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加力加码 真抓实干 宁波民政“攻坚行动”见成效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7-11-20 08:48:14 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改革攻坚勇探索

  招宝山街道“新三宝”服务社是家普惠性特色养老服务机构,该养老中心里的食堂由特级厨师掌勺,且价格实惠,很受老年人的欢迎。(记者徐文杰摄)

  我市首次社会力量救援技能展演活动现场

  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今年,我市民政部门开展了“走一线、破难题,强铁军、惠民生”攻坚行动,具体包括“五大攻坚行动、四项工作机制、32个攻坚项目”,简称“5432”攻坚行动。

  攻坚行动开展近半年来,呈现出“准、紧、实”三个特征。

  “准”,就是在项目的确定上,做到找准靶心、紧扣需求。

  民政工作千头万绪,如何确定攻坚方向?市民政局确定了三个标准:关系全市中心大局的重点、要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事关事业长远发展的痛点、堵点。

  围绕“六点”,确保集中火力、打好硬仗。如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改革试点、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完善等项目,是市委深化改革工作中由民政牵头的重点任务,也直接关系民生福祉。

  “紧”,就是在项目的推进中,做到紧张有序、忙而不乱。民政系统上下拧紧发条、全心投入。

  强化全局统筹。制定“5432”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召开会议进行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小分队、一张作战图、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

  压紧攻坚责任。将涉及区县(市)的攻坚项目任务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指标,社会救助和养老服务相关项目纳入对区县市政府考核指标。局领导班子成员围绕领衔项目,每月开展2次以上督查调研,做到第一现场督促、第一时间解决。建立攻坚行动“月通报”+专项督查推进机制,对措施不细、落实不力、进展滞后的项目进行重点跟踪。

  浓厚攻坚氛围。印发“5432”攻坚行动简报专刊,汇编各个项目攻坚方案、“作战图”,制作攻坚行动进度表,将32个攻坚项目进展情况每月更新、上墙公示。在门户网站设立“5432”行动专栏,第一时间发布相关工作进展。

  “实”,就是在攻坚过程中,做到出实招、求实效。坚持效果导向,把“惠民生”作为攻坚行动的首要位置和终极目标,确保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攻坚项目全部制定具体方案,明确总体目标、阶段性任务和保障措施。根据方案,落实责任分解、政策制定、资金落实、平台搭建等各项任务,一步一步地推进项目攻坚。

  民生保障、养老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基本民生保障方面。

  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今年4月5日,市人民政府令颁布了新修订的《低保办法》,实现了我市低保制度的“一扩一降一提”,即扩大了低保制度的保障范围,降低了低保准入门槛,提高了低保保障力度,进一步强化了低保的兜底功能。以此为核心,区县(市)结合实际出台低保具体实施细则,部署开展低保边缘家庭排查认定工作。市民政局会同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卫计委、市教育局联合制定出台了《宁波市医疗支出型贫困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进一步织密了基本民生保障网。

  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程度进一步深化。今年是巨灾保险试点工作的收官之年,在三年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市民政局开展试点经验总结提炼工作,进一步优化完善巨灾保险制度体系。同时,进一步拓展社会力量参与救灾服务平台,在“5·12全国减灾日”期间举办了首次“宁波市社会力量救援技能展演”。

  弱势群体关爱保障模式进一步创新。市精神病院创新社会化工作模式,推动精神障碍患者提升技能、回归社会。今年7月,在宁波市博物馆举办“原生艺术与精神康复高峰论坛”,50多位重性精神障碍者的100多幅原生画及百件文创产品在博物馆进行了为期15天的展出,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民政公共服务方面。围绕“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标,今年以来,民政部门针对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短板,破难攻坚。

  全力推进全国社区和居家养老改革试点。以试点为统筹,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立法、服务设施建设、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制度创建。提请市政府下发《关于宁波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宁波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提交市人大常委会进行了一审。

  举办我市首届“健博会”。9月15日至17日,首届中国(宁波)国际健康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吸引了健康养老服务企业、机构160余家,重点推介12个养老产业项目,签约项目7个,资金总额超过112亿元,涉及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养老服务信息化、长期护理保险、医养结合等多个热点领域。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以医养结合、智慧养老和养老服务机构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为抓手,推动养老服务供给从粗放型向标准化、规范化、精准化转变。目前,全市251家养老机构中,59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144家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81%;通过质量建设专项行动,评选产生了我市首批3A级养老机构;5个区县(市)率先完成本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研发投用。

