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社会保障守住“稳稳的幸福”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7-08-02 09:25:17 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大脚板走一线 小分队破难题

  记者周 琼

  通讯员任 社

  实习生王奕丹

  前言

  截至上月底,我市养老保险应参保人群中,已加入各类保险(障)的人群比例达93.8%,参保率名列全省榜首!

  同样是在上月底,我市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两大基本医保已覆盖包括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员在内的721万人。其中,我市户籍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接近570万,参保率达到96.9%。

  建设工程项目的按项目参保,正为过往游离于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外的30万建筑工人系上“安全带”……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在市委“大脚板走一线,小分队破难题”专项行动中,市社会保险管理局主动聚焦事关长远发展的重点问题、制约转型升级的难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一线、攻坚破难,织就越来越严实的安全保障网,守护着全市人民“稳稳的幸福”。

  社保扩面撑大“民生保障伞”

  少有所依,老有所养,黄发垂髫皆得其乐。在社保构建过程中,社保部门始终将“人人享有社会保险”作为构建全民社保体系的首要目标。

  记者了解到,几年前,我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制度力量的推动下,我市养老保险城乡一体的步伐越迈越快,在我市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中,本市户籍人员无论城市或农村,都可以参加相同的养老保险,实行同样参保缴费标准,按同样养老金计发办法领取待遇,城乡统筹的脚步走在了全国前列。在率先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基础上,社保部门又着力推进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低标准养老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顺利完成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制度并轨。以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为主体的制度框架进一步完善,打通了参保扩面的“任督二脉”。

  和养老保险同步推进的还有医疗保险制度。2015年9月,《宁波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在市级统筹区率先施行,今年1月1日起,随着余姚、慈溪、奉化、宁海、象山等五个区县(市)纳入城乡居民医保体系,在我市实施了9年的城镇居民医保和实施了13年的新农合制度均退出历史舞台,324万来自农村和城镇的参保居民都并入覆盖范围更广、统筹能力更强、就医选择更宽、待遇更可持续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实现缴费、待遇、补助的城乡一致和就医结算的一卡通。

  在工伤保险的推进中,社保部门研究出台覆盖了机关、事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工伤保险制度,实现职业人群全覆盖。工伤保险的推进进程中,我市在全国范围内较早探索建立《工伤认定简易处理办法》,近年来,这一业务已延伸到80多个街道(乡镇),将服务送到了“厂门口”。2016年起,我市开始推行建筑施工企业按项目参保,破解建设工程行业从业人员伤亡高、参保难的问题。

  在政策框架完善的基础上,为了让“社保保障伞”帮助更多人遮风挡雨,社保部门精准谋划扩面,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在省内率先开展户籍人员参保情况信息登记,落实参保人群实时动态管理,通过人社基层服务平台挨家挨户上门调查,结合实时参保信息,精确掌握户籍人员参保情况,通过本市户籍人员基本信息与社保数据的比对,有针对性地开展扩面工作。

  从制度覆盖到人群覆盖,在各级社保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社保扩面惠民生答卷:截至2017年6月,我市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应参保484万余人,其中已有超过454万人参保,参保率达到93.8%,位居全省首位;医疗保险应参保人数为587万余人,已有近570万人参保,参保率达到96.9%,两项数据均保持较高水平。

  待遇提升共享发展成果

  “退休十几年,每月能拿到手的养老金已经翻番了,小日子越过越舒畅!”这是家住宁波国家高新区的退休职工杨女士的心声。一双儿女住得不远,经历了退休金连年增长的杨女士,如今已拒绝了孩子们每月交给她的搭伙费。“退休金平时花花足够了,看病有医保,家里要添置些啥,儿子女儿都抢着来,我也可以安安心心当‘月光’。”杨女士的经历,正是我市社保待遇稳步提高,让全市参保人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

  社保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始终把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作为衡量民生保障成效的基础性指标,连年来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切实提高各类群体待遇水平,推动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2012年以来,我市每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居全省首位;市区城乡居民月基础养老金220元,同样位居全省首位。

