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公园全景图
鄞西污水处理厂外景
制图洪茜茜
绿色鄞州
古林西洋港河亲水河道
志愿者放鱼苗
清理河道
碧水蓝天不是梦,清清活水绕城来。
鄞州自古就有治水的优良传统,从王元暐到王安石,从它山堰到王公塘,治的是水患,赢得的是民心。
今年是“五水共治”攻坚之年,也是收官之年。鄞州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省、市“五水共治”重大战略部署,始终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标不收兵”的劲头,全力攻坚这场治水战役。
“五水共治”核心是治污,治污重头在产业,该区以“产业治污”为抓手,下铁的决心、用铁的作风、定铁的举措整治产业污染,宁可牺牲一些GDP、宁可舍弃一些财政收入,通过对工农业领域的污染治理,加快工农业“两转型”步伐,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标本兼治”,确保“治水发力、转型受益”。
以最有力的重拳推进“治污先行”。治污首先要抓大,鄞州从全省规模最大的电镀园区整治提升这一最难啃的硬骨头入手,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攻坚。明确“政策淘汰一批、自主搬迁一批、原址整治提升一批、企业配套回归一批”的“分类处置、四个一批”的总体整治提升方案,出台一系列有力有效的工作方案、补偿政策和整治程序,投入财政资金16亿元,通过区级领导主抓、镇乡(街道)责任包干、部门协调推进,强势整治并拆除了占地500亩、年产值超10亿元、年税收超6000万元的电镀园区。
以最系统的方法深化“源头控污”。鄞州把生态环保高门槛贯穿于产业升级的全过程,按照“空间准入、行业准入、总量准入”的三位一体环评审批制度,提高准入门槛,将环评审批分为项目咨询受理、现场踏勘、环评机构编制环评、建设单位申报审批材料、审批前公示、环评审批等6个环节,针对不同环境功能区定位,实行不同的环境准入要求,坚决否决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项目,严格控制污染“增量”,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
以最坚决的态度实施“执法管污”。企业污染环境行为,很多时候是隐蔽行为、地下行为,鄞州区通过抓牢重点排污企业、污染行业、防控区域和薄弱环节,运用人防、技防、群防手段,加大动态巡查、分级管理、联合监管、在线实时监控力度,构建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的监管体系。
围绕“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工作目标,鄞州进一步加快“三河”整治步伐,去年已完成河道清淤疏浚290公里,建设生态河道10公里,整治城区内河22条,实施城区内河水质养护60条,投入河道市场化保洁资金超3000万元,跨流域调水超亿方。截至目前,列入省“三河”名单的69条垃圾河、黑臭河已治理完毕并通过验收,顺利摘帽,境内其他存在垃圾及黑臭问题的191条河道也完成了相应的整治工作。截至去年底该区完成治水投资超50亿元,累计投资约115亿元。
治水之路任重道远。鄞州将按照既定的《三年行动计划》,围绕目标排项目、抓推进,确保达到预期目标。同时,“五水共治”这项系统工程任重道远,省委书记夏宝龙近期提出要狠下一条心再干五年,将治水拆违进行到底。鄞州将深入贯彻夏书记的讲话精神,做到“五个坚持”,坚持长效治水防反弹,坚持源头治污强基础,坚持工程防御治水患,坚持供节联动保资源,坚持完善机制抓合力,把这场治水硬仗一以贯之地打下去。
铁腕推进
河道渔业生产规范化
鄞州区内河水域宜渔面积4万余亩,其中水产养殖面积3.13万亩。近年来网箱、拦(围)网等设施养殖过度发展,一定程度上造成水面脏、乱的局面,影响河道美观,也对泄洪、灌溉产生影响。同时,随着鄞州区城镇化、工业化推进,城区河道已不适合发展水产养殖。
自全区五水共治开展以来,鄞州区痛下决心、铁腕推进,全力打好渔业规范化整治攻坚战,城区内河道实行全面禁养,禁止设置有碍城区河道景观、泄洪灌溉的所有渔业设施,全面退出渔业功能;城区外河道为限养区,退出设施养殖。截至2015年3月底,全区投入区镇两级财政资金5667万元,全面完成了内河河道中网箱、跃进斗等渔业设施和沉船等废弃物的清除工作,共拆除网箱7600余只、跃进斗2786只、网箔628道、围拦网64620米,清理地笼51537顶,打捞沉船4556只,全区河道又逐步呈现“水清、河畅”的大好风光。
为进一步规范渔业生产方式,确保建立渔业规范化生产长效机制,鄞州区制订、实施相关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目标管理考核直接挂钩,同时开展内河护渔人队伍建设,探索建立渔政专业执法与镇乡日常巡查相结合的内河渔业资源管理模式,组建公安、农林、城管及镇乡(街道)联合执法队伍,加强内河渔政执法,严厉打击违法渔业行为。
深挖动力
奏响全民治水大合唱
治水要靠全民力量。鄞州区以大型活动为平台,以丰富活动为载体,以创新活动为突破,广泛动员、深入发动各类志愿者加入到治水的持久战中。目前,全区已有“五水共治”志愿者6200余名,各类治水、护水组织113个,志愿服务朝着常态化、制度化、品牌化发展,营造出全员治水、全域保水、全民护水的浓厚氛围。
利用区孵化中心和镇乡(街道)志愿者服务站等阵地平台,鄞州区加强对青年生态环保社会组织的联系和培养,共挖掘生态环保志愿者队伍63支,实现注册绿色志愿者3000余名,涌现出“五水共治·水质量监测项目”“清水行动志愿服务队”“龙观微笑速递联盟”“古林职高蓝星环保社”等一大批优秀生态环保社团典型。
同时,该区与公益组织“守望家园·环境服务中心”签订环保公益行动责任书,由政府出资购买NGO公益服务,此举在全省范围内尚属首次。同时,推行“4E”行动,依托“一网三微”新媒体平台,推出“E号召”“E发布”“E宣传”“E互动”,“4E”模式全面聚拢青年碎片时间,建立全方位的“护水E网络”。撰文 厉晓杭 罗松王慧
|