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宁波热点  >  五水共治  >  工作简报
宁波五水共治工作简报2018年第19期
稿源:   2018-07-24 09:55:00

  第19期(总第215期)

  宁波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宁波市河长制办公室 编

  2018年7月24日

  工作简讯

  ●海曙区创新统一打包方式整体推进乡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普查工作

  ●慈溪市横河镇三措并举推进“美丽河道”建设

  ●我市新增13家市级节水型企业

  经验交流

  ●高新区三部曲建设“美丽河道”建设

  ●以打开路以治促管——我市大力推进近岸海域渔业生态环境保护

  海曙区创新统一打包方式整体推进乡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普查工作为切实摸清地下管网家底,顺利推进全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针对乡镇地下污水管网基础薄弱,且工程建设范围广、数量大、类型多等实际,海曙区创新思路,将明后两年要创建的镇(乡)也纳入其中,对西片区9个镇(乡)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普查工作统一打包进行整体推进,目前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地下网管普查已启动。一是统一普查标准。制定全区统一的普查标准,整体进行招投标,确定入围企业,高效率的开展排查工作。普查结束后,由各中标普查单位完成各镇(乡)街道的调查评估报告,制定出具体实施污水零直排工作的施工方案,为第二阶段的施工作业环节提供可靠依据。二是开展分片普查。以相邻相近为原则,将西片区9个镇(乡)划分为山区片、城乡结合部片、农村片等三个片区,打包成三个标段,分别由三家第三方单位实施准确普查。三是强化普查保障。由区政府牵头,对前期基础排查的招标工作,建立高效便捷的绿色通道,推行最佳审批程序,加快财政预算、发改立项、招投标报批等手续进度,保证创建活动的整体质量和效果。强化资金要素保障,区财政确定1600万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普查工作。(海曙区治水办)

  慈溪市横河镇三措并举推进“美丽河道”建设一是以示范建设为引领,推进全面创建。3月份,在东畈村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通过比选确定东上河、马堰、梅园、梅湖、子陵、彭南和乌玉桥等水环境整体条件较好村,全面铺开“美丽河道”示范创建工作。该镇推出“美丽河道”创建样本2条,创建镇级“美丽河道”示范段6条,要求各村创建村级“美丽河道”1条以上,力争用一年时间完成全镇“2+6+24”的“美丽河道”创建目标。年初,结合“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计划总投资760万元对总长9700余米的8个示范河段开展“美丽河道”建设。目前,东横河翠屏桥段等6条示范河段已建成并初步展露新颜;投资约250万元的梅园村水系生态改造提升工程已完成60%的工程量;梅湖江整治提升暨“美丽河道”示范工程计划投资160万元也将于年内竣工。二是以水岸同治为抓手,实现环境提升。以创建“污水零直排区”为契机,结合河道生态治理、沿河排口整治等工作,加快周边水环境综合整治,既促进河道生态修复,又恢复提升河道景观功能,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利用河岸绿化建设村落小公园,设置亲水平台,沿河开辟健身步道、修筑休闲长廊,设置健身器材和休憩设施,成为村民休闲娱乐好去处。目前全镇新建生态护岸3500米,杨柳、香樟树等绿植护坡种植及村落小公园面积近5000平方米;新设喷泉22处、增氧涌浪机20台;投放鲫鱼、鲢鱼等鱼苗3万余尾;放置水生植物浮框500只,种植金钱草、美人蕉、野生茭白等水生植物面积达6000平方米。三是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力促长效共建。利用农村基层网格,依托“先锋户联”和“村民说事”平台,发挥党员干部、“河小二”和环保志愿者队伍作用,共组织开展“百名河长集中巡河”、植绿护水、清洁河道、环保宣传等志愿活动共72次,参与人数800余人次,种植各类树苗5000余棵,发放宣传册2500余份;开展“治水大家谈”党员议事和“村民说事”活动152次。同时,通过微信工作群、微信横河发布、有线电视等渠道宣传全镇“美丽河道”和“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鼓励和引导民间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治水护水,共建共享美好生态环境。(慈溪市治水办)