  ——基层社会治理方面。按照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从机制、人才、平台等方面入手,确保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有效发挥作用。

  着眼深化社区自治功能,建立健全社区协商民主机制。7月下旬,省、市领导先后对象山县“村民说事”制度予以批示肯定。围绕贯彻落实领导批示精神,民政部门进行了一系列调研、学习和推广,并结合攻坚目标,开展了深化社区协商相关文件的起草和社区协商观察点的设立。

  着眼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创新社区人才培育机制。按照“培养和造就一支在推动社区发展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的社区工作领军人才队伍”要求,开展市级社区工作领军人才选拔活动。目前,首批50人的市级社区工作领军人才名单“出炉”,由市级社区工作领军人才担纲的社区治理实务培训师资库初步建成,带动全市社区工作者队伍能力、素质、作风同步提升。

  近年来,社会组织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我市在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源。当前,全市依法登记的法人社会组织已达7055家、驻甬基金会51家,户籍人口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量居于全国前列。此次攻坚行动,民政部门保持了在社会组织规范发展方面的一贯力度,将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社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社会组织法人库建设运用三大项目列入攻坚范围。目前,61家行业协会商会已基本完成第一批试点工作任务,第二批试点正在抓紧实施;全市累计建成各级社会组织服务平台77个,并实现了市、县两级服务平台全覆盖;市县两级的社会组织管理系统顺利建成,社会组织信息实现全网覆盖、部门共享和社会公开。

  社会工作人才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六大类人才”之一。今年,民政部门将创建第二批社会工作示范基地、支持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社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作为具体抓手,进一步拓展专业社会工作实践应用空间,更好地发挥其柔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方面的优势。目前,第二批社会工作示范基地已完成创建。

  记者王佳通讯员甬珉宣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市民政局提供

原标题:民政“攻坚行动”见成效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加力加码 真抓实干 宁波民政“攻坚行动”见成效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7-11-20 08:48:14

  招宝山街道“新三宝”服务社是家普惠性特色养老服务机构,该养老中心里的食堂由特级厨师掌勺,且价格实惠,很受老年人的欢迎。(记者徐文杰摄)

  我市首次社会力量救援技能展演活动现场

  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今年,我市民政部门开展了“走一线、破难题,强铁军、惠民生”攻坚行动,具体包括“五大攻坚行动、四项工作机制、32个攻坚项目”,简称“5432”攻坚行动。

  攻坚行动开展近半年来,呈现出“准、紧、实”三个特征。

  “准”,就是在项目的确定上,做到找准靶心、紧扣需求。

  民政工作千头万绪,如何确定攻坚方向?市民政局确定了三个标准:关系全市中心大局的重点、要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事关事业长远发展的痛点、堵点。

  围绕“六点”,确保集中火力、打好硬仗。如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改革试点、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完善等项目,是市委深化改革工作中由民政牵头的重点任务,也直接关系民生福祉。

  “紧”,就是在项目的推进中,做到紧张有序、忙而不乱。民政系统上下拧紧发条、全心投入。

  强化全局统筹。制定“5432”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召开会议进行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小分队、一张作战图、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

  压紧攻坚责任。将涉及区县(市)的攻坚项目任务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指标,社会救助和养老服务相关项目纳入对区县市政府考核指标。局领导班子成员围绕领衔项目,每月开展2次以上督查调研,做到第一现场督促、第一时间解决。建立攻坚行动“月通报”+专项督查推进机制,对措施不细、落实不力、进展滞后的项目进行重点跟踪。

  浓厚攻坚氛围。印发“5432”攻坚行动简报专刊,汇编各个项目攻坚方案、“作战图”,制作攻坚行动进度表,将32个攻坚项目进展情况每月更新、上墙公示。在门户网站设立“5432”行动专栏,第一时间发布相关工作进展。

