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嵩廿四市在细雨中进行。“大嵩市”从明朝建大嵩城后开始形成,至今有500多年历史。现如今,大嵩古城城墙还有一段保留着。而起源于明代,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和廿七两个集市,历经数百年,一直流传至今,成为当地最重要的民俗活动。 (胡龙召朱军备摄)
黄洋市盛况。(蒋攀孙吉晶摄)
廿六市购灯笼。(陈朝霞摄)
衣帽成集市主角。(余建文摄)
本报记者孙吉晶
宁海记者站蒋 攀
通讯员胡葵娜
编者按:农村里最热闹的场景要数赶大集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商品,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流,在一个时间点交集在一起。
农村集市贸易在古代早已产生。中国南北朝时的农村集市,称为“草市”;唐代南方的农村集市称为“墟”,北方称为“集”,西南为“场”。在江南一带称为“市”或“市日”。
大多数传统的乡村集市是有固定日子的。如今,镇海农村的集市则以一周为轮回,在7个不同的点轮着转过来。
赶市日,虽然是一场农村商品交易,但从中也可以反映出人们的经济水平、生活状况、民俗风情,是一幅鲜活的民生画卷。
近日,本报记者深入农村集市,访商户、察行情、找特点、探渊源,向读者朋友展示了宁海、章水、瞻岐、镇海四地过年前最后的农村集市盛况——
前童“黄洋市”人潮涌古镇
说起宁海前童,不少市民都知道古镇正月里最热闹的一天是举办行会的日子。而在年前,前童最闹猛的日子就是农历腊月廿七了。这一天,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去赶一年中规模最大的传统集市———“黄洋市”。黄洋市始于明代,因在前童上黄洋开铺设市而得名。
前天上午,笔者来到前童镇时,通往镇区的北大街两侧停满了汽车。南北、东西各长约1公里的前童新街绵延着一字排开的摊位,人潮涌动,场面十分壮观。前童传统特产豆腐、千张、香干等农副产品一应俱全,竹椅、竹筛、凳子、铁器、服饰、小家电等用品花色繁多。前童市场管理员童云川说,摊位大概400多个,人流量近2万人次。密集的人流使得原本宽敞的两条街道略显拥挤。当地市场管理部门派出了30人来维持秩序。
黄洋市果然名不虚传。设摊的除了前童、岔路、桑洲等附近乡镇的农户,还有三门、天台、仙居等周边地区的商家。来自仙居的陈师傅来黄洋市赶集已有15个年头,夫妻俩这次运来了圆桌、方凳等家具,卖得十分行俏。“为了抢到个摆摊做生意的好位置,提前一天就到了。”陈师傅开心地说。张阿姨一大早从三门县沙流骑了40多分钟的电瓶车赶到了这里,她的鱼干、泥鳅干等特产吸引了路人的目光。
赶集最大的任务莫过于采购年货,但村民们并不急于下手。这家看看,那家瞧瞧,为的就是买到中意又价格实惠的货色。春联、灯笼、服饰样样俱全,没有买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
赶集的人边走边挑,商家们忙得不亦乐乎。快过年了,开心是最重要的。“老板,这便宜点呀,卖完了你好回家过年了”,“好啦好啦,就便宜点卖你。”在讨价还价中,一笔笔买卖成交了。家住宁海跃龙街道辛岭的赵碧云和老伴一早坐了半个小时的汽车,花了好几百元采购了豆腐皮、鱼干等土特产,满载而归。赵阿姨说,大老远过来,除了买东西,主要来感受浓浓的乡村年味。
年已八旬的童富铎身体硬朗,如今在镇旅游开发公司从事文化管理工作。童富铎告诉笔者,黄洋市过去也叫作汪洋市。从字面不难理解,汪洋表达的是“大、兴旺,物资丰富”的意思。
从小到大,黄洋市给他留下了深刻记忆。说起黄洋市的变迁,老人头头是道。
每个月逢二、逢七开市,一直以来,黄洋集市的日子没有改变,但展销的商品随着社会的变迁、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集市的内涵在不断地丰富和拓展。“如今赶集不单单是采购年货,还有寻找记忆中的味道、体味年的气息。”童富铎说。
章水廿六市山货满溪畔
本报记者陈朝霞
通讯员张立史媛
年俗画、红灯笼、山里货、新衣裳……2月11日,农历腊月廿六,海曙区章水镇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集市——廿六市,在沿溪公路从崔岙段至朱梅段一公里长的樟溪河畔,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人声鼎沸的人流,透出喜庆和热闹,也宣告着红红火火的春节即将到来。
