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标 | 和丰,宁波工业发展的见证者
稿源:   2017-05-25 09:25:00报料热线:81850000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大片领土沦为日本殖民地,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国家民族危亡之际,实业救国、工业救国的浪潮持续发酵。素以经商著称的近代宁波人,也加入到兴办工业的行列中,百年前的“和丰”应运而生。

  1905年,鄞县商人戴瑞卿联络沪甬等地的宁波商人发起创办和丰纱厂。创办以来,“和丰”尽管历尽坎坷,甚至厄运不断,但在顾元琛、俞佐宸等人的苦心经营下也有不俗的表现,一度成为中国民族纺织业的佼佼者、浙江省内屈指一数的“工厂王”。

  和丰

  关于这片土地,要从两幢跨越了百年的、保存完好的灵魂式建筑讲起。

  去过和丰创意广场的人都会留意到,在丰庭楼与和庭楼之间,有一幢漂亮的两层外廊式欧式风格的建筑,于1905年建成。其上部为砖木结构,四坡顶,均面阔三开间,建筑面积370平方米。整幢楼由青砖和红砖砌合而成,外墙红灰相间,色彩奇艳。前有围廊,外廊地面都铺设了考究的彩色地砖。每两个廊柱间是漂亮的拱券顶,柱头为爱奥尼柱与科林斯混合式,涡卷纹的装饰随处可见。

  进入楼内,可以看到西洋化的装饰,房间、廊前顶上均饰石膏吊顶与石膏线脚;西侧次间有楼梯,车木扶手;地面长条地板保存完好,走在上面,脚步敲打的回响沉着而清亮。健在的“和丰”老员工依稀记得,这幢小楼的墙面上,曾镌刻着“议事厅”三字。所谓“议事厅”,即当年和丰纱厂董事会议事决策所在地。

  1949年宁波解放初期,“议事厅”曾是军管会的办公驻地,后来做过和丰纱厂党团工会的办公地,也做过“工人之家”和工厂医务室,因其周围绿化环境优美,员工们以“花园洋房”称之。

  江边枕涛而立的那幢长形二层楼房,也是欧式风格,原来是纱厂车间的一部分,现存建筑分办公楼和成品车间两部分。办公楼位于整幢房子北首,两层,砖木结构,人字坡顶,拱形的双开窗和观音兜山墙;外墙均为实叠墙,红砖镶嵌其间为装饰线。成品车间屋身较高,山墙饰观音兜,东侧墙外有楼梯可上二楼;原成品车间楼下为轧花、清花、筒纱等一、二道并粗工序车间,楼上为三道粗纱、摇纱、细纱、打包工序车间。一整排厂房有26间之多,建筑面积3240平方米。

  留存至今的老厂房和“议事厅”,经历了百年的岁月洗礼,在历史的风沙中坚守下来,目睹了宁波工业的百年兴衰,见证了城市的沧桑变迁。如果说“和丰”是宁波这一城市工业文化的符号,那么这两幢楼就是最切切实实的承载物。

  和丰纱厂的烟囱是宁波著名的“三支半烟囱”中的一支。自清末建成投产,拥有纱绽11200枚,规模非同小可。至1937年,纱锭增加到26000枚,拥有员工近3000人,其规模之大、设备之新,在浙东工业界无出其右,几十年间位居第一,被宁波人公认为“工厂之王”。

  据“和丰”的老员工回忆,当年老厂房的高墙曾题写着四个繁体大字: “和众丰财”,文字的排列是从上而下,从右至左。“和众丰财”,表达了宁波帮先辈在故乡创办实业的美好期望,表达了他们至实无妄,励业重义,谋取同乡福利,共同富裕的理念。

  “和丰”开厂以来,接受市民参观不多,中小学生、社会团体和新闻记者,事先联系,经厂方同意后可入厂参观。上世纪20年代的地方报刊上,经常会出现《和丰纱厂参观记》一类的新闻报道。当参观者跨入巍峨的厂门,进入厂区后的最深印象就是房子大,机器多。

  1919年,和丰纱厂大兴土木,造了新街房和沿江库房30间。后来闻名遐迩的“和丰一百间头”,是为了解决厂里部分职工的住房困难,这121间公房坐西朝东,位于甬江之畔,房后有一排长长的屋檐,避风挡雨。直到上世纪80年代,作为工人福利象征的“一百间头”仍在使用。

  有工人回忆道,那根本不像一个工厂,更像是一个小社会,托儿所、幼儿园、医疗室、浴室……什么都有。

  1940年1月20日,这是令老一辈“和丰”人和宁波人痛心难忘的日子,和丰纱厂主要生产车间、房屋设备因火灾付之一炬,经济损失达600余万元,2500名工人全部失业。

