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慈溪市念好“治、净、管”三字经坚决剿灭劣V类水
稿源:   2017-04-20 16:39:00
【专题】剿灭劣V类水体

  慈溪市认真落实省、宁波市剿灭劣Ⅴ类水工作部署,围绕完成2个宁波市控、4个县控断面和302个小微水体的剿劣任务,全面启动新一轮水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以创建“污水零直排区”为抓手,念好“治、净、管”三字经,全面扎实推进剿劣工作。

  一、精准“治”水,堵死污水排放“最后一公里”。一是实施劣Ⅴ类水体“一点一策”治理。6个市级主要领导领衔包干6个消劣断面,明确相关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责任主体,深入排查断面周边污染源,邀请专家对劣V类水体“问诊把脉”,“对症下药”逐一制定消劣方案,形成劣V类水体、主要成因、治理项目、销号报捷、提标深化“五张清单”,实行“挂号、销号”管理,并提高日常监管和水质监测频率,确保县控以上劣V类断面不反弹。对302个劣Ⅴ类小微水体,全部制定“一点一策”,明确治理措施、治理时限和责任人。二是实施重点领域“规范达标”整治。对水环境影响较大的“低小散”企业、禽畜养殖场加大整治力度,对环保设施不达标、排放检测不达标企业一律取消排水资格。同时继续推进涉水行业整治,在对去年完成整治的7161家餐饮、美容(美发)、洗浴、洗车等店铺开展“回头看”的基础上,今年将整治对象进一步延伸至小洗衣店、小菜场、小食杂店等行业,减少“小微”行业水环境污染。至目前,已开展“小微”行业检查586家,处置问题18个。三是实施河湖库塘“清淤固面”疏浚。开展城区潮塘江及中心城区防洪排涝工程和河湖库塘清淤疏浚工程,合理安排平原河网地区劣Ⅴ类水体清淤项目,建立河道日常淤积检测和轮疏工作机制,并通过绿化、生态治理等方式巩固清淤成效,防止河岸滑坡等导致的淤泥再堆积。今年计划投资5000万元,疏浚整治各类河道180公里。

  二、多方“净”水,提升“千河万沟”水体质量。一是延伸建设截污工程。继续推进截污纳管工程延伸至各镇(街道)和工业区,在大市政污水管网配套地区,以新建毛细管网的方式彻底截污;其他地区,采用截留沟、渠、闸、井等末端截污方式,利用泵站将污水抽送到最近的管网;在远离城市管网地区,结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截污纳管全覆盖、污水不入河。今年计划新增市镇两级污水管网建设25公里。二是重点强化运维管理。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质扩面工程,对处理技术模式、管网建设标准、排放标准不达标地区开展提质改造,对原有处理设施出现管网破损、污水池内无水或水量较少地区,通过管网修复、窨井防渗、配套管网建设和人工湿地填料更换等措施进行提质,以达到标准排放。同时,大力推广第三方运维公司专业化运维和第三方“飞行检查”。今年计划新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社区)50个,受益户数1.2万户,目前均已进入方案设计阶段。三是科学实施生态调水。实施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打通水利阻滞点,对部分水动力不足区域采取建泵站、引活水的方式推动水体盘活流动。并通过聘请专家顾问、高校联盟合作、引进专业环保企业等方式,积极探索构建水生态结构功能改善系统,有效把控水体营养,提升自我修复和调节能力。目前,该市已在2个镇开展水环境生态试点。

  三、联动“管”水,构筑“公管民助”长效机制。一是细化“河长制”责任管理。进一步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在2223条河道实现“河长”垂直管理的基础上,对劣Ⅴ类河道实施市领导和镇(街道)党政一把手“包干认领制”,全面推行河长APP信息化管理,落实网格管理、河边问河、检查督办等机制,每月对治理进展、水质监测情况进行通报,促使河长监管履职到位。今年以来,已组织“河边问河”3次,发现并处置问题50个,实施督查督办5件、挂牌督办1件、河长领衔督办1件。二是强化“联防联控”政府监管。建设智能化河长履职管控平台,建立起多部门协作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采用技术手段,巧借公安、城管等监控资源,增设河道排口监控设备,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管。同时,强化同一流域相邻镇(街道)水污染防治协商协作,形成河道流域全程监测、信息化监管、联动处置“三位一体”的长效监管体系。三是深化“百万市民”联动监督。开展全民治水精细化运作,每百米设立一个志愿岗,发动社区干部、村干部、社区民警、协警、护河志愿者等,加入到河长巡河护河管河队伍中,通过评选工人先锋岗、青年示范岗、巾帼志愿岗等,深化延伸大治水格局。同时,畅通群众投诉举报、监督建议机制,充分发挥微信、微博、门户网站、“网络大V”作用,及时处置水环境问题。今年以来,已收集处置群众、网民提供的水环境问题20余个,招募“百米”志愿者1万余人,参与治水群众达4万余人次。

