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宁波热点  >  五水共治  >  工作简报
宁波五水共治工作简报2018年第22期
稿源:   2018-08-10 11:15:00

  第22期(总第218期)

  宁波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宁波市河长制办公室编

  2018年8月10日

  按语:8月9日,我市召开全市“五水共治”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推进会,各区县(市)、园区治水办主要负责人和市直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参加会议。市环保局副局长、市治水专职办副主任周宏汉代表市治水办对下阶段“五水共治”和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作了具体安排。

  在全市“五水共治”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推进会上的报告(摘要)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治水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按照“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总体部署,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贯彻落实省“碧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面开展“生态活水”工程,全面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全面打造“最美母亲河(湖)”,全面建设“治水铁军”,推动全市治水工作从治污剿劣向巩固提升转变,促进城乡人居品质进一步提升。

  一、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精心打造宁波样板。在今年的“两会”上,“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以最高票荣膺民生实事工程第一位。但受制于财政资金压力、政府减债要求和政策处理等因素,一些镇(乡、街道)无力实施“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项目,导致部分项目至今未实质启动。全市除鄞州区、镇海区、慈溪市、杭州湾等地进度正常外,其他地区均偏慢。一是要加快项目推进。对于年初排定的82个“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乡镇(街道、功能区),特别是60个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的项目,必须按照清单化管理,早立项、早招标、早启动、早建设、早完工、早验收。力争在年底前基本建成镇海区、北仑区、保税区、石化区、大榭开发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及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污水零直排区”。全市新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自然村204个,开展日处理能力30吨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31个。二是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谋划江北、余姚两地污水处理厂新建与扩容工程。列入中央环保督查整改内容的污水处理厂完成整改,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制定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标准,启动19个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完成宁波新周污水处理厂和杭州湾新区污水处理厂类IV类标准提标改造。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加快世纪大道复线管网建设,启动江北环城北路管网修补工程,全市新增及改建城镇污水配套管网283.5公里。三是要加快问题整改。彻底整改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督查期间发现和掌握的问题,严格执行垃圾河、黑臭河复查机制,定期开展评估,巩固提升“清三河”成效,确保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同时,加大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全市完成河道综合整治60公里;科学开展河道清淤,2018年全市完成清淤850万方以上。

  二、全面开展“生态活水”工程,让河水流动起来。坚持生产生活用水与生态补水并重,合理开展水源调配,挖掘补水潜力,努力克服生态补水不足短板。一是加强生态补水规划研究。由治水办牵头,水利局、城管局、环保局等单位联合实施,在总结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督查迎检调水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市域范围内生态补水可行性研究,启动全市河道生态配水规划编制。二是挖掘生态补水新水源。在巩固姚江、水库生态用水基础上,挖掘新的生态补水来源,在奉化江开展河水抽取、净化、回补研究;以江东北区污水处理厂为试点,开展中水回用河道方案研究设计,实现多渠道生态补水。三是强化生态补水路径和工程规划建设。进一步打通断头河,促进流域范围内河湖库塘联网联通,强化河道碶闸调控管理,深入研究碶闸开启高度与有效补水对应关系,确保蓄水、排水、补水统筹平衡。在海曙中心城区开展水体统筹调控试点,探索河网水体有效调剂模式,并在适当的时候推广到鄞东南、江北区域水系。

  三、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行动,优质高效完成各项治理任务。2018年是水污染行动计划实施的第三年,中央将对我市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必须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水环境质量改善和水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一是完成地表水自动监控达标。主动适应国考断面水质监测自动化要求,确保11个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按时完成地表水自动监控站建设,并稳定达到考核要求,10个国家水十条地表水考核断面中三类以上水质达到80%,地表水省控断面功能区达标率78.9%。二是继续实施“一河一策”工程。确保县级以上断面水质不降,进一步巩固剿劣成果,确保不出现劣V类断面。加强地下水环境保护,2018年加油站地下油罐应全部更新为双层罐或完成防渗池设置,未按期改造的加油站,将提请商务委予以年检不通过,并由环保部门严格按照《水污染防治法》进行查处。三是深化行业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扎实推进金属表面处理等5个行业深化整治提升,年底前整治企业100家以上,淘汰“低小散乱污”落后产能企业100家以上,关停和整治1500家以上。对存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全面建设封闭式集粪棚,在全市建设美丽牧场30个,深化入海排口(河流)整治,建立动态管理系统,完善在线监控,确保入海河流水质达到地表水V类以上,年底前完成46个入海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提升,实施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项目60个。建设全国领先的优质饮用水安全工程,全面开展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排查。

