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专题 > 宁波热点 > 五水共治 > 各地成绩单 正文
奉化全民共绘治水蓝图
http://nbwsgz.cnnb.com.cn  宁波五水共治网   2016年02月29日

全民共绘治水蓝图

滕头村水清景美

全民共绘治水蓝图

县江下段

制图洪茜茜

全民共绘治水蓝图

剡江整治工程(银凤段)

全民共绘治水蓝图

莼湖降渚溪小流域治理工程

全民共绘治水蓝图

明溪村污水治理与“十大行动”整治项目相结合

全民共绘治水蓝图

甬江防洪工程剡江江口段整治工程

本版撰文 徐 欣 裘银杰

河清海晏的美景将不仅流动于当代,亦留迹于后人。

自“五水共治”工作开展以来,奉化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群、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治水大会战,奉化治水规划蓝图上的“虚线”正逐步演变为“实线”。

这个发力“现代化健康美丽名城”建设的小城,正依托“五水共治”释放的千亿发展红利,奋勇驰骋于“十三五”的宏伟蓝图建设中。

奉化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五水共治”的重要抓手,争分夺秒快推进、全力以赴求突破,截至目前,已完成“五水共治”总投资57.4亿元。棠村至桃源府邸、开发区、溪口镇区、风景区等重点区域截污纳管工程和青梅企业、南海药化环境技改、松岙镇污水处理厂、城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等重点治污工程完成建设。

“五水共治,治污先行;治污之要,在于农村。”奉化共安排专项资金7.6亿元,完成了248个村的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管网覆盖区域农户污水接入率在95%以上,还出台了《奉化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引入第三方环保专业公司实行市场化污水治理设施日常管理、维护,保障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了“三结合、四前置、五统一”的奉化模式。通过全面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倒逼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方式转型升级,奉化农村污染的源头得到根治。

溪水更清了,天更蓝了,乡村赏花摄影、漂流亲水、农事体验、登山骑行、民宿休闲等旅游项目正焕发蓬勃生机。自2014年“五水共治”开展以来,每年节假日来奉化乡村休闲旅游的旅游人次都以30%的速度递增。

与此同时,奉化市突出“治水强基”,提高防洪排涝标准,加大江河堤防加固、骨干河道整治、风险隐患排除力度。东江、剡江奉化段堤防整治工程、县江下游段防洪工程(三期)、桐照栖凤标准海塘建设工程、剡江(银凤桥至畸山桥)河道整治工程、奉化江胡家渡堤防整治应急工程等重点工程加速推进,部分项目已完成建设,防洪排涝能力大幅提升。

在奉化,“五水共治”不单是政府的号召,如今也成为老百姓的共识。越来越多的“新奉化人”涌入“治水大军”,使奉化的“五水共治”形成了由上至下、全民治水的大格局。在加强报纸、电视、图版展览、户外广告、内部刊物等传统媒介宣传“五水共治”工作的基础上,奉化积极探索宣传新领域,在奉化新闻网上开设“五水共治”专栏,开通了“奉化五水共治”“奉化水利”等微信平台,举办了“大手拉小手,全民助环保公益”彩跑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更多老百姓自发加入志愿者,并涌现出一支支民间环卫队伍,其中,有一支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第二环境监察大队”。这支队伍成立于2014年3月,由奉化区域新闻媒体记者、企业法人、村书记、志愿服务队代表等社会各界环保热心人士组成。他们不领取一分报酬,还自掏腰包购买PH试纸、DV等设备,自学环保知识,曝光企业偷排、乱倒垃圾、违规畜禽养殖等各类违法行为,不分白昼黑夜,没有假日、周末,他们就像“麦田里的守望者”守卫着家乡的河流。

面对他人的不解甚至指责,这样做值不值?2014年度宁波“最美环保人”谢孟畅的回答朴实而感人:“只想留住家乡的那片青山绿水。”在奉化,这样的环境监督志愿者遍布各个角落,有效延伸了政府监管的触角,2015年共向环保等部门提出意见建议200余条,提供各类环保违法行为线索和信息70余条。