  我市新增13家市级节水型企业近日,通过专家评审,市经信委、市水利局、市城管局复核,宁波水表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华耀纺织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被评为宁波市第四批节水型企业,目前我市市级节水型企业总数已达到49家。

  近年来,市经信委坚持将工业企业节水工作作为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重要抓手,以主要用水行业、企业为重点,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积极组织开展节水型企业建设活动,树立了一批装备技术先进、节水工作有特色、用水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的典型,总结推广企业节水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以点带面,建立和完善企业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合理用水的长效机制,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耗水量得到进一步下降,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全社会互动的节约用水良好工作局面。下步,市经信委将以全市大耗水工业企业和钢铁、化工、印染、造纸等高耗水行业为重点工作目标,不断整合资源,夯实基础,充分结合“五水共治”、“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等工作,力争将我市工业节水工作推向新的高度。(市经信委)

  高新区三部曲建设“美丽河道”建设

  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在巩固剿劣的基础上,以“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为抓手,通过“控源截污、生态治理、长效机制”三部曲,积极打造水清景美、生态和谐的“美丽河道”。

  一、内外控污,减少入河污染源。高新区现有各级河道72条,总长97.1公里,水域面积约227万平方米。为进一步治水强基,提升河道蓄洪排涝、纳污消污的功能,该区加快推进河道整治项目。2017年以来,已投入3.08亿元,启动大东江、万里河、陈渡界北四河等河道建设项目11个,完成杨东河、老杨木碶河、五星河等河道清淤16.9公里,完成老箭港湖、万里河等生态河道建设6.6公里。同时,强化水体污染源头治理,完成35平方公里区域涉水污染源普查工作,对区域内沿河2050处排口进行彻底排摸,排口水质取样和检测307处,并借助管线探测、CCTV检测等技术手段,全面普查区域内320余公里排水管网,并对排水设施加强检查、维修和养护,以减少入河污染物。

  二、生态治理,提升河道自净力。将河道生态建设从单一的沿河绿带建设逐步过渡到构建水下森林、水生物链修复、生态河坎、人工湿地、沿河绿带等多重生态治理体系阶段,进一步提升河道的自净功能,实现自然景观与水体环境的和谐统一。例如老箭港湖水岸同步开展生态治理,首先在河道内引进美人蕉、睡莲、狐尾藻等不同类型的十余种水生植物8600多平方米,通过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不同空间的套种,增加植物配置间的层次感,丰富水生植物的多样性,并在河道内投放螺丝、河虾、鱼等水生物,在修复河道内水生态的同时,对岸上公园2500多平方米绿化进行优化改造,使河道水环境自身形成一个生态系统,以河道自身生态调节来净化水质,提升水环境。截至目前,该区已完成约30公里生态河坎建设,完成滨江绿带、大东江公园等近30万平方米滨水绿带配套,建设各类沉水植物、挺水植物30000余平方米。

  三、长效管护,凝聚共建向心力。深化落实“河长制”,将河长履职情况纳入管委会“五水共治”工作考核体系。今年来,组织各级人大、政协代表调研“美丽河道”和河长制工作2次,组织专家召开河道问题研讨会3次。在落实河道日常巡查基础上,严厉打击涉水违法行为,累计清理河道网箱350余套。开展河道常态维护,2017年以来落实河道保洁经费460万元,实现区域河道常态保洁全覆盖;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25万元,委托专业单位对区域内河道水利设施开展日常养护工作,实现管养分离。常态化组织开展“五水共治”六进宣传、“河小二护河”等公益宣传活动,邀请基层广大群众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管水、治水、护水活动,逐步形成全民惜水、节水、爱水的社会共识,达到“保护美丽河道”、“爱护美好家园”的共建共享目标。(高新区治水办)

  以打开路以治促管

  ——我市大力推进近岸海域渔业生态环境保护

  今年来,我市上下联动、密切协同,以打开路、以治促管,大力开展“幼鱼资源保护战、伏休成果保卫战、禁用渔具剿灭战”等“三战”行动,全面推进近岸海域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截至7月15日,全市共检查渔船2078艘次,清缴违规禁用渔具1.6万余件,检查水产交易市场、饭店等陆上涉渔场所2.27万家次,没收违禁渔获物20多吨、涉渔“三无”船舶125艘,立案700起,移送司法机关23起,移送涉案人员80人。

