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如何打造美丽宁波升级版:守住“青山”方得“金山”
稿源: 宁波日报   2016-07-15 08:35:11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补短板创优势 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

  有这样一个村,十多年前,苍蝇蚊子满天飞,如今满眼苍翠和嫣红。从“又穷又破小山村”变身“森林公园”,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2630元。它是奉化的金峨村。

  有这样一条江,流经余姚、江北、鄞州三地。曾经两岸工业污染让这条江“不堪重负”。两年来20亿元资金、30个治水项目,120余家沿江污染企业关、停、转、迁,这条江再现“水清鱼跃”。它是“母亲河”姚江。

  有这样一个行业。在国内首次执行惩罚性电价,1189台落后设备被淘汰,47家企业被关停,最终整个行业实现转型提升。去年该行业规上企业利润总额8.64亿元,同比增长20%。这个行业是铸造业。

  ……

  守住“青山”,方得“金山”。这些年,宁波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如同一棵根系磐固的大树,日益枝繁叶茂、果实盈枝。越来越多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回归人们的视野。

  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当前全国各地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力争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然而,对于宁波而言,环境容量制约在加剧,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仍比较突出。新的经济形势下,“金山”和“青山”如何兼得?如何构筑“美丽宁波”,实现城市的永续发展?

  在刚刚结束的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上,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唐一军提出,要按照省委提出的“决不把违法建筑、污泥浊水和脏乱差环境带入全面小康”的要求,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争创绿色发展新优势。要坚持绿色富市、绿色惠民,全面建设生态宜居、山海宜游之城,到2020年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环境治理,“治气”是“重头戏”。全面整治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3年治理12个行业700家企业;《宁波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正式实施,处罚额度、处罚范围“史上最严”;机动车排气污染执行更严检测标准;全省首个港口船舶高压岸电项目投运,宁波舟山港迎更多“碧海蓝天”……年初以来,在四明大地,宁波深入推进工业废气、车船尾气、建筑扬尘、餐饮油烟、秸秆焚烧“五气共治”。

  水是生命之源。“五水共治”将迈入“深水区”:实施“劣V类水质断面削减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河湖清污、污泥处置利用和污水截污纳管、重点防治近岸海域和海湾污染……宁波与“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渐行渐近。

  向“黑色GDP”说“不”。“腾换并举”调整产业结构、工业循环经济“领跑”全国……过去5年,宁波“用年均4.0%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年均8.3%的经济增长”。实施绿色制造和能效提升工程、开展新一轮铸造企业单位用电税收绩效评价、完成10蒸吨及以下高污染锅炉淘汰……年初以来快速推进的一项项举措,为宁波注入发展的绿色动能。

  建设生态文明,守住生态红线是根本。去年底《宁波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颁布实施。在9784平方公里的市域范围内,一条红线正在生长,它决定着未来宁波“山、水、城”的生态格局。

  以红线为界,宁波重点区域生态保护迎来“加速跑”。推进生态保护补偿试点示范;完善四明山区域、象山港区域保护政策法规;探索建立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开展国家公园试点;实施区域生态治理修复……到2020年,宁波城市绿化覆盖率将超过45%。

  让“美丽乡村”留住更多“乡愁”。建设美丽城乡大景区,既要提高城市“颜值”,又要美化农村“容貌”。通过开展农村“安居宜居美居”专项行动、改造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等全域化整治,4年后的宁波,1000个美丽乡村、三分之一美丽乡村示范县,将如星星之火,播撒在甬城大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波未来绿色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围绕优良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底气,宁波将把目光放在发展新兴工业和生态工业,引导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上,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

  一个个寓于生态的发展机遇像前进的鼓点振奋人心,“开枝散叶”的生态能量将构成定位宁波发展的重要维度之一。记者冯瑄

  声音

  宁波加快推进“五水共治”,多措并举治理大气污染,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希望治水和治气能做好“长远”文章,这既拷问执政理念,也考验执政智慧。宁波应尽快建立健全长效体制机制,巩固治理成果,防止污染反弹,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碧水蓝天”。

  (环境监督员、退休人员陆晓华)