奉化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老百姓的积极参与和共同监督,2015年奉化立案查处企业237家(次),比2014年同比增加33.9%;取缔非法加工点120家,同比增加103.4%;处罚金额960.7万元,同比增加8.3%;移交公安案件13起,行政拘留10人,刑事拘留10人,对8家企业进行环保约谈。

去年9月,奉化在聘请环境监督志愿者的基础上,成立了环境监督志愿者协会,监督工作更加规范、有效。

与此同时,“五水共治”志愿者联盟“小草”“水晶”“蓝天”“水滴”以及巾帼、老干部等49支治水志愿服务队,累计2300人(次)开展巡查污染源、监测水质、清扫河堤沿岸垃圾等志愿服务专项行动126次。同时,民间力量参与治水,广大企业、基层单位也纷纷投入资金,引进先进治水技术,提升治水效率。莼湖镇14家青梅生产企业自发集资220万元建设废水处理池,西坞街道村民研发组装水陆两栖挖掘机,尚田镇引入日本废物利用新技术。

倒逼产业转型

治水本质是治产业

水环境综合治理与经济转型升级紧密相连、互为表里,转型升级之功一日不成,水污染之害就一日难除,反之亦然。对于奉化这样河网纵横的水乡来说,“五水共治”是一石多鸟之举。治水就是抓转型,治水就是抓生态,治水就是抓民生,治水就是抓政治。

奉化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的战略部署,把治水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治水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治出了秀水美景,治出了百姓口碑,也治出了生态红利,治出了发展后劲,治出了法治意识和环保新风。

治水本质是治产业,水环境的长效治理离不开对高污染企业的迎头痛击。为了解决经济快速发展暴露出来的生态欠账问题,奉化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严管、严控、严防”的高压态势,在全省率先实行最严格的环境执法机制,出台《环境保护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环境保护约谈制度》等11项制度,建立24小时在线监控平台,“一月一次”夜查和错时执法,积极探索第三方参与企业治污、技术改造机制。

“五水共治”让奉化的生态涵养愈加丰富,生态红利持续释放,诸多生态产业、新兴产业正踏水而来、缘水而兴。总投资300亿元的松岙凤凰城,在校师生近2万的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一期总投资67亿元的宁南贸易物流园区、休闲健康养生园等高起点、高技术项目纷纷加速推进,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解。

“五水共治犹如‘药引’,激活着奉化‘五美五名六养’的文化底蕴和生态特色,也激活了奉化千亿发展红利。”奉化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在持续推进“五水共治”的前提下,“十三五”开局,奉化将围绕建设“现代化健康美丽名城”的战略目标,加快建设都市经济拓展区、产业创新示范区、智慧贸易物流区、国际文旅休闲区和最佳生态宜居区。

坚持机制创新

形成长效治水格局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指导下,通过建立严格的自然生态管控体系,强化城乡生态环境整治,引导绿色低碳社会建设,完善生态保护制度体系,如今的奉化在“五水共治”的不断摸索中,已形成推进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

全流域河长责任制、“逢十”常态督查机制、构建立体化联动问责制、市场化运行体系……奉化围绕“五水共治”目标,始终坚持治水机制创新这一导向,深化体制改革,形成立体化、多主体、全覆盖长效治水格局。

治水是项系统工程,难以一蹴而就。为保障治水成效,奉化构筑“常态督查+立体问责”监督体系,建立了由市治水办、纪委、检察院、法制办等单位组成的行政执法问责中心,成立了由环保、公安、国土等部门组成的市行政执法中心,各镇(街道)成立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巡逻检查组,以断电、经济处罚、司法诉讼等多重方式严惩违法排污行为。

在此基础上,奉化创新“双河长制”,全市349条河道在配齐河长、警长、段长基础上安排82个机关党支部结对,协助“河长”共同管理。严格河长责任考核,将“一河一策”、分级治理、联动治水、河长日志等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考核,紧盯长效机制建设不放松,促进治水工作实现“河长”制到河“长治”转变。

“治水面前没有旁观者,奉化强化机制保障,群策群力,形成了全民治水护水的强大合力。”奉化治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奉化积极实行市场化“治水”,购买“第三方”服务,引进治理、保洁、环境监测等专业公司、机构,推动治水行动由单一的政府主导向政企共治转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灵活性,调动全社会参与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