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网络媒体走转改】全是高精尖项目:从“科技园”到“成都科学城”
稿源: 央广网   2018-01-29 12:39:21 报料热线:81850000

  资料图:兴隆湖畔拔地而起的成都科学城。图片由成都网信办提供

  央广网成都1月24日消息(记者孙丁玲)距离成都市区25公里处的兴隆湖,从曾经乡场小镇到如今高楼林立的成都科学城,短短3年的时间,带给成都一个全新的城市符号——“科学”。新能源、新材料、动力电池系统集成产业基地、研发总部……随着越来越多高精尖项目落户成都科学城,未来这里的高科技技术和产品,将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

  1月23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18年“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四川站)活动中,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成都科学城,为网友揭开“成都科学城”的神秘面纱。

  媒体采访团团来到成都科学城采访。央广网记者孙丁玲摄

  2015年启动建设:科学城已驶上快车道

  据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局副局长黄磊介绍,成都科学城已经实施了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随着更多高精尖项目的入驻,成都科学城建设已驶上快车道。

  早在2015年,成都市首次提出将在天府新区建立成都科学城。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兴隆湖边清水碧波,绕水而生的建筑一片片拔地而起,成都科学城的规划已经从蓝图变成现实。

  打造“智慧大脑”:各类科技“大咖”入驻

  项目不在多而在精。在成都管委会提供的一张清单上,记者看到的全是高精尖项目,包括了互联网、核工业、航空航天、仿生材料、脑科学、暗物质研究等一系列“酷炫”的科研领域。

  目前,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北航创新研究院、电子科大天府数智谷基地已开工建设;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亚信网络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已入驻天府菁蓉中心;已签约引进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科学城园区、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先进微处理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项目;正在积极促进哈工大四川产业技术研究院、海康威视成都科技园等项目签约。正规划建设天府海创园,吸引聚集国际高端项目到成都科学城发展。

  全球排行前200名高校人才:仅去年落户的就超过50人

  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优先引进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依托单位和相关重大科学装置,引进各类高端人才,使科学城在立城之初就谋求孕育可持久的科学基因和创新基因。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据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局副局长黄磊说,“打造高科技人才和项目的聚居地,成都科学城已经初见成效。在2017年,已经有5.5万大学生落户天府新区,其中来自全球排名前200名的高校,就超过50人。”据黄磊介绍,科学城将根据区域发展建设时序,适时启动中学、小学、幼儿园、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已解决区域人才的后顾之忧。

  利用优质公共服务:让市民更幸福

  资料图:成都科学城夜景。图片由成都网信办提供

  未来,成都科学城的“颜值”还将更高。顶着“国家级新区”的金字招牌,成都科学城成为炙手可热的投资之地。探索产业新路,成都科学城重点布局了以信息安全、网络通信、大数据为重点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以生物技术、精准医疗为重点的生命科技产业;以国际展览会议和现代物流业为重点的高端服务业,并为之规划了信息网络、生物医药、科学研究及应用转化、军民融合、国际合作等几大产业园区。

  记者了解到,成都科学城将发展新科学,打造一流的基础科学研究基地。在这个过程中,取得让人瞩目的亮点。

  产业选择佳。规划针对全球产业更迭浪潮,聚焦科技创新、新经济等新兴产业类型,结合新区产业发展现状,着力构建以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为重点,科技创新和高技术服务、国际会展和总部经济三大核心产业为主导,智能制造、文创旅游、金融科技、高科技农业等多个特色产业为支撑的“1+3+N”的产业体系,规划功能分区清晰合理、产业协调发展、空间耦合度高,为产城人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未来新区将继续推进城市功能向高端产业环节集聚。

  生态建设好。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利用山水田林多元生态要素汇聚的优势,未来新区的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5%,水面率不低于10%,本地植物占比将大于70%,努力实现“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国家级新区最靓丽的名片,最普惠的民生。

  城市形态美。规划对新区整体城市形象、视线通廊、色彩、天际线等重要控制因素进行了逐项研究,特别在天府中心增设了一条望山廊道,将生态开敞、休闲空间引入城市CBD核心区域,同时在兴隆湖西岸对建筑高度和形态进行严格控制,真正实现在都市里也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用优质的公共服务让市民获得更高的幸福感。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成都科学城在探路创新驱动过程中,必会是一个令人期待的实践!

