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宁波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中国宁波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绍兴柯桥走出“绿、富、美”的乡村治理新路径
稿源: 浙江日报   2017-10-11 14:00:00

瓜渚湖 王卫民 摄

  “绿色生态”与“绿色家园”、“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美丽风景”与“美丽风尚”相得益彰,绍兴柯桥区走出了一条“绿、富、美”的乡村治理新路径,也为发达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描绘了别样的精彩。

  古运河畔水城归来

  柯桥河网密布,湖泊成群,百姓依水而居,城市因水而名,产业因水而兴。几乎每个柯桥人的内心,都珍藏着与水有关的动人故事。但不知已有多少年,柯桥人不曾自信地与水亲近,印染为主的工业污染、无序排放的生活污水,在长达30余年的日积月累中,让不少河流不同程度受到污染,水乡不复往昔的清丽。

  近4年来,柯桥区不惜投入人力、财力和物力,强势开展“五水共治”,强力开展印染产业整治提升“亮剑”行动,全面推进城乡环境高标准上的常态化管理。不仅一举清偿了长期累积下的“环境欠债”,千百年来传诵的“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鉴湖美景也再次回归。而这背后是壮士断腕的决心,也彰显了富裕地区水乡治理的智慧。

  柯桥区按照“部门牵头、镇街主体、村级实施、水务运维、社会监督”五位一体运维机制的要求,下了一盘特殊的“大棋”——在建成的基础上,由柯桥水务集团统一运行维护和管理,开创了省内首家由国有公司专业团队进行运维的“柯桥模式”。

  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基础在“建”,关键却在“管”。要对连接“百村万户”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行管理,使其正常运作,绝非易事,是一个全省性的“大考题”。为此,柯桥区持续进行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一套全省领先的“智慧管理”模式和一个行之有效的“四全管理”机制,使从城区、集镇到农村的“三位一体”运维管理模式顺利实施。

  1年多来,城乡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的“柯桥模式”,因其稳定、可靠、专业、高效的特性,再次获得社会各界、尤其是相关专家的好评。同时,也受到各级媒体的关注。

  行进在稽山鉴水,漫步柯桥水乡村落,一个个风格各异的美丽村庄,漂亮整洁;一阵阵清新淳朴的村风民风,拂面而来;一张张村民灿烂的笑脸,幸福沉醉……

  按照产村人融合、内外魂并重、居业游共进的要求,结合柯桥会稽名山、鉴湖名水、历史名城和地方特色文化,柯桥区突出一镇一业和一村一品,着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质,打造美丽山乡、美丽水城、美丽村镇,不断彰显印象柯桥的独特魅力。

山水新华

  结合美丽乡道建设,以各地特有的资源禀赋为依托,挖掘名山、名水、名人文化等历史底蕴,做精做特做优镇村品牌特色。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科学确定王坛“醉梅王坛、流连忘返”、夏履“古越寻踪、夏履神韵”、马鞍“沧海桑田、蓝印小镇”等各镇街建设主题、重要节点、建设时序及保障措施。根据“沿线、集中、靠景区”的理念,合理确定样板村打造,花满棠棣、富桂香林、醉梅东村、禹裔冢斜、江南桃源、莲增福缘、诗文亭山等村居独特品牌进一步打响。面上推进重点突出“管线综合整治、立面整体改造、水体整洁美化、田园整片洁净、风貌整体协调”等“五个整”行动计划,率先全域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美丽乡村的美,不应仅局限于令人赏心悦目的村容村貌,更应注重每位村民内在的精神风貌。从2008年开始,棠棣村每年都要评选包括“好儿女”“好公婆”“好媳妇”“好邻居”等在内的“棠棣好榜样”,并举行“金秋感兰仪式”,行兰泽礼,颁水晶兰,感化乡风。村里还成立了乡贤参事会,不少在外打拼的棠棣人纷纷加入其中,积极参与村庄建设和村级治理,出钱出力出思路,形成了“美丽乡村、全民共建”的良好氛围。

  这只是一个典型缩影。在柯桥,围绕“文化地标、精神家园”功能定位,坚持“建管用育”一体化,加快文化礼堂建设已经蔚然成风。截至2016年底,全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文化礼堂97个,其中农村文化礼堂81个,建筑面积5.4万余平方米,投入建设资金5300余万元。广泛开展五进礼堂、乡风民俗、文明礼仪、文化走亲、村歌村晚等活动,惠及农村群众60余万人次。

