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记者李鹏区委报道组周洲通讯员梅文莲)日前,在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五十都村,67岁的村民毛奎荣头一次喝上了用“摇钱树”叶子制成的茶,而这种茶叶的产地就是自己村。
党的十九大闭幕没多久,五十都村就传来一个喜讯,村里挣到了“第一桶金”:该村年初移植的金钱柳产出的首批茶叶上市了!1400多斤茶叶,预计销售额可达40多万元。村支书胡雪斌说,五十都村原本是个“空壳村”,一个像样的项目都没有,今年村集体经济有望摘掉薄弱的“帽子”了。
“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村里党员干部带头干,我们村哪里会有现在这个样子。”毛奎荣一边喝茶,一边感慨。胡雪斌看了他一眼,两人默契地笑了。这份默契背后,有个故事:当初就是因为毛奎荣等人不同意,移植金钱柳的计划差点泡汤。
原来,胡雪斌早年做过苗木生意,他很早就注意到金钱柳这一珍稀树种的经济价值。由于它的叶子酷似铜钱,民间又称它为“摇钱树”。胡雪斌很想把金钱柳移植到村里,带领村民致富,可一直没找到机会。
终于,借柯城区号召各村积极推进“一村万树”工作的契机,胡雪斌决定在村里流转土地,“搞一个‘摇钱树’基地!”可这个计划一开始就碰了钉子。
“凭啥要流转我的田地?当初确实想不通。”毛奎荣告诉记者,他的一亩半田地临近水渠,种菜挺好,“再说了,种树真能致富?万一不行怎么办?”
胡雪斌也坦言,为了这个项目,他和村里的党员挨家挨户做工作,但效果并不理想。一天夜里,在村党员大会上,胡雪斌和其他20名党员带头站了出来,主动提出:“只要村民愿意流传土地,我们21个党员的田地看上哪块,随便挑!”党员们还签字立下“军令状”。
这一举动感动了村民,他们一致同意流转土地。仅用了7天时间,一个个零散的“豆腐块”凑成了近200亩的金钱柳基地。
有了金钱柳基地,还要成立公司盘活资源。“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些政策要落地,党员干部要带头。”胡雪斌告诉记者,不久前,由村两委干部牵头,采取村集体控股、农户入股的形式,成立了农业发展公司,“我们从福建安溪引进了全套制茶设备,还在衢州市区设立了专门的茶室。要把金钱柳变成村民的‘摇钱树’!”
69岁的党员万月仙告诉记者,“村党员大会学习了十九大有关农村发展的好政策之后,村支部结合村里的发展状况,给每名党员都分配了具体任务。”
在流转的土地上,五十都村建起了花海和栈道,现在村里已经种下3000多株花卉苗木。“这几天,大家还忙着修复村里的明清古建筑,为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作准备。”胡雪斌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就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