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桃的故乡”期待中国游客光临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7年08月15日

  “你好!可以和你们合影吗?”在撒马尔罕采访,我们经常被这样的问候打断。他们是正在学习汉语的乌兹别克斯坦年轻人。

  据陪同翻译穆巴拉克介绍,乌兹别克斯坦民众学习汉语兴趣逐年增长,汉语在乌院校和各行各业中日渐普及。目前,中乌两国已在塔什干和撒马尔罕各建立了一家孔子学院。

  作为世界遗产,撒马尔罕的历史和文化古迹吸引了众多的国际游客。“你们是我学中文后遇到的第一批中国游客!”当我们在撒马尔罕列基斯坦神学院参观时,当地姑娘燕娜兴奋地说,来撒马尔罕旅游的以欧洲国家、独联体国家的游客居多,来自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地区的游客也不少,但中国人来得不多。

  撒马尔罕有2500年悠久的历史,是中亚最古老的城市,曾是帖木儿帝国的古都,又是连接波斯帝国、古印度和古中国三大文明的枢纽。去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访问时,专程造访了撒马尔罕。如果说长安(西安)是丝路的起点,那这座城市就是丝路经贸的加油站和文化的转播台。

  15世纪的撒马尔罕,是整个中亚的中心。汉学家薛爱华在其名著《金桃的故乡:撒马尔罕》一书中写道:“帖木儿统治的大部分时期,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高度繁荣,使撒马尔罕城成为当时的科学技术和伊斯兰文化中心。撒马尔罕城的金钱、名望和政治权力像磁石一般吸引着身怀抱负的人们。”

  从汉武帝时期张骞的“凿空之旅”,到唐贞观年间玄奘法师路过撒马尔罕,这座古丝绸之路历史名城与中国结下了不尽的渊源。行走于撒马尔罕的大街小巷,我们经常听到“你好”这样的问候,甚至在逛巴扎集市时,卖菜的商贩都会用汉语问我们要什么。

  来到比比哈努姆清真寺参观,工作人员善意地提醒我们“比比哈努姆是中国人”。比比在阿拉伯语中是“女子”的意思,哈努姆则是突厥语的“妻子”(可敦),比比哈努姆其实是对帖木儿王后的尊称。据说,比比哈努姆来自于察合台汗国,即如今的新疆地区。

  “希望今后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来这里旅游,让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人民的丝绸之路渊源继续。”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孙立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