  2015年柯桥区被评为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县(市、区)。大力弘扬社会文明风尚,打造“柯桥好人”品牌,目前全区共有“中国好人”6人,“浙江好人”22人;大力开展种文化、秀才艺、传家风、展家训活动,积极培育文明乡风,全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参与面达到95%以上,文明家庭达标率继续保持在50%以上,涌现出全国文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等先进典型。

  富裕乡村幸福弥漫

  让乡村不只美在风景里。近年来,棠棣村充分发挥“中国春兰故乡”这一资源优势,按照“两美浙江、品质柯桥”要求,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美、人居美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作为首批“浙江最美村庄”和绍兴市首个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试点村,棠棣村今年又获评省级生态文化基地,成为柯桥区“美丽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

  近年来,柯桥区以新农村建设成果为基础,积极发展“美丽乡村+”,培育和发展壮大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业、文化创意农业和农村电子商务等农村新型业态,注重农网融合、农旅互促,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以兰花、桂花、梅花、菊花、荷花“五朵金花”和香榧、红豆杉、茶叶、竹林、花木“五棵摇钱树”为代表,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成功入围全国建设试点,南部省级茶叶产业集聚区全面启动建设。2016年,全区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76亿元。大力发展民宿经济、观赏经济、美食经济、文化产业经济,全区已拥有特色品味的乡村民宿30家,培育发展民宿产业村居22个。今年1月至6月,全区共接待乡村游客275.3万人次,同比增长22.9%,乡村旅游达7357万元,同比增长21.6%。农家乐接待各类游客100.9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8975万元。乡村游、农家乐共实现营业收入2.63亿元。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全区共接待游客173.9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46亿元。

花满棠棣

  作为2015年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三个参观点之一,湖塘街道香林村,有着“村即是景、景即是村”的美誉。“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让我们湖塘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不但村民生活品质大为提升,也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每到杨梅季、桂花季人气非常旺。”柯桥区湖塘街道相关负责人说,美丽乡村建设已有一段时间了,现在,如何把美丽乡村延伸发展成为美丽经济是他们需要思考的话题。这也是整个柯桥区美丽乡村升级版的重要课题。

  事实上,美丽乡村转化美丽资源,美丽资源促进美丽经济发展,柯桥已有探索——柯桥区推出“越之南”乡村旅游品牌,100公里的乡村慢道,将11个镇街连接起来。南部集聚片位于会稽山脉,片区内水系丰富,可以体验会稽山水风情;中部以赏漓渚花木、品兰亭书画为特色,感受一抹风雅韵味;西部以湖塘街道大香林·兜率天景区为核心,整合周边乡村旅游资源,着力打造品味黄酒醇香、庙宇禅香、生态清香、廉洁德香的“四香”乡村旅游地。充满着乡愁情怀和耕读环境的精品民宿,正在南部山区开发经营。

  近年来,柯桥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以美丽乡村公路为基础,以示范样板村为支点,以景观带为轴线,着力打造“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美丽”的示范区,许多农民在打造美丽乡村建设中收获别样的幸福。而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是要以此为抓手,在农村环境面貌、产业发展水平、农民持续增收等问题上打开更大的空间。

  翻开柯桥区美丽乡村升级版(2017年~2020年)建设战略规划,可以看到,该区将以“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丽家庭(农家)”的全域美丽建设为主线和重点,大力实施五大美丽乡村升级行动。

  如“全域美”升级行动,柯桥区将重点建设5条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可游可宿、可看可体验的美丽乡村精品线路,通过连接线、支线串联起“稽山舜源生态古韵环”“柯山鉴水兰桂悠游环”“富美城乡现代风貌环”“古镇新城人文风情环”“滨海水乡多彩园区环”等“美丽五环”,形成柯桥全域美丽的新农村建设格局。

  又如“发展美”升级行动,将以兰花、桂花、梅花、菊花、荷花等“五朵金花”和香榧、红豆杉、茶叶、竹林、花木“五棵摇钱树”为代表,以村落景区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大力经营美丽村庄、美丽田园,发展美丽产业、美丽经济,力争到2020年建成100个“美丽乡村+”综合体,1000家农旅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民俗、森林人家或现代农庄。

安昌古镇龙舟赛

  创新之花开遍乡野

  美丽乡村也应成为活力乡村,改革,让柯桥农村呈现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创新发展引领机制。

