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美丽长江中国行】马鞍山:坚持生态优先 变码头为公园、废山为青山
稿源: 中安在线   2018-05-18 16:07:00 报料热线:81850000

  俯瞰滨江公园

  废弃的码头“变身”美丽的公园、昔日废弃矿山“逆袭”成为碧水青山……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路,马鞍山以生态文明建设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具有马鞍山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5月14-15日,“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网络主题安徽段集中采访活动媒体采访团走进马鞍山,探寻生态建设对当地百姓的造福。

  昔日非法码头今变美丽滨江公园

  每天早晨,家住马鞍山市雨山区居民王宪春老人都要旁边的滨江文化公园锻炼身体,公园里休闲亭造好了,树木种了,景色宜人。“家门口旁边建这么高大上的公园,不仅可以休闲、锻炼,就是看看也享受啊。”王宪春说。

  谈起现在的变化。今年60多岁的王老介绍,自己已经在这里居住了50多年了,活了大半辈子,怎么也想不到,昔日尘土飞扬的采砂码头情况大不相同,现在完全看不出原来非法码头的模样。如今,平整的道路、成片的植物、板砖铺成的地面,还有景亭、花架等绿化。如不知情,真不知道脚下是一座非法码头。

  “在这美丽的河流沿岸,一些非法码头大量侵占珍贵的岸线资源,对马鞍山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既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又破坏航道,影响着马鞍山行船安全。”马鞍山市港航局总工程师江荣说。

  据江荣介绍,非法码头建设程序不合法,没有经过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违反了规划;为减少投入,非法码头牺牲了安全和环保成本,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非法码头的存在还扰乱了当地经营市场的秩序,非法码头由于投入少成本低,装卸价格低于正规码头,造成正规码头长期亏损。

  2017年5月,根据国家、省、市关于非法码头整治工作部署。长江马鞍山段全长36公里,两岸岸线长79公里,原有码头112家,其中合法码头29家,非法和无证码头共83家,确定属于应取缔的非法码头82家。

  截止目前,现应取缔拆除的82家码头已经全部彻底拆除,现场复绿工作也已完成40家,力争11月底全面完成。每天现场监督,市相关部门成立5个现场督察组现场督察通报。

  据悉,为防止非法码头回潮,马鞍山市还成立了以书记、市长为主任的环保委员会,定期调度非法码头整治工作,印发《马鞍山市非法和无证码头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各县区政府为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为主体责任人,市整治办牵头严格按照对照长江办55号文提出的“拆除到位、清理到位、防反弹到位。”

  昔日采矿区“变身”优美青山

  香樟、杨树、油桃、葡萄等间隔种植,一片郁郁葱葱,不了解这里情况的人,谁都不会想到这个既有果园又有树林的“小山”竟是马钢姑山矿多年来采矿废土的钟山排土场。经过几年的生态恢复,这个排土场已由当初的光秃秃小山包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森林,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俯瞰姑山矿生态复垦基地

  姑山矿生态复垦基地位于姑山露天采场西北约2km处,前身是深达负九十多米露天采坑。作为钟山排土场后,形成南北长约550m,东西宽约350m,最高堆置标高60m,占地面积22.8万m”的一座人造山体。

  说到早些年的姑山,马钢集团保卫科前科长王顺直摇头说,以前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附近的居民都叫苦不迭。由于排土场表面没有植被,一刮风就扬尘四起,附近的居民区就像下“雾”一样;下雨时情况也不乐观,没有植被的排土场常常会因为雨水的冲刷,雨水伴随着排土场的泥沙冲到农田里和公路上,致使农田遭殃,公路不畅。更为严重的是容易造成山体滑坡,引发环境安全隐患。

  2002年,姑山矿争取到了国家科技部立项的“冶金矿山生态恢复示范试验”建设项目,钟山排土场作为示范基地正式拉开了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大幕。在省、市、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钟山排土场共实现生态复垦面积400亩,开挖储水池4个,开沟挖渠约2600米,修环山道路2800米。先后种植白杨、香樟、毛竹等观赏树种近2万株,建成桃、梨、葡萄、药材等经济园区近30亩,还有油菜、黄豆、芝麻、玉米等农作物20亩。生态养殖也成绩喜人,每年有上千只鸡、鸭、鹅等家禽出栏。

  “我们这里种的果蔬,供给单位食堂,养的家禽都以极低的价格作为福利卖给职工。”王顺笑着说,现在,生态重建区、生态经济林园区、生态防护保护区三大区域已颇具规模。

  如今,姑山矿生态复垦基地充分挖掘潜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按照“绿色种植、生态养殖”的总体思路,认真开展研究和探索,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生态基地建设发展之路,打造“绿色姑山”的名片。

  据了解,自2014年马鞍山市启动国家生态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以来,生态创建捷报频传,成果丰硕。目前全市目前已成功创建2个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国家级生态村、1个国家级绿色社区和3个省级生态县区、29个省级生态乡镇、63个省级生态村、12个省级绿色社区。(记者汪乔朱赟许梦宇郑强强)