  据了解,近年来,在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办法中,社保管理部门采取固定额普遍增加和挂钩增加相结合的办法,较好地贯彻了公平普惠的原则要求,也体现了参保缴费激励导向。

  目前,全市各类养老保险(障)待遇享受人数已达到169万人,较2012年增加了50%左右,基金年支付待遇超过300亿元。各级党委、政府以民为本,优先安排财力,人社部门与财政部门紧密协作,按时足额发放各类养老保险(障)待遇,做到不差一分,不拖一天,不漏一人。

  装养老金的“钱袋子”一年年鼓起来,会让参保居民们忧心的“看病贵”同样要着力破解。社保管理部门发挥医保在医改中的基础性作用,构建以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为主体的全民医保体系,着力于稳步扩大医保覆盖面,不断提高医保待遇。在实现医保同城同待遇的基础上,目前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含门诊特殊病种)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6.6%、72.5%,保障水平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为了防止“一人得大病,全家返贫困”的情形,我市还以制度保障群众在发生大病时的相应需求,分别建立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参保人员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上,对其个人负担的大病合规费用累计超过起付线部份,由大病保险资金分别补助80%至90%和50%至60%。在2016年全年,共有7.5万名参保人员享受了大病保险补助,总金额达3.2亿元。

  北仑居民叶先生告诉记者,2014年下半年,在老父亲治疗脑梗塞后遗症过程中,共产生49万余元医疗费用,由于老叶先生参加了新农合,新农合基金为其支付了近20万元的医疗费,但自负部分的费用还是让一家人深感沉重。更让他们悲伤的是,巨大的投入并没有留住父亲的脚步。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施后,政策“自动叠加”到上年度,叶先生的父亲成为受益人,可获得近10万元的大病保险补偿。由于老人身故,这笔补偿金最后由叶先生等领取,用来补贴家人的生活,缓解了他们“人财两空”的窘境。而对鄞州区东柳街道的钱女士来说,大病保险的推行,让她有了继续对抗白血病的勇气。此前,钱女士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入院,共发生医疗费用56.7万元,居民医保为其支付了33.1万元,大病保险又补偿了5.9万元,大大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使得一家人尚有余力投入后续救治。

  在基层调研中,因为了解到许多罕见病患者的难处,我市社保部门开始推行特殊药品和罕见病保障制度,将格列卫等15种特殊药品纳入大病保险支付,极大地缓解了重病患者的经济负担。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市又将治疗戈谢病、渐冻症、苯丙酮尿症的3种药品纳入了大病保险特殊药品支付和医疗救助范围,解决了部分参保人员因灾难性疾病导致的因病致贫问题。

  为引导小病、慢病到基层就医,对家庭医生签约,社保部门通过医保基金给予支持。同时,社保管理部门还通过慢性病药品管理,引导慢性病配药到基层,基层医疗机构使用133种常见慢性病药品,根据治疗需要,一次处方用药量可达1个月至2个月量。

  近年来,为了响应群众呼声,盘活参保职工的个人账户结余,社保管理部门推出各项举措,将职工历年账户的支付范围由医保目录内拓展到医保目录外的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用材料,并可用于体检、镶牙、中药膏方、预防性疫苗等方面的健康支出,参保人员还可以用历年账户直接到定点药店购买医保非处方药品和部分医用器械。自今年1月起,我市开始实施家庭共济网政策,通过建立共济健康账户,实现共济网内家庭成员之间的共济互助,进一步提高了医保资金使用效率。截至2017年6月,我市已建立家庭共济网81750个,加入到共济网的人数已有18万余人,4629万元历年账户资金由家庭成员就医结算使用。

  服务提质9成业务“最多跑一次”

  待遇高了,保障好了,社保经办的服务同样在不断提质。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结合群众的需求反映,我市一直积极提升社保公共服务水平。 2014年5月起,我市推行服务窗口“柜员制”建设,全力打造“阳光医保、阳光经办”。参保人员办理47项经办业务时,可以“一次取号,一次受理,一次办结”,享受到“一站式”经办服务。今年4月以来,为贯彻落实省、市“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按照“一个窗口办成一件事”的要求和“受理权、审核决定权相对分离”的原则,开始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经办服务新模式,实现“一窗式”审批和办结。“最多跑一次”改革3个月来,社保部门共接待服务对象3.6万人次,办结业务48万余笔,有效提高了服务效率。今年6月,社保局又结合全市开展的“找痛点通堵点破难点”专项行动,推出退休核准预约服务,通过开设专用QQ群的形式让企业经办人员减少等待时间,即到即办;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通过医疗费智能监管工具,弱化病历的纸质登记要求,改进医疗病历本的领用方式,进一步便民利民。

