结合的方式,投入各类技术人员135人次,历时6个月,完成整个辖区36.86平方公里污染源普查工作。共调查河道99.5公里,调查沿河排口2050处,水质检测307处;管线探查121公里,CCTV管道检测355米。共查出有污染的沿河排口200处,查明混接点2030处,涵盖了市政道路、工业企业内部、公共建筑、商业广场、住宅小区、学校、农贸市场、养殖场、小餐饮、洗车点等全部污染源头。专业普查之余,治水办联合相关管理部门,结合日常管理工作,对新增的涉水污染源追根溯源,不断查漏补缺,力求不留死角,全面发现辖区内涉水污染源现状情况。二是制定全覆盖方案。在全面普查基础上,梳理汇总排水口现状调查、混接点调查统计、全区排水管网探测、污染源头现状普查的成果,绘制成全区混接点和污染源线路分布总图、沿河排口分布总图,明确详尽的问题清单。委托设计单位研究制订各街道涉水污染源整治方案,召集相关部门进行方案会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各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方案,形成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确保整改全覆盖、不遗漏。对新明街道28个老小区、7家工业企业及10处三产经营点合计1143个雨污混接点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对梅墟街道28个老小区及公共建筑、16家工业企业及8处三产经营点合计943个雨污混接点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对贵驷街道8个村(社区)共2430户居民生活污水进行截污纳管。三是落实全要素保障。强化组织保障。年初制定全区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2018年全区共安排创建项目64个,计划投入资金5400万元。成立区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统筹协调相关工作任务。强化资金保障。所有创建项目全部列入政府投资项目基本建设计划,所需建设资金由区财政年度预算足额保障。强化推进保障,将创建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全区重点工作考核体系,与各责任部门和单位绩效考核进行挂钩;在开展每月通报的基础上,每月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强化技术保障,组建由设计、勘查、检测、环保等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团队,深入老小区、工业企业、十小行业开展现场指导360余次,帮助指出污染问题、提出整治建议、明确整治要求。四是实施全过程管控。老小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由区建设局牵头,按照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要求实施,采取现场监理和工程质检进行改造质量把控,并发动业主委员会、物业等力量进行安全、文明施工监管。三产污染源整治由各街道城管执法中队负责,结合全区餐饮污水整治专项行动,对涉污经营户逐一进行上门告知,逐一进行整改结果核实,对拒不整改和整改不到位的经营户,启动执法程序。工业企业污染源整治由区经发局牵头,涉水污染源整治方案由区经发局、治水办、环保局、城管局等部门联合把关,不定期联合技术咨询团队对工业企业污染源整治情况开展指导、检查。对污染源整治结果进行“双控”,在责任部门验收合格的基础上,由治水办委托技术团队对照普查结果和整治要求,逐一对各涉水污染源的整治情况进行全面复核,提出复核意见,落实整改要求,确保整治成效常态化。(高新区治水办)

  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三抓三促”推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一是抓作战统筹促创建格局。制定作战方案,按照“年底基本建成污水零直排区”的目标,出台《区关于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工作的实施方案》,配套《东钱湖镇关于创建污水零直排镇工作计划》、《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提升水质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全面排定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进行战斗动员,召开区、镇、村三级干部参加的全区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推进会,就相关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加强技术支撑,委托仁欣环科院对区域内各类涉水污染源、排水设施进行普查,精准把脉,查处问题。二是抓工程项目促全域攻坚。安排资金初步预算4063万元,实施纳管率提升、管网建设完善、雨污分流改造等工程。按“纳管率未达到55%的村庄,至少提升10%以上;纳管率未达到85%的村庄,至少提升5%以上”的要求,全面启动农村纳管率提升工作。新打通三角地等管网,并由东投公司对约5公里长的梅湖至鄞县大道污水管网进行全面修复,先后对下水、东钱湖中学等10余处管网进行疏通及维护。截至目前,已完成田螺山规划16号路市政配套工程、东钱湖小普陀景区截污纳管工程、钱湖人家小区污水管网改造等管网改造工程,累计投资2525万元,完成率达62%。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启动钱湖景苑作为雨污分流试点小区。三是抓机制保障促长效管理。深化落实河(湖)长制,设立东钱湖湖“段长”,强化河(湖)长的日常巡查,做好巡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河道、湖面、岸线整洁,沿湖岸线无新增违建、无违规占用水域行为。强化监测分析,对沿湖28个监测点及22条区、镇两级河道每月进行水质监测,对发现的钱湖人家内河氨氮略微超标等问题予以及时整改。强化保洁管理,结合市容环境卫生门前责任管理、垃圾分类等工作,督促公用事业公司提升保洁品质。强化企业整治,将企业整治与排水许可、排口标识工作一起推动,解决乱排污、乱排水问题。加强宣传造势,筛选村(社)干部280余人作为入户宣传员,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挨家挨户分发宣传册,开展面对面宣传,注重参与度的引导。(东钱湖治水办)

