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的夜,总是来得特别早。
晚饭过后,姜山镇陆家堰村党支部书记姚宏法,套上“文明督查员”的红袖章,拿上钳子和手电筒,和同村的6名党员一起,敲响了辖区村民的家门,挨家挨户进行垃圾分类抽查。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农村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而在陆家堰村,你可以找到最鲜活的例子。
其实,在鄞州区数以千计的村落中,陆家堰村是个非常不起眼的小村。不靠山,不沿河,历史文化没那么悠久,基础设施不健全,交通不是特别便利,村集体经济也刚刚够每年的“开门费”。
不过,就在几个月前,这个小村获评“全国文明村”,一举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纷至沓来参观学习的人们,发现了这个村子的别样魅力:主干道路、乡间小道、田间地头竟没有一个香烟头,每户人家订了文明养狗公约,定时定点外出遛狗……
“很多人问我有什么秘诀,我觉得也没什么秘诀,就是党风带民风,党员带着群众一起干。”在夜色下,姚宏法的背影有些瘦削。这个曾经坐拥上亿资产企业的老总,在2008年“乡贤回归”,成了村党支部书记。从此,这个有些人心涣散的区级贫困村,慢慢开始脱胎换骨。
“村民不愿干的最脏最累的活,我们干部和党员冲上去。”身材魁梧的村主任郁光明,被称为村里的“义务管道疏通工”。村里开展截污纳管工作期间,但凡村民的厨房、厕所被堵住,他总是立刻拿了工具赶去,不怕脏,不怕累。
村中心的广度公园,原是杂草丛生、建筑垃圾成堆的地块。姚宏法带领村干部、党员利用业余时间徒手搬运垃圾,从天蒙蒙亮干到日上三竿。为了节省成本,大家自己设计景观、到山里去挑花木,仅用了8万元就让“脏乱差”有了“高颜值”。
乡风文明,难就难在习惯的养成,更何况陆家堰村的外来人口比本村人口还要多。对此,村里所有的党员分组,除了带头进行环境保洁以外,还每周上门进行抽查,通过人情社会的倒逼和奖惩激励,让更多村民愿意走出第一步……
从规范党的组织架构到建立民主决策机制,从村党组织到党员再辐射到村民代表、志愿者,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陆家堰村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这个毫不起眼的小村因为上下齐心的凝聚力,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姚宏法估算了一下,全村已有义工200余人,美丽庭院达标户已超过80%,示范户达75户。如今村子的角角落落,都是村民们“爱村如家”的心血结晶:监控室、文化礼堂、文化亭等是全村人集资兴建的,村里公厕门前的两棵铁树是村民主动捐赠的,村里的日常保洁是村民通过竞聘自己承担的……
“这几年村里变化这么大,靠的是党组织带着全村人一起努力。以后啊,我们还要搞乡村旅游,让口袋一起鼓起来。”返程的路上,在跳广场舞的村民黄国芬热情地过来打招呼,她脸上的自信笑容,同样挂在每个陆家堰人的脸上。
宁波日报记者黄 合
通讯员 鄞祖轩何 春
原标题:有了组织力,小村能打“翻身仗”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