  在社保“马上办”的同时,为方便参保人员办理社保事务,社保管理部门还不断将社保经办服务延伸到基层,实现社保“就近办”。目前,全市已有152个街道(乡镇),3133个社区(村)建立了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基层建站(室)率达到100%,形成了覆盖全市的服务网络。

  同时,社保部门还大力推进社保“网上办”。截至2017年6月,10.2万家单位开通网上申报业务,占所有参保单位总数的62.09%。每个月超过12万笔申报业务在互联网上完成,占总申报业务笔数的80%以上,极大方便了参保单位。

  在“宁波医保通”APP服务平台上,社保管理部门推出个人资讯、医保资讯、业务办理三大类以及家庭共济网、账户信息、就诊信息、办事大厅等九个功能模块。据记者了解,目前已有13万人注册宁波医保通APP,1000多人通过APP进行2016年度的公务员体检预约,110余万名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员可通过APP进行健康体检预约。通过宁波医保通APP组建的历年账户余额家庭共济网也达到8万余个,充分发挥了医保移动办事大厅的作用。

  据悉,在不久的将来,社保局还将借助移动互联网,探索建设宁波医保“互联网+”服务平台,以“宁波医保通”等移动APP为主要载体,通过社保卡身份认证,实现手机移动端结算费用线上支付、外配处方购药、城乡居民医保续保缴费等服务。参保人在医院就医时个人负担部分医疗费的支付,可在医生诊间通过社保卡金融账户结算,也可通过APP实现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减少排队等候;参保人员还可在APP中的城乡居民医保续保缴费功能中自助办理参保手续,并可通过医保移动支付平台实现参保费用实时缴费,实现“零跑腿”;参保人医院诊疗后,需要外配处方购药的,也可由医院开出电子处方,参保人可通过医保通APP进行查看处方、搜药比价、选择药店,再到药店取药。

  全市统一的医保结算支付平台的建设,也正推进着医保“一卡通”的实现,让市民就医更为便捷。通过全市统一平台的建设,我市已实现全市医药机构就医直接刷卡结算的全覆盖。2015年5月,全市各统筹区医保支付系统实现市级集中,“同城同待遇”“就医一卡通”成为现实;同时,市区范围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优抚)医疗费用“一站式”即时刷卡结算。截止2017年6月,共有2320家医药机构纳入医保结算平台,其中医疗机构678家,零售药店1642家。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市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已有1.8亿人次持社保卡在全市2000多家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就医购药,其中有817.4万人次实现了宁波市域范围内跨区域的异地就医结算就,避免报销跑腿来回奔波、减轻了资金垫付的压力。

  在省内异地就医方面,目前宁波参保人员办理备案后,可持社保卡在全省216家医院纳入省一卡通异地就医平台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刷卡就医结算,2016年,宁波市参保人员到省内其他地市就医57.8万人次,发生费用3.16亿元;宁波市外参保人员在我市21家省“一卡通”定点医院就医36.9万人次,发生费用1.99亿元;2017年上半年,我市参保人员到省内其他地市就医30.9万人次,发生费用2.42亿元;市外参保人员在我市21家省“一卡通”定点医院就医22.6万人次,发生费用1.27亿元。7月起,通过与省异地就医平台对接,纳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我市开始实现跨省异地居住退休人员的住院医疗费用持社会保障卡直接结算。7月22日,贵州省贵阳市退休职工汤先生在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住院刷卡结算医疗费15253元,7月24日,宁波退休职工裘女士在北京医院住院后用本人社保卡刷卡结算了医疗费9933元,标志着我市双向实现了跨省异地住院直接结算。

原标题:

编辑: 崔燕纠错:171964650@qq.com

社会保障守住“稳稳的幸福”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7-08-02 09:25:17

  记者周 琼

  通讯员任 社

  实习生王奕丹

  前言

  截至上月底,我市养老保险应参保人群中,已加入各类保险(障)的人群比例达93.8%,参保率名列全省榜首!