  一、强化海上联动,突出源头管控。深化巩固联勤联打机制,各级渔政部门联合边防、海警等部门,采取力量联编、专群结合、协同作战等方式,常态保持“5+2”“白+黑”执法模式,高压严打海上违法行为。深化行刑衔接,渔政与边防、海警等部门组成联合办案组,进驻有关区县(市)开展联合办公、联合办案、联合执法。如象山县海洋与渔业局与县人民检察院成立县海洋联合执法中心,实行联合办公。北仑区农林局与区检察院建立派驻检察官制度,检察官轮流驻局办公。市渔政支队与中国海警局建立伏休定期联合执法机制,组织开展伏休海上联合执法行动。采取力量互补、分工协作、整体联动的方式,全市渔政部门成立禁渔线、象山港、杭州湾三个协同作战组,常态化、全天候开展海上协同执法,严厉打击海上违规捕捞生产行为。

  二、强化陆上协同,规范流通环节。强化执法联动督导工作,市“一打三整治”执法联动督导小组对农贸市场、饭店排档、水产批发市场等场所进行检查、暗访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在城区高速公路出口设卡检查,封堵违禁渔获物进入我市的渠道。市场监管、渔业、商务等涉渔部门加大市场检查力度,每周开展不少于2次联勤执法,紧紧盯住伏休期间“八条鱼”(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银鲳、鲐鱼、三疣梭子蟹、龙头鱼、虾蛄),死死控牢流通环节“七大场所”(港口码头、农贸市场、超市(临时摊点)、饭店、大排档、水产加工厂(鱼粉厂)、养殖场)。市场监管部门对各类市场、餐饮场所开展渔获物进销货凭证查验,检查涉渔经营主体2万家次,打击违法销售违禁渔获物行为;商务、经信、城管等部门出动人员1200人次,检查农贸市场、超市、加油站、鱼粉厂、冷冻厂、流动摊贩等185家次。市“一打三整治”协调办制定出台加强全面休渔期渔获物销售监管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渔获物销售凭证管理制度。

  三、强化条块结合,整治违禁渔具。沿海乡镇积极发挥属地管理作用,落实滩涂禁用渔具乡镇属地清理责任,采取常态巡查、定期通报和联勤执法等方式,大力开展沿海滩涂、浅海等区域违禁网具的清理取缔。各级渔政部门对杭州湾、象山港等滩涂禁用渔具高发区、密集区,开展日常与集中相结合的清理整治行动,做到“露头就清、回潮就治”。渔政部门在海上将渔具使用类别、规格列为必检项目,严厉查处渔船使用禁用和不符合规定标准网具的行为。今年以来,已查获并没收违规张网、刺网1960多件。

  四、强化人技联防,实现船位“三全”监控。健全落实“定人联船”制度,及时掌握每条伏休渔船动向。我市还以破解渔船安全生产监管难题和伏休监管难点为突破口,在全省率先实施渔船北斗船载终端升级改造,确保大中型渔船不论是在海上还是在港口码头,都能“看得见、联得上、管得住”,真正实现渔船船位“全天候、全时段、全方位”监控。截至7月15日,已完成改造渔船北斗船载终端升级2525艘,占总任务数2746艘的92%,完成情况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五、强化舆论宣传,构筑“群力护渔”格局。发挥主流媒体辐射效应强、受众面广的优势,开展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引导,加强宣传舆论“思想攻坚”。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志愿者开展“守卫蓝色国土,保护渔业资源”的广场宣传活动;市场监管部门制作发放《守护幼鱼、我们力行》倡议书,在农贸市场、餐饮单位张贴禁渔公告,发放告知书,与市场举办方、经营户签订承诺书、责任状;宁波电台、电视台、日报等媒体,全程跟踪报道伏休监管工作。(市海洋与渔业局)