  四、全面落实“省河长制规定”,积极打造最美母亲河(湖)。以“浙江省河长制规定”实施为契机,深化完善宁波河(湖)长制管理制度,打造一批在全省有影响力的最美母亲河(湖)。一是完善河(湖)长工作机制。建设河(湖)长培训学院,系统开展河(湖)长培训,提升河(湖)长“应知、应会、应做”能力,确保河(湖)长“管、治、保”责任落实。制定责任清单,进一步厘清河(湖)长制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指导区县(市)完善对村级河长的奖惩机制,进一步调动基层河长积极性。二是开展美丽河湖创建。市、县、乡三级围绕本地母亲河(湖)或重点河道,每个区县(市)各完成2个以上重点河流(湖泊)的美丽河湖建设;2017、2018年创建“污水零直排区”的乡镇(街道)完成1条美丽河湖的建设,其他乡镇(街道)启动美丽河湖建设。完善“一河一策”方案,高质量推进治理工程,强化基层河长与保洁员联动,建立长效运维机制。以清障、控源、治污为重点,开展姚江水质提升攻坚。三是推动河道管理智能化。健全完善宁波河道APP、宁波市河(湖)长指挥信息系统(APP)和PC端等治水智能化管理体系,方便公众对河道水质的监督、投诉和举报,提高河长巡河湖长巡湖履职绩效,做到实时显示、实时监控、实时监测,推动智慧治水、数字治水、科学治水,提升全市治水智能化水平。

  五、全面建设“治水铁军”,提升统筹协调能力。坚持业务建设与队伍建设相结合,在“五水共治”实践中,锻炼造就一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治水铁军。一是强化治水办综合协调职能。在建立完善“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责任体系的基础上,厘清治水办与各涉水行政部门的职责分工,联动推进治水相关工作,着力解决水环境突出问题。二是加强治水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多渠道、多层次、规范化人员培训机制,提高治水队伍谋划、分析和执行能力,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出色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三是加大督考宣传力度。今年,“五水共治”工作考核新增了“污水零直排区”、“美丽河湖”建设和“专项督查”等三个项目;把劣V类反弹、未完成国家水十条年度考核目标、水污染物总量减排、中央环保督政问题整改、发生重大水事件和中央媒体曝光等六项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当年大禹鼎参评资格;把完成剿劣断面反弹至劣V类、新出现劣V类断面定为收回上年度获得的大禹鼎条件。宣传方面,要积极策划、科学造势,通过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和活动宣传切实提高“五水共治”全民参与度和公众满意度。

宁波五水共治工作简报2018年第22期
稿源:       2018-08-10 11:15:00

  第22期(总第218期)

  宁波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宁波市河长制办公室编

  2018年8月10日

  按语:8月9日,我市召开全市“五水共治”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推进会,各区县(市)、园区治水办主要负责人和市直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参加会议。市环保局副局长、市治水专职办副主任周宏汉代表市治水办对下阶段“五水共治”和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作了具体安排。

  在全市“五水共治”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推进会上的报告(摘要)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治水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按照“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总体部署,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贯彻落实省“碧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面开展“生态活水”工程,全面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全面打造“最美母亲河(湖)”,全面建设“治水铁军”,推动全市治水工作从治污剿劣向巩固提升转变,促进城乡人居品质进一步提升。

  一、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精心打造宁波样板。在今年的“两会”上,“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以最高票荣膺民生实事工程第一位。但受制于财政资金压力、政府减债要求和政策处理等因素,一些镇(乡、街道)无力实施“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项目,导致部分项目至今未实质启动。全市除鄞州区、镇海区、慈溪市、杭州湾等地进度正常外,其他地区均偏慢。一是要加快项目推进。对于年初排定的82个“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乡镇(街道、功能区),特别是60个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的项目,必须按照清单化管理,早立项、早招标、早启动、早建设、早完工、早验收。力争在年底前基本建成镇海区、北仑区、保税区、石化区、大榭开发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及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污水零直排区”。全市新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自然村204个,开展日处理能力30吨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31个。二是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谋划江北、余姚两地污水处理厂新建与扩容工程。列入中央环保督查整改内容的污水处理厂完成整改,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制定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标准,启动19个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完成宁波新周污水处理厂和杭州湾新区污水处理厂类IV类标准提标改造。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加快世纪大道复线管网建设,启动江北环城北路管网修补工程,全市新增及改建城镇污水配套管网283.5公里。三是要加快问题整改。彻底整改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督查期间发现和掌握的问题,严格执行垃圾河、黑臭河复查机制,定期开展评估,巩固提升“清三河”成效,确保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同时,加大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全市完成河道综合整治60公里;科学开展河道清淤,2018年全市完成清淤850万方以上。

