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中国台州网】看绍兴如何攻克“最难建”杭绍台高速
稿源: 中国台州网   2016-05-27 10:00:24报料热线:81850000

活力浙东——五大城市

  中国台州网5月26日讯杭绍台高速公路项目“十二五”桂花中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其起于钱江通道南接线齐贤枢纽,经绍兴、金华、台州三市,终于临海括苍镇设括苍枢纽接台金高速公路,路线全长约162公里,其中台州段长45公里。另外的绍兴金华段长115.368公里,由绍兴市负责实施。

  作为打通四市、贯穿南北交通的国家战备公路项目,杭绍台高速对于台州和绍兴的民生和经济均有着重要带动作用。浙东经济合作区新闻媒体联盟大型采访活动最后一站绍兴,采访团首先将目光聚焦于杭绍台高速绍兴金华段的建设进程。

  事实上,杭绍台高速绍兴金华段一直有着全省“最难建高速公路”之称。全线桥隧比达到80.3%即全国桥隧比例最高、全省地质最复杂、滑坡群最集中、穿越建城区域最长……种种之最,以网络用语来说,其难度可谓“爆表”。

  绍兴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陶建军告诉记者,施工过程中更大的难点,是这些“最难”还呈现复合现象。以隧道为例,整个工程有着六座总长超过30公里的特长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建设无不伴随着地质结构复杂、地质质量差、破碎带、沿路大面积建筑等种种阻碍。

  鉴湖枢纽段筠溪村附近的工程建设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绍兴鉴湖镇筠溪村素有“十里筠溪”的说法,是绍兴知名的古村落,属于古代村落保护、开发的范畴。

  “这就要求杭绍台高速公路建设时不破坏筠溪村,甚至不能损坏其附近任何的生态环境。”陶建军分析道,“因此从外围单向打通附近隧道成了我们唯一的选择。”

  在筠溪村旁,施工队伍规划打通一处600米的竹家坞隧道,之后以桥隧再与其后的平水特长隧道相接。

  “虽然只有600米的施工长度,但是施工难度一点也不低。”现场,绍兴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工程处副处长陈刚为记者们讲解。他表示,鉴湖枢纽段有着全省最硬的岩溶,最多达到了十三层,单个岩腔最大有7米之多,这本身就是一次技术上的挑战。

  “另外传统的隧道建设都是两边并行的,而这一次我们单向开凿,从效率上来说也是新的尝试。”

  记者了解到,到今天为止600米的隧道已经深入了174米,预期进度稳步完成,并未因施工难度而降低速度。

  那么,施工队伍是如何克服技术困难的呢?

  陈刚介绍,为了应对复杂的开凿环境,施工队伍尤其注重“机器换人”。除了启用先进的机械化设施来提升效率,针对开凿后运送出来的石渣,施工方还采用了“机械碎石”、“机制沙”的策略。

  “因为地质环境复杂,所以运送出来的石渣也软硬不同,我们就用最新的‘多臂凿岩机’做不同的处理。像强度低的石渣我们就碾碎后铺设路基;强度稍高就加工为碎石作为普通建设材料;而强度最高的质量最好,就用机器制成沙石,代替河沙配置混凝土。”陈刚为记者们“科普”道,“这样可以做到就地取材,缩减了使用资源和成本,大大提升了效率。”

  “混凝土采用最新的‘湿喷机’进行喷射,比起以往的传统做法也更加便捷。”

  此外,陈刚表示竹家坞隧道的施工建设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保护原生态。施工队伍在开凿隧道过程中,除了隧道的通道本身开凿,几乎没有对山体的一草一木进行过挖掘破坏,达到了“零开挖”的施工效果。

  记者在现场看到,隧道上方的山林郁郁葱葱,没有受到施工的丝毫影响。

  “甚至是一些可能因为开凿而土层受到影响的树木,我们都进行了加固,坚决不损坏附近的任何自然生态。”

  据了解,这些施工理念和做法已经在鉴湖枢纽段乃至整个杭绍台高速公路绍兴金华段的施工进程中开始普及。

  实际上,鉴湖枢纽段建成后,将包容绍诸高速公路鉴湖服务区,并与绍兴南收费站复合。作为全省交通组织最复杂、施工难度极高的高速枢纽,其对各种施工难点的攻克,也为杭绍台高速公路整体工程及各地交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样本和经验。