  酷暑八月,在柯桥经济开发区(齐贤镇)光明居农业景观园施工现场,挖掘机挥舞长臂挖土、回填、平整场地,一旁建筑工人们挥汗如雨加紧古戏台施工。自今年初提出“创建精致小村,展示荷花文化,‘五星达标、 3A争创’”目标后,光明居一天一个样,目前12个项目都在紧锣密鼓施工中,预计今年底全部竣工。光明居的变化,是柯桥区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进农村各项工作全域提升的一个缩影。

  柯桥区将党建活力转化为富民兴村的动力,坚持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理念,通过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工作联动、考评一体,用3年左右时间,努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实现全区域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变化,乡土特色风貌充分彰显,农民生活品质全面提升。

  其中今年146个村争创首批以“党建、富裕、美丽、和谐、文明”为内容的五星村,10个村争创3A级景区村庄,50%的镇街实现整镇提升,率先实现整区提升。柯桥区农办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对照“五星达标、3A争创”的标准和内容,柯桥区各镇街和村将补齐短板,以项目为支撑,切实做好党建与产业经济、美丽乡村、社会治理、旅游发展、乡风文明、智能化等融合文章。同时,制订科学合理的村域景观提升专项设计和产业提升发展专项规划,统筹安排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挖掘个性特色,彰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

富桂香林

  创新“三农”发展路子。

  “要说我们村里的人,那是真的幸福,有集体经济分红,家家户户都有保障。”绍兴柯桥区钱清镇钱清村村民代表陈木林眼角眉梢都洋溢着一种“我爱我村”的神情。今年60岁的陈木林,是钱清村的“土著”。4年前,他从村领导手里取得一本村集体资产股权书后,每年年底,他都能从村集体经济里获得将近4000元的分红。

  今年来,柯桥区以盘活利用闲置农房为切入点,进行试点探索。坚持“农民有得益、进城无障碍;市民有需求、入村无障碍”工作导向,以盘活闲置农资激活乡村经济为工作重点,围绕“确权、赋权、活权”等三个关键环节,着力破解制约农村要素自由流动、外来资本入村障碍的体制瓶颈,营造工商资本投资农村创业、新兴业态助推农村发展、新兴主体共享城乡发展成果的良好环境。

  创新基层治理模式。

  走在柯桥区最美乡村之一的漓渚镇六峰村,不断优化的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让人流连忘返。六峰村村庄环境自主管理试点,通过“建立众议平台、制定群策规则、明确齐管原则、落实共督机制”等一系列的平台载体和制度创新,不仅有效地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工作激情,也有力地转变了以往村庄环境整治中政府“大包大揽”管理状况,实现了村庄环境治理从“要我做”到“我要做”转变。一系列民主管理制度的探索出台与公众平台的开设开放,不仅畅通村民参与管理的便捷渠道,也激发了群众自我管理的潜能,释放出群众参与管理的热情。

  正是在此基础上,柯桥区提出了农村基层实施“村事大家管”的初步构想:“村事大家管”重点在党建引领下,村民群众大家管,真正实现村事民主自我管理,充分发动群众,利用群众智慧,解决群众难题,发挥群众力量,推进群众事务,是一种充分体现“村民作主”的自我管理模式,促进农村基层善治。

坂湖新姿

  激活基层治理“神经元”,直通民生民情“末梢端”,打造基层智慧治理“新样板”。2016年年底,绍兴柯桥区以杨汛桥镇为试点,积极探索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的标准化、智能化、集成化建设,开启了基层智慧治理的创新实践。今年4月7日,绍兴全市乡镇(街道)“四个平台”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柯桥区杨汛桥镇召开,会议明确推广柯桥区经验,要求全市统一学习杨汛桥模式,积极推进“四个平台”建设。

  柯桥区坚持以信息化为支撑,以全科网格为基础、以力量下沉为重点,注重集成创新,统筹条块资源,积极构建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平台”,初步形成了“权责清晰、功能集成、扁平一体、运行高效、执行有力”的基层智慧治理“柯桥样板”。

  “四个平台”建设的推进实现了柯桥区、镇、村三级联动指挥,多部门条块“无缝隙”融合,全区域网格“全科型”转变,大数据信息“无障碍”互通,使基层治理模式从“独角戏”向“大合唱”转变,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真正打造“枫桥经验”的升级版,推动基层治理走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