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剿灭劣V类水 成为两会关键热词
稿源: 现代金报   2017-04-13 10:46:00
【专题】剿灭劣V类水体

  3月21日,来自城管系统的青年治水观察员在宁波陆家河投放鱼苗净化水质(资料图片)

  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总布局中。2013年,全国两会上,浙江省省长首次明确“五水共治”的浙江方案。一曲“五水共治”的壮美乐章在浙江华丽奏响,目标是令绿水重回,让碧波荡漾。

  3年艰苦治水,成绩斐然。

  如今,治水翻开崭新一页:为践行“决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的庄严承诺,今年,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唐一军提出要“坚决彻底剿灭劣V类水”,全力打好这场事关美丽宁波建设的重大战役。

  剿灭劣Ⅴ类水,成为今年两会会场内外的关键热词,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讨论,都离不开“五水共治”的话题。记者陈嫣然摄影记者贾东流

  看治水现状

  小河、小溪、小池塘

  更易出现劣V类水

  市政协委员、民革市委会专职副主委王伟霞自豪地分享了宁波治水的显著成绩:当前,宁波市控断面的水质优良率已从2013年的36.3%增至2016年的48.8%,宁波市控劣Ⅴ类水断面比例也从8.8%降至3.7%。人们惊喜地发现,昔日垃圾河变成了天然游泳池,水清岸绿的画卷重回身边,江南水乡正在归来。

  “治水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王伟霞委员说,在由宁波市环保部门牵头监测的80个市控断面中,目前,仍有3个断面为劣V类水,需要在今年完成水质提升工作,另有3个断面虽已摆脱劣V类水,但仍处于治水成果巩固阶段,需要防止反弹。在由宁波市水利部门牵头监测的36个平原河网断面中,去年共有余姚低塘、象山丹城、江北大河、慈溪潮塘桥等5个断面全年处于劣V类水状态,另有19个断面时不时跨进劣V类水门槛。而各地县控劣V类水断面数量则更多,以宁波中心城区为例,海曙区共有县控劣V类水断面2个,其他劣V类小微水体96个。

  听治水声音

  建设引水配水工程,整治淘汰落后企业

  “小微水体流动性差,水系‘梗阻’严重。居民房前屋后的劣V类小微水体,是群众反响最强烈、最迫切需要整治的环境问题之一。”九三学社宁波市委会监督委员会委员励佩珍也关注到了这一问题,她提出,提高截污纳管率和集中处理率是剿灭劣Ⅴ类水的当务之急。

  她观察到,眼下,部分村、社区生活垃圾、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多种问题依然并存,截污纳管工作牵涉面广起步较晚,不少管网改造工作仍在进行。部分企业还存在排污情况。部分老小区和城中村雨污混接,餐饮业废水、居民阳台洗衣机水接入雨水管,雨污未分流造成个别地区黑臭河反弹。

  励佩珍手握提案说,这些都是治水难啃的硬骨头。如果稍有疏忽松懈,苦心取得的治水成果就会付诸东流。

  “针对这部分的情况,要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通过建设引水配水工程,从周边大河道引活水、打通断头浜、清淤拓宽等方式,加大水体置换,吐旧纳新,使水体流动起来,变‘死水’为活水,进一步改善河道水质,还要大力开展对水环境影响较大的落后企业、加工点、作坊的专项整治,淘汰落后产能,倒逼转型升级。”

  采用新材料保证质量,还要实时动态监测

  来自社科界的宁波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宁波科技支部主委黄立明认为,围绕剿灭劣Ⅴ类水,首先要从市政管材和施工质量抓起。

  “我在调研时发现,过去的几年中,宁波对市政雨污水管道的技术设计标准虽然较高,施工工艺也比较成熟,但最终的工程质量不容乐观。主要问题出现在管材上,特别是目前使用最多的PE类、HDPE类管材,极易老化,使用寿命短。”

  黄立明委员了解到,杭州市建委为解决这一难题,早在2015年就推广使用了一种新型管道材料——植物纤维增强水泥管,它的密度高、不渗水、抗老化、耐腐蚀、施工简便,造价反而低,已获得浙江省建设、交通和水利三大系统行政主管部门的充分认可,在不少地方得到广泛应用。“我建议使用更价廉物美的新型管材,同时也要出台制订污水管网技术和施工质量新标准,加强对市政管网施工和运维的监管力度。”