  1945年,日本投降后,曾在纱厂经营最困难时期力挽狂澜的俞佐宸,开始考虑如何恢复“和丰”旧业,重振旗鼓。第二年,停办了5年的和丰纱厂,终于在废墟上重新开工了。

  2007年初,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在拥有百年历史的原和丰纱厂遗址上全新打造以工业设计为主、其他相关创意产业为辅的和丰创意广场,为宁波工业加快转型升级搭建一个新平台。

  2010年6月29日,和丰创意广场主体结构顺利结顶,比计划提前了半年。这组充满创意和历史记忆的建筑群终于揭开面纱。在美丽的甬江东南岸,5幢高楼临水矗立,一座气势恢宏的现代城市示范综合体雏形初现。

  广场入口处,就是和丰纱厂当年那幢“小洋楼”;广场核心区的一排老厂房,就是当年纱厂成品车间的一部分,也是宁波市区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的老式厂房。

  当年10月,英国高档服装品牌HENRY BAILEY负责人来到和丰创意广场,被这里的独特创意氛围折服,他提出以这里为基地进入中国奢侈品市场。从此,作为宁波最大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中的和丰创意广场开始对智慧产业形成强大的磁场效应。

  如今的和丰创意广场党群服务中心,不仅是设计、创意企业的工作区域,还将成为一道具有独特人文底蕴的风暖水瓶线,让游人铭记宁波百年工业文明史。

  未来,如何更好地“筑巢引凤”,迎来新一轮的辉煌?着力引进高端设计机构、打造品牌效应,产业培育……和丰正在全力以赴。

  如今的和丰创意广场,与东岸里商区相毗邻,繁华中见底蕴:历经百年沧桑的西式小洋楼,位于5幢现代化的高楼之间,交相辉映,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融入了一个创新与创意共存、时尚与传统互融的智慧街区。

  经历了百年岁月洗礼的和丰,在困境中亦步亦趋,有过辉煌,有过低谷。在历史风沙中坚守下来的和丰,不仅向宁波人民兑现了振兴民族工业的承诺,还造就了宁波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现在极具时代气息的和丰创意广场本身,就是一次成功的创意,于时空交错营造的一种陌生感中,喻示着宁波百年工业发展史的嬗变,宣告一个属于工业设计新时代的到来。

  文字来源:宁波档案

原标题:

编辑: 吴莲莹

城市地标 | 和丰,宁波工业发展的见证者

稿源: 2017-05-25 09:25:00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大片领土沦为日本殖民地,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国家民族危亡之际,实业救国、工业救国的浪潮持续发酵。素以经商著称的近代宁波人,也加入到兴办工业的行列中,百年前的“和丰”应运而生。

  1905年,鄞县商人戴瑞卿联络沪甬等地的宁波商人发起创办和丰纱厂。创办以来,“和丰”尽管历尽坎坷,甚至厄运不断,但在顾元琛、俞佐宸等人的苦心经营下也有不俗的表现,一度成为中国民族纺织业的佼佼者、浙江省内屈指一数的“工厂王”。

  和丰

  关于这片土地,要从两幢跨越了百年的、保存完好的灵魂式建筑讲起。

  去过和丰创意广场的人都会留意到,在丰庭楼与和庭楼之间,有一幢漂亮的两层外廊式欧式风格的建筑,于1905年建成。其上部为砖木结构,四坡顶,均面阔三开间,建筑面积370平方米。整幢楼由青砖和红砖砌合而成,外墙红灰相间,色彩奇艳。前有围廊,外廊地面都铺设了考究的彩色地砖。每两个廊柱间是漂亮的拱券顶,柱头为爱奥尼柱与科林斯混合式,涡卷纹的装饰随处可见。

  进入楼内,可以看到西洋化的装饰,房间、廊前顶上均饰石膏吊顶与石膏线脚;西侧次间有楼梯,车木扶手;地面长条地板保存完好,走在上面,脚步敲打的回响沉着而清亮。健在的“和丰”老员工依稀记得,这幢小楼的墙面上,曾镌刻着“议事厅”三字。所谓“议事厅”,即当年和丰纱厂董事会议事决策所在地。

  1949年宁波解放初期,“议事厅”曾是军管会的办公驻地,后来做过和丰纱厂党团工会的办公地,也做过“工人之家”和工厂医务室,因其周围绿化环境优美,员工们以“花园洋房”称之。

