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网络媒体走转改】三代火车司机世家的春运故事
稿源: 中青在线   2017-01-26 15:36:53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网络媒体走转改

  徐中友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田文生

  在任何时代,春节团圆年都是中国人的永恒主题,春运也是铁路人最繁忙也最自豪的工作。在李鸿升的儿子李国方的记忆里,成渝铁路开行初期的春运,就是父亲对自己的疼爱,以及万千旅客热切向往阖家团圆的那份浓郁的烟火味。

  李国方在重庆北站站台送别李治刚出乘。王思艺摄

  上世纪中期,蒸汽机车牵引十几节绿皮车厢,载着旅客轰隆隆驶向家乡过春节

  1917年出生于哈尔滨的李鸿升,17岁时成为铁路工作者,从司炉、副司机、司机长、指导司机一步步成长,驾驶过胜利型、解放型、前进型蒸汽机车和东风型内燃机车。

  抗战时期,李鸿升驾驶的列车撞死了侵略者的一条狗,李受到侵略者鞭打、灌辣椒水的摧残,手段极其残忍,这更加激发了他的抗战激情,他不竭余力地帮助抗战者转运物资和军需用品,用铁路的双轨,向祖国献上自己的赤诚热爱。

  抗战胜利后,李鸿升在多个机务段工作,先后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铁道部的劳动模范,1950年,他受到毛泽东主席的热情接见。

  1951年9月,重庆南机务段正式建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机务段,也是西南标准轨铁路干线上的第一个机务段,李受命带着3台蒸汽机车从武汉经水路运往重庆九龙坡码头,并调入重庆南机务段。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通车前日,李鸿升带领3859机车包乘组的乘务员对机车进行整修和保养,将毛泽东主席的画像挂在机车前面,插上4面鲜艳的红旗,上方焊上“西南铁路”四个大字,把党徽安放在机车头灯的上面……通车当日,已是指导司机的李鸿升驾驶着凝聚着自己满心热爱的机车,拉响了成渝铁路上的第一声汽笛。

  当时,牵引机车是MK1型蒸汽机车,动力不强,运输速度也不高,跑完成渝铁路全线时间长达13个多小时。

  “那时候的春运和平时没什么区别,”李国方回忆说,成渝铁路当时的旅客基本上都是卖菜的、短途回家的当地人。“每逢春节,车站到处都是背着背篓、扛着麻袋前来乘车的旅客,由一台蒸汽机车牵引十几节绿皮车厢,轰隆隆地开到自己的家乡。”

  1957年,李鸿升调往成渝铁路永川折返段任段长,更忙了。“他退休前从未在家过一个除夕,”李国方说,“每到除夕,我们家里都会做饺子,我们常给爸爸盛上一碗煮好的饺子,放在桌上,奢望他回来热一下就吃,但这碗饺子总会在放上两天后,被我们兄妹几个吃掉。”

  “那时,每到春运,我只要听到爸爸要回来的消息,都会端上一杯茶提前到车站去迎候,”李国方说,自己接到爸爸后,就把茶递上去,看着爸爸喝一口下去,然后用渴望的眼神等着他从挎包里掏出点小礼物。“这时,爸爸会把带来的皮蛋及红糖给我。我手里拿着皮蛋,嘴里含着红糖,乐呵呵地和爸爸牵着手回家。”

  李国方带着孙子在重庆北站送别李治刚出乘。王思艺摄

  31年铁路生涯,李国方见证了改革开放之后的春运变迁

  1977年李鸿升退休。两年以后,已从事4年车辆检车员岗位的李国方如愿以偿,转岗成为一名火车司机,后来转型干起了内燃机车、电力机车乘务工作,一直是单位先进生产标兵。

  31年的铁路生涯中,李国方见证了改革开放之后的春运变迁。此间,打工浪潮席卷全国,亿万农民从乡下走进城市,从内地去到沿海,春节前,“候鸟”般返回自己的家乡。从那时开始,每年春运期间,铁路客流激增,旅客列车开行量日益增加,李国方的值乘计划也越来越多,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日子也越来越少。“我的除夕也像父亲一样,牵引机车奔驰在巴山蜀水,在机车上观看铁路线旁山村的焰火,穿过万家灯火的城镇,已成为春运中的常态。虽然不能与家人团年,但为了万家团圆,我无憾无悔。”