  宁波机场与物流园区三管齐下积极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一是提高站位,抓好工作统筹。市政府动员会议召开后,园区第一时间进行传达贯彻,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工作方案,建立“园区统筹、部门指导、属地落实”的工作机制,按照“排查、整治、验收”三步走的思路推进创建工作。同时,建立协调沟通机制,定期召开会议交流进展,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抓好技术和资金保障;完善督查考核机制,根据工作方案确定的任务分工和节点要求定期开展督查,确保各项任务有效落实。二是摸清底数,开展地毯式排查。2017年委托专业机构对园区污水排放口、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系统排查,对问题点位进行水质检验和机器人探测,确保全面摸清问题、不留死角。经过近2个月努力,共检查排放口33处,经实地勘察和取水化验发现污染排口6处、雨污混接点30余处、管道破损10余处。根据排查结果,更新完善了园区管线基础图纸数据,绘制了污染排口点位图和问题管线分布图,为后续整改提供数据支撑。三是改建并举,推进规范提升。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机场集团公司、东方航空浙江分公司等重点单位分别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现场测绘和方案设计,抓紧推进整治工作。目前,污水排入河道问题已整改完成,雨污混接和破损管道的整改工作正加紧推进,力争年底前基本完成。在推进改旧提升的同时,系统谋划管网设施布局,推动“利近期、管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结合机场三期扩建工程,2017年启动实施市政配套管网和场外排污工程建设,一方面补齐现有管网短板,推动实现雨污管网全覆盖;另一方面新建提升泵站和污水管线,将园区污水全部接入市政管网。截至7月底,已完成总工程量70%,力争年底前基本建成。(市治水办)

  鄞州区念好“三字诀”

  深入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今年以来,鄞州区把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作为治污治本、源头治水的主抓手,按照区委“六大专项行动”和政府民生实事工程的高标准、严要求,通过念好“精、全、合”三字诀,继续深入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确保年度创建工作按时间节点落到实处。

  一、从细从实,在组织管理上求“精”。一是精心组织。去年11月份就着手谋划今年创建工作,在前期广泛调研和排摸的基础上,将10个镇(街道)纳入今年创建目标,年初把创建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镇(街道)和区级部门,各创建单位制定具体创建方案,列出时间表和路线图。从2月份起,先后召开创建单位及有关部门座谈会、推进会和培训会,对去年创建的“四街道一园区”督促落实市级验收整改,对今年创建单位开展“一对一”指导把关,明确创建重点范围、重点项目。二是精准施策。按照“区级统一标准,镇街因地制宜”的原则,相关镇(街道)依托仁欣环保、蓝清治水等第三方技术力量,采取管线勘测、CCTV排查等手段,结合船巡、岸巡等方式,深入开展排水设施及污染源地毯式普查,彻底清查底数,并动态跟踪管理。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按照功能区块,分类开展精细化截污纳管工作,全区共梳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污水管网建设、小区雨污分流、截污纳管等今年创建项目188个,计划投资约8.8亿元。三是精细建模。委托第三方技术单位启动全区污水零直排区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搭建全区污水处理厂网、雨水管网、污染源、河道、入河排口等模块,将既有现状和日后规划结合,建立全方位的地理信息化系统,涵盖日常管理、规划设计、问题排查、建设维修等功能,实现信息化、长效化管理和动态化更新,计划年内初步建成。