  江边枕涛而立的那幢长形二层楼房,也是欧式风格,原来是纱厂车间的一部分,现存建筑分办公楼和成品车间两部分。办公楼位于整幢房子北首,两层,砖木结构,人字坡顶,拱形的双开窗和观音兜山墙;外墙均为实叠墙,红砖镶嵌其间为装饰线。成品车间屋身较高,山墙饰观音兜,东侧墙外有楼梯可上二楼;原成品车间楼下为轧花、清花、筒纱等一、二道并粗工序车间,楼上为三道粗纱、摇纱、细纱、打包工序车间。一整排厂房有26间之多,建筑面积3240平方米。

  留存至今的老厂房和“议事厅”,经历了百年的岁月洗礼,在历史的风沙中坚守下来,目睹了宁波工业的百年兴衰,见证了城市的沧桑变迁。如果说“和丰”是宁波这一城市工业文化的符号,那么这两幢楼就是最切切实实的承载物。

  和丰纱厂的烟囱是宁波著名的“三支半烟囱”中的一支。自清末建成投产,拥有纱绽11200枚,规模非同小可。至1937年,纱锭增加到26000枚,拥有员工近3000人,其规模之大、设备之新,在浙东工业界无出其右,几十年间位居第一,被宁波人公认为“工厂之王”。

  据“和丰”的老员工回忆,当年老厂房的高墙曾题写着四个繁体大字: “和众丰财”,文字的排列是从上而下,从右至左。“和众丰财”,表达了宁波帮先辈在故乡创办实业的美好期望,表达了他们至实无妄,励业重义,谋取同乡福利,共同富裕的理念。

  “和丰”开厂以来,接受市民参观不多,中小学生、社会团体和新闻记者,事先联系,经厂方同意后可入厂参观。上世纪20年代的地方报刊上,经常会出现《和丰纱厂参观记》一类的新闻报道。当参观者跨入巍峨的厂门,进入厂区后的最深印象就是房子大,机器多。

  1919年,和丰纱厂大兴土木,造了新街房和沿江库房30间。后来闻名遐迩的“和丰一百间头”,是为了解决厂里部分职工的住房困难,这121间公房坐西朝东,位于甬江之畔,房后有一排长长的屋檐,避风挡雨。直到上世纪80年代,作为工人福利象征的“一百间头”仍在使用。

  有工人回忆道,那根本不像一个工厂,更像是一个小社会,托儿所、幼儿园、医疗室、浴室……什么都有。

  1940年1月20日,这是令老一辈“和丰”人和宁波人痛心难忘的日子,和丰纱厂主要生产车间、房屋设备因火灾付之一炬,经济损失达600余万元,2500名工人全部失业。

  1945年,日本投降后,曾在纱厂经营最困难时期力挽狂澜的俞佐宸,开始考虑如何恢复“和丰”旧业,重振旗鼓。第二年,停办了5年的和丰纱厂,终于在废墟上重新开工了。

  2007年初,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在拥有百年历史的原和丰纱厂遗址上全新打造以工业设计为主、其他相关创意产业为辅的和丰创意广场,为宁波工业加快转型升级搭建一个新平台。

  2010年6月29日,和丰创意广场主体结构顺利结顶,比计划提前了半年。这组充满创意和历史记忆的建筑群终于揭开面纱。在美丽的甬江东南岸,5幢高楼临水矗立,一座气势恢宏的现代城市示范综合体雏形初现。

  广场入口处,就是和丰纱厂当年那幢“小洋楼”;广场核心区的一排老厂房,就是当年纱厂成品车间的一部分,也是宁波市区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的老式厂房。

  当年10月,英国高档服装品牌HENRY BAILEY负责人来到和丰创意广场,被这里的独特创意氛围折服,他提出以这里为基地进入中国奢侈品市场。从此,作为宁波最大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中的和丰创意广场开始对智慧产业形成强大的磁场效应。

  如今的和丰创意广场党群服务中心,不仅是设计、创意企业的工作区域,还将成为一道具有独特人文底蕴的风暖水瓶线,让游人铭记宁波百年工业文明史。

  未来,如何更好地“筑巢引凤”,迎来新一轮的辉煌?着力引进高端设计机构、打造品牌效应,产业培育……和丰正在全力以赴。

  如今的和丰创意广场,与东岸里商区相毗邻,繁华中见底蕴:历经百年沧桑的西式小洋楼,位于5幢现代化的高楼之间,交相辉映,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融入了一个创新与创意共存、时尚与传统互融的智慧街区。

  经历了百年岁月洗礼的和丰,在困境中亦步亦趋,有过辉煌,有过低谷。在历史风沙中坚守下来的和丰,不仅向宁波人民兑现了振兴民族工业的承诺,还造就了宁波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现在极具时代气息的和丰创意广场本身,就是一次成功的创意,于时空交错营造的一种陌生感中,喻示着宁波百年工业发展史的嬗变,宣告一个属于工业设计新时代的到来。

  文字来源:宁波档案

原标题:

编辑: 吴莲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