宁波五水共治工作简报2018年第19期
稿源:       2018-07-24 09:55:00

  第19期(总第215期)

  宁波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宁波市河长制办公室 编

  2018年7月24日

  工作简讯

  ●海曙区创新统一打包方式整体推进乡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普查工作

  ●慈溪市横河镇三措并举推进“美丽河道”建设

  ●我市新增13家市级节水型企业

  经验交流

  ●高新区三部曲建设“美丽河道”建设

  ●以打开路以治促管——我市大力推进近岸海域渔业生态环境保护

  海曙区创新统一打包方式整体推进乡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普查工作为切实摸清地下管网家底,顺利推进全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针对乡镇地下污水管网基础薄弱,且工程建设范围广、数量大、类型多等实际,海曙区创新思路,将明后两年要创建的镇(乡)也纳入其中,对西片区9个镇(乡)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普查工作统一打包进行整体推进,目前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地下网管普查已启动。一是统一普查标准。制定全区统一的普查标准,整体进行招投标,确定入围企业,高效率的开展排查工作。普查结束后,由各中标普查单位完成各镇(乡)街道的调查评估报告,制定出具体实施污水零直排工作的施工方案,为第二阶段的施工作业环节提供可靠依据。二是开展分片普查。以相邻相近为原则,将西片区9个镇(乡)划分为山区片、城乡结合部片、农村片等三个片区,打包成三个标段,分别由三家第三方单位实施准确普查。三是强化普查保障。由区政府牵头,对前期基础排查的招标工作,建立高效便捷的绿色通道,推行最佳审批程序,加快财政预算、发改立项、招投标报批等手续进度,保证创建活动的整体质量和效果。强化资金要素保障,区财政确定1600万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普查工作。(海曙区治水办)

  慈溪市横河镇三措并举推进“美丽河道”建设一是以示范建设为引领,推进全面创建。3月份,在东畈村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通过比选确定东上河、马堰、梅园、梅湖、子陵、彭南和乌玉桥等水环境整体条件较好村,全面铺开“美丽河道”示范创建工作。该镇推出“美丽河道”创建样本2条,创建镇级“美丽河道”示范段6条,要求各村创建村级“美丽河道”1条以上,力争用一年时间完成全镇“2+6+24”的“美丽河道”创建目标。年初,结合“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计划总投资760万元对总长9700余米的8个示范河段开展“美丽河道”建设。目前,东横河翠屏桥段等6条示范河段已建成并初步展露新颜;投资约250万元的梅园村水系生态改造提升工程已完成60%的工程量;梅湖江整治提升暨“美丽河道”示范工程计划投资160万元也将于年内竣工。二是以水岸同治为抓手,实现环境提升。以创建“污水零直排区”为契机,结合河道生态治理、沿河排口整治等工作,加快周边水环境综合整治,既促进河道生态修复,又恢复提升河道景观功能,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利用河岸绿化建设村落小公园,设置亲水平台,沿河开辟健身步道、修筑休闲长廊,设置健身器材和休憩设施,成为村民休闲娱乐好去处。目前全镇新建生态护岸3500米,杨柳、香樟树等绿植护坡种植及村落小公园面积近5000平方米;新设喷泉22处、增氧涌浪机20台;投放鲫鱼、鲢鱼等鱼苗3万余尾;放置水生植物浮框500只,种植金钱草、美人蕉、野生茭白等水生植物面积达6000平方米。三是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力促长效共建。利用农村基层网格,依托“先锋户联”和“村民说事”平台,发挥党员干部、“河小二”和环保志愿者队伍作用,共组织开展“百名河长集中巡河”、植绿护水、清洁河道、环保宣传等志愿活动共72次,参与人数800余人次,种植各类树苗5000余棵,发放宣传册2500余份;开展“治水大家谈”党员议事和“村民说事”活动152次。同时,通过微信工作群、微信横河发布、有线电视等渠道宣传全镇“美丽河道”和“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鼓励和引导民间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治水护水,共建共享美好生态环境。(慈溪市治水办)