  身为浙江全盛水务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黄立明走的是“技术流”路线,他还建议加强主要河道水质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的建设。“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无人机等先进技术,高效整合现有水利、环保、林业、国土、海事等行业的有效信息资源,构建全天候立体式的水环境监控体系。”

  完善“河长制”,全民参与长效治理

  2014年3月,宁波城区全面推行“河长制” ,通过把党政领导推向治水第一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统管难题,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河长“兼职不兼心,身份多元,并非专业”,还存在规划功能与考评机制的泛化等问题,应进一步探索建立河长制长效管理机制。

  在致公党集体提交的建议中,记者看到,“河长制”最基本是要搞清楚“怎么考(核)、谁来考(核)、责任如何追究”三大要点,因此,当前制度设定、监督考核及问责亟待完善。

  要健全河长制考核指标体系,着重健全符合水资源防治内在科学规律的水质指标体系、污染物排放控制体系,使对“河长制”的考核更现工作实效。

  “治理环境,老百姓的共同参与非常重要。”采访中,多位代表委员都提到相同的观点,剿灭劣V类水,根治河道治污难题,既是各地各级部门治水职责所在,也是一场共治共享的全民治水战,关乎着人民群众的宜居幸福指数。

  代表委员建议,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和公益环保类组织专业人才力量共同参与治水,监督河道整治,例如可引入“民间河长”概念,引导公众参与,逐步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读未来发展

  宁波“十三五”期间将投入460亿用于水利发展

  过去的“十二五”时期,全市水利工程系统贯彻省、市“五水共治”、“治水强基”部署,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370亿元,推进实施了19个乡镇、223个村庄的水环境综合整治,累计完成生态河道治理超过1000km,全市农村河道治理率达到60%,水利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2017年1月,《宁波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我市水利发展规划总投资约460亿元,其中重点推进78个重大项目,计划完成投资约344亿元。宁波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完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建设,在现有工程体系的基础上,补齐短板。并将推进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保障城市供水区和重要开发区的供水安全,加快多水源多目标的联网联调体系建设。同期,深入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加大“五水共治”力度,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

  根据规划,截至2020年,我市将建成服务于“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防洪治涝减灾综合体系、水资源安全保障和高效利用体系、亲水宜居的水生态保护体系、智慧应用的现代水管理与服务体系,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水利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率先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

剿灭劣V类水 成为两会关键热词
稿源: 现代金报       2017-04-13 10:46:00

  3月21日,来自城管系统的青年治水观察员在宁波陆家河投放鱼苗净化水质(资料图片)

  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总布局中。2013年,全国两会上,浙江省省长首次明确“五水共治”的浙江方案。一曲“五水共治”的壮美乐章在浙江华丽奏响,目标是令绿水重回,让碧波荡漾。

  3年艰苦治水,成绩斐然。

  如今,治水翻开崭新一页:为践行“决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的庄严承诺,今年,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唐一军提出要“坚决彻底剿灭劣V类水”,全力打好这场事关美丽宁波建设的重大战役。

  剿灭劣Ⅴ类水,成为今年两会会场内外的关键热词,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讨论,都离不开“五水共治”的话题。记者陈嫣然摄影记者贾东流

  看治水现状

  小河、小溪、小池塘

  更易出现劣V类水

  市政协委员、民革市委会专职副主委王伟霞自豪地分享了宁波治水的显著成绩:当前,宁波市控断面的水质优良率已从2013年的36.3%增至2016年的48.8%,宁波市控劣Ⅴ类水断面比例也从8.8%降至3.7%。人们惊喜地发现,昔日垃圾河变成了天然游泳池,水清岸绿的画卷重回身边,江南水乡正在归来。

  “治水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王伟霞委员说,在由宁波市环保部门牵头监测的80个市控断面中,目前,仍有3个断面为劣V类水,需要在今年完成水质提升工作,另有3个断面虽已摆脱劣V类水,但仍处于治水成果巩固阶段,需要防止反弹。在由宁波市水利部门牵头监测的36个平原河网断面中,去年共有余姚低塘、象山丹城、江北大河、慈溪潮塘桥等5个断面全年处于劣V类水状态,另有19个断面时不时跨进劣V类水门槛。而各地县控劣V类水断面数量则更多,以宁波中心城区为例,海曙区共有县控劣V类水断面2个,其他劣V类小微水体96个。