  这个时段的春运和平时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火车站到处熙熙攘攘,车厢里挤得密不透风,好在组织有序,又有过年的喜庆气氛,急于回家的旅客总能友善地相处,铁路真正成为春运大迁徙的主动脉。

  春运伊始,李国方抱着孙子在重庆北站站台送别李治刚出乘。王思艺摄

  列车提速、高铁飙进的年代,春运的舒适度明显提升

  2006年,李国方退休,此前,他的儿子李治刚又成为一位光荣的铁路人。

  李治刚1996年到重庆机务段上班,从事内燃机车乘务工作,后来成为值乘成渝高铁的动车组司机,曾在成都铁路局动车组操纵技术比武中斩获第一名。

  每逢春运,李治刚也会毫不犹豫地和父亲做出同样的选择,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开好每一趟车,让更多的旅客平安回家。

  “开好一趟车既是生产任务,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爷爷李鸿升这句“祖训”一直鞭策激励着李治刚,他说:“既然出生在了火车司机世家,选择了这份职业,机车就是我的‘家’。”

  李国方在重庆北站送别李治刚出乘。王思艺摄

  而今,列车提速、高铁狂飙突进,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也根本改变了春运的面貌。对于动车司机李治刚来说,相对于父辈的讲述而言,新时期的春运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火车的速度变快了、开行的车次更多了、硬件条件越来越舒适了,更重要的改变是,拥挤情况有了巨大的改观,当年那种“人挤成照片、列车员过一节车厢需要半小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在旅客眼中,春运的舒适度已经有了巨大的提升;在铁路人眼中,旅客正变得越来越文明——春运折射出社会发生着的深刻变化,而这种变化,在这个火车司机世家得到了最直观的见证。

  今年春运,重庆机务段乘务交路范围内将开行高铁动车组141.5对,创历史新高。1月27日,除夕当天,李治刚将值乘往返重庆北至成都东的4趟动车组后,晚上将在重庆北动车所待班室入住待乘,准备值乘大年初一的G8506次高铁动车组。面对繁重的牵引运输任务,和家人一起吃团年饭又将再一次成为李治刚的奢望。(完)

  李国方带着孙子在重庆北站送别李治刚出乘。王思艺摄

编辑: 陈奉凤

【网络媒体走转改】三代火车司机世家的春运故事

稿源: 中青在线 2017-01-26 15:36:53

  徐中友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田文生

  在任何时代,春节团圆年都是中国人的永恒主题,春运也是铁路人最繁忙也最自豪的工作。在李鸿升的儿子李国方的记忆里,成渝铁路开行初期的春运,就是父亲对自己的疼爱,以及万千旅客热切向往阖家团圆的那份浓郁的烟火味。

  李国方在重庆北站站台送别李治刚出乘。王思艺摄

  上世纪中期,蒸汽机车牵引十几节绿皮车厢,载着旅客轰隆隆驶向家乡过春节

  1917年出生于哈尔滨的李鸿升,17岁时成为铁路工作者,从司炉、副司机、司机长、指导司机一步步成长,驾驶过胜利型、解放型、前进型蒸汽机车和东风型内燃机车。

  抗战时期,李鸿升驾驶的列车撞死了侵略者的一条狗,李受到侵略者鞭打、灌辣椒水的摧残,手段极其残忍,这更加激发了他的抗战激情,他不竭余力地帮助抗战者转运物资和军需用品,用铁路的双轨,向祖国献上自己的赤诚热爱。

  抗战胜利后,李鸿升在多个机务段工作,先后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铁道部的劳动模范,1950年,他受到毛泽东主席的热情接见。

  1951年9月,重庆南机务段正式建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机务段,也是西南标准轨铁路干线上的第一个机务段,李受命带着3台蒸汽机车从武汉经水路运往重庆九龙坡码头,并调入重庆南机务段。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通车前日,李鸿升带领3859机车包乘组的乘务员对机车进行整修和保养,将毛泽东主席的画像挂在机车前面,插上4面鲜艳的红旗,上方焊上“西南铁路”四个大字,把党徽安放在机车头灯的上面……通车当日,已是指导司机的李鸿升驾驶着凝聚着自己满心热爱的机车,拉响了成渝铁路上的第一声汽笛。

