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专题稿件
【台州晚报】探访嘉兴乍浦港:“散改集”
稿源: 台州晚报   2016-05-24 11:09:10报料热线:81850000

活力浙东——五大城市

  时间:5月23日

  地点:嘉兴乍浦港

  天气:阴天

  当满船的煤炭或矿石,抵达港口码头上岸后,装卸过程中难免“跑冒滴漏”,尘土飞扬。对业主来说,是令其心疼不已的损耗,对港口码头来说,则是头疼不已的环境隐忧。

  如今,嘉兴市乍浦港口的“散改集”工艺有望解决这一顽疾,且成为港口运营的发展新趋势。

  昨天开始,“活力浙东”五城联合采访活动开始进入第四站——关注嘉兴市的港口、交通和文化建设。

  上午9时,在当地经合办同志带领下,我们来到嘉兴乍浦港探访。在码头的D8泊位,我们看到,一抓斗煤炭准确落入一台改装的两用料斗后,通过5米长的皮带机输送至可控流量的三通落料口,最后落入由翻箱机操纵的集装箱内。

  这是乍浦公司最新研发的、用于码头煤炭装卸的“散改集”新工艺。据公司党委副书记胡军民介绍,去年5月,为应对嘉兴道路治超,乍浦公司开始研发“散改集”专用装箱装置,利用皮带机配合翻箱机,实现安全、高效、流畅的场地煤炭装箱作业,最高效率达每小时8箱。

  目前,通过“散改集”进行运输的除了煤炭外,主要是铜精矿之类的货物,今年1至4月份,运量已达1万标箱左右,发展速度非常快。

  “说到这项改革,开始时客户还很难接受,因为一直以来,类似矿产的货物都是散装运输的。”胡军民介绍,有家杭州富阳的铜精矿加工企业,从巴西进口货物,就是通过乍浦港上岸,每年用量达到8万吨左右,过去采用散装运输,每年得损耗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左右,即途中起码要“漏”掉二三百吨的铜精矿,按照每顿2万元计算,每年在运输途中得蒸发掉四五百万元。经过“散改集”后,几乎达到零损耗,大大节约了运输成本。“这其中还不包括环保账呢。”胡军民说。

  今年初,为进一步提高效率,提高安全系数,乍浦公司重点在皮带机上下功夫,进行增速提效改造,使只有1米宽的皮带,达到每小时1200吨的输送能力,同时皮带机前段的驾驶室增加监控功能和回转调平功能,使操作更简单,变幅更安全。公司负责业务的杨经理介绍,改造后的新设备既可以实现直接装车,又可以实现散改集作业,可满足客户不同接卸要求。

  当然,“散改集”运营除了减少货物损耗,节约物流成本外,最大的好处是节能环保,无论是对码头环境来说,还是上岸后陆路运输,自然避免了扬尘和撒落,“现在,码头作业的环境一年一个样。”杨经理说。

  我们了解到,眼下,省内一些港口码头也开始尝试“散改集”运营,纷纷到嘉兴取经学习,尤其是内河发达的地区,如宁波、绍兴等。台州市经合办的一位负责人认为,“散改集”方式对台州的港口码头,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例如椒江码头,传统的煤炭散装运输,难免会影响周围及城市环境。同样,对正在兴建的头门港码头来说,也很值得学一学。

编辑: 杜寅

【台州晚报】探访嘉兴乍浦港:“散改集”

稿源: 台州晚报 2016-05-24 11:09:10

  时间:5月23日

  地点:嘉兴乍浦港

  天气:阴天

  当满船的煤炭或矿石,抵达港口码头上岸后,装卸过程中难免“跑冒滴漏”,尘土飞扬。对业主来说,是令其心疼不已的损耗,对港口码头来说,则是头疼不已的环境隐忧。

  如今,嘉兴市乍浦港口的“散改集”工艺有望解决这一顽疾,且成为港口运营的发展新趋势。

  昨天开始,“活力浙东”五城联合采访活动开始进入第四站——关注嘉兴市的港口、交通和文化建设。

  上午9时,在当地经合办同志带领下,我们来到嘉兴乍浦港探访。在码头的D8泊位,我们看到,一抓斗煤炭准确落入一台改装的两用料斗后,通过5米长的皮带机输送至可控流量的三通落料口,最后落入由翻箱机操纵的集装箱内。

  这是乍浦公司最新研发的、用于码头煤炭装卸的“散改集”新工艺。据公司党委副书记胡军民介绍,去年5月,为应对嘉兴道路治超,乍浦公司开始研发“散改集”专用装箱装置,利用皮带机配合翻箱机,实现安全、高效、流畅的场地煤炭装箱作业,最高效率达每小时8箱。

  目前,通过“散改集”进行运输的除了煤炭外,主要是铜精矿之类的货物,今年1至4月份,运量已达1万标箱左右,发展速度非常快。

  “说到这项改革,开始时客户还很难接受,因为一直以来,类似矿产的货物都是散装运输的。”胡军民介绍,有家杭州富阳的铜精矿加工企业,从巴西进口货物,就是通过乍浦港上岸,每年用量达到8万吨左右,过去采用散装运输,每年得损耗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左右,即途中起码要“漏”掉二三百吨的铜精矿,按照每顿2万元计算,每年在运输途中得蒸发掉四五百万元。经过“散改集”后,几乎达到零损耗,大大节约了运输成本。“这其中还不包括环保账呢。”胡军民说。

  今年初,为进一步提高效率,提高安全系数,乍浦公司重点在皮带机上下功夫,进行增速提效改造,使只有1米宽的皮带,达到每小时1200吨的输送能力,同时皮带机前段的驾驶室增加监控功能和回转调平功能,使操作更简单,变幅更安全。公司负责业务的杨经理介绍,改造后的新设备既可以实现直接装车,又可以实现散改集作业,可满足客户不同接卸要求。

  当然,“散改集”运营除了减少货物损耗,节约物流成本外,最大的好处是节能环保,无论是对码头环境来说,还是上岸后陆路运输,自然避免了扬尘和撒落,“现在,码头作业的环境一年一个样。”杨经理说。

  我们了解到,眼下,省内一些港口码头也开始尝试“散改集”运营,纷纷到嘉兴取经学习,尤其是内河发达的地区,如宁波、绍兴等。台州市经合办的一位负责人认为,“散改集”方式对台州的港口码头,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例如椒江码头,传统的煤炭散装运输,难免会影响周围及城市环境。同样,对正在兴建的头门港码头来说,也很值得学一学。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