  二、提质提速,在推动落实上重“全”。一是全领域保障。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列入政府投资项目计划,设立专项资金,新制定住宅小区雨污分流以及城区市政截污改造项目补助政策,实现区、镇、村三级污水管网,城区、城镇、农村三级住宅小区,工业、农业、餐饮等服务业各个领域建设项目资金保障的全覆盖。精简程序,由区治水办与区发改局联合印发年度污水零直排区创建项目计划表,对于500万元以下项目以项目库代替立项,并按照简易程序招标,为项目推进节省时间。建立定期会商协调机制,及时破解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工作进度不滞后。二是全过程跟踪。强化工程质量跟踪管理,由区住建局、城管局统筹建立工程监理制度,指导各镇(街道、园区)聘用第三方监理机构,实现设计、施工、验收等全过程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避免出现“短期性工程”。强化设施跟踪运维,进一步研究落实农污治理设施、污水管网、住宅小区内部管网和隔油池等设施的养护管理机制,建立经济实用的统一运行维护模式,引入第三方专业单位进行市场化养护,发挥工程的长久效益。三是全方位推进。围绕目标、节点、进度,对工程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开展月度常规督查与通报,由治水办牵头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交互督查或全面督查,不定期邀请“两办”督查室、组织部、纪委共同参与督查工作,以常态督查倒逼落实到位,以节点目标倒逼进度加快。截至7月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项目已开工120个,完成投资3.2亿元。

  三、齐头并进,在协同推进上谋“合”。一是与“三网融合”相结合。深化落实河长制,全面实施湖长制,建立健全河长制工作标准体系。加强河长制网络与基层综治网络、河道保洁员网络的“三网融合”,进一步完善河长履职和作用发挥、河道动态巡查和问题处置等机制,进一步明确网格员、保洁员参与治水的职责要求,基层河长、网格员、保洁员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拍照上传或上报涉水问题。二是与“全民参与”相结合。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优势,吸纳退休干部、党员、新宁波人、青少年、大阿嫂等组建基层“七彩护河队”,实行“党员-社工-志愿者”联合巡河机制。今年来,共开展巡河护河志愿服务活动千次,参与人次达4.5万余人次。开展河道环境随手拍活动,开发河道巡查小程序等,广泛发动居民群众、企事业单位等多方力量参与和监督污水零直排创建,截至7月底,共收到河道环境问题线索举报56条。三是与公众满意度提升相结合。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纸及网络新媒体,对治水工作进行立体式宣传,在省、市主要媒体刊登治水报道6篇,在鄞州日报刊登治水报道62篇、专版6个,以实实在在的治水成效引导群众提升对“五水共治”和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的支持率和满意度。深化“五水共治”公益宣传“六进”活动,发动各镇(街道)组织村社干部、墙门小组长开展进村(社)入户倡议宣传,推动治水宣传进家家户户,着力提升公众知晓率,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提供强有力舆论支持。(鄞州区治水办)

  慈溪市坚持以“争·高”理念为引领

  强势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今年以来,慈溪市按照宁波市委“六争攻坚、三年攀高”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四年任务三年完成”的目标,认真对标年度目标责任书,坚持以“争·高”理念为引领,强势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上半年,全市已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项目投资8.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1.27%。