编辑: 郭静

如何打造美丽宁波升级版:守住“青山”方得“金山”

稿源: 宁波日报 2016-07-15 08:35:11

  有这样一个村,十多年前,苍蝇蚊子满天飞,如今满眼苍翠和嫣红。从“又穷又破小山村”变身“森林公园”,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2630元。它是奉化的金峨村。

  有这样一条江,流经余姚、江北、鄞州三地。曾经两岸工业污染让这条江“不堪重负”。两年来20亿元资金、30个治水项目,120余家沿江污染企业关、停、转、迁,这条江再现“水清鱼跃”。它是“母亲河”姚江。

  有这样一个行业。在国内首次执行惩罚性电价,1189台落后设备被淘汰,47家企业被关停,最终整个行业实现转型提升。去年该行业规上企业利润总额8.64亿元,同比增长20%。这个行业是铸造业。

  ……

  守住“青山”,方得“金山”。这些年,宁波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如同一棵根系磐固的大树,日益枝繁叶茂、果实盈枝。越来越多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回归人们的视野。

  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当前全国各地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力争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然而,对于宁波而言,环境容量制约在加剧,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仍比较突出。新的经济形势下,“金山”和“青山”如何兼得?如何构筑“美丽宁波”,实现城市的永续发展?

  在刚刚结束的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上,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唐一军提出,要按照省委提出的“决不把违法建筑、污泥浊水和脏乱差环境带入全面小康”的要求,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争创绿色发展新优势。要坚持绿色富市、绿色惠民,全面建设生态宜居、山海宜游之城,到2020年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环境治理,“治气”是“重头戏”。全面整治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3年治理12个行业700家企业;《宁波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正式实施,处罚额度、处罚范围“史上最严”;机动车排气污染执行更严检测标准;全省首个港口船舶高压岸电项目投运,宁波舟山港迎更多“碧海蓝天”……年初以来,在四明大地,宁波深入推进工业废气、车船尾气、建筑扬尘、餐饮油烟、秸秆焚烧“五气共治”。

  水是生命之源。“五水共治”将迈入“深水区”:实施“劣V类水质断面削减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河湖清污、污泥处置利用和污水截污纳管、重点防治近岸海域和海湾污染……宁波与“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渐行渐近。

  向“黑色GDP”说“不”。“腾换并举”调整产业结构、工业循环经济“领跑”全国……过去5年,宁波“用年均4.0%的能耗增速支撑了年均8.3%的经济增长”。实施绿色制造和能效提升工程、开展新一轮铸造企业单位用电税收绩效评价、完成10蒸吨及以下高污染锅炉淘汰……年初以来快速推进的一项项举措,为宁波注入发展的绿色动能。

  建设生态文明,守住生态红线是根本。去年底《宁波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颁布实施。在9784平方公里的市域范围内,一条红线正在生长,它决定着未来宁波“山、水、城”的生态格局。

  以红线为界,宁波重点区域生态保护迎来“加速跑”。推进生态保护补偿试点示范;完善四明山区域、象山港区域保护政策法规;探索建立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开展国家公园试点;实施区域生态治理修复……到2020年,宁波城市绿化覆盖率将超过45%。

  让“美丽乡村”留住更多“乡愁”。建设美丽城乡大景区,既要提高城市“颜值”,又要美化农村“容貌”。通过开展农村“安居宜居美居”专项行动、改造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等全域化整治,4年后的宁波,1000个美丽乡村、三分之一美丽乡村示范县,将如星星之火,播撒在甬城大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波未来绿色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围绕优良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底气,宁波将把目光放在发展新兴工业和生态工业,引导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上,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

  一个个寓于生态的发展机遇像前进的鼓点振奋人心,“开枝散叶”的生态能量将构成定位宁波发展的重要维度之一。记者冯瑄

  声音

  宁波加快推进“五水共治”,多措并举治理大气污染,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希望治水和治气能做好“长远”文章,这既拷问执政理念,也考验执政智慧。宁波应尽快建立健全长效体制机制,巩固治理成果,防止污染反弹,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碧水蓝天”。

  (环境监督员、退休人员陆晓华)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