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4月9日
我市建立三级结对帮扶制度
助力小城镇整治再上新台阶
为充分发挥市级部门领导政策业务熟、区县(市)级领导统筹协调强、已达标乡镇(街道)经验做法多的优势,凝聚各方合力,提升小城镇整治水平,日前,我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文件,进一步建立健全三级结对帮扶制度,助推小城镇整治再上新台阶。
所谓三级结对帮扶制度是指:市级层面,由市小城镇整治办主要成员单位与各区县(市)、高新区管委会进行结对帮扶,通过深入调研与实地走访,全面掌握当地小城镇整治工作进展,帮助当地理清整治思路、谋划亮点特色;县级层面,由各区县(市)、高新区管委会领导与辖区内2018年达标创建乡镇(街道)进行结对帮扶,着重帮助协调解决整治工作推进中遇到的资金、用地、审批等方面问题;乡镇(街道)层面,由各区县(市)2017年已达标乡镇(街道)与2018年计划达标乡镇(街道)进行结对帮扶,已达标乡镇(街道)结合自身创建经验,帮助结对乡镇(街道)更快进入角色,掌握方法,破解难题,从而少走弯路。
按照要求,市级有关部门和区县(市)领导要全程参与,结对帮扶乡镇要派出有实践经验的干部,全面帮助指导做好整治规划、设计方案、项目推进、特色打造等,切实发挥结对帮扶作用,每个结对帮扶组原则上每季度至少安排一次帮扶活动,确保2018年所有计划创建达标乡镇(街道)顺利通过省考核验收。
全民参与共建共享
切实做好小城镇整治群众工作
镇海区在小城镇综合整治行动中,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理念,坚持“惠民利民”的原则,把小城镇整治工作与改善保障民生相结合,围绕群众最关切的民生问题,大力整改提升。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让群众了解整治规划。在全市率先推出“驻镇规划师”制度,以镇(街道)为单位选派驻镇规划师,负责片区规划的技术指导和服务,补齐基层规划专业技术人才缺失短板,全面提升镇(街道)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统筹规划编制、管理、监督三大环节,加快推进镇(街道)科学、有序、可持续发展。镇海规划分局选派了6名专业骨干力量进驻全区各镇(街道),在六个镇(街道)创立驻镇规划师工作室,将分管领导、联络员和驻镇规划师形成的规划服务组与工作室一一对应,做到了“门口看得到岗位分工、墙上看得到职责条文、心里看得到规划蓝图”。几名驻镇规划师在驻镇期间,经常走街串巷,倾听百姓声音,了解百姓需求,不仅解决了基层规划短板的问题,而且通过收集社情民意,拿到了第一手资料,让整治规划真正吸纳民意,体现民需。
让群众参与整治过程。庄市街道按照“四个平台”建设要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网格化管理试点,将街道全域划分成121个网格,实施网格无缝覆盖管理,构建了网格智能处置平台和网格、社区(村)、街道和区级部门的四级问题处置工作机制,实现了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长效化。澥浦镇落实“两站两员”工作要求,完善“河长制”“路长制”等工作机制,充分发动群众参与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开展“小手牵大手,共建新家园”活动。组织各村社区志愿者在建成区范围内发放澥浦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倡议书,并在各村社区办事大厅铺设澥浦镇小城镇整治宣传折页以及倡议书,取得明显成效。通过组织学生、社区居民志愿者开展环境整治志愿活动,组织党员、团员及各村社区大学生村官开展澥浦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满意度测评工作,共发放问卷800份,以建成区内商业街店铺、社区居民、学校学生为问卷对象,收回有效问卷600余份。创新推出“河嫂助治”模式,率先成立全市首支剿劣铁娘子队伍,动员千余名各类志愿者参与,全年助力治水、剿劣、拆违、整治活动4500余人次。此外,九龙湖镇成立了一支以“热心美丽乡村建设、自愿参与生态美化、文明传承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小九美”志愿者服务队,为九龙湖镇今年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新添一份力量。
让群众享受整治成果。镇海区通过环境整治倒逼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小城镇基础设施,让人民群众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澥浦镇推进了一批重点民生实事工程,先后完成觉渡幼儿园、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垃圾压缩中转站等项目建设;将老卫生院区块改造提升为社会组织综合服务中心,进一步整合工疗站、海田阿姨、守望中心、红十字救援队、备灾物资仓库等资源,为澥浦镇推动社会组织培育、“和谐联动”工作开展、基层自治提升等奠定基础。庄市街道为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向往更美好生活的实际需求,投资1.97亿元新建镇海实验小学,投入1500万元,完成镇海幼儿园庄市分园装修和庄市中心幼儿园两个园区改造等项目,有效提升了就学条件;实施老街生活服务中心改造项目,为老街居民提供医疗、卫生、便民服务等场所;完成庄市敬老院扩建及消防和附属设施改造,切实优化养老环境。蛟川街道在小城镇整治中,始终把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实事项目作为主打目标。整治的中官路新菜场,建设好的体育文化公园、蛟川生态园,开展的截污纳管雨污分流及河道整治工程,打通断头路和道路白改黑工程,提升改造的道路沿线景观项目等等,都是原来辖区最欠缺、群众最关心的民生实事项目,通过整治有效提升了当地的人居环境,得到了群众的拥赞。