  一、坚持要素争强,以铁腕治水的韧劲高强度保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委书记多次作出批示,市长、分管副市长多次专题调研,牵头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推进;市人大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民生实事工程的监督范围,年底前将对35个治理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票决;市政协将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作为民主监督的重点内容。市水治办成立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组全面统筹全市创建工作,各镇(街道)抽调专门力量攻坚创建行动。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在当前财政紧缩的背景下,唯独治水资金不减反增。今年共安排“五水共治”资金28.28亿元,较去年增长10.4%,其中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程321项,涉及资金14.2亿元。为进一步减轻镇(街道)资金压力,制定出台污水零直排区创建资金补助补充办法,重点对截污纳管、排口整治等六大工程进行补助,同时整合治危拆违、区块改造、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振兴等方面资金,并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采用PPP模式引入第三方参与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工程建设管理。三是强化科技支撑。聘请宁波大学等高校教授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专家顾问,组织业务培训,加强对镇(街道)技术指导,提供点对点的技术服务,重点解决排口排水、初期雨水收集、油污漂浮等截污难题。培育本土环保企业,引进高资质第三方专业机构,鼓励其参与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协助各镇(街道)开展基础摸排,帮助制定创建专项方案,确保技术调查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二、坚持项目争速,以争分夺秒的拼劲高标准建设。一是注重面上提速。坚持“统筹规划、园区先行、分层推进、全面达标”的原则,明确2017年至2019年分别完成20%、40%、40%的任务,鼓励各镇(街道)提前创建“污水零直排区”。早在2017年初18个镇(街道)已全部启动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技术调查,形成问题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和时间清单。截至去年底已基本完成技术调查和项目安排,其中4个镇(街道)通过了宁波初验,8个镇(街道)完成了50%的创建任务。二是注重线上比速。实行“一月一通报”,动态监管河道水质、工程进度和项目审批,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政府分管领导。对所有县级河道水质“一月一监测”,对水质恶化、剿劣反弹的建立水质“红色”预警制。对相关创建镇(街道)按工程进度实行“一月一排名”,对进展缓慢、进度滞后的,启动工程进度“黄色”警示制。对创建项目每月纳入审批事项,完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制,对个别时间特别紧、任务特别重的工程实施设计施工一体化招标办法,缩短项目前期时间30%以上。三是注重点上拼速。各镇(街道)根据日常督查情况,列出攻坚重点,明确时间节点,挂图作战、倒排时序,凡超过治理时限的予以督办扣分,目前已有5个创建镇(街道)基本完成难点治理任务,其余镇(街道)已完成50%以上的难点治理任务,比预期进度提前1个月以上。同时,各镇(街道)结合自身实际,注重打造特色亮点,将亮点作为典型推介、学习推广的加分项目,目前已形成了掌起镇低小散企业统一入驻五金模具中心、龙山镇重点排污企业门户管理企业排污监管、横河镇轴承行业含油废水统一收集、古塘街道住宅小区阳台雨污分流改造等创建示范点。

  三、坚持机制争优,以善试善创的巧劲高质量管理。一是突出精细化考核。将“五水共治”纳入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考核体系,扩大污水零直排区创建考核赋分比值,按照三年内成功创建时序分别给予3分、2分和1分的赋加分,未通过宁波复评的予以“一票否决”;同时将断面水质达标提升纳入专项考核,根据完成情况给予加分或倒扣分。二是突出智慧化管理。采用电子媒体和互联网技术,搭建全市河情监控指挥平台,在重点河道、问题多发区域设置高清探头和水质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河道水质、排口排水和人为破坏水环境等情况。去年已在8个镇(街道)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安排150万元,筹建市级河情监控指挥平台项目,实现全市所有镇(街道)重点河道的实时监控、实时调度指挥,构建起“快速发现、快速响应、快速处置、快速反馈”的管控体系。三是突出社会化参与。在“十万网名、百万市民、千名河长、万名群众”合力治水的格局上,创新“河小二”百米志愿岗,动员热心人士认领,对各自河段进行全天候巡河护水,填补河长巡河空档期,实现全域全覆盖。出台“河道监督员”管理实施办法,向社会公开招聘,组建网络义务监督员队伍,确保每个镇(街道)1名以上。目前,全市各类“民间河长”突破1.2万名,发展百米志愿岗5600余个、“河小二”4万名以上。(慈溪市水治办)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1-2016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