  当时,牵引机车是MK1型蒸汽机车,动力不强,运输速度也不高,跑完成渝铁路全线时间长达13个多小时。

  “那时候的春运和平时没什么区别,”李国方回忆说,成渝铁路当时的旅客基本上都是卖菜的、短途回家的当地人。“每逢春节,车站到处都是背着背篓、扛着麻袋前来乘车的旅客,由一台蒸汽机车牵引十几节绿皮车厢,轰隆隆地开到自己的家乡。”

  1957年,李鸿升调往成渝铁路永川折返段任段长,更忙了。“他退休前从未在家过一个除夕,”李国方说,“每到除夕,我们家里都会做饺子,我们常给爸爸盛上一碗煮好的饺子,放在桌上,奢望他回来热一下就吃,但这碗饺子总会在放上两天后,被我们兄妹几个吃掉。”

  “那时,每到春运,我只要听到爸爸要回来的消息,都会端上一杯茶提前到车站去迎候,”李国方说,自己接到爸爸后,就把茶递上去,看着爸爸喝一口下去,然后用渴望的眼神等着他从挎包里掏出点小礼物。“这时,爸爸会把带来的皮蛋及红糖给我。我手里拿着皮蛋,嘴里含着红糖,乐呵呵地和爸爸牵着手回家。”

  李国方带着孙子在重庆北站送别李治刚出乘。王思艺摄

  31年铁路生涯,李国方见证了改革开放之后的春运变迁

  1977年李鸿升退休。两年以后,已从事4年车辆检车员岗位的李国方如愿以偿,转岗成为一名火车司机,后来转型干起了内燃机车、电力机车乘务工作,一直是单位先进生产标兵。

  31年的铁路生涯中,李国方见证了改革开放之后的春运变迁。此间,打工浪潮席卷全国,亿万农民从乡下走进城市,从内地去到沿海,春节前,“候鸟”般返回自己的家乡。从那时开始,每年春运期间,铁路客流激增,旅客列车开行量日益增加,李国方的值乘计划也越来越多,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日子也越来越少。“我的除夕也像父亲一样,牵引机车奔驰在巴山蜀水,在机车上观看铁路线旁山村的焰火,穿过万家灯火的城镇,已成为春运中的常态。虽然不能与家人团年,但为了万家团圆,我无憾无悔。”

  这个时段的春运和平时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火车站到处熙熙攘攘,车厢里挤得密不透风,好在组织有序,又有过年的喜庆气氛,急于回家的旅客总能友善地相处,铁路真正成为春运大迁徙的主动脉。

  春运伊始,李国方抱着孙子在重庆北站站台送别李治刚出乘。王思艺摄

  列车提速、高铁飙进的年代,春运的舒适度明显提升

  2006年,李国方退休,此前,他的儿子李治刚又成为一位光荣的铁路人。

  李治刚1996年到重庆机务段上班,从事内燃机车乘务工作,后来成为值乘成渝高铁的动车组司机,曾在成都铁路局动车组操纵技术比武中斩获第一名。

  每逢春运,李治刚也会毫不犹豫地和父亲做出同样的选择,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开好每一趟车,让更多的旅客平安回家。

  “开好一趟车既是生产任务,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爷爷李鸿升这句“祖训”一直鞭策激励着李治刚,他说:“既然出生在了火车司机世家,选择了这份职业,机车就是我的‘家’。”

  李国方在重庆北站送别李治刚出乘。王思艺摄

  而今,列车提速、高铁狂飙突进,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也根本改变了春运的面貌。对于动车司机李治刚来说,相对于父辈的讲述而言,新时期的春运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火车的速度变快了、开行的车次更多了、硬件条件越来越舒适了,更重要的改变是,拥挤情况有了巨大的改观,当年那种“人挤成照片、列车员过一节车厢需要半小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在旅客眼中,春运的舒适度已经有了巨大的提升;在铁路人眼中,旅客正变得越来越文明——春运折射出社会发生着的深刻变化,而这种变化,在这个火车司机世家得到了最直观的见证。

  今年春运,重庆机务段乘务交路范围内将开行高铁动车组141.5对,创历史新高。1月27日,除夕当天,李治刚将值乘往返重庆北至成都东的4趟动车组后,晚上将在重庆北动车所待班室入住待乘,准备值乘大年初一的G8506次高铁动车组。面对繁重的牵引运输任务,和家人一起吃团年饭又将再一次成为李治刚的奢望。(完)

  李国方带着孙子在重庆北站送别李治刚出乘。王思艺摄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