  听治水声音

  建设引水配水工程,整治淘汰落后企业

  “小微水体流动性差,水系‘梗阻’严重。居民房前屋后的劣V类小微水体,是群众反响最强烈、最迫切需要整治的环境问题之一。”九三学社宁波市委会监督委员会委员励佩珍也关注到了这一问题,她提出,提高截污纳管率和集中处理率是剿灭劣Ⅴ类水的当务之急。

  她观察到,眼下,部分村、社区生活垃圾、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多种问题依然并存,截污纳管工作牵涉面广起步较晚,不少管网改造工作仍在进行。部分企业还存在排污情况。部分老小区和城中村雨污混接,餐饮业废水、居民阳台洗衣机水接入雨水管,雨污未分流造成个别地区黑臭河反弹。

  励佩珍手握提案说,这些都是治水难啃的硬骨头。如果稍有疏忽松懈,苦心取得的治水成果就会付诸东流。

  “针对这部分的情况,要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通过建设引水配水工程,从周边大河道引活水、打通断头浜、清淤拓宽等方式,加大水体置换,吐旧纳新,使水体流动起来,变‘死水’为活水,进一步改善河道水质,还要大力开展对水环境影响较大的落后企业、加工点、作坊的专项整治,淘汰落后产能,倒逼转型升级。”

  采用新材料保证质量,还要实时动态监测

  来自社科界的宁波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宁波科技支部主委黄立明认为,围绕剿灭劣Ⅴ类水,首先要从市政管材和施工质量抓起。

  “我在调研时发现,过去的几年中,宁波对市政雨污水管道的技术设计标准虽然较高,施工工艺也比较成熟,但最终的工程质量不容乐观。主要问题出现在管材上,特别是目前使用最多的PE类、HDPE类管材,极易老化,使用寿命短。”

  黄立明委员了解到,杭州市建委为解决这一难题,早在2015年就推广使用了一种新型管道材料——植物纤维增强水泥管,它的密度高、不渗水、抗老化、耐腐蚀、施工简便,造价反而低,已获得浙江省建设、交通和水利三大系统行政主管部门的充分认可,在不少地方得到广泛应用。“我建议使用更价廉物美的新型管材,同时也要出台制订污水管网技术和施工质量新标准,加强对市政管网施工和运维的监管力度。”

  身为浙江全盛水务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黄立明走的是“技术流”路线,他还建议加强主要河道水质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的建设。“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无人机等先进技术,高效整合现有水利、环保、林业、国土、海事等行业的有效信息资源,构建全天候立体式的水环境监控体系。”

  完善“河长制”,全民参与长效治理

  2014年3月,宁波城区全面推行“河长制” ,通过把党政领导推向治水第一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统管难题,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河长“兼职不兼心,身份多元,并非专业”,还存在规划功能与考评机制的泛化等问题,应进一步探索建立河长制长效管理机制。

  在致公党集体提交的建议中,记者看到,“河长制”最基本是要搞清楚“怎么考(核)、谁来考(核)、责任如何追究”三大要点,因此,当前制度设定、监督考核及问责亟待完善。

  要健全河长制考核指标体系,着重健全符合水资源防治内在科学规律的水质指标体系、污染物排放控制体系,使对“河长制”的考核更现工作实效。

  “治理环境,老百姓的共同参与非常重要。”采访中,多位代表委员都提到相同的观点,剿灭劣V类水,根治河道治污难题,既是各地各级部门治水职责所在,也是一场共治共享的全民治水战,关乎着人民群众的宜居幸福指数。

  代表委员建议,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和公益环保类组织专业人才力量共同参与治水,监督河道整治,例如可引入“民间河长”概念,引导公众参与,逐步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读未来发展

  宁波“十三五”期间将投入460亿用于水利发展

  过去的“十二五”时期,全市水利工程系统贯彻省、市“五水共治”、“治水强基”部署,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370亿元,推进实施了19个乡镇、223个村庄的水环境综合整治,累计完成生态河道治理超过1000km,全市农村河道治理率达到60%,水利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2017年1月,《宁波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我市水利发展规划总投资约460亿元,其中重点推进78个重大项目,计划完成投资约344亿元。宁波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完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建设,在现有工程体系的基础上,补齐短板。并将推进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保障城市供水区和重要开发区的供水安全,加快多水源多目标的联网联调体系建设。同期,深入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加大“五水共治”力度,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

  根据规划,截至2020年,我市将建成服务于“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防洪治涝减灾综合体系、水资源安全保障和高效利用体系、亲水宜居的水生态保护体系、智慧应用的现代水管理与服务体系,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水利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率先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1-2016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