  我市新增13家市级节水型企业近日,通过专家评审,市经信委、市水利局、市城管局复核,宁波水表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华耀纺织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被评为宁波市第四批节水型企业,目前我市市级节水型企业总数已达到49家。

  近年来,市经信委坚持将工业企业节水工作作为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重要抓手,以主要用水行业、企业为重点,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积极组织开展节水型企业建设活动,树立了一批装备技术先进、节水工作有特色、用水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的典型,总结推广企业节水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以点带面,建立和完善企业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合理用水的长效机制,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耗水量得到进一步下降,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全社会互动的节约用水良好工作局面。下步,市经信委将以全市大耗水工业企业和钢铁、化工、印染、造纸等高耗水行业为重点工作目标,不断整合资源,夯实基础,充分结合“五水共治”、“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等工作,力争将我市工业节水工作推向新的高度。(市经信委)

  高新区三部曲建设“美丽河道”建设

  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在巩固剿劣的基础上,以“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为抓手,通过“控源截污、生态治理、长效机制”三部曲,积极打造水清景美、生态和谐的“美丽河道”。

  一、内外控污,减少入河污染源。高新区现有各级河道72条,总长97.1公里,水域面积约227万平方米。为进一步治水强基,提升河道蓄洪排涝、纳污消污的功能,该区加快推进河道整治项目。2017年以来,已投入3.08亿元,启动大东江、万里河、陈渡界北四河等河道建设项目11个,完成杨东河、老杨木碶河、五星河等河道清淤16.9公里,完成老箭港湖、万里河等生态河道建设6.6公里。同时,强化水体污染源头治理,完成35平方公里区域涉水污染源普查工作,对区域内沿河2050处排口进行彻底排摸,排口水质取样和检测307处,并借助管线探测、CCTV检测等技术手段,全面普查区域内320余公里排水管网,并对排水设施加强检查、维修和养护,以减少入河污染物。

  二、生态治理,提升河道自净力。将河道生态建设从单一的沿河绿带建设逐步过渡到构建水下森林、水生物链修复、生态河坎、人工湿地、沿河绿带等多重生态治理体系阶段,进一步提升河道的自净功能,实现自然景观与水体环境的和谐统一。例如老箭港湖水岸同步开展生态治理,首先在河道内引进美人蕉、睡莲、狐尾藻等不同类型的十余种水生植物8600多平方米,通过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不同空间的套种,增加植物配置间的层次感,丰富水生植物的多样性,并在河道内投放螺丝、河虾、鱼等水生物,在修复河道内水生态的同时,对岸上公园2500多平方米绿化进行优化改造,使河道水环境自身形成一个生态系统,以河道自身生态调节来净化水质,提升水环境。截至目前,该区已完成约30公里生态河坎建设,完成滨江绿带、大东江公园等近30万平方米滨水绿带配套,建设各类沉水植物、挺水植物30000余平方米。

  三、长效管护,凝聚共建向心力。深化落实“河长制”,将河长履职情况纳入管委会“五水共治”工作考核体系。今年来,组织各级人大、政协代表调研“美丽河道”和河长制工作2次,组织专家召开河道问题研讨会3次。在落实河道日常巡查基础上,严厉打击涉水违法行为,累计清理河道网箱350余套。开展河道常态维护,2017年以来落实河道保洁经费460万元,实现区域河道常态保洁全覆盖;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25万元,委托专业单位对区域内河道水利设施开展日常养护工作,实现管养分离。常态化组织开展“五水共治”六进宣传、“河小二护河”等公益宣传活动,邀请基层广大群众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管水、治水、护水活动,逐步形成全民惜水、节水、爱水的社会共识,达到“保护美丽河道”、“爱护美好家园”的共建共享目标。(高新区治水办)

  以打开路以治促管

  ——我市大力推进近岸海域渔业生态环境保护

  今年来,我市上下联动、密切协同,以打开路、以治促管,大力开展“幼鱼资源保护战、伏休成果保卫战、禁用渔具剿灭战”等“三战”行动,全面推进近岸海域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截至7月15日,全市共检查渔船2078艘次,清缴违规禁用渔具1.6万余件,检查水产交易市场、饭店等陆上涉渔场所2.27万家次,没收违禁渔获物20多吨、涉渔“三无”船舶125艘,立案700起,移送司法机关23起,移送涉案人员80人。

