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前 我在伊拉克建医院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7年09月06日

王文华(左)与科威特工友合影。(受访者供图)

  提起伊拉克,大家脑海中跳出的关键词大抵是战争、难民、极端组织……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35年前,14名木工曾在这里实现了宁波劳务输出零的突破。

  1982年年初,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获得了伊拉克迪瓦尼亚医院的部分建设合同,并通过浙江省建设厅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劳务输出。当时在宁波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现为宁波建工集团)工作的王文华,因为会木工、会机械修理、懂驾驶而被选中,成为外派伊拉克的一员。

  “那时候,出国还是件很稀罕的事情,当时全宁波才派出去14个人,可以说是百里挑一,很光荣的啊。”王文华今年72岁,提起那段经历,仍有些激动。1982年2月初,他们一行人先在杭州集合,然后乘火车到北京,搭乘国际航班,经约旦安曼转飞巴格达,几经辗转,最后再乘4小时汽车到达伊拉克的迪瓦尼亚。

  迪瓦尼亚位于伊拉克中部,行政区划相当于中国的县城,靠近沙漠,气候干燥少雨。“那时伊拉克比中国发达,已经有高速公路、轿车,经济形势相当好,有钱的伊拉克人住起了别墅。他们对中国人非常友好。”回想当年,王文华眼睛里光芒闪烁。“伊拉克的小男孩很可爱,很亲近人,看到中国叔叔们,会聚起来一起喊‘哈罗,密斯特’,跟我们打招呼,个个很开心,笑起来天真无邪。”

  到了驻地,一行人稍事休整便开始了工作。这个县级医院可以说是上世纪80年代国际化协作的典范:项目由日本人承包,工程建设、盖大楼由中国人负责,医疗器械、中央空调等医院设施的安装则交给了菲律宾人。

  不过,令王文华印象最深刻的,还要属当地的技术设备。别的不说,就说工具。刚进施工现场,“多面手”王文华也一下子懵了:切割机、电动刨子、电动锯子……这些工具别说用了,看都没看到过。“不过,还好我们学得快,不懂的自己钻研一下就能解决。”

  工地的生活充实而忙碌,一到周末,“好吃”的“宁波老外”也有自己的娱乐。“那时,我们周末休息的时候,大家就一起去河边钓甲鱼。”王文华说,当地素菜少,但是鸡肉特别多,所以工友们就用鸡肉、鸡肝做饵,去钓野生甲鱼。“那边水产丰富,有时一下午就能钓上五六个,交给工地食堂里的杭州师傅加工,别提多鲜了。星期天中午,工地还给每人供应一瓶伊拉克啤酒,饭后配上当地特有的沙瓤西瓜,现在想起来都特别甜。”

  在伊拉克期间,王文华先后做过木工、泥水工、司机、机修工等。1983年8月,他们顺利地完成了承建任务,一行人回到宁波。

  “整整一年半没有回家,别提多想啦。”王文华拿出一本集邮册,说那时女儿还小,他和妻子之间联系全靠越洋家书,有时一周就写好几封,这些信妻子至今珍藏,偶尔还会拿出来翻看。

  在伊拉克务工,报酬颇丰厚。当时伊拉克经济发达,1第纳尔可以兑换3美元。拿那时的手表、收音机、冰箱这些“七大件”来说,王文华一口气就置办了四五样。“那时候,我在伊拉克出个票,东芝冰箱就直接送到宁波的家里,回国后,途经北京,我还在北京出国人员商场买了梅花表,一直戴到了现在。”

  一眨眼,退休十年多,每当电视上播放伊拉克的情况,王文华还是忍不住要多看几眼。战争阴云笼罩下,当年一砖一瓦搭建的医院,或许早已化为废墟。“现在摩苏尔被收复了,我希望那边早日和平,尽快安定起来。”他眼里的黯淡转瞬即逝,立马恢复了神采,“我想我看得到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