原标题:马鞍山:坚持生态优先 变码头为公园、废山为青山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美丽长江中国行】马鞍山:坚持生态优先 变码头为公园、废山为青山

稿源: 中安在线 2018-05-18 16:07:00

  俯瞰滨江公园

  废弃的码头“变身”美丽的公园、昔日废弃矿山“逆袭”成为碧水青山……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路,马鞍山以生态文明建设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具有马鞍山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5月14-15日,“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网络主题安徽段集中采访活动媒体采访团走进马鞍山,探寻生态建设对当地百姓的造福。

  昔日非法码头今变美丽滨江公园

  每天早晨,家住马鞍山市雨山区居民王宪春老人都要旁边的滨江文化公园锻炼身体,公园里休闲亭造好了,树木种了,景色宜人。“家门口旁边建这么高大上的公园,不仅可以休闲、锻炼,就是看看也享受啊。”王宪春说。

  谈起现在的变化。今年60多岁的王老介绍,自己已经在这里居住了50多年了,活了大半辈子,怎么也想不到,昔日尘土飞扬的采砂码头情况大不相同,现在完全看不出原来非法码头的模样。如今,平整的道路、成片的植物、板砖铺成的地面,还有景亭、花架等绿化。如不知情,真不知道脚下是一座非法码头。

  “在这美丽的河流沿岸,一些非法码头大量侵占珍贵的岸线资源,对马鞍山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既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又破坏航道,影响着马鞍山行船安全。”马鞍山市港航局总工程师江荣说。

  据江荣介绍,非法码头建设程序不合法,没有经过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违反了规划;为减少投入,非法码头牺牲了安全和环保成本,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非法码头的存在还扰乱了当地经营市场的秩序,非法码头由于投入少成本低,装卸价格低于正规码头,造成正规码头长期亏损。

  2017年5月,根据国家、省、市关于非法码头整治工作部署。长江马鞍山段全长36公里,两岸岸线长79公里,原有码头112家,其中合法码头29家,非法和无证码头共83家,确定属于应取缔的非法码头82家。

  截止目前,现应取缔拆除的82家码头已经全部彻底拆除,现场复绿工作也已完成40家,力争11月底全面完成。每天现场监督,市相关部门成立5个现场督察组现场督察通报。

  据悉,为防止非法码头回潮,马鞍山市还成立了以书记、市长为主任的环保委员会,定期调度非法码头整治工作,印发《马鞍山市非法和无证码头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各县区政府为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为主体责任人,市整治办牵头严格按照对照长江办55号文提出的“拆除到位、清理到位、防反弹到位。”

  昔日采矿区“变身”优美青山

  香樟、杨树、油桃、葡萄等间隔种植,一片郁郁葱葱,不了解这里情况的人,谁都不会想到这个既有果园又有树林的“小山”竟是马钢姑山矿多年来采矿废土的钟山排土场。经过几年的生态恢复,这个排土场已由当初的光秃秃小山包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森林,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俯瞰姑山矿生态复垦基地

  姑山矿生态复垦基地位于姑山露天采场西北约2km处,前身是深达负九十多米露天采坑。作为钟山排土场后,形成南北长约550m,东西宽约350m,最高堆置标高60m,占地面积22.8万m”的一座人造山体。

  说到早些年的姑山,马钢集团保卫科前科长王顺直摇头说,以前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附近的居民都叫苦不迭。由于排土场表面没有植被,一刮风就扬尘四起,附近的居民区就像下“雾”一样;下雨时情况也不乐观,没有植被的排土场常常会因为雨水的冲刷,雨水伴随着排土场的泥沙冲到农田里和公路上,致使农田遭殃,公路不畅。更为严重的是容易造成山体滑坡,引发环境安全隐患。

  2002年,姑山矿争取到了国家科技部立项的“冶金矿山生态恢复示范试验”建设项目,钟山排土场作为示范基地正式拉开了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大幕。在省、市、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钟山排土场共实现生态复垦面积400亩,开挖储水池4个,开沟挖渠约2600米,修环山道路2800米。先后种植白杨、香樟、毛竹等观赏树种近2万株,建成桃、梨、葡萄、药材等经济园区近30亩,还有油菜、黄豆、芝麻、玉米等农作物20亩。生态养殖也成绩喜人,每年有上千只鸡、鸭、鹅等家禽出栏。

  “我们这里种的果蔬,供给单位食堂,养的家禽都以极低的价格作为福利卖给职工。”王顺笑着说,现在,生态重建区、生态经济林园区、生态防护保护区三大区域已颇具规模。

  如今,姑山矿生态复垦基地充分挖掘潜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按照“绿色种植、生态养殖”的总体思路,认真开展研究和探索,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生态基地建设发展之路,打造“绿色姑山”的名片。

  据了解,自2014年马鞍山市启动国家生态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以来,生态创建捷报频传,成果丰硕。目前全市目前已成功创建2个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国家级生态村、1个国家级绿色社区和3个省级生态县区、29个省级生态乡镇、63个省级生态村、12个省级绿色社区。(记者汪乔朱赟许梦宇郑强强)

原标题:马鞍山:坚持生态优先 变码头为公园、废山为青山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