小网格,大能量
“闻解议促”助推小城镇环境换新颜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求,小港街道始终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对照工作要求,坚持以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坚持突出群众主体,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深层发动,广泛发动群众齐抓共管积极性,整治氛围日趋浓厚。
当前,正值小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重要阶段。街道通过“四个平台”以及社区“百姓议事平台”等持续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不仅促进社区网格长深入村民进行零距离宣传,收集民情民意,而且有效发动了村民更加积极配合开展整治工作。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逐渐摸索“闻解议促”四诊法,探索出一条以“民意”促“整治”的路子,为加快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提供坚强的有力的支撑。
一、人员下沉闻民声。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项目多、细节多。街道专门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主任为副组长,班子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小城镇综合整治行动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宣传报道、督导考核、规划设计、环境卫生、道乱占、车乱开、线乱拉、低小散行业整治、水体清洁、拆迁征收等11个专项小组,明确了各自的任务分工和职责要求。街道为加快推进环境卫生、村容村貌整治,推动建立小城镇街容秩序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小城镇品质,按照“组团式服务、网格化管理”要求,将整治内容接入“四个平台”治理体系,推动路长制与“四个平台”形成规范有序的工作和协同机制,做到全方位、全覆盖治理和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实现各类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置。
二、全科网格解民忧。为进一步了解群众需求,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街道在沿袭区域化党建网格的基础上,按照属地性、历史性原则,划转调整确定14个片区、99个网格,进一步明确网格长、片区、街道综合指挥中心三级工作体系。根据区块划分,所有网格员每日负责区域内巡查,重点围绕车辆乱停、乱堆乱放等“十乱”内容,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和提交给“四个平台”。网格员积极配合路长做好道路的环境治理和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巡查、监督、引导、劝导、宣传、讲解等,尤其是督促门前三包制、店长制等管理制度的落实。
三、群体协商议项目。通过社区网格员穿行在各行政村,走访民众,收集“对小城镇环境整治你有什么想法”“违建拆后该怎么管理”等社情民意,并以“美丽小港”建设为主题,对环境整治情况进行重点调研,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助力小城镇建设。社区网格长还将群众反映的如何针对性落实违建拆除、人员保障、拆后土地利用以及公共场所环境美化、村容村貌改善、垃圾清运、长效保洁等工作问题和设想一一列出,分类归纳。同时,社区还会不定期召开社区居民代表恳谈会、百姓议事会、群众意见商议会,在民主协商的氛围中逐步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变成一场全民关注、全民支持、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振兴乡村行动。
四、全民参与促新风。棚改工作期间,街道和社区积极通过各种平台把整改工作意义、整改安排等信息传递到群众中间,工作中不仅有社区人员积极宣传发动,更有部分商户、居民自发参与其中,通过群众再发动,化解矛盾纠纷;普及法律法规、倡导社会公德,营造良好氛围,社会公认度不断提升,街道5个危旧房征收项目协议签订率在30天内实现4个100%,220户征收任务仅剩1户,这不仅为轻轨2号线二期红联段大规模征收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也进一步推动了街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随着城区环境面貌不断改善,转型步伐不断加快,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民意基石逐步形成“正向互动”效应,“共建共治共享”逐渐成为全街道上下的发展共识,有力提升了小城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