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四个伟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的系统设计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7-08-17 09:58:00 报料热线:81850000

  (资料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放在一起加以强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四个伟大”(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既是现阶段党的理论的实质性创新,又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外延,“四个伟大”已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贯穿于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之中,必须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深度运用。

  杨宜勇

  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意思是说理论要想指导实践,首先要作用于人即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因此,对于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我们必须高度敏锐、高度重视、高度把握,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切实增强维护核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伟大梦想是目标,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五年过去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阶段,伟大梦想的基本内涵依然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但是我们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更高的责任。国家富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中国只有成为强国,才有实力和底气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需要把握发展主题,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打造世界一流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要实现这个伟大梦想,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也离不开人民这个伟大的坚强后盾,全体中华儿女必须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伟大梦想归根到底还是人民的梦,因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好,我们必须认识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他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必须懂得改革不能停步,发展没有止境。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因此,实现这个伟大梦想,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我们坚信,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一定能实现。英国前首相布朗在一次演讲中说,“在回避中等收入陷阱、成为未来最富有、最强大经济体方面和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中国正一路高歌”。

  从世界范围和国际眼光来看,中国梦就是和平梦,中国梦就是发展梦,中国梦就是合作梦,中国梦就是共赢梦,不仅将直接造福中国人民,而且将间接造福世界人民。实现伟大梦想,不能做白日梦,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竭尽所能,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梦想才能早日变成美好的现实。

  二、伟大事业是旗帜,这个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伟大的道路,人间正道,又是伟大的事业,时代伟业。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实践经验,深刻阐述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这一重要讲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南,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体方略上,习近平总书记不仅系统性地提出了引领当代中国发展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且丰富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体系和内容,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正确方向、科学指导、根本保障和精神力量。同时,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缜密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与如何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时代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就是到2049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回顾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站起来以后要学会昂首挺胸,中国富起来以后要超越物质,中国强起来以后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展望未来,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按照新要求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就要辨明历史方位、顺应发展大势,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按照时代新要求、人民新期待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又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既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又要居安思危、知危图安,既要善于改革创新、励精图治,又要保持历史耐心、久久为功,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小处着手,坚定不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三、伟大工程是基石,就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新举措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被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反复证明了的道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党的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原则、认真负责,敬畏权力、慎用权力,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是影响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问题都要及时解决,凡是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病症都要认真医治,凡是滋生在党的健康肌体上的毒瘤都要坚决祛除”。坚持党要管党,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深化改革、转变职能,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以改革的办法固化作风建设成果。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要加强问责,健全监督体系,发挥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作用,形成监督的强大合力。只有这样,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才能显著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等重要论述,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而且用求真、认真、较真的精神开辟了党的建设的新境界。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只有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四、伟大斗争是精神,就是要勇于面对各种挑战、勇于处理各种矛盾、勇于解决各种问题

  历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不光是鲜花满地,也有许多陷阱。现阶段我们正在进行一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场斗争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内政外交互相交织,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军事等多点开花,传统和现代、熟悉和陌生、确定和未知等各种因素扑朔迷离、变化无常。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伟大斗争来攻坚克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国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这是基于对世界战略格局大变动、人类发展方式大转型、当代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深刻把握和战略考量,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应对我国发展起来以后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深谋远虑和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要发扬斗争精神,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过去一段时间我们的斗争精神一度弱化了,现在要逐步加强。斗争思想的淡薄、斗争意识的淡化,使得不少人意识不到斗争形势的现实性、严峻性、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全党同志,要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敢于斗争首先要有立场、有胆识、有担当,善于斗争要懂哲学、懂艺术、懂技巧。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总而言之,伟大的使命感产生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事业,伟大的工程保障伟大的事业,伟大的工程离不开伟大的斗争。这“四个伟大”不仅各有其独特内涵,而且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进而构成了当代中国最具时代特色的伟大实践。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7·26”重要讲话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同当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结合起来,同落实巡视整改任务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伟大愿景,坚定不移地继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原标题:“四个伟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的系统设计

