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鄞州名门望族的那些家训
稿源: 宁波晚报   2016-08-04 16:49:51报料热线:81850000

  据最新统计,鄞州档案馆收藏家谱有50余套,鄞州图书馆、宁波档案馆和天一阁珍藏300余套有关鄞州的家谱,另外,民间收藏及近年编修的也不少。那些家训,随着家谱也同样流传了下来。

  鄞州区涌现了一大批有名望的家族,或诗书传家、勤业睦族,或乐善好施、教化乡里,或持正为民、清廉为官,或爱国爱乡、垂范后世。

  很难说,是好的家训培养出了优秀的人才,还是优秀的人才总结出了传世名言。但这些大家族的家训,总结起来,往往不过“德、廉、学、和”四个字,这是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提炼。

  德

  名词解释

  是长辈集众望的必备资质,汉民族向来明白以德服人的至理。

  代表家族

  潘火桥蔡氏

  蔡氏始姐最早由南宋高宗建火元年迁入鄞州,居丰乐乡蔡家弄(今姜山蔡家弄),相传至六世时,有一重玄孙蔡楷寻迷鸽至潘火桥,与一王姓致仕御史(致仕,意为告老还乡)相见,与王御史之女结良缘,遂迁潘火桥定居,后代称为“飞鸽追踪缔结良缘”,子孙浩繁,终成望族,飞鸽也成为氏族之会旗。

  1877年出生于潘火桥村的蔡体鏊,家境贫寒,12岁时即赴上海帮父亲经营小店铺,后来成为上海最有声望的名商巨贾之一,却始终过着节俭的生活,痛恨奢靡之事,对子女要求极严,对造福桑梓之事却从不吝啬。

  由蔡氏族人蔡岘苔创办的敦本小学无高小部,1919年,蔡体鏊遂出资建造亲仁小学,并聘请教职员工,让蔡氏子弟能读至高小毕业。同年,他又在亲仁小学旁建造仁德医院(西医),聘请医生开设门诊。这二者,在农村都是罕见之事。为使学校和医院能持续运作,他又出巨资购买土地数十亩,以土地收入来供养学校和医院日常费用。

  蔡体鏊所做不止于此。1921年,他提议在上海成立“蔡氏旅沪同宗会”,联络同宗感情,互相扶助。又配套设立“蔡氏旅沪同宗储才学会”,凡蔡氏族人高小毕业者,如成绩优异有志于上中学大学,而家贫无力供养,可向储才学会申请教育资金。储才学会后来制定了详细周全的章程,体现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成为促进宗族团结之平台,堪称“德”之典范。

  受潘火桥蔡氏主族的影响,迁于鄞县界乡芳田畈(今江塘桥蔡家)的一支后裔,也于1918年创设蔡氏存志义庄,创设者蔡和源将自己时值总价六万余元的房产拨给义庄充作基金,按鳏寡孤独废疾而赡给,时人赞为“孝恩义举,均堪风世”。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孙研

鄞州名门望族的那些家训

稿源: 宁波晚报 2016-08-04 16:49:51

  据最新统计,鄞州档案馆收藏家谱有50余套,鄞州图书馆、宁波档案馆和天一阁珍藏300余套有关鄞州的家谱,另外,民间收藏及近年编修的也不少。那些家训,随着家谱也同样流传了下来。

  鄞州区涌现了一大批有名望的家族,或诗书传家、勤业睦族,或乐善好施、教化乡里,或持正为民、清廉为官,或爱国爱乡、垂范后世。

  很难说,是好的家训培养出了优秀的人才,还是优秀的人才总结出了传世名言。但这些大家族的家训,总结起来,往往不过“德、廉、学、和”四个字,这是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提炼。

  德

  名词解释

  是长辈集众望的必备资质,汉民族向来明白以德服人的至理。

  代表家族

  潘火桥蔡氏

  蔡氏始姐最早由南宋高宗建火元年迁入鄞州,居丰乐乡蔡家弄(今姜山蔡家弄),相传至六世时,有一重玄孙蔡楷寻迷鸽至潘火桥,与一王姓致仕御史(致仕,意为告老还乡)相见,与王御史之女结良缘,遂迁潘火桥定居,后代称为“飞鸽追踪缔结良缘”,子孙浩繁,终成望族,飞鸽也成为氏族之会旗。

  1877年出生于潘火桥村的蔡体鏊,家境贫寒,12岁时即赴上海帮父亲经营小店铺,后来成为上海最有声望的名商巨贾之一,却始终过着节俭的生活,痛恨奢靡之事,对子女要求极严,对造福桑梓之事却从不吝啬。

  由蔡氏族人蔡岘苔创办的敦本小学无高小部,1919年,蔡体鏊遂出资建造亲仁小学,并聘请教职员工,让蔡氏子弟能读至高小毕业。同年,他又在亲仁小学旁建造仁德医院(西医),聘请医生开设门诊。这二者,在农村都是罕见之事。为使学校和医院能持续运作,他又出巨资购买土地数十亩,以土地收入来供养学校和医院日常费用。

  蔡体鏊所做不止于此。1921年,他提议在上海成立“蔡氏旅沪同宗会”,联络同宗感情,互相扶助。又配套设立“蔡氏旅沪同宗储才学会”,凡蔡氏族人高小毕业者,如成绩优异有志于上中学大学,而家贫无力供养,可向储才学会申请教育资金。储才学会后来制定了详细周全的章程,体现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成为促进宗族团结之平台,堪称“德”之典范。

  受潘火桥蔡氏主族的影响,迁于鄞县界乡芳田畈(今江塘桥蔡家)的一支后裔,也于1918年创设蔡氏存志义庄,创设者蔡和源将自己时值总价六万余元的房产拨给义庄充作基金,按鳏寡孤独废疾而赡给,时人赞为“孝恩义举,均堪风世”。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