  同样是在上月底,我市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两大基本医保已覆盖包括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员在内的721万人。其中,我市户籍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接近570万,参保率达到96.9%。

  建设工程项目的按项目参保,正为过往游离于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外的30万建筑工人系上“安全带”……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在市委“大脚板走一线,小分队破难题”专项行动中,市社会保险管理局主动聚焦事关长远发展的重点问题、制约转型升级的难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一线、攻坚破难,织就越来越严实的安全保障网,守护着全市人民“稳稳的幸福”。

  社保扩面撑大“民生保障伞”

  少有所依,老有所养,黄发垂髫皆得其乐。在社保构建过程中,社保部门始终将“人人享有社会保险”作为构建全民社保体系的首要目标。

  记者了解到,几年前,我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制度力量的推动下,我市养老保险城乡一体的步伐越迈越快,在我市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中,本市户籍人员无论城市或农村,都可以参加相同的养老保险,实行同样参保缴费标准,按同样养老金计发办法领取待遇,城乡统筹的脚步走在了全国前列。在率先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基础上,社保部门又着力推进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低标准养老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顺利完成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制度并轨。以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为主体的制度框架进一步完善,打通了参保扩面的“任督二脉”。

  和养老保险同步推进的还有医疗保险制度。2015年9月,《宁波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在市级统筹区率先施行,今年1月1日起,随着余姚、慈溪、奉化、宁海、象山等五个区县(市)纳入城乡居民医保体系,在我市实施了9年的城镇居民医保和实施了13年的新农合制度均退出历史舞台,324万来自农村和城镇的参保居民都并入覆盖范围更广、统筹能力更强、就医选择更宽、待遇更可持续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实现缴费、待遇、补助的城乡一致和就医结算的一卡通。

  在工伤保险的推进中,社保部门研究出台覆盖了机关、事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工伤保险制度,实现职业人群全覆盖。工伤保险的推进进程中,我市在全国范围内较早探索建立《工伤认定简易处理办法》,近年来,这一业务已延伸到80多个街道(乡镇),将服务送到了“厂门口”。2016年起,我市开始推行建筑施工企业按项目参保,破解建设工程行业从业人员伤亡高、参保难的问题。

  在政策框架完善的基础上,为了让“社保保障伞”帮助更多人遮风挡雨,社保部门精准谋划扩面,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在省内率先开展户籍人员参保情况信息登记,落实参保人群实时动态管理,通过人社基层服务平台挨家挨户上门调查,结合实时参保信息,精确掌握户籍人员参保情况,通过本市户籍人员基本信息与社保数据的比对,有针对性地开展扩面工作。

  从制度覆盖到人群覆盖,在各级社保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社保扩面惠民生答卷:截至2017年6月,我市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应参保484万余人,其中已有超过454万人参保,参保率达到93.8%,位居全省首位;医疗保险应参保人数为587万余人,已有近570万人参保,参保率达到96.9%,两项数据均保持较高水平。

  待遇提升共享发展成果

  “退休十几年,每月能拿到手的养老金已经翻番了,小日子越过越舒畅!”这是家住宁波国家高新区的退休职工杨女士的心声。一双儿女住得不远,经历了退休金连年增长的杨女士,如今已拒绝了孩子们每月交给她的搭伙费。“退休金平时花花足够了,看病有医保,家里要添置些啥,儿子女儿都抢着来,我也可以安安心心当‘月光’。”杨女士的经历,正是我市社保待遇稳步提高,让全市参保人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

  社保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始终把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作为衡量民生保障成效的基础性指标,连年来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切实提高各类群体待遇水平,推动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2012年以来,我市每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居全省首位;市区城乡居民月基础养老金220元,同样位居全省首位。