编辑: 崔燕纠错:171964650@qq.com

“四个伟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的系统设计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7-08-17 09:58:00

  (资料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放在一起加以强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四个伟大”(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既是现阶段党的理论的实质性创新,又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外延,“四个伟大”已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贯穿于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之中,必须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深度运用。

  杨宜勇

  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意思是说理论要想指导实践,首先要作用于人即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因此,对于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我们必须高度敏锐、高度重视、高度把握,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切实增强维护核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伟大梦想是目标,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五年过去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阶段,伟大梦想的基本内涵依然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但是我们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更高的责任。国家富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中国只有成为强国,才有实力和底气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需要把握发展主题,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打造世界一流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要实现这个伟大梦想,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也离不开人民这个伟大的坚强后盾,全体中华儿女必须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伟大梦想归根到底还是人民的梦,因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好,我们必须认识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他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必须懂得改革不能停步,发展没有止境。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因此,实现这个伟大梦想,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我们坚信,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一定能实现。英国前首相布朗在一次演讲中说,“在回避中等收入陷阱、成为未来最富有、最强大经济体方面和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中国正一路高歌”。

  从世界范围和国际眼光来看,中国梦就是和平梦,中国梦就是发展梦,中国梦就是合作梦,中国梦就是共赢梦,不仅将直接造福中国人民,而且将间接造福世界人民。实现伟大梦想,不能做白日梦,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竭尽所能,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梦想才能早日变成美好的现实。

  二、伟大事业是旗帜,这个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伟大的道路,人间正道,又是伟大的事业,时代伟业。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实践经验,深刻阐述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这一重要讲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南,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体方略上,习近平总书记不仅系统性地提出了引领当代中国发展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且丰富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体系和内容,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正确方向、科学指导、根本保障和精神力量。同时,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缜密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与如何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时代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就是到2049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回顾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站起来以后要学会昂首挺胸,中国富起来以后要超越物质,中国强起来以后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展望未来,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按照新要求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就要辨明历史方位、顺应发展大势,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按照时代新要求、人民新期待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又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既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又要居安思危、知危图安,既要善于改革创新、励精图治,又要保持历史耐心、久久为功,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小处着手,坚定不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三、伟大工程是基石,就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新举措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被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反复证明了的道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党的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原则、认真负责,敬畏权力、慎用权力,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是影响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问题都要及时解决,凡是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病症都要认真医治,凡是滋生在党的健康肌体上的毒瘤都要坚决祛除”。坚持党要管党,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深化改革、转变职能,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以改革的办法固化作风建设成果。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要加强问责,健全监督体系,发挥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作用,形成监督的强大合力。只有这样,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才能显著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等重要论述,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而且用求真、认真、较真的精神开辟了党的建设的新境界。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只有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四、伟大斗争是精神,就是要勇于面对各种挑战、勇于处理各种矛盾、勇于解决各种问题

  历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不光是鲜花满地,也有许多陷阱。现阶段我们正在进行一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场斗争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内政外交互相交织,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军事等多点开花,传统和现代、熟悉和陌生、确定和未知等各种因素扑朔迷离、变化无常。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伟大斗争来攻坚克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国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这是基于对世界战略格局大变动、人类发展方式大转型、当代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深刻把握和战略考量,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应对我国发展起来以后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深谋远虑和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要发扬斗争精神,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过去一段时间我们的斗争精神一度弱化了,现在要逐步加强。斗争思想的淡薄、斗争意识的淡化,使得不少人意识不到斗争形势的现实性、严峻性、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全党同志,要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敢于斗争首先要有立场、有胆识、有担当,善于斗争要懂哲学、懂艺术、懂技巧。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总而言之,伟大的使命感产生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事业,伟大的工程保障伟大的事业,伟大的工程离不开伟大的斗争。这“四个伟大”不仅各有其独特内涵,而且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进而构成了当代中国最具时代特色的伟大实践。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7·26”重要讲话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同当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结合起来,同落实巡视整改任务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伟大愿景,坚定不移地继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原标题:“四个伟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的系统设计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