编辑: 郭静

【中国台州网】看绍兴如何攻克“最难建”杭绍台高速

稿源: 中国台州网 2016-05-27 10:00:24

  中国台州网5月26日讯杭绍台高速公路项目“十二五”桂花中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其起于钱江通道南接线齐贤枢纽,经绍兴、金华、台州三市,终于临海括苍镇设括苍枢纽接台金高速公路,路线全长约162公里,其中台州段长45公里。另外的绍兴金华段长115.368公里,由绍兴市负责实施。

  作为打通四市、贯穿南北交通的国家战备公路项目,杭绍台高速对于台州和绍兴的民生和经济均有着重要带动作用。浙东经济合作区新闻媒体联盟大型采访活动最后一站绍兴,采访团首先将目光聚焦于杭绍台高速绍兴金华段的建设进程。

  事实上,杭绍台高速绍兴金华段一直有着全省“最难建高速公路”之称。全线桥隧比达到80.3%即全国桥隧比例最高、全省地质最复杂、滑坡群最集中、穿越建城区域最长……种种之最,以网络用语来说,其难度可谓“爆表”。

  绍兴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陶建军告诉记者,施工过程中更大的难点,是这些“最难”还呈现复合现象。以隧道为例,整个工程有着六座总长超过30公里的特长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建设无不伴随着地质结构复杂、地质质量差、破碎带、沿路大面积建筑等种种阻碍。

  鉴湖枢纽段筠溪村附近的工程建设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绍兴鉴湖镇筠溪村素有“十里筠溪”的说法,是绍兴知名的古村落,属于古代村落保护、开发的范畴。

  “这就要求杭绍台高速公路建设时不破坏筠溪村,甚至不能损坏其附近任何的生态环境。”陶建军分析道,“因此从外围单向打通附近隧道成了我们唯一的选择。”

  在筠溪村旁,施工队伍规划打通一处600米的竹家坞隧道,之后以桥隧再与其后的平水特长隧道相接。

  “虽然只有600米的施工长度,但是施工难度一点也不低。”现场,绍兴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工程处副处长陈刚为记者们讲解。他表示,鉴湖枢纽段有着全省最硬的岩溶,最多达到了十三层,单个岩腔最大有7米之多,这本身就是一次技术上的挑战。

  “另外传统的隧道建设都是两边并行的,而这一次我们单向开凿,从效率上来说也是新的尝试。”

  记者了解到,到今天为止600米的隧道已经深入了174米,预期进度稳步完成,并未因施工难度而降低速度。

  那么,施工队伍是如何克服技术困难的呢?

  陈刚介绍,为了应对复杂的开凿环境,施工队伍尤其注重“机器换人”。除了启用先进的机械化设施来提升效率,针对开凿后运送出来的石渣,施工方还采用了“机械碎石”、“机制沙”的策略。

  “因为地质环境复杂,所以运送出来的石渣也软硬不同,我们就用最新的‘多臂凿岩机’做不同的处理。像强度低的石渣我们就碾碎后铺设路基;强度稍高就加工为碎石作为普通建设材料;而强度最高的质量最好,就用机器制成沙石,代替河沙配置混凝土。”陈刚为记者们“科普”道,“这样可以做到就地取材,缩减了使用资源和成本,大大提升了效率。”

  “混凝土采用最新的‘湿喷机’进行喷射,比起以往的传统做法也更加便捷。”

  此外,陈刚表示竹家坞隧道的施工建设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保护原生态。施工队伍在开凿隧道过程中,除了隧道的通道本身开凿,几乎没有对山体的一草一木进行过挖掘破坏,达到了“零开挖”的施工效果。

  记者在现场看到,隧道上方的山林郁郁葱葱,没有受到施工的丝毫影响。

  “甚至是一些可能因为开凿而土层受到影响的树木,我们都进行了加固,坚决不损坏附近的任何自然生态。”

  据了解,这些施工理念和做法已经在鉴湖枢纽段乃至整个杭绍台高速公路绍兴金华段的施工进程中开始普及。

  实际上,鉴湖枢纽段建成后,将包容绍诸高速公路鉴湖服务区,并与绍兴南收费站复合。作为全省交通组织最复杂、施工难度极高的高速枢纽,其对各种施工难点的攻克,也为杭绍台高速公路整体工程及各地交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样本和经验。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