  据了解,近年来,在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办法中,社保管理部门采取固定额普遍增加和挂钩增加相结合的办法,较好地贯彻了公平普惠的原则要求,也体现了参保缴费激励导向。

  目前,全市各类养老保险(障)待遇享受人数已达到169万人,较2012年增加了50%左右,基金年支付待遇超过300亿元。各级党委、政府以民为本,优先安排财力,人社部门与财政部门紧密协作,按时足额发放各类养老保险(障)待遇,做到不差一分,不拖一天,不漏一人。

  装养老金的“钱袋子”一年年鼓起来,会让参保居民们忧心的“看病贵”同样要着力破解。社保管理部门发挥医保在医改中的基础性作用,构建以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为主体的全民医保体系,着力于稳步扩大医保覆盖面,不断提高医保待遇。在实现医保同城同待遇的基础上,目前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含门诊特殊病种)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6.6%、72.5%,保障水平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为了防止“一人得大病,全家返贫困”的情形,我市还以制度保障群众在发生大病时的相应需求,分别建立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参保人员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上,对其个人负担的大病合规费用累计超过起付线部份,由大病保险资金分别补助80%至90%和50%至60%。在2016年全年,共有7.5万名参保人员享受了大病保险补助,总金额达3.2亿元。

  北仑居民叶先生告诉记者,2014年下半年,在老父亲治疗脑梗塞后遗症过程中,共产生49万余元医疗费用,由于老叶先生参加了新农合,新农合基金为其支付了近20万元的医疗费,但自负部分的费用还是让一家人深感沉重。更让他们悲伤的是,巨大的投入并没有留住父亲的脚步。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施后,政策“自动叠加”到上年度,叶先生的父亲成为受益人,可获得近10万元的大病保险补偿。由于老人身故,这笔补偿金最后由叶先生等领取,用来补贴家人的生活,缓解了他们“人财两空”的窘境。而对鄞州区东柳街道的钱女士来说,大病保险的推行,让她有了继续对抗白血病的勇气。此前,钱女士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入院,共发生医疗费用56.7万元,居民医保为其支付了33.1万元,大病保险又补偿了5.9万元,大大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使得一家人尚有余力投入后续救治。

  在基层调研中,因为了解到许多罕见病患者的难处,我市社保部门开始推行特殊药品和罕见病保障制度,将格列卫等15种特殊药品纳入大病保险支付,极大地缓解了重病患者的经济负担。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市又将治疗戈谢病、渐冻症、苯丙酮尿症的3种药品纳入了大病保险特殊药品支付和医疗救助范围,解决了部分参保人员因灾难性疾病导致的因病致贫问题。

  为引导小病、慢病到基层就医,对家庭医生签约,社保部门通过医保基金给予支持。同时,社保管理部门还通过慢性病药品管理,引导慢性病配药到基层,基层医疗机构使用133种常见慢性病药品,根据治疗需要,一次处方用药量可达1个月至2个月量。

  近年来,为了响应群众呼声,盘活参保职工的个人账户结余,社保管理部门推出各项举措,将职工历年账户的支付范围由医保目录内拓展到医保目录外的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用材料,并可用于体检、镶牙、中药膏方、预防性疫苗等方面的健康支出,参保人员还可以用历年账户直接到定点药店购买医保非处方药品和部分医用器械。自今年1月起,我市开始实施家庭共济网政策,通过建立共济健康账户,实现共济网内家庭成员之间的共济互助,进一步提高了医保资金使用效率。截至2017年6月,我市已建立家庭共济网81750个,加入到共济网的人数已有18万余人,4629万元历年账户资金由家庭成员就医结算使用。

  服务提质9成业务“最多跑一次”

  待遇高了,保障好了,社保经办的服务同样在不断提质。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结合群众的需求反映,我市一直积极提升社保公共服务水平。 2014年5月起,我市推行服务窗口“柜员制”建设,全力打造“阳光医保、阳光经办”。参保人员办理47项经办业务时,可以“一次取号,一次受理,一次办结”,享受到“一站式”经办服务。今年4月以来,为贯彻落实省、市“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按照“一个窗口办成一件事”的要求和“受理权、审核决定权相对分离”的原则,开始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经办服务新模式,实现“一窗式”审批和办结。“最多跑一次”改革3个月来,社保部门共接待服务对象3.6万人次,办结业务48万余笔,有效提高了服务效率。今年6月,社保局又结合全市开展的“找痛点通堵点破难点”专项行动,推出退休核准预约服务,通过开设专用QQ群的形式让企业经办人员减少等待时间,即到即办;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通过医疗费智能监管工具,弱化病历的纸质登记要求,改进医疗病历本的领用方式,进一步便民利民。