慈溪市念好“治、净、管”三字经坚决剿灭劣V类水
稿源:       2017-04-20 16:39:00

  慈溪市认真落实省、宁波市剿灭劣Ⅴ类水工作部署,围绕完成2个宁波市控、4个县控断面和302个小微水体的剿劣任务,全面启动新一轮水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以创建“污水零直排区”为抓手,念好“治、净、管”三字经,全面扎实推进剿劣工作。

  一、精准“治”水,堵死污水排放“最后一公里”。一是实施劣Ⅴ类水体“一点一策”治理。6个市级主要领导领衔包干6个消劣断面,明确相关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责任主体,深入排查断面周边污染源,邀请专家对劣V类水体“问诊把脉”,“对症下药”逐一制定消劣方案,形成劣V类水体、主要成因、治理项目、销号报捷、提标深化“五张清单”,实行“挂号、销号”管理,并提高日常监管和水质监测频率,确保县控以上劣V类断面不反弹。对302个劣Ⅴ类小微水体,全部制定“一点一策”,明确治理措施、治理时限和责任人。二是实施重点领域“规范达标”整治。对水环境影响较大的“低小散”企业、禽畜养殖场加大整治力度,对环保设施不达标、排放检测不达标企业一律取消排水资格。同时继续推进涉水行业整治,在对去年完成整治的7161家餐饮、美容(美发)、洗浴、洗车等店铺开展“回头看”的基础上,今年将整治对象进一步延伸至小洗衣店、小菜场、小食杂店等行业,减少“小微”行业水环境污染。至目前,已开展“小微”行业检查586家,处置问题18个。三是实施河湖库塘“清淤固面”疏浚。开展城区潮塘江及中心城区防洪排涝工程和河湖库塘清淤疏浚工程,合理安排平原河网地区劣Ⅴ类水体清淤项目,建立河道日常淤积检测和轮疏工作机制,并通过绿化、生态治理等方式巩固清淤成效,防止河岸滑坡等导致的淤泥再堆积。今年计划投资5000万元,疏浚整治各类河道180公里。

  二、多方“净”水,提升“千河万沟”水体质量。一是延伸建设截污工程。继续推进截污纳管工程延伸至各镇(街道)和工业区,在大市政污水管网配套地区,以新建毛细管网的方式彻底截污;其他地区,采用截留沟、渠、闸、井等末端截污方式,利用泵站将污水抽送到最近的管网;在远离城市管网地区,结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截污纳管全覆盖、污水不入河。今年计划新增市镇两级污水管网建设25公里。二是重点强化运维管理。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质扩面工程,对处理技术模式、管网建设标准、排放标准不达标地区开展提质改造,对原有处理设施出现管网破损、污水池内无水或水量较少地区,通过管网修复、窨井防渗、配套管网建设和人工湿地填料更换等措施进行提质,以达到标准排放。同时,大力推广第三方运维公司专业化运维和第三方“飞行检查”。今年计划新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社区)50个,受益户数1.2万户,目前均已进入方案设计阶段。三是科学实施生态调水。实施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打通水利阻滞点,对部分水动力不足区域采取建泵站、引活水的方式推动水体盘活流动。并通过聘请专家顾问、高校联盟合作、引进专业环保企业等方式,积极探索构建水生态结构功能改善系统,有效把控水体营养,提升自我修复和调节能力。目前,该市已在2个镇开展水环境生态试点。

  三、联动“管”水,构筑“公管民助”长效机制。一是细化“河长制”责任管理。进一步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在2223条河道实现“河长”垂直管理的基础上,对劣Ⅴ类河道实施市领导和镇(街道)党政一把手“包干认领制”,全面推行河长APP信息化管理,落实网格管理、河边问河、检查督办等机制,每月对治理进展、水质监测情况进行通报,促使河长监管履职到位。今年以来,已组织“河边问河”3次,发现并处置问题50个,实施督查督办5件、挂牌督办1件、河长领衔督办1件。二是强化“联防联控”政府监管。建设智能化河长履职管控平台,建立起多部门协作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采用技术手段,巧借公安、城管等监控资源,增设河道排口监控设备,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管。同时,强化同一流域相邻镇(街道)水污染防治协商协作,形成河道流域全程监测、信息化监管、联动处置“三位一体”的长效监管体系。三是深化“百万市民”联动监督。开展全民治水精细化运作,每百米设立一个志愿岗,发动社区干部、村干部、社区民警、协警、护河志愿者等,加入到河长巡河护河管河队伍中,通过评选工人先锋岗、青年示范岗、巾帼志愿岗等,深化延伸大治水格局。同时,畅通群众投诉举报、监督建议机制,充分发挥微信、微博、门户网站、“网络大V”作用,及时处置水环境问题。今年以来,已收集处置群众、网民提供的水环境问题20余个,招募“百米”志愿者1万余人,参与治水群众达4万余人次。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1-2016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