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用好税收杠杆 护航甬企出海“一带一路”
稿源: 宁波日报   2017-12-05 09:30:48 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扬帆起航

  高新区国税干部与企业科研人员开展交流。(俞永均摄)

  应蜜梅

  宁波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节点城市,今年9月又获批创建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企业“走出去”领跑全国同类城市。截至去年底,我市共有278户居民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其中有63户居民企业选择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投资,投资金额占境外投资总额的21.15%。

  调研发现,宁波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主要面临三类涉税问题:

  一是缺乏对东道国税制及税收政策的了解,对外投资战略不够清晰、税收筹划不够合理。如宁波某制药公司因对印度当地的税收政策不熟悉,投资初期税收规划考虑不全面,导致后来其印度子公司的部分股权变更困难。

  二是缺乏对税收协定的了解,错过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机会。2016年,宁波国家高新区非居民企业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申请备案12件,但本土的16家“走出去”企业基本上都没有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也享受不到相关税收优惠。

  三是缺乏对合法权益税收救济途径及手段的了解。“走出去”企业在境外遇到针对性措施或税收歧视,大多采取隐忍态度,息事宁人。即便在投资国发生了税收争议,也不向境内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税收磋商的申请。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新时代,在甬企“走出去”的过程中,税收“走出去”需同步跟上。作为基层税务部门,如何助力甬企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市场“走出去”?笔者认为,可在以下三方面发力。

  首先,建立并完善“走出去”企业经营信息和涉税需求数据库,为企业定制个性化税收档案,夯实精准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基础。“走出去”企业的境内外经营信息是税务部门实施管理、提供服务的基础和依据,要利用好企业自主申报信息,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沟通交流,积极采集“走出去”企业各类有效信息。针对投资规模、投资区域、投资行业、投资收益等运行情况开展分析研究,精准预测企业潜在涉税风险。深入企业,与经营者面对面交流,切实开展专题调研,获取企业境外经营涉税诉求。

  其次,精心编印《“一带一路”税收服务手册》,进行针对性推送辅导。企业的境内经营情况,关系到企业是否有实力、有底气“走出去”,税务部门要积极辅导企业用好优惠政策,提速出口退税时间,从而提升其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要梳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制、税收协定相关内容,从各国经贸特点、投资环境、税制情况,到我国对外签署的税收协定、近年来涉税案例及国际税务纠纷解决方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解读,尽可能帮助企业减少“走出去”触礁风险。因为企业对东道国税制、税收政策的了解程度,关系到其“走出去”后能不能挺得起腰板、站得稳脚跟。

  最后,开展三个层面的培训,提升税务干部涉外税收管理能力。一是加强对税务干部国际税收知识的内部培训,探索建立专人专管定点联系制度,全方位关注企业投资前风险、投资中争议、投资后申报等事项,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一站式税收服务;二是成立具备涉外税收业务处理能力的专家顾问团队,针对不同“走出去”企业群体开展线上线下主题培训;三是国税、地税、外经贸、外汇管理等部门联合组成国际经济合作“宣讲团”,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和解读,尤其要对境外税收权益维护相关案例和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与分享,帮助企业全面了解东道国税收环境,掌握涉税维权途径和手段。

  (作者为宁波高新区国家税务局局长)

原标题:用好税收杠杆 护航甬企出海“一带一路”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用好税收杠杆 护航甬企出海“一带一路”

稿源: 宁波日报 2017-12-05 09:30:48

  高新区国税干部与企业科研人员开展交流。(俞永均摄)

  应蜜梅

  宁波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节点城市,今年9月又获批创建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企业“走出去”领跑全国同类城市。截至去年底,我市共有278户居民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其中有63户居民企业选择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投资,投资金额占境外投资总额的21.15%。

  调研发现,宁波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主要面临三类涉税问题:

  一是缺乏对东道国税制及税收政策的了解,对外投资战略不够清晰、税收筹划不够合理。如宁波某制药公司因对印度当地的税收政策不熟悉,投资初期税收规划考虑不全面,导致后来其印度子公司的部分股权变更困难。

  二是缺乏对税收协定的了解,错过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机会。2016年,宁波国家高新区非居民企业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申请备案12件,但本土的16家“走出去”企业基本上都没有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也享受不到相关税收优惠。

  三是缺乏对合法权益税收救济途径及手段的了解。“走出去”企业在境外遇到针对性措施或税收歧视,大多采取隐忍态度,息事宁人。即便在投资国发生了税收争议,也不向境内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税收磋商的申请。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新时代,在甬企“走出去”的过程中,税收“走出去”需同步跟上。作为基层税务部门,如何助力甬企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市场“走出去”?笔者认为,可在以下三方面发力。

  首先,建立并完善“走出去”企业经营信息和涉税需求数据库,为企业定制个性化税收档案,夯实精准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基础。“走出去”企业的境内外经营信息是税务部门实施管理、提供服务的基础和依据,要利用好企业自主申报信息,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沟通交流,积极采集“走出去”企业各类有效信息。针对投资规模、投资区域、投资行业、投资收益等运行情况开展分析研究,精准预测企业潜在涉税风险。深入企业,与经营者面对面交流,切实开展专题调研,获取企业境外经营涉税诉求。

  其次,精心编印《“一带一路”税收服务手册》,进行针对性推送辅导。企业的境内经营情况,关系到企业是否有实力、有底气“走出去”,税务部门要积极辅导企业用好优惠政策,提速出口退税时间,从而提升其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要梳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制、税收协定相关内容,从各国经贸特点、投资环境、税制情况,到我国对外签署的税收协定、近年来涉税案例及国际税务纠纷解决方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解读,尽可能帮助企业减少“走出去”触礁风险。因为企业对东道国税制、税收政策的了解程度,关系到其“走出去”后能不能挺得起腰板、站得稳脚跟。

  最后,开展三个层面的培训,提升税务干部涉外税收管理能力。一是加强对税务干部国际税收知识的内部培训,探索建立专人专管定点联系制度,全方位关注企业投资前风险、投资中争议、投资后申报等事项,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一站式税收服务;二是成立具备涉外税收业务处理能力的专家顾问团队,针对不同“走出去”企业群体开展线上线下主题培训;三是国税、地税、外经贸、外汇管理等部门联合组成国际经济合作“宣讲团”,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和解读,尤其要对境外税收权益维护相关案例和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与分享,帮助企业全面了解东道国税收环境,掌握涉税维权途径和手段。

  (作者为宁波高新区国家税务局局长)

原标题:用好税收杠杆 护航甬企出海“一带一路”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