  一、强化海上联动,突出源头管控。深化巩固联勤联打机制,各级渔政部门联合边防、海警等部门,采取力量联编、专群结合、协同作战等方式,常态保持“5+2”“白+黑”执法模式,高压严打海上违法行为。深化行刑衔接,渔政与边防、海警等部门组成联合办案组,进驻有关区县(市)开展联合办公、联合办案、联合执法。如象山县海洋与渔业局与县人民检察院成立县海洋联合执法中心,实行联合办公。北仑区农林局与区检察院建立派驻检察官制度,检察官轮流驻局办公。市渔政支队与中国海警局建立伏休定期联合执法机制,组织开展伏休海上联合执法行动。采取力量互补、分工协作、整体联动的方式,全市渔政部门成立禁渔线、象山港、杭州湾三个协同作战组,常态化、全天候开展海上协同执法,严厉打击海上违规捕捞生产行为。

  二、强化陆上协同,规范流通环节。强化执法联动督导工作,市“一打三整治”执法联动督导小组对农贸市场、饭店排档、水产批发市场等场所进行检查、暗访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在城区高速公路出口设卡检查,封堵违禁渔获物进入我市的渠道。市场监管、渔业、商务等涉渔部门加大市场检查力度,每周开展不少于2次联勤执法,紧紧盯住伏休期间“八条鱼”(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银鲳、鲐鱼、三疣梭子蟹、龙头鱼、虾蛄),死死控牢流通环节“七大场所”(港口码头、农贸市场、超市(临时摊点)、饭店、大排档、水产加工厂(鱼粉厂)、养殖场)。市场监管部门对各类市场、餐饮场所开展渔获物进销货凭证查验,检查涉渔经营主体2万家次,打击违法销售违禁渔获物行为;商务、经信、城管等部门出动人员1200人次,检查农贸市场、超市、加油站、鱼粉厂、冷冻厂、流动摊贩等185家次。市“一打三整治”协调办制定出台加强全面休渔期渔获物销售监管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渔获物销售凭证管理制度。

  三、强化条块结合,整治违禁渔具。沿海乡镇积极发挥属地管理作用,落实滩涂禁用渔具乡镇属地清理责任,采取常态巡查、定期通报和联勤执法等方式,大力开展沿海滩涂、浅海等区域违禁网具的清理取缔。各级渔政部门对杭州湾、象山港等滩涂禁用渔具高发区、密集区,开展日常与集中相结合的清理整治行动,做到“露头就清、回潮就治”。渔政部门在海上将渔具使用类别、规格列为必检项目,严厉查处渔船使用禁用和不符合规定标准网具的行为。今年以来,已查获并没收违规张网、刺网1960多件。

  四、强化人技联防,实现船位“三全”监控。健全落实“定人联船”制度,及时掌握每条伏休渔船动向。我市还以破解渔船安全生产监管难题和伏休监管难点为突破口,在全省率先实施渔船北斗船载终端升级改造,确保大中型渔船不论是在海上还是在港口码头,都能“看得见、联得上、管得住”,真正实现渔船船位“全天候、全时段、全方位”监控。截至7月15日,已完成改造渔船北斗船载终端升级2525艘,占总任务数2746艘的92%,完成情况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五、强化舆论宣传,构筑“群力护渔”格局。发挥主流媒体辐射效应强、受众面广的优势,开展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引导,加强宣传舆论“思想攻坚”。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志愿者开展“守卫蓝色国土,保护渔业资源”的广场宣传活动;市场监管部门制作发放《守护幼鱼、我们力行》倡议书,在农贸市场、餐饮单位张贴禁渔公告,发放告知书,与市场举办方、经营户签订承诺书、责任状;宁波电台、电视台、日报等媒体,全程跟踪报道伏休监管工作。(市海洋与渔业局)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1-2016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