  在社保“马上办”的同时,为方便参保人员办理社保事务,社保管理部门还不断将社保经办服务延伸到基层,实现社保“就近办”。目前,全市已有152个街道(乡镇),3133个社区(村)建立了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基层建站(室)率达到100%,形成了覆盖全市的服务网络。

  同时,社保部门还大力推进社保“网上办”。截至2017年6月,10.2万家单位开通网上申报业务,占所有参保单位总数的62.09%。每个月超过12万笔申报业务在互联网上完成,占总申报业务笔数的80%以上,极大方便了参保单位。

  在“宁波医保通”APP服务平台上,社保管理部门推出个人资讯、医保资讯、业务办理三大类以及家庭共济网、账户信息、就诊信息、办事大厅等九个功能模块。据记者了解,目前已有13万人注册宁波医保通APP,1000多人通过APP进行2016年度的公务员体检预约,110余万名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员可通过APP进行健康体检预约。通过宁波医保通APP组建的历年账户余额家庭共济网也达到8万余个,充分发挥了医保移动办事大厅的作用。

  据悉,在不久的将来,社保局还将借助移动互联网,探索建设宁波医保“互联网+”服务平台,以“宁波医保通”等移动APP为主要载体,通过社保卡身份认证,实现手机移动端结算费用线上支付、外配处方购药、城乡居民医保续保缴费等服务。参保人在医院就医时个人负担部分医疗费的支付,可在医生诊间通过社保卡金融账户结算,也可通过APP实现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减少排队等候;参保人员还可在APP中的城乡居民医保续保缴费功能中自助办理参保手续,并可通过医保移动支付平台实现参保费用实时缴费,实现“零跑腿”;参保人医院诊疗后,需要外配处方购药的,也可由医院开出电子处方,参保人可通过医保通APP进行查看处方、搜药比价、选择药店,再到药店取药。

  全市统一的医保结算支付平台的建设,也正推进着医保“一卡通”的实现,让市民就医更为便捷。通过全市统一平台的建设,我市已实现全市医药机构就医直接刷卡结算的全覆盖。2015年5月,全市各统筹区医保支付系统实现市级集中,“同城同待遇”“就医一卡通”成为现实;同时,市区范围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优抚)医疗费用“一站式”即时刷卡结算。截止2017年6月,共有2320家医药机构纳入医保结算平台,其中医疗机构678家,零售药店1642家。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市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已有1.8亿人次持社保卡在全市2000多家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就医购药,其中有817.4万人次实现了宁波市域范围内跨区域的异地就医结算就,避免报销跑腿来回奔波、减轻了资金垫付的压力。

  在省内异地就医方面,目前宁波参保人员办理备案后,可持社保卡在全省216家医院纳入省一卡通异地就医平台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刷卡就医结算,2016年,宁波市参保人员到省内其他地市就医57.8万人次,发生费用3.16亿元;宁波市外参保人员在我市21家省“一卡通”定点医院就医36.9万人次,发生费用1.99亿元;2017年上半年,我市参保人员到省内其他地市就医30.9万人次,发生费用2.42亿元;市外参保人员在我市21家省“一卡通”定点医院就医22.6万人次,发生费用1.27亿元。7月起,通过与省异地就医平台对接,纳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我市开始实现跨省异地居住退休人员的住院医疗费用持社会保障卡直接结算。7月22日,贵州省贵阳市退休职工汤先生在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住院刷卡结算医疗费15253元,7月24日,宁波退休职工裘女士在北京医院住院后用本人社保卡刷卡结算了医疗费9933元,标志着我市双向实现了跨省异地住院直接结算。

原标题: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