  “实”,就是在攻坚过程中,做到出实招、求实效。坚持效果导向,把“惠民生”作为攻坚行动的首要位置和终极目标,确保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攻坚项目全部制定具体方案,明确总体目标、阶段性任务和保障措施。根据方案,落实责任分解、政策制定、资金落实、平台搭建等各项任务,一步一步地推进项目攻坚。

  民生保障、养老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基本民生保障方面。

  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今年4月5日,市人民政府令颁布了新修订的《低保办法》,实现了我市低保制度的“一扩一降一提”,即扩大了低保制度的保障范围,降低了低保准入门槛,提高了低保保障力度,进一步强化了低保的兜底功能。以此为核心,区县(市)结合实际出台低保具体实施细则,部署开展低保边缘家庭排查认定工作。市民政局会同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卫计委、市教育局联合制定出台了《宁波市医疗支出型贫困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进一步织密了基本民生保障网。

  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程度进一步深化。今年是巨灾保险试点工作的收官之年,在三年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市民政局开展试点经验总结提炼工作,进一步优化完善巨灾保险制度体系。同时,进一步拓展社会力量参与救灾服务平台,在“5·12全国减灾日”期间举办了首次“宁波市社会力量救援技能展演”。

  弱势群体关爱保障模式进一步创新。市精神病院创新社会化工作模式,推动精神障碍患者提升技能、回归社会。今年7月,在宁波市博物馆举办“原生艺术与精神康复高峰论坛”,50多位重性精神障碍者的100多幅原生画及百件文创产品在博物馆进行了为期15天的展出,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民政公共服务方面。围绕“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标,今年以来,民政部门针对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短板,破难攻坚。

  全力推进全国社区和居家养老改革试点。以试点为统筹,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立法、服务设施建设、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制度创建。提请市政府下发《关于宁波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宁波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提交市人大常委会进行了一审。

  举办我市首届“健博会”。9月15日至17日,首届中国(宁波)国际健康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吸引了健康养老服务企业、机构160余家,重点推介12个养老产业项目,签约项目7个,资金总额超过112亿元,涉及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养老服务信息化、长期护理保险、医养结合等多个热点领域。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以医养结合、智慧养老和养老服务机构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为抓手,推动养老服务供给从粗放型向标准化、规范化、精准化转变。目前,全市251家养老机构中,59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144家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81%;通过质量建设专项行动,评选产生了我市首批3A级养老机构;5个区县(市)率先完成本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研发投用。

  ——基层社会治理方面。按照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从机制、人才、平台等方面入手,确保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有效发挥作用。

  着眼深化社区自治功能,建立健全社区协商民主机制。7月下旬,省、市领导先后对象山县“村民说事”制度予以批示肯定。围绕贯彻落实领导批示精神,民政部门进行了一系列调研、学习和推广,并结合攻坚目标,开展了深化社区协商相关文件的起草和社区协商观察点的设立。

  着眼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创新社区人才培育机制。按照“培养和造就一支在推动社区发展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的社区工作领军人才队伍”要求,开展市级社区工作领军人才选拔活动。目前,首批50人的市级社区工作领军人才名单“出炉”,由市级社区工作领军人才担纲的社区治理实务培训师资库初步建成,带动全市社区工作者队伍能力、素质、作风同步提升。

  近年来,社会组织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我市在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源。当前,全市依法登记的法人社会组织已达7055家、驻甬基金会51家,户籍人口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量居于全国前列。此次攻坚行动,民政部门保持了在社会组织规范发展方面的一贯力度,将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社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社会组织法人库建设运用三大项目列入攻坚范围。目前,61家行业协会商会已基本完成第一批试点工作任务,第二批试点正在抓紧实施;全市累计建成各级社会组织服务平台77个,并实现了市、县两级服务平台全覆盖;市县两级的社会组织管理系统顺利建成,社会组织信息实现全网覆盖、部门共享和社会公开。

  社会工作人才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六大类人才”之一。今年,民政部门将创建第二批社会工作示范基地、支持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社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作为具体抓手,进一步拓展专业社会工作实践应用空间,更好地发挥其柔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方面的优势。目前,第二批社会工作示范基地已完成创建。

  记者王佳通讯员甬珉宣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市民政局提供

原标题:民政“攻坚行动”见成效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