  二、全面开展“生态活水”工程,让河水流动起来。坚持生产生活用水与生态补水并重,合理开展水源调配,挖掘补水潜力,努力克服生态补水不足短板。一是加强生态补水规划研究。由治水办牵头,水利局、城管局、环保局等单位联合实施,在总结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督查迎检调水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市域范围内生态补水可行性研究,启动全市河道生态配水规划编制。二是挖掘生态补水新水源。在巩固姚江、水库生态用水基础上,挖掘新的生态补水来源,在奉化江开展河水抽取、净化、回补研究;以江东北区污水处理厂为试点,开展中水回用河道方案研究设计,实现多渠道生态补水。三是强化生态补水路径和工程规划建设。进一步打通断头河,促进流域范围内河湖库塘联网联通,强化河道碶闸调控管理,深入研究碶闸开启高度与有效补水对应关系,确保蓄水、排水、补水统筹平衡。在海曙中心城区开展水体统筹调控试点,探索河网水体有效调剂模式,并在适当的时候推广到鄞东南、江北区域水系。

  三、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行动,优质高效完成各项治理任务。2018年是水污染行动计划实施的第三年,中央将对我市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必须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水环境质量改善和水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一是完成地表水自动监控达标。主动适应国考断面水质监测自动化要求,确保11个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按时完成地表水自动监控站建设,并稳定达到考核要求,10个国家水十条地表水考核断面中三类以上水质达到80%,地表水省控断面功能区达标率78.9%。二是继续实施“一河一策”工程。确保县级以上断面水质不降,进一步巩固剿劣成果,确保不出现劣V类断面。加强地下水环境保护,2018年加油站地下油罐应全部更新为双层罐或完成防渗池设置,未按期改造的加油站,将提请商务委予以年检不通过,并由环保部门严格按照《水污染防治法》进行查处。三是深化行业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扎实推进金属表面处理等5个行业深化整治提升,年底前整治企业100家以上,淘汰“低小散乱污”落后产能企业100家以上,关停和整治1500家以上。对存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全面建设封闭式集粪棚,在全市建设美丽牧场30个,深化入海排口(河流)整治,建立动态管理系统,完善在线监控,确保入海河流水质达到地表水V类以上,年底前完成46个入海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提升,实施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项目60个。建设全国领先的优质饮用水安全工程,全面开展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排查。

  四、全面落实“省河长制规定”,积极打造最美母亲河(湖)。以“浙江省河长制规定”实施为契机,深化完善宁波河(湖)长制管理制度,打造一批在全省有影响力的最美母亲河(湖)。一是完善河(湖)长工作机制。建设河(湖)长培训学院,系统开展河(湖)长培训,提升河(湖)长“应知、应会、应做”能力,确保河(湖)长“管、治、保”责任落实。制定责任清单,进一步厘清河(湖)长制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指导区县(市)完善对村级河长的奖惩机制,进一步调动基层河长积极性。二是开展美丽河湖创建。市、县、乡三级围绕本地母亲河(湖)或重点河道,每个区县(市)各完成2个以上重点河流(湖泊)的美丽河湖建设;2017、2018年创建“污水零直排区”的乡镇(街道)完成1条美丽河湖的建设,其他乡镇(街道)启动美丽河湖建设。完善“一河一策”方案,高质量推进治理工程,强化基层河长与保洁员联动,建立长效运维机制。以清障、控源、治污为重点,开展姚江水质提升攻坚。三是推动河道管理智能化。健全完善宁波河道APP、宁波市河(湖)长指挥信息系统(APP)和PC端等治水智能化管理体系,方便公众对河道水质的监督、投诉和举报,提高河长巡河湖长巡湖履职绩效,做到实时显示、实时监控、实时监测,推动智慧治水、数字治水、科学治水,提升全市治水智能化水平。

  五、全面建设“治水铁军”,提升统筹协调能力。坚持业务建设与队伍建设相结合,在“五水共治”实践中,锻炼造就一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治水铁军。一是强化治水办综合协调职能。在建立完善“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责任体系的基础上,厘清治水办与各涉水行政部门的职责分工,联动推进治水相关工作,着力解决水环境突出问题。二是加强治水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多渠道、多层次、规范化人员培训机制,提高治水队伍谋划、分析和执行能力,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出色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三是加大督考宣传力度。今年,“五水共治”工作考核新增了“污水零直排区”、“美丽河湖”建设和“专项督查”等三个项目;把劣V类反弹、未完成国家水十条年度考核目标、水污染物总量减排、中央环保督政问题整改、发生重大水事件和中央媒体曝光等六项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当年大禹鼎参评资格;把完成剿劣断面反弹至劣V类、新出现劣V类断面定为收回上年度获得的大禹鼎条件。宣传方面,要积极策划、科学造势,通过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和活动宣传切实提高“五水共治”全民参与度和公众满意度。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1-2016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