“有文字记载的章水廿六市可能最早出现在清朝同治年,至今有150年历史,是海曙西片区最古老的集市。”对章水历史颇有研究的村民王永年告诉笔者,章水廿六市经历了三个时期。最早在樟村老街开市;后因城镇发展,移至当时镇主干道、现在的通远路;10多年前,又因交通因素,迁至现在的沿溪公路。“虽然地址几经变化,但是村民热热闹闹赶集的场景没有变化。廿六市不仅吸引本地村民,而且四明山区余姚鹿亭乡中村、晓云、上庄等村的百姓也慕名前来,逛廿六市早已深入村民血脉,展现着章水人的幸福归属感。”
一大早,家住朱梅村的村民崔大妈就和女儿、外孙往集市上赶。“虽说现在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平时在市场上也能买到所需要的东西,但是这一年一度的集市还是一样会来的。要过年了,老百姓就是图个热闹。”崔大妈脸上洋溢着笑容,她说,她会买一些红灯笼和年俗画等,把家里家外装饰起来,和和美美过新年。
“我已经连续四年赶来章水廿六市摆摊了。”陈昌国清晨4点就从高桥镇赶到沿溪公路。看准了老百姓的需求,每次他都会摆上鲜艳的红灯笼、福字、门神贴纸和春联等,每次都受到村民的热捧。“要过年了,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已成为新年俗了,寄托着大家希望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的美好愿望。”陈昌国说。
在品种繁多的各式摊位前,章水土产的大蒜受到村民的特别青睐。一问原因,原来这与“腊月廿六,杀猪割年肉”的年俗有关。每年腊月廿六是忙了一年的章水村民杀猪炖肉的好日子,吃不完的猪肉一般用盐腌制,一层盐一层大蒜,置于瓮中,待取出吃时蒜香渗入肉中,香气扑鼻。“自我懂事起就看见家里老人这样腌制猪肉。虽然现在有了冰箱,肉储藏起来方便了,但这作为章水传统民俗和传统生活方式,延续至今。”73岁的樟村村民应国培表示。
镇海“星期市集”轮回办
本报记者余建文
通讯员戴旭光
每到周二,镇海澥浦的乡村集市如期“现身”。镇中心方家河头的空地上,上百顶帐篷一大早联结起成排的摊位,一直摆到巷子口。不少摊位挂起红灯笼、中国结,澥浦周边的村民陆续前来淘货,好不热闹。
衣服鞋帽、日常生活用品是集市的主角,主打价廉物美;手工糕点、农家产的茶叶以及鳗鲞、香肠等透着过年气氛,梨膏糖的香气让人回到了童年。“竹洗两元一把,手编篮5元一只。”已届耄耋的陈老伯本是打渔人出身,如今得空做些小生意,每周一次的市日成为新牵挂。
台州人李师傅的三个摊位,摆满了锄头、钉耙等农具,还有城里人难得一见的土灶大铁锅,“我们是最后一代打铁人,再过10年来,这些乡村老物件可都要失传了。”
渔业古镇的澥浦水路通达,旧时集市相当闹猛。庙戴村的小戴说,听老人们讲起,以前澥浦天天有市日,以老街、都神殿一带最为繁华,除了生活用品,还有木料、网具等各种打渔器具,非常有地方特色。碰上庙会,还有舞龙、踩高脚等表演,十分闹猛。如今的市集,“老底子”元素少了许多,但还保持着淳朴的乡村味道,汇聚四方乡情。很多老人领着孙辈来赶市集,碰到街坊、熟人,彼此热情地打招呼。“看,这个竹食罩15块钱,比塑料编的耐用,过年正好派用场。”余严村的一位大妈喜滋滋地向邻居展示她淘来的货品。
大多数传统的乡村市集是有固定日子的,但镇海区却不一样,是以一周为轮回,在7个不同的点轮着转过来。从周一到周日,市集分别在九龙湖、澥浦、湾塘、贵驷、西经堂、镇海炼化、骆驼一站站地办过来,把镇海北部农村地区都能覆盖到。李师傅说,因为几个点顾客群体有所差别,需求不一样,像转到九龙湖、贵驷等农村地区,他的农具生意就要旺些,而到骆驼、澥浦这样的城镇,前来买服装鞋帽的顾客更多。
家住九龙湖镇的韩师傅告诉笔者,民国时期,该镇的长石村沟通南北交通,商贸集市很盛,约定俗成每逢阳历1、3、5、7、9为市日,长石街北侧的沿河街面店铺林立,赶集摊贩摆在河岸边,卖百货的、卖河鱼的,林林总总。现在老街市日早已不在,好在还有每周一次的新市集,隐约勾起往日的记忆。
据了解,现在镇海这个每个星期转一圈的流动市集,形成至少10多年了。起初摊贩们多在街道两侧随意摆摊,影响交通秩序和环境,政府部门多次进行规范,并划出地块用以办市,统一管理,使之顺畅地“转”下去。现在的年轻人对这身边简陋的乡村集市,感觉古老而遥远,但对经历过集市的老一辈人,这“转动”的市日是对故土情怀的一种守望。
原标题:赶集:鲜活的民生画卷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