原标题:【网络媒体走转改】全是高精尖项目:从“科技园”到“成都科学城”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网络媒体走转改】全是高精尖项目:从“科技园”到“成都科学城”

稿源: 央广网 2018-01-29 12:39:21

  资料图:兴隆湖畔拔地而起的成都科学城。图片由成都网信办提供

  央广网成都1月24日消息(记者孙丁玲)距离成都市区25公里处的兴隆湖,从曾经乡场小镇到如今高楼林立的成都科学城,短短3年的时间,带给成都一个全新的城市符号——“科学”。新能源、新材料、动力电池系统集成产业基地、研发总部……随着越来越多高精尖项目落户成都科学城,未来这里的高科技技术和产品,将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

  1月23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18年“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四川站)活动中,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成都科学城,为网友揭开“成都科学城”的神秘面纱。

  媒体采访团团来到成都科学城采访。央广网记者孙丁玲摄

  2015年启动建设:科学城已驶上快车道

  据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局副局长黄磊介绍,成都科学城已经实施了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随着更多高精尖项目的入驻,成都科学城建设已驶上快车道。

  早在2015年,成都市首次提出将在天府新区建立成都科学城。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兴隆湖边清水碧波,绕水而生的建筑一片片拔地而起,成都科学城的规划已经从蓝图变成现实。

  打造“智慧大脑”:各类科技“大咖”入驻

  项目不在多而在精。在成都管委会提供的一张清单上,记者看到的全是高精尖项目,包括了互联网、核工业、航空航天、仿生材料、脑科学、暗物质研究等一系列“酷炫”的科研领域。

  目前,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北航创新研究院、电子科大天府数智谷基地已开工建设;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亚信网络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已入驻天府菁蓉中心;已签约引进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科学城园区、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先进微处理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项目;正在积极促进哈工大四川产业技术研究院、海康威视成都科技园等项目签约。正规划建设天府海创园,吸引聚集国际高端项目到成都科学城发展。

  全球排行前200名高校人才:仅去年落户的就超过50人

  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优先引进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依托单位和相关重大科学装置,引进各类高端人才,使科学城在立城之初就谋求孕育可持久的科学基因和创新基因。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据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局副局长黄磊说,“打造高科技人才和项目的聚居地,成都科学城已经初见成效。在2017年,已经有5.5万大学生落户天府新区,其中来自全球排名前200名的高校,就超过50人。”据黄磊介绍,科学城将根据区域发展建设时序,适时启动中学、小学、幼儿园、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已解决区域人才的后顾之忧。

  利用优质公共服务:让市民更幸福

  资料图:成都科学城夜景。图片由成都网信办提供

  未来,成都科学城的“颜值”还将更高。顶着“国家级新区”的金字招牌,成都科学城成为炙手可热的投资之地。探索产业新路,成都科学城重点布局了以信息安全、网络通信、大数据为重点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以生物技术、精准医疗为重点的生命科技产业;以国际展览会议和现代物流业为重点的高端服务业,并为之规划了信息网络、生物医药、科学研究及应用转化、军民融合、国际合作等几大产业园区。

  记者了解到,成都科学城将发展新科学,打造一流的基础科学研究基地。在这个过程中,取得让人瞩目的亮点。

  产业选择佳。规划针对全球产业更迭浪潮,聚焦科技创新、新经济等新兴产业类型,结合新区产业发展现状,着力构建以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为重点,科技创新和高技术服务、国际会展和总部经济三大核心产业为主导,智能制造、文创旅游、金融科技、高科技农业等多个特色产业为支撑的“1+3+N”的产业体系,规划功能分区清晰合理、产业协调发展、空间耦合度高,为产城人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未来新区将继续推进城市功能向高端产业环节集聚。

  生态建设好。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利用山水田林多元生态要素汇聚的优势,未来新区的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5%,水面率不低于10%,本地植物占比将大于70%,努力实现“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国家级新区最靓丽的名片,最普惠的民生。

  城市形态美。规划对新区整体城市形象、视线通廊、色彩、天际线等重要控制因素进行了逐项研究,特别在天府中心增设了一条望山廊道,将生态开敞、休闲空间引入城市CBD核心区域,同时在兴隆湖西岸对建筑高度和形态进行严格控制,真正实现在都市里也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用优质的公共服务让市民获得更高的幸福感。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成都科学城在探路创新驱动过程中,必会是一个令人期待的实践!

原标题:【网络媒体走转改】全是高精尖项目:从“科技园”到“成都科学城”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